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周光景作為大齊的重臣,兩朝元老,夫人齊懷月更是年輕的時候連先皇都要敬重禮讓三分的人。周府這場六十大壽的壽宴,辦得分外熱鬧。
沈臨安與夏初瑤用過早膳便帶著禮物往周府來,這會兒客人們都還沒來,往來的都是在準備著迎客的周家人。
瞧見站在門口打點的是周氏和夏尚書的時候,夏初瑤的步子微微一頓。
今兒的周氏打扮一新,一旁的夏尚書也是和顏悅色,此刻正垂目低頭與她言語,每句話嘴角都擒著笑意。這般景象,跟先前她歸寧迴府時遇到的夏尚書簡直是判若兩人。
“棠兒,臨安!”沈臨安剛想問她怎麽了,那邊周氏卻發現了他們,不等夏初瑤應聲,周氏已從台階上下來,一把拉過她的手,將她細細打量:“先前聽說你在望都鎮出了事,可把為娘的擔心壞了,你沒事吧?”
“你瞧瞧你這身子,怎麽又瘦了……”
本還臉上帶著笑,這會兒拉了她的手,才說了幾句,就已是眉頭緊蹙,泫然欲淚的模樣。
雖然時候尚早,不過今日周府門前往來的人多,夏初瑤瞧了她這模樣,趕緊拉了她往裏麵走:“我這不是沒事了嘛,以後我會多加小心,不會再讓娘親為我擔心了。”
她拉了周氏往裏走,經過夏尚書時,也隻作沒看見一般。
因著齊懷月的大壽,周氏三日前便迴了周府,夏尚書是今日一早才來的。
畢竟是在人前,還是在自己嶽父府上,雖然平素在尚書府裏他對這個正妻頗為冷淡,不過外人麵前,也要裝出幾分親密來。
周氏本就是個軟和的性子,想來也是不想讓家人看出端倪,與他還算配合,隻是沒想到,自己這個嫁出去的女兒,剛到就這般無視他。
“小婿見過嶽父大人。”因著夏初瑤的無視,麵上剛顯幾分不悅,身後溫和的聲音將想要抬步跟進去的夏尚書拉了迴來。
“都是一家人,臨安不必這般拘禮。”轉頭看著一旁恭恭敬敬朝著自己作禮的沈臨安,夏尚書臉上帶了笑,時移世易,如今站在他跟前的女婿與當初夏棠剛嫁時已然不同。
上的太後和陛下的垂青,在國子監還有三皇子親自過問,更何況幾日前朝上周太傅幫沈朔的舉動已經說明了,連他們周家都認了這個外孫女婿。
當初他看不上沈臨安,是因著覺得雖然他不重視夏棠,可畢竟是尚書府的嫡女,卻匆匆忙忙嫁了一個沈家無功無名的庶出兒子,還連同他最喜歡的女兒也一並嫁了過去,雖說對方是鎮國公府,可他總覺得自己有幾分虧損,夏棠還是其次,夏桃本不該是這樣的命運。
如今雖然仍舊不喜歡這個女婿,不過也明白,眼下的沈臨安不是當初那個能叫他隨意對待的人了。
兩人說了幾句客氣話,那邊夏初瑤跟周氏已經往後院去了。
周氏問了一路,確定自家女兒是真的沒什麽大礙之後,才放下心來。
“你外祖母早就說想見你,奈何你們沒有留在帝都過年,這會兒她還在院裏吃早茶,我帶你去給她請安。”
夏初瑤應了,隨她一起往齊懷月他們的院子走,看著身旁穿著月白底牡丹纏絲長裙,罩了件水紅穿金雲紋小襖的周氏,不複先前歸寧時見著的那般憔悴模樣,也不知是不是上了妝的緣故,整個人瞧著都是神采奕奕的,一路往主院那邊走,聽得路過的下人們都停下來喚她們“二小姐”和“小小姐”,周氏臉上的笑便沒有消失過。
“母親笑著真美,以後就該這般多笑笑。”夏初瑤笑著說了一句,心中多有感慨,這樣的笑,大抵也隻是迴到周府的時候才有的吧?
“想要為娘多笑,那你得平平安安的才成。”周氏側頭看她,目光將她輕輕一打量,複而又說道,“要是你能快些跟臨安生個一兒半女,那我就是真的每天都能笑得合不攏嘴啦。”
“這事兒急不得,都是緣分。”這兩日老是聽人提起此事,夏初瑤麵上一紅,突然有些不想繼續往前走了。如今成親已經有小半年了,長輩們大抵最關心的都是這件事情了吧。
好在周氏也沒有再多說,也是體諒沈臨安三月要參加春闈,隻說了等春闈過後,要他們好好考慮此事。
踏進院門,周氏剛轉頭叫人去裏麵通報,抬眼便瞧見一身玄色錦袍的周太傅抱著頭從主屋裏跑了出來。
“清歌,把衣服給他扔出去,讓他自己去柴房換了再迴來。”
伴著主屋裏頗有幾分中氣十足的吼聲,隻見一個青衣的丫鬟將捧在手裏的一疊衣服毫不客氣一股腦兒地丟在了周太傅身上。
原本在朝堂之上威儀萬千的周太傅,如今耷拉著腦袋,身上還掛著幾件衣服,半點威儀也無。
太傅周光景之名,她早在晉國時變成聽聞,如今瞧著眼前人的這般模樣,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偏偏滿院的下人和周氏仿佛都習以為常了一般,繼續做著自己的事情,不看也不言語。
“父親,這才一會兒功夫,又出什麽事了?”歎了口氣,周氏快步上前去,俯身替他撿腳邊的衣服。她不過是去外麵打點一下迎接賓客的事情,這才走開一小會兒,怎麽就成了這般模樣?
“涵兒迴來了?”周氏才剛剛彎腰,便聽得主屋裏有人喚她,“你快進來給我瞧瞧,戴哪支玉簪子比較好?”
拿了一件撿起來的外袍,周氏直起身子,沒有應聲,抬頭看了一眼自家父親。
“娘親快進去吧。”那邊原有些愣神的夏初瑤已經走了過來,伸手接過周氏手裏的外袍,小聲跟她說了一句,等得她點頭進門去了,便俯身替周太傅將地上餘下的衣服都一一撿了起來。
“你說說,我好好的一個壽辰,他喜慶的衣服不穿,一身黑不溜秋的,跟奔喪似的。誰瞧都瞧得出來,是巴不得我早死嘛。”裏麵還聽得到周老夫人大聲的抱怨,緊接著是周氏柔聲的勸慰。
夏初瑤將衣服一件件理好,側身朝周太傅規規矩矩作了個禮,壓低了聲音說:“不如讓棠兒陪外祖父去換身衣裳再過來吧。”
周太傅這會兒穿了一件玄色的錦袍,衣角和袖口都是金線細繡的雲紋,看著華貴而清雅,雖說衣服的顏色的確有些素了,夏初瑤還是為著她那“外祖母”這把年紀還有這麽火爆的脾氣而震驚。
受了氣的周太傅也隻是負手搖了搖頭,低喃了兩句“不可理喻”之後,便隨夏初瑤和綾羅去旁邊的偏廳裏換了剛剛被齊懷月叫人丟出來的衣裳。
“老夫去前院招唿客人,你去陪你外祖母和你娘吧。”等從偏廳裏出來,周太傅甩了甩衣袖,抬眼望向主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終還是什麽都沒說,歎了口氣,轉身往外走了。
夏初瑤進主屋的時候,卻見著剛剛還在發火的老太太這會兒已經沒了火氣,正跟周氏坐在矮榻上喝茶敘話。
齊懷月穿了一身胭脂色絲緞金銀絲百鳥祥瑞錦裙,這般顏色和紋樣穿在她身上,沒有半分違和,明明是與沈家老夫人相當的年紀,眼前的人除卻那一頭花白外,模樣和氣色都不似年邁之人,一張保養得極好的臉上,還能看見年輕時候的風韻。
“棠丫頭也來啦,剛剛怎麽不隨你娘一起進來?”瞧見她進來,齊懷月將手裏的茶盞一放,起身去拉她過來坐。
“剛剛在門口的時候想起給外祖母的禮物忘了拿過來,就著了人去取,耽誤了些功夫。”夏初瑤忙伸手將她扶迴座上,這才規規矩矩地俯身跪地,朝她行了個大禮,“棠兒給外祖母請安,祝外祖母福壽延年,如意安康。”
“來就來啦,還帶什麽禮物,你外祖母我老啦,眼看就沒幾年活頭啦,你若是真的孝順,就常跟你娘親來周府瞧瞧我,涵兒嫁出去之後,我一個人在這府上怪寂寞的。”齊懷月笑著朝她擺了擺手,讓一旁的清歌將她扶起,拉她在自己身旁坐下。
“母親這話說得,三弟不還在府上嗎,再說了,有父親陪著,哪裏來的寂寞?”周氏抿嘴笑了,算起來,自小她便是這府裏讓齊懷月最為省心的,嫁出去之後,齊懷月的確常常念叨她。隻是從前害怕自己迴娘家的次數多了,旁人會說道,她即便是思念父親母親,即便是尚書府裏這裏也不過片刻距離,卻也都忍了,逢年過節才會與夏澤一起迴來看看,像這一次提前兩日便迴來,還是第一次。
“就你爹那樣的,每天不把我氣死就算不錯了,越上了年紀脾氣越擰,說他兩句現在還學會扭頭就走了,真是氣得我喲……”說起周太傅,齊懷月氣得瞪眼,餘光瞥到一旁的夏初瑤,便又頓住了話頭,“今兒難得見著棠丫頭,我們不說那個糟老頭子的事兒。之前聽說你在望都鎮上遇刺了,是怎麽迴事兒,說來讓外祖母聽聽。”
夏初瑤不知道柳元衡在朝上參沈朔之事,倒也沒想到自己遇刺之事怎麽會傳得這麽快。本是怕她們擔心,隻是簡略地說了。卻不想齊懷月不依,非要叫她將事情的經過詳詳細細講給她聽。
等夏初瑤硬著頭皮講完,一旁的周氏早已嚇得白了臉色,抬手直撫心口,倒是老太太聽得津津有味,尤自還不過癮,又叫她將玉檀院和瓊途寺的事情都一並跟她說了。
夏初瑤邊講邊看周氏,好不容易挨到了外麵有下人來稟報,說是有貴客要到了,讓老夫人趕緊去前院,齊懷月雖然有些不情願,卻也隻能作罷。
“對了,這是棠兒給外祖母的壽禮,”清歌替老太太整理衣裝的空檔,夏初瑤讓綾羅將那對如意鐲拿了過來,“這是先前太後娘娘賞給棠兒的。”
先前沈臨安便交代了,除卻說是太後娘娘賞的外,其餘的什麽都不必多說。
果然,老太太垂目看了鐲子片刻,忽然揚眉大笑了幾聲,叫了清歌收了鐲子,這才帶著周氏和夏初瑤往前院去。
沈臨安與夏初瑤用過早膳便帶著禮物往周府來,這會兒客人們都還沒來,往來的都是在準備著迎客的周家人。
瞧見站在門口打點的是周氏和夏尚書的時候,夏初瑤的步子微微一頓。
今兒的周氏打扮一新,一旁的夏尚書也是和顏悅色,此刻正垂目低頭與她言語,每句話嘴角都擒著笑意。這般景象,跟先前她歸寧迴府時遇到的夏尚書簡直是判若兩人。
“棠兒,臨安!”沈臨安剛想問她怎麽了,那邊周氏卻發現了他們,不等夏初瑤應聲,周氏已從台階上下來,一把拉過她的手,將她細細打量:“先前聽說你在望都鎮出了事,可把為娘的擔心壞了,你沒事吧?”
“你瞧瞧你這身子,怎麽又瘦了……”
本還臉上帶著笑,這會兒拉了她的手,才說了幾句,就已是眉頭緊蹙,泫然欲淚的模樣。
雖然時候尚早,不過今日周府門前往來的人多,夏初瑤瞧了她這模樣,趕緊拉了她往裏麵走:“我這不是沒事了嘛,以後我會多加小心,不會再讓娘親為我擔心了。”
她拉了周氏往裏走,經過夏尚書時,也隻作沒看見一般。
因著齊懷月的大壽,周氏三日前便迴了周府,夏尚書是今日一早才來的。
畢竟是在人前,還是在自己嶽父府上,雖然平素在尚書府裏他對這個正妻頗為冷淡,不過外人麵前,也要裝出幾分親密來。
周氏本就是個軟和的性子,想來也是不想讓家人看出端倪,與他還算配合,隻是沒想到,自己這個嫁出去的女兒,剛到就這般無視他。
“小婿見過嶽父大人。”因著夏初瑤的無視,麵上剛顯幾分不悅,身後溫和的聲音將想要抬步跟進去的夏尚書拉了迴來。
“都是一家人,臨安不必這般拘禮。”轉頭看著一旁恭恭敬敬朝著自己作禮的沈臨安,夏尚書臉上帶了笑,時移世易,如今站在他跟前的女婿與當初夏棠剛嫁時已然不同。
上的太後和陛下的垂青,在國子監還有三皇子親自過問,更何況幾日前朝上周太傅幫沈朔的舉動已經說明了,連他們周家都認了這個外孫女婿。
當初他看不上沈臨安,是因著覺得雖然他不重視夏棠,可畢竟是尚書府的嫡女,卻匆匆忙忙嫁了一個沈家無功無名的庶出兒子,還連同他最喜歡的女兒也一並嫁了過去,雖說對方是鎮國公府,可他總覺得自己有幾分虧損,夏棠還是其次,夏桃本不該是這樣的命運。
如今雖然仍舊不喜歡這個女婿,不過也明白,眼下的沈臨安不是當初那個能叫他隨意對待的人了。
兩人說了幾句客氣話,那邊夏初瑤跟周氏已經往後院去了。
周氏問了一路,確定自家女兒是真的沒什麽大礙之後,才放下心來。
“你外祖母早就說想見你,奈何你們沒有留在帝都過年,這會兒她還在院裏吃早茶,我帶你去給她請安。”
夏初瑤應了,隨她一起往齊懷月他們的院子走,看著身旁穿著月白底牡丹纏絲長裙,罩了件水紅穿金雲紋小襖的周氏,不複先前歸寧時見著的那般憔悴模樣,也不知是不是上了妝的緣故,整個人瞧著都是神采奕奕的,一路往主院那邊走,聽得路過的下人們都停下來喚她們“二小姐”和“小小姐”,周氏臉上的笑便沒有消失過。
“母親笑著真美,以後就該這般多笑笑。”夏初瑤笑著說了一句,心中多有感慨,這樣的笑,大抵也隻是迴到周府的時候才有的吧?
“想要為娘多笑,那你得平平安安的才成。”周氏側頭看她,目光將她輕輕一打量,複而又說道,“要是你能快些跟臨安生個一兒半女,那我就是真的每天都能笑得合不攏嘴啦。”
“這事兒急不得,都是緣分。”這兩日老是聽人提起此事,夏初瑤麵上一紅,突然有些不想繼續往前走了。如今成親已經有小半年了,長輩們大抵最關心的都是這件事情了吧。
好在周氏也沒有再多說,也是體諒沈臨安三月要參加春闈,隻說了等春闈過後,要他們好好考慮此事。
踏進院門,周氏剛轉頭叫人去裏麵通報,抬眼便瞧見一身玄色錦袍的周太傅抱著頭從主屋裏跑了出來。
“清歌,把衣服給他扔出去,讓他自己去柴房換了再迴來。”
伴著主屋裏頗有幾分中氣十足的吼聲,隻見一個青衣的丫鬟將捧在手裏的一疊衣服毫不客氣一股腦兒地丟在了周太傅身上。
原本在朝堂之上威儀萬千的周太傅,如今耷拉著腦袋,身上還掛著幾件衣服,半點威儀也無。
太傅周光景之名,她早在晉國時變成聽聞,如今瞧著眼前人的這般模樣,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偏偏滿院的下人和周氏仿佛都習以為常了一般,繼續做著自己的事情,不看也不言語。
“父親,這才一會兒功夫,又出什麽事了?”歎了口氣,周氏快步上前去,俯身替他撿腳邊的衣服。她不過是去外麵打點一下迎接賓客的事情,這才走開一小會兒,怎麽就成了這般模樣?
“涵兒迴來了?”周氏才剛剛彎腰,便聽得主屋裏有人喚她,“你快進來給我瞧瞧,戴哪支玉簪子比較好?”
拿了一件撿起來的外袍,周氏直起身子,沒有應聲,抬頭看了一眼自家父親。
“娘親快進去吧。”那邊原有些愣神的夏初瑤已經走了過來,伸手接過周氏手裏的外袍,小聲跟她說了一句,等得她點頭進門去了,便俯身替周太傅將地上餘下的衣服都一一撿了起來。
“你說說,我好好的一個壽辰,他喜慶的衣服不穿,一身黑不溜秋的,跟奔喪似的。誰瞧都瞧得出來,是巴不得我早死嘛。”裏麵還聽得到周老夫人大聲的抱怨,緊接著是周氏柔聲的勸慰。
夏初瑤將衣服一件件理好,側身朝周太傅規規矩矩作了個禮,壓低了聲音說:“不如讓棠兒陪外祖父去換身衣裳再過來吧。”
周太傅這會兒穿了一件玄色的錦袍,衣角和袖口都是金線細繡的雲紋,看著華貴而清雅,雖說衣服的顏色的確有些素了,夏初瑤還是為著她那“外祖母”這把年紀還有這麽火爆的脾氣而震驚。
受了氣的周太傅也隻是負手搖了搖頭,低喃了兩句“不可理喻”之後,便隨夏初瑤和綾羅去旁邊的偏廳裏換了剛剛被齊懷月叫人丟出來的衣裳。
“老夫去前院招唿客人,你去陪你外祖母和你娘吧。”等從偏廳裏出來,周太傅甩了甩衣袖,抬眼望向主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終還是什麽都沒說,歎了口氣,轉身往外走了。
夏初瑤進主屋的時候,卻見著剛剛還在發火的老太太這會兒已經沒了火氣,正跟周氏坐在矮榻上喝茶敘話。
齊懷月穿了一身胭脂色絲緞金銀絲百鳥祥瑞錦裙,這般顏色和紋樣穿在她身上,沒有半分違和,明明是與沈家老夫人相當的年紀,眼前的人除卻那一頭花白外,模樣和氣色都不似年邁之人,一張保養得極好的臉上,還能看見年輕時候的風韻。
“棠丫頭也來啦,剛剛怎麽不隨你娘一起進來?”瞧見她進來,齊懷月將手裏的茶盞一放,起身去拉她過來坐。
“剛剛在門口的時候想起給外祖母的禮物忘了拿過來,就著了人去取,耽誤了些功夫。”夏初瑤忙伸手將她扶迴座上,這才規規矩矩地俯身跪地,朝她行了個大禮,“棠兒給外祖母請安,祝外祖母福壽延年,如意安康。”
“來就來啦,還帶什麽禮物,你外祖母我老啦,眼看就沒幾年活頭啦,你若是真的孝順,就常跟你娘親來周府瞧瞧我,涵兒嫁出去之後,我一個人在這府上怪寂寞的。”齊懷月笑著朝她擺了擺手,讓一旁的清歌將她扶起,拉她在自己身旁坐下。
“母親這話說得,三弟不還在府上嗎,再說了,有父親陪著,哪裏來的寂寞?”周氏抿嘴笑了,算起來,自小她便是這府裏讓齊懷月最為省心的,嫁出去之後,齊懷月的確常常念叨她。隻是從前害怕自己迴娘家的次數多了,旁人會說道,她即便是思念父親母親,即便是尚書府裏這裏也不過片刻距離,卻也都忍了,逢年過節才會與夏澤一起迴來看看,像這一次提前兩日便迴來,還是第一次。
“就你爹那樣的,每天不把我氣死就算不錯了,越上了年紀脾氣越擰,說他兩句現在還學會扭頭就走了,真是氣得我喲……”說起周太傅,齊懷月氣得瞪眼,餘光瞥到一旁的夏初瑤,便又頓住了話頭,“今兒難得見著棠丫頭,我們不說那個糟老頭子的事兒。之前聽說你在望都鎮上遇刺了,是怎麽迴事兒,說來讓外祖母聽聽。”
夏初瑤不知道柳元衡在朝上參沈朔之事,倒也沒想到自己遇刺之事怎麽會傳得這麽快。本是怕她們擔心,隻是簡略地說了。卻不想齊懷月不依,非要叫她將事情的經過詳詳細細講給她聽。
等夏初瑤硬著頭皮講完,一旁的周氏早已嚇得白了臉色,抬手直撫心口,倒是老太太聽得津津有味,尤自還不過癮,又叫她將玉檀院和瓊途寺的事情都一並跟她說了。
夏初瑤邊講邊看周氏,好不容易挨到了外麵有下人來稟報,說是有貴客要到了,讓老夫人趕緊去前院,齊懷月雖然有些不情願,卻也隻能作罷。
“對了,這是棠兒給外祖母的壽禮,”清歌替老太太整理衣裝的空檔,夏初瑤讓綾羅將那對如意鐲拿了過來,“這是先前太後娘娘賞給棠兒的。”
先前沈臨安便交代了,除卻說是太後娘娘賞的外,其餘的什麽都不必多說。
果然,老太太垂目看了鐲子片刻,忽然揚眉大笑了幾聲,叫了清歌收了鐲子,這才帶著周氏和夏初瑤往前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