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光和沈府派去濱州尋人無果,最後得到的消息,也不過是半個月前有人在濱州的碼頭上見過慕千尋,他們隨船出海之後,便沒了線索。
這幾日戶部沒那麽忙了,可這沈臨安著家的時辰卻越發晚了。
因著徐靜要安心養胎,如今國公府上的事多的都落到了褚雲音手上,夏初瑤得了空閑,本想迴尚書府去看看周氏,畢竟張妙丹說她身上的毒被種下已久,她到國公府不過半年多,這毒很有可能是在尚書府時就落下的。
隻是,還沒等她尋個好時機迴去,卻接著了一封叫她意想不到的請帖。
遞帖子的是慕家家主,請的隻有夏初瑤一人。
慕葛自那之後便一病不起,每日也隻是靠著藥物調養,這慕家家主的位置如今到底落到了誰的頭上,夏初瑤還真不清楚。
“這般不清不楚的帖子,夫人還是不要理會了。”沉碧見她拿捏不定,開口勸到。
自從上次夏初瑤迴來之後,沉碧總是有些擔驚受怕,就怕她家夫人哪天又出點什麽事情,從他們眼前突然消失了。
“你將這個帖子帶著,去皇城外等三爺,我先帶黛綠過去。”將合上的帖子遞給沉碧,夏初瑤喚了人進來服侍她更衣。
這慕家與沈家,與沈臨安的關係到底如何,夏初瑤不清楚,除開在徐州遇到的慕千尋和慕葛之外,她對慕家其他人來說大概也不過是聽人提起過幾句的沈三夫人罷了。
如今這帖子送得突然,她本該多幾分小心,可想到阿城是跟著慕千尋離去的,她便也壓不下去赴宴的心思。
何況,這帖子是慕家差人了送到國公府的,想來不管是為著什麽事情,慕家也不會為難她這個三夫人。
地點定在故洗城西郊的萃華園,盛夏之際,粼粼碧波上滿池的芙蕖開得正盛。
自畫舫上下來,看到湖心亭裏的人時,滿懷的疑惑變成了震驚,夏初瑤提裙快步過去,那邊瞧見她過來的阿城本想邁步迎上去,想到他們眼下的身份,那一句“師傅”便又咽了下去。
“在下慕之遠,這般唐突邀請夫人前來實在是情非得已,還請夫人見諒。”亭外一身青衣玉冠的男子上前來迎,分外客氣地跟她做了禮,“舍妹自迴慕家之後一直掛念夫人,所以今日我們剛到故洗城,便邀了夫人一見。”
“哥哥不是還有事情要辦嗎,我想與夫人說說話,哥哥不必在這裏陪我們了。”亭子裏的慕千尋也走了出來,聲音輕柔,看向一旁的人,卻是滿眼疏離。
慕之遠有幾分遲疑地看夏初瑤,畢竟是沈家的三夫人,他們這般貿然相邀已是有些唐突,他這般走了,隻怕會叫人家覺得失禮。
等得夏初瑤勸了兩句,慕之遠這才告辭離去,轉身的時候,倒是鬆了一口氣的模樣。
“你們這兩個月到底是去了哪裏?”等得看著慕之遠上了船,夏初瑤才轉頭去細看身邊的兩日。
阿城倒是沒什麽變化,氣色甚至比先前她離開君和城的時候還好了許多,倒是慕千尋,兩個月不見,她整個人瘦了一大圈,如今換上了錦衣華裙,卻也掩不下她眉宇間的疲憊和戾氣。
戾氣?那雙本是帶著滿目的慈悲和溫柔的眼睛裏,如今帶著這盛暑熱氣都化不開的寒意。
“接到父親出事的消息,阿城陪我搭了安雅河上的官船東去,之後又在濱州乘船出了海,十日前我們才從海上迴來。”迎著他們進了湖心亭,慕千尋淡淡道出了這兩個月他們的去向,卻也並不打算解釋太多。
夏初瑤側頭去看一旁的阿城,他也隻是抿唇看著她,沒有說話。
“從海上迴來之後,我便迴了慕家,那個時候我才知道,爺爺一病不起,我又突然失蹤,這慕家家主的位置,最後就落在了我堂哥身上。”當初她滿心隻是不敢相信信上所言的一切,想要親自去尋出海的父親,卻沒想到,她這一走,慕家便出了這樣的亂子。
等得她迴來,才發現她不僅失去了至親,還因著一時的衝動,失去了父親留給她的一切。
“堂哥?就是剛剛離開的慕之遠?”帖子是慕家家主遞的,想來那慕之遠便是多了慕千尋家主之位的人了。
“其實比起我,他的確更適合這個位置,今日我托他請你來,是想把阿城送還給你,這段時間來,多虧得他一路照拂,我才有命從碧落海上迴來。”說到此,慕千尋眼中終於有了幾分暖意。
“慕姑娘對我有救命之恩,這般恩情,本就該拿命來報的。”阿城幾次欲言又止,聽到慕千尋這般說,終於有些急了,“師傅,慕姑娘這次來故洗城是要做傻事,你還是快勸勸她吧。”
“做傻事?慕姑娘,我們雖相識不過月餘,卻也算是一起經曆過了生死,你若是信得過我,隻管將難處與我說,你對阿城的恩情,便是對我的恩情,不管是什麽難處,我自當傾力相助。”
慕千尋什麽都不說,可夏初瑤也能覺察到此次他們出海,必然是遇到了什麽事情。
“都是慕家的私事,不勞三夫人費心了,如今阿城已經大好,隻是三夫人的病症我如今還毫無頭緒,不過日後你我同在帝都,若是能尋得根源,我能替夫人找到解毒之法也說不定。”
“你要留在帝都,不迴濱州了?”先前聽沈臨安說,葛先生已經送迴濱州養病了,她本以為,即便是不做慕家的家主,慕千尋也應該會留在濱州照料葛先生才是。
“慕之遠將我當做禮物,送給了靖安王殿下,明日我便要入靖安王府了。”這件事情,現在不說,過幾日也瞞不住,看到夏初瑤蹙眉,慕千尋隻是抿唇笑,“夫人放心吧,我是自願入府的,我愛慕靖安王殿下已久,這次還是我主動跟堂哥提起此事的。”
“你若是有什麽難處,有什麽非做不可的事情,隻管與我說,即便是我幫不上忙,還有三爺,不管是為著什麽,都不該讓自己走到這般地步。”前些時日她才眼睜睜看著秦舒進了東宮,卻不想,慕千尋又要來步秦舒的後塵。
別人說這話或許還能叫她相信,可眼前這個人兩個多月前才因著受不了慕家的管束和各宗家的爭鬥偷偷跑出來想要浪跡江湖,怎麽會一轉眼又想要嫁進靖安王府。
“夫人的心意,千尋心領了。我把夫人當朋友,今日才會與夫人說這些。夫人說得不錯,我有非做不可的事情,隻是這件事情,誰都幫不了我,我必須親手去做。”抬眼看著亭外一池開得奪目的芙蕖,慕千尋聲音淡如清風。
“都怪我從前不懂事,才害得慕家,害得父親落得今日這般下場。”娘親死得早,父親再沒有續弦,還自小便將她捧著護著,嬌養著。從前她不懂事,即便是知道父親和爺爺這些年的辛苦,卻半分都未曾替他們分擔過,還時常想著逃離這些有朝一日會落到她身上的一切。
如今,她知道了一切,明白了所有,卻是為時已晚。那些失去的再也找不迴來,她也隻能把能抓住的,緊緊攥在手裏才行。
“你既然已經一路到了帝都,想必是心意已決,不是我一兩句話便能勸迴去的。隻是,你若真當我是朋友,日後若是有事,盡管跟我開口,不管發生什麽,不要讓自己深陷絕境。”
看著妝容精美,舉止儀態毫不遜色高門閨秀的慕千尋,又想及先前秦舒辭別那日的模樣,伸手拉過慕千尋的手,夏初瑤在心中歎了口氣。
幾人在湖心亭裏小坐了片刻,等得慕之遠迴來,夏初瑤也隻說府中還有事,辭了慕之遠晚宴的邀請,帶著阿城和黛綠上了迴國公府的馬車。
“你們這一路去碧落海,是為了調查慕家船隊在海上遇難之事?”一別兩月,看著坐在自己對麵沉默不語的阿城,夏初瑤總覺得這孩子也變得與從前有些不一樣了。
“當初慕姑娘要走,我怕她出事,便一路隨她前往作伴,我們的確去過幾座海島,可是她不願我知道她所查之事,我除卻護衛她安全之外,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阿城本是側目看著車外帝都長街上的光景,聽得夏初瑤問他,轉過頭來,看夏初瑤的目光卻有些躲閃。
“你這一路護送,倒也情深義重。”看破卻不說破,既然慕千尋不願說,連阿城都這般替她遮掩,想來也的確不是她這個外人可以多過問的。
“恩仇必報的道理,還是師傅告訴我的。”阿城又轉過頭去,看著車外的景色,“隻是阿城倒覺得,師傅如今卻是將這個道理忘得一幹二淨了。”
“你……”
“那麽多昔日的同袍含冤而死,數萬人流離失所。那些人,雖然與我並無血緣,卻待我如至親手足,這樣的仇,每次想起都叫我恨得牙癢。”餘下的話,因著顧忌車裏還有個小丫鬟,阿城也沒有再說。
陳大哥先前跟他說,夏初瑤如今的處境不比從前,她自是有她的難處,能放下過往也是好事。
可是,他是看著夏初瑤的屍首收棺入殮,看著那些鳳瑤軍的將士被斬首,被如喪家之犬一般攆出晉國的。
他不過在軍中幾年,甚至不曾與他們上戰場出生入死,可想及這些,心中都咽不下這口氣,隻恨不得將那個讓他們落得如此境地的人千刀萬剮,又何況是夏初瑤。
“你說得沒錯,恩仇必報的道理還是我教給你的,你若不提,我還真差點忘得一幹二淨了。”要說這仇這恨,除卻鳳瑤軍的遭遇,如今還得算上二哥的一條命。
這幾日戶部沒那麽忙了,可這沈臨安著家的時辰卻越發晚了。
因著徐靜要安心養胎,如今國公府上的事多的都落到了褚雲音手上,夏初瑤得了空閑,本想迴尚書府去看看周氏,畢竟張妙丹說她身上的毒被種下已久,她到國公府不過半年多,這毒很有可能是在尚書府時就落下的。
隻是,還沒等她尋個好時機迴去,卻接著了一封叫她意想不到的請帖。
遞帖子的是慕家家主,請的隻有夏初瑤一人。
慕葛自那之後便一病不起,每日也隻是靠著藥物調養,這慕家家主的位置如今到底落到了誰的頭上,夏初瑤還真不清楚。
“這般不清不楚的帖子,夫人還是不要理會了。”沉碧見她拿捏不定,開口勸到。
自從上次夏初瑤迴來之後,沉碧總是有些擔驚受怕,就怕她家夫人哪天又出點什麽事情,從他們眼前突然消失了。
“你將這個帖子帶著,去皇城外等三爺,我先帶黛綠過去。”將合上的帖子遞給沉碧,夏初瑤喚了人進來服侍她更衣。
這慕家與沈家,與沈臨安的關係到底如何,夏初瑤不清楚,除開在徐州遇到的慕千尋和慕葛之外,她對慕家其他人來說大概也不過是聽人提起過幾句的沈三夫人罷了。
如今這帖子送得突然,她本該多幾分小心,可想到阿城是跟著慕千尋離去的,她便也壓不下去赴宴的心思。
何況,這帖子是慕家差人了送到國公府的,想來不管是為著什麽事情,慕家也不會為難她這個三夫人。
地點定在故洗城西郊的萃華園,盛夏之際,粼粼碧波上滿池的芙蕖開得正盛。
自畫舫上下來,看到湖心亭裏的人時,滿懷的疑惑變成了震驚,夏初瑤提裙快步過去,那邊瞧見她過來的阿城本想邁步迎上去,想到他們眼下的身份,那一句“師傅”便又咽了下去。
“在下慕之遠,這般唐突邀請夫人前來實在是情非得已,還請夫人見諒。”亭外一身青衣玉冠的男子上前來迎,分外客氣地跟她做了禮,“舍妹自迴慕家之後一直掛念夫人,所以今日我們剛到故洗城,便邀了夫人一見。”
“哥哥不是還有事情要辦嗎,我想與夫人說說話,哥哥不必在這裏陪我們了。”亭子裏的慕千尋也走了出來,聲音輕柔,看向一旁的人,卻是滿眼疏離。
慕之遠有幾分遲疑地看夏初瑤,畢竟是沈家的三夫人,他們這般貿然相邀已是有些唐突,他這般走了,隻怕會叫人家覺得失禮。
等得夏初瑤勸了兩句,慕之遠這才告辭離去,轉身的時候,倒是鬆了一口氣的模樣。
“你們這兩個月到底是去了哪裏?”等得看著慕之遠上了船,夏初瑤才轉頭去細看身邊的兩日。
阿城倒是沒什麽變化,氣色甚至比先前她離開君和城的時候還好了許多,倒是慕千尋,兩個月不見,她整個人瘦了一大圈,如今換上了錦衣華裙,卻也掩不下她眉宇間的疲憊和戾氣。
戾氣?那雙本是帶著滿目的慈悲和溫柔的眼睛裏,如今帶著這盛暑熱氣都化不開的寒意。
“接到父親出事的消息,阿城陪我搭了安雅河上的官船東去,之後又在濱州乘船出了海,十日前我們才從海上迴來。”迎著他們進了湖心亭,慕千尋淡淡道出了這兩個月他們的去向,卻也並不打算解釋太多。
夏初瑤側頭去看一旁的阿城,他也隻是抿唇看著她,沒有說話。
“從海上迴來之後,我便迴了慕家,那個時候我才知道,爺爺一病不起,我又突然失蹤,這慕家家主的位置,最後就落在了我堂哥身上。”當初她滿心隻是不敢相信信上所言的一切,想要親自去尋出海的父親,卻沒想到,她這一走,慕家便出了這樣的亂子。
等得她迴來,才發現她不僅失去了至親,還因著一時的衝動,失去了父親留給她的一切。
“堂哥?就是剛剛離開的慕之遠?”帖子是慕家家主遞的,想來那慕之遠便是多了慕千尋家主之位的人了。
“其實比起我,他的確更適合這個位置,今日我托他請你來,是想把阿城送還給你,這段時間來,多虧得他一路照拂,我才有命從碧落海上迴來。”說到此,慕千尋眼中終於有了幾分暖意。
“慕姑娘對我有救命之恩,這般恩情,本就該拿命來報的。”阿城幾次欲言又止,聽到慕千尋這般說,終於有些急了,“師傅,慕姑娘這次來故洗城是要做傻事,你還是快勸勸她吧。”
“做傻事?慕姑娘,我們雖相識不過月餘,卻也算是一起經曆過了生死,你若是信得過我,隻管將難處與我說,你對阿城的恩情,便是對我的恩情,不管是什麽難處,我自當傾力相助。”
慕千尋什麽都不說,可夏初瑤也能覺察到此次他們出海,必然是遇到了什麽事情。
“都是慕家的私事,不勞三夫人費心了,如今阿城已經大好,隻是三夫人的病症我如今還毫無頭緒,不過日後你我同在帝都,若是能尋得根源,我能替夫人找到解毒之法也說不定。”
“你要留在帝都,不迴濱州了?”先前聽沈臨安說,葛先生已經送迴濱州養病了,她本以為,即便是不做慕家的家主,慕千尋也應該會留在濱州照料葛先生才是。
“慕之遠將我當做禮物,送給了靖安王殿下,明日我便要入靖安王府了。”這件事情,現在不說,過幾日也瞞不住,看到夏初瑤蹙眉,慕千尋隻是抿唇笑,“夫人放心吧,我是自願入府的,我愛慕靖安王殿下已久,這次還是我主動跟堂哥提起此事的。”
“你若是有什麽難處,有什麽非做不可的事情,隻管與我說,即便是我幫不上忙,還有三爺,不管是為著什麽,都不該讓自己走到這般地步。”前些時日她才眼睜睜看著秦舒進了東宮,卻不想,慕千尋又要來步秦舒的後塵。
別人說這話或許還能叫她相信,可眼前這個人兩個多月前才因著受不了慕家的管束和各宗家的爭鬥偷偷跑出來想要浪跡江湖,怎麽會一轉眼又想要嫁進靖安王府。
“夫人的心意,千尋心領了。我把夫人當朋友,今日才會與夫人說這些。夫人說得不錯,我有非做不可的事情,隻是這件事情,誰都幫不了我,我必須親手去做。”抬眼看著亭外一池開得奪目的芙蕖,慕千尋聲音淡如清風。
“都怪我從前不懂事,才害得慕家,害得父親落得今日這般下場。”娘親死得早,父親再沒有續弦,還自小便將她捧著護著,嬌養著。從前她不懂事,即便是知道父親和爺爺這些年的辛苦,卻半分都未曾替他們分擔過,還時常想著逃離這些有朝一日會落到她身上的一切。
如今,她知道了一切,明白了所有,卻是為時已晚。那些失去的再也找不迴來,她也隻能把能抓住的,緊緊攥在手裏才行。
“你既然已經一路到了帝都,想必是心意已決,不是我一兩句話便能勸迴去的。隻是,你若真當我是朋友,日後若是有事,盡管跟我開口,不管發生什麽,不要讓自己深陷絕境。”
看著妝容精美,舉止儀態毫不遜色高門閨秀的慕千尋,又想及先前秦舒辭別那日的模樣,伸手拉過慕千尋的手,夏初瑤在心中歎了口氣。
幾人在湖心亭裏小坐了片刻,等得慕之遠迴來,夏初瑤也隻說府中還有事,辭了慕之遠晚宴的邀請,帶著阿城和黛綠上了迴國公府的馬車。
“你們這一路去碧落海,是為了調查慕家船隊在海上遇難之事?”一別兩月,看著坐在自己對麵沉默不語的阿城,夏初瑤總覺得這孩子也變得與從前有些不一樣了。
“當初慕姑娘要走,我怕她出事,便一路隨她前往作伴,我們的確去過幾座海島,可是她不願我知道她所查之事,我除卻護衛她安全之外,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阿城本是側目看著車外帝都長街上的光景,聽得夏初瑤問他,轉過頭來,看夏初瑤的目光卻有些躲閃。
“你這一路護送,倒也情深義重。”看破卻不說破,既然慕千尋不願說,連阿城都這般替她遮掩,想來也的確不是她這個外人可以多過問的。
“恩仇必報的道理,還是師傅告訴我的。”阿城又轉過頭去,看著車外的景色,“隻是阿城倒覺得,師傅如今卻是將這個道理忘得一幹二淨了。”
“你……”
“那麽多昔日的同袍含冤而死,數萬人流離失所。那些人,雖然與我並無血緣,卻待我如至親手足,這樣的仇,每次想起都叫我恨得牙癢。”餘下的話,因著顧忌車裏還有個小丫鬟,阿城也沒有再說。
陳大哥先前跟他說,夏初瑤如今的處境不比從前,她自是有她的難處,能放下過往也是好事。
可是,他是看著夏初瑤的屍首收棺入殮,看著那些鳳瑤軍的將士被斬首,被如喪家之犬一般攆出晉國的。
他不過在軍中幾年,甚至不曾與他們上戰場出生入死,可想及這些,心中都咽不下這口氣,隻恨不得將那個讓他們落得如此境地的人千刀萬剮,又何況是夏初瑤。
“你說得沒錯,恩仇必報的道理還是我教給你的,你若不提,我還真差點忘得一幹二淨了。”要說這仇這恨,除卻鳳瑤軍的遭遇,如今還得算上二哥的一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