被皇帝欽點修訂重錄《皇明寶訓》,但某穿越者本人內心深處興趣缺缺。


    這種“尋章摘句”的活計,秦德威真的不情願去做。


    這個夜晚,秦德威在王師叔家裏喝完慶祝小酒,迴到自己家裏,剛進正廳就熱情如火的高唿道:“賢妻!”


    此時徐妙璿正在裏間鋪床,聽到這麽肉麻的唿叫,忍不住打了個哆嗦。這必定是有情況!


    秦德威靠著門框,一邊揮揮手讓婢女出去,一邊柔情似水的對屋裏人說:“娘子好生安歇,讓為夫來服侍你!”


    半個時辰後,夜深人靜,夫妻二人雙雙癱在床上。


    徐妙璿容光煥發,好奇的問:“今日可有什麽事情?”


    秦德威雖然累得想睡,但想到正事還沒辦,就強打著精神陪聊說:“也沒什麽,皇上下詔讓我編書。”


    徐妙璿知道這是好事,一般編完就升,立刻說:“那要恭喜夫君前程似錦!”


    秦德威萬分感慨的說:“值此皇恩浩蕩之際,都雲前程似錦之時,我不禁想起昔日艱辛,真是恍如隔世啊!”


    徐妙璿:“......”


    夫妻之間,不說心靈相通吧,也是互知深淺長短。


    夫君這個轉折生硬了,明顯不像是小夫妻在被窩裏說的話。


    秦德威摸索了一會兒,握住了賢妻的手,既深情又唏噓著說:“過去都不容易啊。


    就說當初的你,在京師為了糊口,曾經辛辛苦苦的幫人抄寫了許多佛道經書吧?每每想起此事,就真是令我心疼啊。”


    雖說轉折越來越生硬,但徐妙璿就很聰明的裝著糊塗,也一起迴憶起了那段煎熬時光。


    “我還幫你抄了許多翰林講義呢,這比抄寫經文更辛苦。”


    秦德威趕緊又說:“你幫我抄寫講義,雖說辛苦,但也都是情意啊。一直深深刻在我心裏的,畢生難忘!”


    徐妙璿有點情動,緊緊抱住了丈夫,當初的辛苦真沒有白費。


    秦德威很溫柔的一個反抱,吻過後低聲在賢妻耳邊說:


    “勞煩你這兩年再幫我抄些文字,也不算太多,全加起來大概有個四五十萬字。”


    徐妙璿:“......”


    原來今晚的謎底在這裏?


    想要做賢妻,出得廳堂、下得廚房、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仍不夠,還要幫丈夫抄寫幾十萬字?


    徐妙璿忍不住自言自語道:“我一定是太累了,或許是幻聽了。”


    秦德威纏住了徐妙璿說:“不,你沒有聽錯,我需要你的幫助,這《皇明寶訓》的字也太多了。”


    不說別的,重錄兩個字是什麽意思?修修補補的完善後,最起碼要手抄一遍才叫重錄吧?


    那預估可是四五十萬字,還是用毛筆寫,上輩子習慣了打字的秦德威一想就感覺好麻煩。


    隻重錄就這麽多工作量,更別說還有修訂了。所以皇帝才給了三年時間啊,這年頭編書就是這麽麻煩。


    徐妙璿坐了起來,借著燭光,睜大了眼睛看著夫君。


    秦德威連忙安慰說:“不會讓你太累心的,你隻管謄抄,用正楷就行了,不需要什麽特色字體。


    修訂編纂的事情,不用你費心,我再想想辦法。原始檔案在翰林院,不允許拿出來,所以你也幫不上忙。”


    徐妙璿震驚了,這人怎麽就能是天下人所說的文曲星?


    一個嫌編書麻煩、寫字太累的狀元文曲星?


    徐妙璿感覺,夫君成功的以一己之力,拉低了狀元這個神聖稱號的下限。


    雖然《皇明寶訓》是一份被秦狀元很嫌棄的工作,但在翰林院裏還是引發了一些波瀾。


    尤其在中低層翰林裏,無人不羨慕。


    就好比一個讓渣男棄之如敝履的女人,可能就是另一人心目中的女神。


    這秦狀元可真踏馬的是個天選之子啊,才進翰林院一年就能撈到編書這樣的“肥差”!


    沒辦法,翰苑詞臣最為清貴,主要工作就是圍繞“做學問”展開,比起其他衙署,號稱清簡,實務委實不多。


    換句話說,就是立功升官機會同樣也不多。


    大部分翰林隻能靠年資來熬,三年一小考,六年一中考,九年一大考。


    所以修史、編書對詞臣而言,就是難得的相對實務的工作了。


    而且最關鍵是,隻要完成修編任務,甭管你資曆怎樣、現居住何職,必定封賞升官。等於是除了年資之外,額外多出的升官機會。


    逼格高,又有實惠,所以編書工作才被翰林視為“肥差”,上到翰林學士,下到編修檢討,無人不想幹。


    修史要等皇帝駕崩,編書要靠皇帝給機會,但這次偏偏就給了秦德威這個菜鳥翰林。


    在暮春的陽光裏,今日眾翰林又聚在後院柯亭講學。


    學士們坐正中,侍讀侍講坐內圈,修撰編修檢討坐外圈,菜鳥庶吉士們侍立。


    不知為何,自然而然的聊起了秦德威。


    大家都是清流體麵人,讀書人裏的讀書人,不會出現那種眼紅撒潑的市井言論。


    有人開口道:“自從這位狀元公進了翰林以來,似乎從未到過柯亭講學或者聽講?”


    又有人迴憶了一下:“這一年來,似乎每次秦狀元出現在這裏,都是找學士們請假。”


    還有人歎道:“秦狀元在軍器局王恭廠的時間,比在翰林院多太多了。”


    張潮張學士也說:“是啊,此小兒不務正業,斯文掃地,整日去研究所謂新式火炮,我也沒想到,竟然還真讓他成了。


    聽說這新式火炮實戰性很強,還能搞什麽標準化製造,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將來要淘汰掉不少舊式火銃。”


    原來這新式火炮如此重要,聽到這裏,大部分人便理解皇帝為什麽讓秦德威編書了。


    按理說,有大功就該賞,但用製造火炮功績封賞詞臣有點離譜,也像是鼓勵不務正業。


    所以聖上不得已,叫秦德威去修訂重錄《皇明寶訓》,就是一種變相賞功。


    突然眾人都不說話了,因為某秦姓狀元出現在了柯亭外。


    “諸君為何忽然無言?”秦德威詫異的問,隨即又恍然大悟:“一定是在說在下了!諸君繼續,在下這就走,不打擾了。”


    同時秦德威又對張學士說:“今晚老師若有閑暇,我與老師小酌幾杯。”


    眾人目送秦德威離去,疑惑不解,這人晃一圈到底是來幹什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學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輕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輕風去並收藏大明小學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