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臨安在太傅府邸門前與夏尚書多聊了幾句,見著周思遠和周思源出來,他剛想作別夏尚書進門去,卻聽得身後有人叫他。
“這不是沈三公子嗎?聽說你在準備三月的春闈,還以為今日在此見不著你了。”聲音清朗,頗為和氣。
沈臨安轉頭,便瞧見了剛從丞相府的馬車上下來的柳元衡,礙於禮數,隻得轉身快步過去,恭恭敬敬俯身作禮。
“懷月郡主的六十大壽,學生作為小輩,即便是再忙,也是該來拜會的。”柳元衡做國子監祭酒的時候,沈臨安在國子監隻剩最後一年學業,雖然柳元衡沒有教過他,不過平素裏見著柳元衡,沈臨安也都當老師敬著。
“三公子素來都是頗有孝心的人,前陣子忙於望都鎮之事,沒能帶夫人迴府過年,今日早些過來拜會也是應該的。”等周家兩個兒子還有夏尚書跟他見了禮,柳元衡一雙眼隻落在沈臨安身上,笑得有幾分和藹可親。
“這會兒父親在前院,臨安你領了柳相先進去吧。”周思遠是周家長子,如今任戶部尚書,今日母親壽宴,裏外都由他帶著三弟周思源操持。算起來這還是沈臨安與夏棠大婚之後,第一次見著這個侄女婿。
之前老聽到周雲深在三弟和父親跟前誇這沈臨安,如今見著,倒也不覺得生分,對他甚至比對夏尚書還要親切幾分。
“三公子可願陪本相一同進去?”柳元衡笑著應了,負手折袖,望向沈臨安。
今日他著了一件雲浮仙鶴銜草的青碧錦袍,倒是難得的一改以往清雅淡然之風,紫金描玉的發冠襯得那雙帶著笑的眼更添幾分璀璨。這衣服還是前幾日褚雲舒特意叫人給他從錦繡坊送過來的,他平日喜好白衣,雖然覺得有幾分不習慣,今日出門卻還是挑了這件穿過來。
畢竟,懷月郡主的脾氣,朝中從前來過周府拜年拜壽的官員都曾領教過,今兒又是她的壽宴,他可不想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被那脾氣火爆的老太太當眾臭罵一頓。
“柳相先請。”眼見著柳元衡似乎有話要跟他說,沈臨安作別了幾位長輩,便隨柳元衡一起進府。
兩人都是來過這周府的,便也沒叫小廝領路,並肩穿過院子,走在抄手迴廊上,柳元衡瞧著不遠處的院門,突然放緩了步子。
“前些日子在望都的事情是愚弟的過錯,本相已經斥責過他了,還請三公子不要再放在心上。”
柳元衡這般言語,叫沈臨安不由得打量了他兩眼:“柳知縣也是秉公行事,並無什麽過錯。”
“春闈之後,三公子便可入朝為官,到時候你我就是同僚了。”柳元衡盯著他看了幾秒,突然便轉了話題,“如今六部都有空缺,若是三公子有什麽想去的地方,可以先與本相說說,到時候本相替你舉薦。”
“學生聽說,禮部侍郎一職有待填補,若是此番能高中,禮部倒是個好去處。”沈臨安聽得他問起此事,倒也沒有隨意搪塞,隻是將心中所想道出來。
聽到這話,柳元衡微微一愣。這現任禮部侍郎年事已高,已有請辭歸鄉之意,陛下的意思,也是等這次春闈選拔了人才之後,從翰林院裏挑人來接替。他本是隨口問問,以沈家之勢,隻要沈臨安入得翰林,六部之內,想去哪裏還不是幾句話的功夫。
“沒想到,三公子竟然對禮部之事感興趣?”隻是,這禮部素來都是柳家的地方,他的父親是前任禮部尚書,他從前出任國子監祭酒時也曾兼任禮部侍郎,這沈三公子即便是不去他二哥所在的吏部,或是他嶽父所掌的刑部,也不該跳過其他三處,選擇禮部。
“昔年在國子監進學的時候,老師便常在學堂上與學生們講,做人當如柳元衡,才不枉負這一生。當初學生覺得這大抵是那老先生為著拍新任國子監祭酒的馬屁,不過這幾年學生一路看著,倒是越發覺得當初老先生那句話,說得沒有半點錯處。”沈臨安攏了袖子,笑看著柳元衡。
“所以,你這是想要效仿本相,所以要往這禮部走一遭?”聽著這話,柳元衡微微蹙眉,倒有些摸不準這沈臨安的心思了。
“學生敬仰柳相已久,自然是要將柳相走過的路,都走上一遭的。”
“……”看著自己跟前這個一身雲青錦袍,多有幾分書生儒雅的沈家三公子,柳元衡抿唇沒有言語,這話的意思,他不僅是要來這禮部,看上的,還是他這丞相之位不成?
如今外患已平,隻等春闈之後,這朝堂之上,隻怕是要越發熱鬧了。
“豈敢讓柳相在這裏吹風,想來周太傅已經在前院恭候了,柳相還是快隨學生一起過去吧。”見他不言,沈臨安抬步想請他快些過去。
“等等,本相還有一事要問你。”迴過神來的柳元衡卻又將他叫住。
本相聽說,那個曾在月瑤樓買下秦惜舞的濱州秦公子,這些時日,住到了國公府上?”柳元衡問得漫不經心,沈臨安轉頭看他,卻見著他眸子裏一閃而過的晃動。
這秦舒在沈家住下的消息,是秦舒迴帝都之後,自己叫人散布出去的,沈臨安卻是沒想到柳元衡會直接來問他。
“這秦公子本是我們沈家的朋友,先前在望都鎮的事情上還對沈家出手相助,為表感謝,學生便請了他到國公府小住。”這柳元衡與秦舒之間到底是什麽關係,秦舒沒有細說,沈臨安也覺得他們並非搶一個舞姬強得傾家蕩產這麽簡單,不過,他也隻得秦舒的脾氣,她既然不願說,他也不好多問。
“本相還聽說,三公子當年與她曾有婚約?”還有幾分料峭的風穿過迴廊,吹動兩個人的衣擺,柳元衡的情緒掩在風裏,問完轉過頭去,並不看沈臨安。
“……”沈臨安身形一頓,在心底歎了口氣,當年那一紙婚約之事,除卻秦舒,沈家也隻有沈朔和他們三兄弟知道,想來這事兒也是秦舒自己傳出去的。
還沒有到沈家的時候,她一路小心翼翼,生怕半路來個人將她逮了。
這會兒得了沈朔的應允,安心住在國公府,膽子倒是突然就大了,什麽都敢叫人往外傳。
“學生倒是不知道,柳相何時對我們沈家的家事這麽感興趣了?”抿唇苦笑,沈臨安並不打算答他。
“不過是聽到些傳言,心下好奇,隨口問問罷了。這麽說來,真有此事?”柳元衡不給他敷衍過去的機會,倒是擺出了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
“三爺!”沈臨安正琢磨著要怎麽開口,卻突然聽得長廊那頭有熟悉的聲音喚他。
從前院過來的夏初瑤步履有幾分匆忙,等走進了才發現沈臨安身邊還有個穿得華貴的年輕公子,一時頓住了步子,不知要如何稱唿。
今日大家都穿的是便服,來府上的人個個都是衣著華貴,她倒不好根據穿著來猜測身份了。
“棠兒,還不快給柳丞相見禮。”好在,眼前這人夏棠也沒有見過,聽得沈臨安說他是柳丞相的時候,夏初瑤俯身作禮,垂頭掩下麵上的驚訝之色。
早就聽說過大齊的柳丞相是近百年來,大齊最年輕有為的丞相。眼前這個看著與沈臨安他們並無太大懸殊的貴公子,實在是有些年輕得超出了她的預想。
“無需這般多禮,夫人形色匆匆地過來,可是尋三公子有什麽急事?”因著夏初瑤過來了,柳元衡便也恢複了平素帶幾分疏淡的模樣,輕輕點了點頭。
“外祖母說要見你,剛剛聽說……聽說我們把你留在門口沒帶去後院請安,這會兒在發脾氣呢。”說起這事兒,夏初瑤有幾分心虛,剛剛一來是不想與夏尚書多言,二來是怕周氏在門口說多了哭起來,她便先拉了周氏進府,走一路倒是把沈臨安給忘了。
“既然是周夫人要見,你便快些過去吧,本相自己往前院去尋周太傅便好。”聽得是齊懷月要見他,連柳元衡都忍不住催他快去,這老太太的脾氣,他們多有領受,便是他都有幾分招架不住。
眼瞧著這夫妻二人拜別了他,夏初瑤一把拉了沈臨安的手便往齊懷月所在的院子跑,這般十指相扣的模樣,看得柳元衡有幾分氣悶。
這半年前被一道聖旨強湊的一對如今都這般牽手腕臂,一副恩愛和諧的模樣。
他家那個倒好,一年到頭四處亂跑不說,他本想使個法子將她逼到絕路還叫她乖乖迴來,卻不想,那丫頭轉頭就去了與他不對付的沈家,擺出一副要與他死扛到底的模樣。
他這到底是娶了個媳婦,還是結了個仇家?
*********
這場壽宴辦得熱鬧,到中午時分,在朝的官員幾乎全數到場。
齊懷月外披了一件描金織花的重繡外罩,由周氏陪著,在廳內接待客人。
周思遠和小兒子周思源在門外迎客,周太傅請了柳相和其他幾個老臣在偏廳裏麵喝茶敘事,夏初瑤剛從一群官家貴婦裏脫身出來,剛想去找個清靜地方,出廳門就撞見了剛到的孟長安。
被關在宮裏養了許久的傷,終於能出來蹦躂的孟長安臉上是掩都掩不住的高興,剛跟孟遠鋒拜會完幾個熟人的他一眼瞧見出門來的夏初瑤,也不管旁人,幾步便竄到了她跟前。
“三夫人,年下本王叫人送過去的東西,可還喜歡?”那柄寒淬是他著了人費了些功夫才找到的,上麵的寶石還都是他在宮中無事時親自挑選的,他一向覺得自己眼光獨到會送禮,所以這會兒見著夏初瑤,忍不住想要幾句誇獎。
“小王爺的禮送得實在太貴重了,單那柄匕首,就叫妾身覺得受寵若驚,受之有愧。”見他俊臉上掩不住的笑意,夏初瑤也忍不住笑了。說起過年時他著人送來的新年賀禮,其他那幾大箱子便也罷了,就說那柄寒淬,不僅刀鞘價值連城,這匕首還曾救了她一麵,便隻為著這個,夏初瑤也十分感念孟長安這份恩情。
“什麽受之有愧,都是自己人,小爺的東西就是你的東西。放心吧,以後不管是什麽有小爺的一份,就有你的一份。”聽她這般說,孟長安眉開眼笑,當即拍著胸脯保證到。
“有什麽好東西,也給本王一份如何?”背後驀然傳來一個聲音,溫和輕緩,卻聽得孟長安一個哆嗦。
夏初瑤聞聲,抬頭瞧見一襲紫金暗繡錦袍加身的褚雲舒,忙俯身拜見:“民婦拜見三殿下,太傅和柳相他們在偏廳,民婦這便帶殿下過去。”
先前周氏囑咐過,若是有貴客來,見過齊懷月之後,都領他們去偏廳找周太傅。
“無妨,他們議那些家國大事,本王素來不喜歡聽,倒不如在這邊湊湊熱鬧。”褚雲舒卻搖了搖頭,這會兒在偏廳的全是長輩,他若是去了,逃不過又要被他們語重心長地數落,從前還有個沈臨安跟他一樣做個閑雲野鶴,這會兒連沈臨安都成家立業了,找不到同輩裏與他比肩的人,隻怕老頭子們這會兒催得更急了,“臨安呢?”
“謝侍郎家的公子和幾個國子監的學生說是有幾個問題想不明白,剛剛拉了他過去討論去了。”夏初瑤抬頭,指了指對麵迴廊下聚在一起的幾個年輕公子。
那些都是今年參加春闈的學子,年前便有約著沈臨安出去了幾次,眼看離春闈越來越近,想來大家心中都有幾分著急,這會兒逮著個機會,也顧不得場合,聚在一起便將近幾日瞧的都拿出來論上一論。
“他現下既然走不開,這份折子,便請夫人替本王轉交一下吧。順便告訴他,等他看好了,本王改日再叫人去落鬆苑取。”看著不遠處被幾個人圍在中間的沈臨安,旁人七嘴八舌,獨他攏了袖子站在那兒一臉淡然地聽,偶爾開口評論幾句,便引得其他人點頭稱是,褚雲舒挑眉苦笑,他一會兒還有事要走,便也隻能將帶在身上的折子遞給夏初瑤,請她轉交。
“嘖嘖,堂堂承平王,寫個折子還要找人捉刀,若是叫陛下或者是柳相知道了,哼哼哼……”
夏初瑤不知那是什麽,孟長安卻是清楚,過年的時候陛下一時起興要考驗幾位皇子的能力,正好晉國雖然降了,與晉國進一步協定的各項盟約卻都還在商討之中,陛下便幹脆叫三個皇子各自擬了折子,陳述解決之法,過幾日便是交折子的期限了。
“堂堂安西小王爺趁夜翻牆去承平王府的庫房偷陳留國進貢之物,這個事情,若是叫大將軍知道了,也不知道是請家法呢,還是請軍法呢?”褚雲舒瞥了一眼孟長安,兩句話便打壓了他的氣焰。
那折子他已經寫好,隻不過這一次父皇說了要從三人之中選取一法來實行,事關兩國,他實在是有些不敢掉以輕心,又不好直接叫柳元衡幫他看看,便隻想到了沈臨安。
他本是個懶散的性子,從前父皇常給他們布置這些,他寫了但凡心中有幾分不確定,都會讓沈臨安也幫他看上一看。
“聽說太傅府上的菜色不錯,三夫人,不如我們進去瞧瞧吧。”被他這麽一說,孟長安扭頭便走。那寒淬的刀鞘上鑲嵌的寶石,多是從承平王府裏偷迴來。
說是偷,也不過是翻牆撬鎖進庫房之後,被褚雲舒逮了個正著,然後借著腿上的傷好一陣耍潑撒賴之後,趁機從偷的眾多寶貝裏藏了那麽一小袋寶石出來。
剛剛一時嘴快,倒是叫他忘了,自己還有這麽個把柄落在褚雲舒手裏。
眼看著孟長安腳底抹油,跑得飛快,夏初瑤笑著轉頭,剛要與褚雲舒說上兩句,卻見得周思遠從外麵快步進來,看到她,朝她招了招手:“棠丫頭,去知會老夫人和你娘,聖上命人送了禮來,快快出去恭迎。”
得夏初瑤應了一聲,周思遠便轉身往偏廳那邊去,通知周太傅他們去了。
既然是聖上差人來送禮,這滿園的賀壽之人便都隨著周太傅和齊懷月往門口去。
到了府門前,卻不見半個人影,還在眾人疑惑之際,突然聽得遠處一陣節奏強勁的軍鼓響起。
門前寬廣的朱雀大街上,響起了整齊劃一的步伐聲,聲聲沉穩,自街口兩邊傳來,引得眾人紛紛探頭,便瞧見披甲執銳的將士們在幾個騎著駿馬的將軍的帶領下,伴著軍鼓,整齊地往周家府邸這邊過來。
這場麵頗有幾分壯觀,引得長街兩頭的百姓都圍攏了觀看。
等幾個將軍到了門口,翻身下馬,眾人才看清,其中領頭的竟然是著了一身銀色軟甲,手持聖旨的太子褚雲清。
他身旁的將領裏,除卻如沈臨淵這般現在還在領兵上戰場的幾個年輕將軍外,還有些是當年曾隨先皇和齊懷月一起征戰,如今已經告老卸任的老將。每個人身上都是銀亮的鎧甲,日光傾撒,銀甲泛著森冷肅然的光。
“恭祝懷月郡主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
祝壽的聲音震天響,寬闊的朱雀大街上,此刻全是背脊挺直的將士們,大家俯身祝壽,行的全是軍禮。
這般祝壽的情形,別說是大齊了,隻怕是七國之內都是難得一見,尤其是還是為一位女子祝壽。
夏初瑤站在沈臨安身旁,看著這情形頗有幾分感慨。想想自己若是未死,等到年邁之時,鳳瑤軍中的同僚和下屬們,大概也會做此一舉吧?隻是,她這也是英年早逝,大概這輩子都享受不了這種待遇了。
先前齊懷月還有些抱怨,午時之前到場的全是朝中官員,卻獨沒有那些曾經在戰場上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朋友,她連問了幾遍周思遠,是不是宴請的請帖沒有送到,卻不想,他們並非忘了,而是在這裏為她準備了這麽一份禮物。
等眾將士止聲,褚雲清持了聖旨上前來,竟是親自宣旨。
百官皆知今日必然會有封賞的聖旨,畢竟周家夫婦為著朝廷鞠躬盡瘁,膝下兩個兒子也都在朝中領了要職,這誥命夫人的封賞,本是早些年就該下來的。隻是一直有壽康宮裏那位壓著,才一直拖到了今天。
可誰都沒有想到,這道封賞的聖旨,不是封齊懷月做誥命夫人,而是封了她一個輔國大將軍。
傳完旨意的那一瞬,滿場的寂然。就是太傅周光景和他身旁的齊懷月都沒有動,隻是這般跪著,不肯起身領旨。
這輔國大將軍,是二品官職,且不說她如今不過是個安於後宅的女人了,她都是一個六十歲的老太太了,再接這樣的封賞,實在是有些不合適。
“大將軍快請起身領旨吧,陛下說了,這是先皇欠大將軍的,太後娘娘也說,這是褚雲家欠了大將軍許多年的封賞,還請大將軍務必領受。”見她不肯起身,褚雲清合上聖旨,俯身去扶她起來。
這懷月郡主年輕的時候入得行伍,領兵馳騁沙場多年,在大齊動蕩的時候,跟在先皇身邊,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曾是先皇身邊最為得力的一員武將。
隻是,當年家國初定,還不等先皇跟她論功行賞,她便一扭頭,嫁給了周光景,從此安於內宅,不問軍政,做起了相夫教子的周夫人。
聽昨日太後說起,當年先皇本是應了齊懷月,要給她一個大將軍之位的。這時隔四十多年,先皇早已離世,那些過往也如雲煙就要散去,這會兒給她補上,也是想彌補一下這些年對齊懷月的虧欠。
齊懷月起身領旨,看著手裏這道聖旨,默了許久,終是輕輕舒了一口氣,抬頭去看身旁的周太傅。
這多四十餘年了,先是夏棠送迴來的那對如意鐲,再是這個輔國大將軍之位。他們的太後娘娘這醋吃了四十餘年,到今日終於消了。
“這不是沈三公子嗎?聽說你在準備三月的春闈,還以為今日在此見不著你了。”聲音清朗,頗為和氣。
沈臨安轉頭,便瞧見了剛從丞相府的馬車上下來的柳元衡,礙於禮數,隻得轉身快步過去,恭恭敬敬俯身作禮。
“懷月郡主的六十大壽,學生作為小輩,即便是再忙,也是該來拜會的。”柳元衡做國子監祭酒的時候,沈臨安在國子監隻剩最後一年學業,雖然柳元衡沒有教過他,不過平素裏見著柳元衡,沈臨安也都當老師敬著。
“三公子素來都是頗有孝心的人,前陣子忙於望都鎮之事,沒能帶夫人迴府過年,今日早些過來拜會也是應該的。”等周家兩個兒子還有夏尚書跟他見了禮,柳元衡一雙眼隻落在沈臨安身上,笑得有幾分和藹可親。
“這會兒父親在前院,臨安你領了柳相先進去吧。”周思遠是周家長子,如今任戶部尚書,今日母親壽宴,裏外都由他帶著三弟周思源操持。算起來這還是沈臨安與夏棠大婚之後,第一次見著這個侄女婿。
之前老聽到周雲深在三弟和父親跟前誇這沈臨安,如今見著,倒也不覺得生分,對他甚至比對夏尚書還要親切幾分。
“三公子可願陪本相一同進去?”柳元衡笑著應了,負手折袖,望向沈臨安。
今日他著了一件雲浮仙鶴銜草的青碧錦袍,倒是難得的一改以往清雅淡然之風,紫金描玉的發冠襯得那雙帶著笑的眼更添幾分璀璨。這衣服還是前幾日褚雲舒特意叫人給他從錦繡坊送過來的,他平日喜好白衣,雖然覺得有幾分不習慣,今日出門卻還是挑了這件穿過來。
畢竟,懷月郡主的脾氣,朝中從前來過周府拜年拜壽的官員都曾領教過,今兒又是她的壽宴,他可不想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被那脾氣火爆的老太太當眾臭罵一頓。
“柳相先請。”眼見著柳元衡似乎有話要跟他說,沈臨安作別了幾位長輩,便隨柳元衡一起進府。
兩人都是來過這周府的,便也沒叫小廝領路,並肩穿過院子,走在抄手迴廊上,柳元衡瞧著不遠處的院門,突然放緩了步子。
“前些日子在望都的事情是愚弟的過錯,本相已經斥責過他了,還請三公子不要再放在心上。”
柳元衡這般言語,叫沈臨安不由得打量了他兩眼:“柳知縣也是秉公行事,並無什麽過錯。”
“春闈之後,三公子便可入朝為官,到時候你我就是同僚了。”柳元衡盯著他看了幾秒,突然便轉了話題,“如今六部都有空缺,若是三公子有什麽想去的地方,可以先與本相說說,到時候本相替你舉薦。”
“學生聽說,禮部侍郎一職有待填補,若是此番能高中,禮部倒是個好去處。”沈臨安聽得他問起此事,倒也沒有隨意搪塞,隻是將心中所想道出來。
聽到這話,柳元衡微微一愣。這現任禮部侍郎年事已高,已有請辭歸鄉之意,陛下的意思,也是等這次春闈選拔了人才之後,從翰林院裏挑人來接替。他本是隨口問問,以沈家之勢,隻要沈臨安入得翰林,六部之內,想去哪裏還不是幾句話的功夫。
“沒想到,三公子竟然對禮部之事感興趣?”隻是,這禮部素來都是柳家的地方,他的父親是前任禮部尚書,他從前出任國子監祭酒時也曾兼任禮部侍郎,這沈三公子即便是不去他二哥所在的吏部,或是他嶽父所掌的刑部,也不該跳過其他三處,選擇禮部。
“昔年在國子監進學的時候,老師便常在學堂上與學生們講,做人當如柳元衡,才不枉負這一生。當初學生覺得這大抵是那老先生為著拍新任國子監祭酒的馬屁,不過這幾年學生一路看著,倒是越發覺得當初老先生那句話,說得沒有半點錯處。”沈臨安攏了袖子,笑看著柳元衡。
“所以,你這是想要效仿本相,所以要往這禮部走一遭?”聽著這話,柳元衡微微蹙眉,倒有些摸不準這沈臨安的心思了。
“學生敬仰柳相已久,自然是要將柳相走過的路,都走上一遭的。”
“……”看著自己跟前這個一身雲青錦袍,多有幾分書生儒雅的沈家三公子,柳元衡抿唇沒有言語,這話的意思,他不僅是要來這禮部,看上的,還是他這丞相之位不成?
如今外患已平,隻等春闈之後,這朝堂之上,隻怕是要越發熱鬧了。
“豈敢讓柳相在這裏吹風,想來周太傅已經在前院恭候了,柳相還是快隨學生一起過去吧。”見他不言,沈臨安抬步想請他快些過去。
“等等,本相還有一事要問你。”迴過神來的柳元衡卻又將他叫住。
本相聽說,那個曾在月瑤樓買下秦惜舞的濱州秦公子,這些時日,住到了國公府上?”柳元衡問得漫不經心,沈臨安轉頭看他,卻見著他眸子裏一閃而過的晃動。
這秦舒在沈家住下的消息,是秦舒迴帝都之後,自己叫人散布出去的,沈臨安卻是沒想到柳元衡會直接來問他。
“這秦公子本是我們沈家的朋友,先前在望都鎮的事情上還對沈家出手相助,為表感謝,學生便請了他到國公府小住。”這柳元衡與秦舒之間到底是什麽關係,秦舒沒有細說,沈臨安也覺得他們並非搶一個舞姬強得傾家蕩產這麽簡單,不過,他也隻得秦舒的脾氣,她既然不願說,他也不好多問。
“本相還聽說,三公子當年與她曾有婚約?”還有幾分料峭的風穿過迴廊,吹動兩個人的衣擺,柳元衡的情緒掩在風裏,問完轉過頭去,並不看沈臨安。
“……”沈臨安身形一頓,在心底歎了口氣,當年那一紙婚約之事,除卻秦舒,沈家也隻有沈朔和他們三兄弟知道,想來這事兒也是秦舒自己傳出去的。
還沒有到沈家的時候,她一路小心翼翼,生怕半路來個人將她逮了。
這會兒得了沈朔的應允,安心住在國公府,膽子倒是突然就大了,什麽都敢叫人往外傳。
“學生倒是不知道,柳相何時對我們沈家的家事這麽感興趣了?”抿唇苦笑,沈臨安並不打算答他。
“不過是聽到些傳言,心下好奇,隨口問問罷了。這麽說來,真有此事?”柳元衡不給他敷衍過去的機會,倒是擺出了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
“三爺!”沈臨安正琢磨著要怎麽開口,卻突然聽得長廊那頭有熟悉的聲音喚他。
從前院過來的夏初瑤步履有幾分匆忙,等走進了才發現沈臨安身邊還有個穿得華貴的年輕公子,一時頓住了步子,不知要如何稱唿。
今日大家都穿的是便服,來府上的人個個都是衣著華貴,她倒不好根據穿著來猜測身份了。
“棠兒,還不快給柳丞相見禮。”好在,眼前這人夏棠也沒有見過,聽得沈臨安說他是柳丞相的時候,夏初瑤俯身作禮,垂頭掩下麵上的驚訝之色。
早就聽說過大齊的柳丞相是近百年來,大齊最年輕有為的丞相。眼前這個看著與沈臨安他們並無太大懸殊的貴公子,實在是有些年輕得超出了她的預想。
“無需這般多禮,夫人形色匆匆地過來,可是尋三公子有什麽急事?”因著夏初瑤過來了,柳元衡便也恢複了平素帶幾分疏淡的模樣,輕輕點了點頭。
“外祖母說要見你,剛剛聽說……聽說我們把你留在門口沒帶去後院請安,這會兒在發脾氣呢。”說起這事兒,夏初瑤有幾分心虛,剛剛一來是不想與夏尚書多言,二來是怕周氏在門口說多了哭起來,她便先拉了周氏進府,走一路倒是把沈臨安給忘了。
“既然是周夫人要見,你便快些過去吧,本相自己往前院去尋周太傅便好。”聽得是齊懷月要見他,連柳元衡都忍不住催他快去,這老太太的脾氣,他們多有領受,便是他都有幾分招架不住。
眼瞧著這夫妻二人拜別了他,夏初瑤一把拉了沈臨安的手便往齊懷月所在的院子跑,這般十指相扣的模樣,看得柳元衡有幾分氣悶。
這半年前被一道聖旨強湊的一對如今都這般牽手腕臂,一副恩愛和諧的模樣。
他家那個倒好,一年到頭四處亂跑不說,他本想使個法子將她逼到絕路還叫她乖乖迴來,卻不想,那丫頭轉頭就去了與他不對付的沈家,擺出一副要與他死扛到底的模樣。
他這到底是娶了個媳婦,還是結了個仇家?
*********
這場壽宴辦得熱鬧,到中午時分,在朝的官員幾乎全數到場。
齊懷月外披了一件描金織花的重繡外罩,由周氏陪著,在廳內接待客人。
周思遠和小兒子周思源在門外迎客,周太傅請了柳相和其他幾個老臣在偏廳裏麵喝茶敘事,夏初瑤剛從一群官家貴婦裏脫身出來,剛想去找個清靜地方,出廳門就撞見了剛到的孟長安。
被關在宮裏養了許久的傷,終於能出來蹦躂的孟長安臉上是掩都掩不住的高興,剛跟孟遠鋒拜會完幾個熟人的他一眼瞧見出門來的夏初瑤,也不管旁人,幾步便竄到了她跟前。
“三夫人,年下本王叫人送過去的東西,可還喜歡?”那柄寒淬是他著了人費了些功夫才找到的,上麵的寶石還都是他在宮中無事時親自挑選的,他一向覺得自己眼光獨到會送禮,所以這會兒見著夏初瑤,忍不住想要幾句誇獎。
“小王爺的禮送得實在太貴重了,單那柄匕首,就叫妾身覺得受寵若驚,受之有愧。”見他俊臉上掩不住的笑意,夏初瑤也忍不住笑了。說起過年時他著人送來的新年賀禮,其他那幾大箱子便也罷了,就說那柄寒淬,不僅刀鞘價值連城,這匕首還曾救了她一麵,便隻為著這個,夏初瑤也十分感念孟長安這份恩情。
“什麽受之有愧,都是自己人,小爺的東西就是你的東西。放心吧,以後不管是什麽有小爺的一份,就有你的一份。”聽她這般說,孟長安眉開眼笑,當即拍著胸脯保證到。
“有什麽好東西,也給本王一份如何?”背後驀然傳來一個聲音,溫和輕緩,卻聽得孟長安一個哆嗦。
夏初瑤聞聲,抬頭瞧見一襲紫金暗繡錦袍加身的褚雲舒,忙俯身拜見:“民婦拜見三殿下,太傅和柳相他們在偏廳,民婦這便帶殿下過去。”
先前周氏囑咐過,若是有貴客來,見過齊懷月之後,都領他們去偏廳找周太傅。
“無妨,他們議那些家國大事,本王素來不喜歡聽,倒不如在這邊湊湊熱鬧。”褚雲舒卻搖了搖頭,這會兒在偏廳的全是長輩,他若是去了,逃不過又要被他們語重心長地數落,從前還有個沈臨安跟他一樣做個閑雲野鶴,這會兒連沈臨安都成家立業了,找不到同輩裏與他比肩的人,隻怕老頭子們這會兒催得更急了,“臨安呢?”
“謝侍郎家的公子和幾個國子監的學生說是有幾個問題想不明白,剛剛拉了他過去討論去了。”夏初瑤抬頭,指了指對麵迴廊下聚在一起的幾個年輕公子。
那些都是今年參加春闈的學子,年前便有約著沈臨安出去了幾次,眼看離春闈越來越近,想來大家心中都有幾分著急,這會兒逮著個機會,也顧不得場合,聚在一起便將近幾日瞧的都拿出來論上一論。
“他現下既然走不開,這份折子,便請夫人替本王轉交一下吧。順便告訴他,等他看好了,本王改日再叫人去落鬆苑取。”看著不遠處被幾個人圍在中間的沈臨安,旁人七嘴八舌,獨他攏了袖子站在那兒一臉淡然地聽,偶爾開口評論幾句,便引得其他人點頭稱是,褚雲舒挑眉苦笑,他一會兒還有事要走,便也隻能將帶在身上的折子遞給夏初瑤,請她轉交。
“嘖嘖,堂堂承平王,寫個折子還要找人捉刀,若是叫陛下或者是柳相知道了,哼哼哼……”
夏初瑤不知那是什麽,孟長安卻是清楚,過年的時候陛下一時起興要考驗幾位皇子的能力,正好晉國雖然降了,與晉國進一步協定的各項盟約卻都還在商討之中,陛下便幹脆叫三個皇子各自擬了折子,陳述解決之法,過幾日便是交折子的期限了。
“堂堂安西小王爺趁夜翻牆去承平王府的庫房偷陳留國進貢之物,這個事情,若是叫大將軍知道了,也不知道是請家法呢,還是請軍法呢?”褚雲舒瞥了一眼孟長安,兩句話便打壓了他的氣焰。
那折子他已經寫好,隻不過這一次父皇說了要從三人之中選取一法來實行,事關兩國,他實在是有些不敢掉以輕心,又不好直接叫柳元衡幫他看看,便隻想到了沈臨安。
他本是個懶散的性子,從前父皇常給他們布置這些,他寫了但凡心中有幾分不確定,都會讓沈臨安也幫他看上一看。
“聽說太傅府上的菜色不錯,三夫人,不如我們進去瞧瞧吧。”被他這麽一說,孟長安扭頭便走。那寒淬的刀鞘上鑲嵌的寶石,多是從承平王府裏偷迴來。
說是偷,也不過是翻牆撬鎖進庫房之後,被褚雲舒逮了個正著,然後借著腿上的傷好一陣耍潑撒賴之後,趁機從偷的眾多寶貝裏藏了那麽一小袋寶石出來。
剛剛一時嘴快,倒是叫他忘了,自己還有這麽個把柄落在褚雲舒手裏。
眼看著孟長安腳底抹油,跑得飛快,夏初瑤笑著轉頭,剛要與褚雲舒說上兩句,卻見得周思遠從外麵快步進來,看到她,朝她招了招手:“棠丫頭,去知會老夫人和你娘,聖上命人送了禮來,快快出去恭迎。”
得夏初瑤應了一聲,周思遠便轉身往偏廳那邊去,通知周太傅他們去了。
既然是聖上差人來送禮,這滿園的賀壽之人便都隨著周太傅和齊懷月往門口去。
到了府門前,卻不見半個人影,還在眾人疑惑之際,突然聽得遠處一陣節奏強勁的軍鼓響起。
門前寬廣的朱雀大街上,響起了整齊劃一的步伐聲,聲聲沉穩,自街口兩邊傳來,引得眾人紛紛探頭,便瞧見披甲執銳的將士們在幾個騎著駿馬的將軍的帶領下,伴著軍鼓,整齊地往周家府邸這邊過來。
這場麵頗有幾分壯觀,引得長街兩頭的百姓都圍攏了觀看。
等幾個將軍到了門口,翻身下馬,眾人才看清,其中領頭的竟然是著了一身銀色軟甲,手持聖旨的太子褚雲清。
他身旁的將領裏,除卻如沈臨淵這般現在還在領兵上戰場的幾個年輕將軍外,還有些是當年曾隨先皇和齊懷月一起征戰,如今已經告老卸任的老將。每個人身上都是銀亮的鎧甲,日光傾撒,銀甲泛著森冷肅然的光。
“恭祝懷月郡主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
祝壽的聲音震天響,寬闊的朱雀大街上,此刻全是背脊挺直的將士們,大家俯身祝壽,行的全是軍禮。
這般祝壽的情形,別說是大齊了,隻怕是七國之內都是難得一見,尤其是還是為一位女子祝壽。
夏初瑤站在沈臨安身旁,看著這情形頗有幾分感慨。想想自己若是未死,等到年邁之時,鳳瑤軍中的同僚和下屬們,大概也會做此一舉吧?隻是,她這也是英年早逝,大概這輩子都享受不了這種待遇了。
先前齊懷月還有些抱怨,午時之前到場的全是朝中官員,卻獨沒有那些曾經在戰場上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朋友,她連問了幾遍周思遠,是不是宴請的請帖沒有送到,卻不想,他們並非忘了,而是在這裏為她準備了這麽一份禮物。
等眾將士止聲,褚雲清持了聖旨上前來,竟是親自宣旨。
百官皆知今日必然會有封賞的聖旨,畢竟周家夫婦為著朝廷鞠躬盡瘁,膝下兩個兒子也都在朝中領了要職,這誥命夫人的封賞,本是早些年就該下來的。隻是一直有壽康宮裏那位壓著,才一直拖到了今天。
可誰都沒有想到,這道封賞的聖旨,不是封齊懷月做誥命夫人,而是封了她一個輔國大將軍。
傳完旨意的那一瞬,滿場的寂然。就是太傅周光景和他身旁的齊懷月都沒有動,隻是這般跪著,不肯起身領旨。
這輔國大將軍,是二品官職,且不說她如今不過是個安於後宅的女人了,她都是一個六十歲的老太太了,再接這樣的封賞,實在是有些不合適。
“大將軍快請起身領旨吧,陛下說了,這是先皇欠大將軍的,太後娘娘也說,這是褚雲家欠了大將軍許多年的封賞,還請大將軍務必領受。”見她不肯起身,褚雲清合上聖旨,俯身去扶她起來。
這懷月郡主年輕的時候入得行伍,領兵馳騁沙場多年,在大齊動蕩的時候,跟在先皇身邊,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曾是先皇身邊最為得力的一員武將。
隻是,當年家國初定,還不等先皇跟她論功行賞,她便一扭頭,嫁給了周光景,從此安於內宅,不問軍政,做起了相夫教子的周夫人。
聽昨日太後說起,當年先皇本是應了齊懷月,要給她一個大將軍之位的。這時隔四十多年,先皇早已離世,那些過往也如雲煙就要散去,這會兒給她補上,也是想彌補一下這些年對齊懷月的虧欠。
齊懷月起身領旨,看著手裏這道聖旨,默了許久,終是輕輕舒了一口氣,抬頭去看身旁的周太傅。
這多四十餘年了,先是夏棠送迴來的那對如意鐲,再是這個輔國大將軍之位。他們的太後娘娘這醋吃了四十餘年,到今日終於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