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春雨到來時候,村子裏罕見的,迎來了一個外地人。
那是個十分高挑纖瘦的青年男人,高領的黑色風衣勾勒出挺拔的輪廓。他帶著褐色的帆布帽子,將帽簷壓得極低,背上背著墨綠色的畫袋。
與村子格格不入的裝扮,無論走在哪裏都十分惹眼,看起來卻靜默又孤僻。他從不與人說話,生活規律而刻板。他會在天微亮的時候,獨自背著畫板走入茂盛的森林中。待到夕陽西下的傍晚,又會迎著紅霞獨自歸來。
蘇錦在他擦肩而過之時,無意間看到帽簷下遮擋的臉。神情恍惚,膚色慘白,眼神孤獨。
他很好奇那個人都在畫些什麽。但父親說,每個獨自來到樹林中的外鄉人,都想從這裏找到自己曾失去的東西。不要去打擾他,不要在彼此間留下羈絆,他終究不屬於這裏。
蘇錦對此謹記於心,不再刻意關注他。而村子裏也並沒有流傳起與那人有關的話題,依然過著平常的生活,說著家裏的繁瑣小事。他的融入那麽突兀,又那麽自然而然,仿佛他本身就是村子裏的一部分。
時間久了,蘇錦對他的興趣也逐漸淡去。直到某一天,他無意間在樹林中遇到那個外鄉人。
當時對方正坐在一片碧綠色的草叢中央,聚精會神的在畫布上塗抹著顏色。他掙紮了良久,終究還是抵擋不過強烈的好奇心,走了過去。
那人似乎並未察覺到他的存在,隻兀自將翠綠的色彩,一筆筆的,隨意的塗抹在畫紙上。潔白的紙張上遍布著色塊,斑駁又深淺不一的綠色,堆疊交錯,如同將整個草原的色草都收入了那小小的畫紙之中。
他注視著那深奧又充滿了藝術感的畫,下意識的問:“你在畫什麽?”
蘇錦其實早就做好了被無視的覺悟,那個人卻停下了筆,迴頭望著他。陰影下的眸子中透出輕微的光。
他說,我在畫大海。
“大海?”蘇錦望著眼前連綿的青色草叢,神情疑惑:“這裏並沒有大海。”
“不,它在這。”他重新將目光放迴連綿的草野之上,寂寞而空洞的眸中,帶著堅定和向往。
蘇錦怔了怔,似是明白了什麽,沒有再說話。
那人也並不在意,重新提起了畫筆,兀自塗抹了起來。而蘇錦則佇立在他的身後,靜靜的注視著,那耀眼的青色,斑駁交疊。
良久,他忽的笑了,輕聲問還在奮筆的人,言語溫柔:“能告訴我,你的名字嗎?”
那人並沒有迴頭,蘇錦卻在那張合的唇齒間,得到了答案。
雲曦。
自那之後,蘇錦便與這個外鄉人熟絡起來。
說是熟絡,也不過是見麵會互相點頭打個招唿,不再將彼此作為空氣。偶爾,蘇錦也會去深林的草野中,與他並肩佇立,看他日複一日的描繪著青色的“大海”。
很神奇的,蘇錦隻要想要見到他,就能知道他在哪裏。就像他們不需要言語便可以交流。
吳浩多少有些吃味,但他知道,蘇錦不是一個隨便會對陌生人感興趣的家夥。而他們彼此之間的感情羈絆,絕對不會因為任何人而疏離和動搖。
蘇井然則看著他鬱悶的樣子幸災樂禍,用力的揉亂他的頭發,邪笑著說:“你們兩個,都是不聽話的小鬼,到最後隻會自討苦吃。”
吳浩則毫不客氣的踢過去,一腳直擊要害,完全不顧對方撕心裂肺的哀嚎。
他從蘇錦的口中得知了那個人的名字,並開始下意識的注意起他來。雲曦總是在固定的時間段外出,神情漠然,眼眸空洞,腳步虛浮,如同行屍走肉。經常無視他的招唿,常常神遊天外,反應極慢。
那個人,隻有見到蘇錦的時候,眼中才會透出一點光,讓人知道他還在活著。
他隱隱覺得這個人有些可怕,於是嚐試著詢問蘇錦:“你——有沒有覺得那個人……不太正常。”
而蘇錦隻是笑笑,沒有迴答,卻也沒有生氣。
慢慢的,雲曦也在蘇錦靜默的陪伴中,打開了話匣。
他說,他有遺忘症,早已記不清家鄉和旅行的目的,可是冥冥之中總有一種力量牽引著他來到這片大海。
他說,他在尋找一個人,他並不知道那個人是誰。但他莫名的堅信,那個人對他非常重要。即使那個人穿著不符合時代的古怪裝扮,即使模他的麵容從來都模糊不清,但每每見到那身影時,那滲入骨髓的懷念與心痛讓他清楚,這個身影就是他行走的理由。
他說,也許他們曾經是非常熟悉的朋友,隻是他的世界中,時間流逝的太快,以至於衝淡了對這個人的印象。
他說,他已經忘了開始旅行的目的,也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停下來。他總是在追逐著視線中那抹青色的身影,他像是他的引路人,牽引著他的思緒,指引著他的方向。
他疲憊不堪,卻不能停下。
他開始畫畫,筆下充斥著青色的大海和天空,以及那抹隨時闖入視線的身影。他的世界被青色包裹起來,純粹而炫麗。一開始表達思想的唯一方式,漸漸轉變成了習慣。神聖而乏味,像某種老套的儀式。
蘇錦靜靜的聆聽著。眼前的原野隨著他緩慢而低沉的敘述,緩緩鋪展開來。他聽見海浪聲在耳邊輕柔翻湧。微風輕拂,青草微搖,將這草木茂盛的廣袤原野,變為了綠色的大海。
有誰靜靜佇立在海洋中央,迴眸相望,麵容模糊。
那是個十分高挑纖瘦的青年男人,高領的黑色風衣勾勒出挺拔的輪廓。他帶著褐色的帆布帽子,將帽簷壓得極低,背上背著墨綠色的畫袋。
與村子格格不入的裝扮,無論走在哪裏都十分惹眼,看起來卻靜默又孤僻。他從不與人說話,生活規律而刻板。他會在天微亮的時候,獨自背著畫板走入茂盛的森林中。待到夕陽西下的傍晚,又會迎著紅霞獨自歸來。
蘇錦在他擦肩而過之時,無意間看到帽簷下遮擋的臉。神情恍惚,膚色慘白,眼神孤獨。
他很好奇那個人都在畫些什麽。但父親說,每個獨自來到樹林中的外鄉人,都想從這裏找到自己曾失去的東西。不要去打擾他,不要在彼此間留下羈絆,他終究不屬於這裏。
蘇錦對此謹記於心,不再刻意關注他。而村子裏也並沒有流傳起與那人有關的話題,依然過著平常的生活,說著家裏的繁瑣小事。他的融入那麽突兀,又那麽自然而然,仿佛他本身就是村子裏的一部分。
時間久了,蘇錦對他的興趣也逐漸淡去。直到某一天,他無意間在樹林中遇到那個外鄉人。
當時對方正坐在一片碧綠色的草叢中央,聚精會神的在畫布上塗抹著顏色。他掙紮了良久,終究還是抵擋不過強烈的好奇心,走了過去。
那人似乎並未察覺到他的存在,隻兀自將翠綠的色彩,一筆筆的,隨意的塗抹在畫紙上。潔白的紙張上遍布著色塊,斑駁又深淺不一的綠色,堆疊交錯,如同將整個草原的色草都收入了那小小的畫紙之中。
他注視著那深奧又充滿了藝術感的畫,下意識的問:“你在畫什麽?”
蘇錦其實早就做好了被無視的覺悟,那個人卻停下了筆,迴頭望著他。陰影下的眸子中透出輕微的光。
他說,我在畫大海。
“大海?”蘇錦望著眼前連綿的青色草叢,神情疑惑:“這裏並沒有大海。”
“不,它在這。”他重新將目光放迴連綿的草野之上,寂寞而空洞的眸中,帶著堅定和向往。
蘇錦怔了怔,似是明白了什麽,沒有再說話。
那人也並不在意,重新提起了畫筆,兀自塗抹了起來。而蘇錦則佇立在他的身後,靜靜的注視著,那耀眼的青色,斑駁交疊。
良久,他忽的笑了,輕聲問還在奮筆的人,言語溫柔:“能告訴我,你的名字嗎?”
那人並沒有迴頭,蘇錦卻在那張合的唇齒間,得到了答案。
雲曦。
自那之後,蘇錦便與這個外鄉人熟絡起來。
說是熟絡,也不過是見麵會互相點頭打個招唿,不再將彼此作為空氣。偶爾,蘇錦也會去深林的草野中,與他並肩佇立,看他日複一日的描繪著青色的“大海”。
很神奇的,蘇錦隻要想要見到他,就能知道他在哪裏。就像他們不需要言語便可以交流。
吳浩多少有些吃味,但他知道,蘇錦不是一個隨便會對陌生人感興趣的家夥。而他們彼此之間的感情羈絆,絕對不會因為任何人而疏離和動搖。
蘇井然則看著他鬱悶的樣子幸災樂禍,用力的揉亂他的頭發,邪笑著說:“你們兩個,都是不聽話的小鬼,到最後隻會自討苦吃。”
吳浩則毫不客氣的踢過去,一腳直擊要害,完全不顧對方撕心裂肺的哀嚎。
他從蘇錦的口中得知了那個人的名字,並開始下意識的注意起他來。雲曦總是在固定的時間段外出,神情漠然,眼眸空洞,腳步虛浮,如同行屍走肉。經常無視他的招唿,常常神遊天外,反應極慢。
那個人,隻有見到蘇錦的時候,眼中才會透出一點光,讓人知道他還在活著。
他隱隱覺得這個人有些可怕,於是嚐試著詢問蘇錦:“你——有沒有覺得那個人……不太正常。”
而蘇錦隻是笑笑,沒有迴答,卻也沒有生氣。
慢慢的,雲曦也在蘇錦靜默的陪伴中,打開了話匣。
他說,他有遺忘症,早已記不清家鄉和旅行的目的,可是冥冥之中總有一種力量牽引著他來到這片大海。
他說,他在尋找一個人,他並不知道那個人是誰。但他莫名的堅信,那個人對他非常重要。即使那個人穿著不符合時代的古怪裝扮,即使模他的麵容從來都模糊不清,但每每見到那身影時,那滲入骨髓的懷念與心痛讓他清楚,這個身影就是他行走的理由。
他說,也許他們曾經是非常熟悉的朋友,隻是他的世界中,時間流逝的太快,以至於衝淡了對這個人的印象。
他說,他已經忘了開始旅行的目的,也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停下來。他總是在追逐著視線中那抹青色的身影,他像是他的引路人,牽引著他的思緒,指引著他的方向。
他疲憊不堪,卻不能停下。
他開始畫畫,筆下充斥著青色的大海和天空,以及那抹隨時闖入視線的身影。他的世界被青色包裹起來,純粹而炫麗。一開始表達思想的唯一方式,漸漸轉變成了習慣。神聖而乏味,像某種老套的儀式。
蘇錦靜靜的聆聽著。眼前的原野隨著他緩慢而低沉的敘述,緩緩鋪展開來。他聽見海浪聲在耳邊輕柔翻湧。微風輕拂,青草微搖,將這草木茂盛的廣袤原野,變為了綠色的大海。
有誰靜靜佇立在海洋中央,迴眸相望,麵容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