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起,穿廊而過,故洗城冬日的風如出鞘的刀,偏偏站在廊下的夏初瑤被沈臨安擋了個嚴實,隻見他披風招展,她在他身側,卻沒感受到半分淩冽的寒氣,還被他的話說得心口多幾分溫熱。
娘親曾說過,這天下最危險的就是敵人手中的劍,和男人口中的話。尤其是跟前這個,還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讀書人。
隻是,這些時日聽多了旁人口中尖酸的指責,突然聽得沈臨安這麽幾句,夏初瑤不免心神一動,心情也柔和了幾分。
“走吧,迴廊上風大,有什麽話,我們之後再說。”見她那緊蹙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沈臨安拉了她繼續往秋水閣走。
夏初瑤抿唇,慢了他半步跟在他身後。牽著她的手溫熱有力,她看著他的背影,心緒飄忽。
這些時日她已打探清楚,大齊朝堂上,對晉國的態度儼然化作兩派,以沈朔為首的一派主張徹底除之,以絕後患。畢竟,晉國曾是與大齊相鄰的國家中最為強盛的,如今雖然晉國請降,送質子稱臣奉貢,可以晉國之國力,難免日後東山再起,成為大齊的威脅。
而以丞相柳元衡為首的一派則主張維持現狀,畢竟大齊這幾年連年征戰,雖然戰場都在別國,可大齊每年仍舊需要強大的財力來支持兵力,晉國國土遼闊,除卻她這個鳳瑤將軍外,也並非再無良將,大齊若是要一戰到底,到最後隻怕兩敗俱傷,晉國既然請降,大齊也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休養生息。
她若是想要助晉國,助穆玄青,鎮國公沈朔和那雲靡將軍沈臨淵便是擋在他們前麵最大的阻礙和敵人。
她自然是自始至終都致力於給沈臨淵找不自在的,而這沈家三夫人的身份,也給她從內部瓦解沈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好條件,何況,如今還機緣巧合之下,搭上了孟長安和三皇子這條線。
她本早該動手謀劃,拖了這麽些時日,都是因為眼前這個沈家三公子。
她素來敵我分明,卻也素來都是恩仇必報。這些時日來,沈臨安的照拂和信任,叫她每次想起自己想做之事,總會生出幾分背叛的愧疚來。
一路再無話,進秋水閣的時候,夏初瑤才頓了頓步子,掙脫了沈臨安拉著她的手。沈臨安手一鬆,轉頭看她,眼裏帶著幾分笑,側身讓她先行。
禦風一連昏迷三日,虧得那一株人參和池光請迴來的大夫,如今雖然依舊裹了一身繃帶,躺在床上動彈不得,不過已經清醒,隻需得靜養吃藥,外傷全好之後便無大礙。
聽得沈臨安進來,床上的人本也沒有動彈,卻在聽到池光喚那句“夫人”的時候,騰然坐了起來,掙紮著就要下床行禮。
“行啦,渾身脫個精光了還硬是要掀了被子起來,叫夫人瞧見了,那才是真正的失禮。”扭頭一把將禦風按了迴去,池光一句話說得掙紮的禦風身子一震,乖乖躺著不動了。
“夫人救命的大恩,禦風銘記在心,等禦風傷好之後,必當赴湯蹈火,報答夫人。”
這幾日本也擔心禦風的傷勢,隻是想著要避嫌,所以隻遣了婢女過來探望,現下站在床邊,看著躺在床上,麵色還有幾分慘白,說得一本正經的少年,夏初瑤麵上帶著笑:“若非有你,隻怕我與孟小王爺早就葬身火海了,若說謝恩,也該我謝你才是。”
“是……是屬下護主不利,才叫夫人身陷險境,傷好之後,屬下自當領罰。”夏初瑤不提此事還好,她提起此事,禦風猛地想起當日之事,麵色一白,側頭看向夏初瑤身後的沈臨安。
當日他領命緊追著孟小王爺而去,除卻觀察小王爺的動向,還要暗中保護他們。他本該在殺了五個刺客之後,將夏初瑤和孟長安從書樓中救出來。奈何身上帶傷,他害怕這些人還有後援,權衡之下,冒險留了夏初瑤與孟長安在玉檀院,自己迴府稟報。
還好並無後援,還好沈臨安他們去得及時,若是因著當時他一念之差,害得夏初瑤在火場出了事,隻怕他一死都難以謝罪。
“你當時以寡敵眾,拚了一身重傷阻止了他們的下一步行動,在不知他們是否會有後援的情況下,選擇迴府求救本是最明智之舉。一來刺客已死,我們暫時安全,雖然身在火場,卻小王爺有身手,我們也並未受製,逃出火場不難,二來,若是刺客有後援,你留下我們極有可能因不敵而生死,而你及時迴府報信,我們卻還能等到一線生機。”不等沈臨安說話,夏初瑤率先開口。
先前她詢問禦風傷勢的時候,雖然已經猜到,卻也還是問了沈臨安他受傷的原因。沈臨安大抵是感激她及時救治禦風之舉,也並未對她隱瞞,將那裏禦風在深巷裏擊殺五個刺客,重傷迴來報信之事告訴了她。
“危急關頭總是一念生死,你這般年紀便能迅速做出這般明智的決斷,實在難得,若論賞罰,本是該賞,怎可叫你領罰?”往日治軍,尤其是對軍中新進的軍士們,她素來是賞罰分明,今次看到禦風這般,與那些剛入行伍的少年們倒有幾分像,一時脫口而出,說完才發覺身邊的人皆看向自己,不由得扯了笑,轉頭去看沈臨安,“這兩日妾身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情,有此一論,三爺覺得妾身可有哪裏說得不妥?”
“為夫剛剛說了,夫人說什麽,都是對的。”對上她略有幾分慌張的眼,沈臨安揚眉一笑,“夫人既然說要賞,從今日起,那柄歸離劍便是你的了。”
“少主!”床上的禦風聽得此語,驚得沒忍住再次坐了起來,這一次,池光未動,倒是沈臨安上前阻住了他起身下拜的舉動。
“你如今要做的,便是快些養好身子,拿了歸離劍,好好護衛夫人,莫要再讓她遇當日之險。”按住禦風的肩,垂目見他身上因著動作而傷口裂開浸出的血跡,沈臨安微微蹙眉,“你且記著,等傷好之後,你便扮作落鬆苑裏的小廝,留在主院,跟在夫人身邊,護衛夫人周全,日後若是再叫夫人涉險,我必當嚴懲。”
“三爺,我不需要……”
“聽話,今次動手之人是為著什麽目的還未查明,為著安全起見,小王爺都隻能入宮養傷,在此案結案之前,還是叫禦風留在你身邊護衛比較妥當。”打斷了夏初瑤推拒的話,沈臨安道出心中顧忌。
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這兩個月裏帝都三場行刺的大案,每一次他這個夫人都牽涉其中,先前瓊途寺裏她挨了一劍之後,沈臨安便有尋人留在她身邊護衛她的打算,隻是苦於一直未找到合適的人選,本想著要請池光多加費心,今日一看,倒是覺得禦風還算合適。
“對了,夫人叫我去尋的東西,我給拿迴來了,隻是不知道是不是這一本,夫人你瞧瞧?”一邊池光這才想起,早先他出去抓藥的時候,順便去了趟那日去的醫館,好在尋了一圈,夏初瑤所說之物還在榻下,便帶了迴來。
接過池光遞過來的書,發現隻是一本遊記的時候,夏初瑤微微一愣,當日她的確看到孟長安往袖裏藏書,卻未看清他藏的是什麽書,後來臨走是孟長安也未說到底是什麽,隻叫她去醫館尋。
“既然是在那個地方尋到的,想來便是此物了。”隨意翻了幾頁,發現的確是一本記錄西境各地的遊記,也並非出自什麽大家之手,夏初瑤輕輕點了點頭,將書收了,拱手朝池光作了個禮,“有勞師傅跑這一趟了,多謝。”
“夫人,觀花苑那邊來人,說是二夫人請夫人去往一敘。”夏初瑤話音剛落,便聽得外麵沉碧的聲音。
還有月餘便是年節了,鎮國公府裏已經開始準備,之前去觀花苑借書時見著徐靜事忙,夏初瑤便提了一句要給她幫忙,倒沒想到今日徐靜真叫人來尋她。
等夏初瑤帶著沉碧和黛綠走了,站在窗口目送他們出院門的池光這才轉過頭來,看向沈臨安:“那本遊記,我瞧著有幾分眼熟,少主你可有印象?”
“我曾在大哥書房裏見過一次,這一本想來是孟長安從玉檀院裏拿出來的。”夏初瑤先前提起是隻說了是孟長安留在醫館,還托她去尋迴的東西,不過想想便也知道,那大概是孟長安從玉檀院裏順出來的,藏在醫館,大概是害怕帶在身上迴府之後被人搜出來。
若是什麽奇書孤本就算了,這本遊記是本朝作者所寫,也不過是記錄了一些西境各地的見聞,並無特別之處,隻怕在帝都大點的書坊裏都能買到,這孟長安又何必煞費苦心地從玉檀院裏帶出來,還這般小心遮掩?
“孟小王爺曾說他跟夫人是誤打誤撞進了玉檀院,起先並不知道那是三殿下藏書之地。”抱臂靠在窗邊,池光皺眉想了一想,“可若是他並未說實話,那這放火之事,是不是又另有定論?”
“此事我記下了,迴頭去細查此書。”沈臨安聽罷,點了點頭。
“還有一事,前些日子我查了夫人的過往,誠如旁人所說,夫人大婚之後,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你今日也聽見了,她那般的言論,哪裏像是一個閨閣女子能說出來的。這件事情,可要我再找人好好查上一查?”想起先前夏初瑤的一席話,池光臉色微沉。
先前相處時,他不知夏棠從前是何模樣,隻覺得這姑娘十分有意思,不同於一般的大家閨秀,之後因著瓊途寺一事,他打探消息是順便查了夏棠的過往才發現,未出嫁之前的夏棠與如今跟前的人,儼然就是兩個不同的性格。雖說經曆了這樣一場婚事,聽說她還幾番尋死,有所改變也不足為奇,可這性格變得也太快了些,實在是有些蹊蹺。
娘親曾說過,這天下最危險的就是敵人手中的劍,和男人口中的話。尤其是跟前這個,還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讀書人。
隻是,這些時日聽多了旁人口中尖酸的指責,突然聽得沈臨安這麽幾句,夏初瑤不免心神一動,心情也柔和了幾分。
“走吧,迴廊上風大,有什麽話,我們之後再說。”見她那緊蹙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沈臨安拉了她繼續往秋水閣走。
夏初瑤抿唇,慢了他半步跟在他身後。牽著她的手溫熱有力,她看著他的背影,心緒飄忽。
這些時日她已打探清楚,大齊朝堂上,對晉國的態度儼然化作兩派,以沈朔為首的一派主張徹底除之,以絕後患。畢竟,晉國曾是與大齊相鄰的國家中最為強盛的,如今雖然晉國請降,送質子稱臣奉貢,可以晉國之國力,難免日後東山再起,成為大齊的威脅。
而以丞相柳元衡為首的一派則主張維持現狀,畢竟大齊這幾年連年征戰,雖然戰場都在別國,可大齊每年仍舊需要強大的財力來支持兵力,晉國國土遼闊,除卻她這個鳳瑤將軍外,也並非再無良將,大齊若是要一戰到底,到最後隻怕兩敗俱傷,晉國既然請降,大齊也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休養生息。
她若是想要助晉國,助穆玄青,鎮國公沈朔和那雲靡將軍沈臨淵便是擋在他們前麵最大的阻礙和敵人。
她自然是自始至終都致力於給沈臨淵找不自在的,而這沈家三夫人的身份,也給她從內部瓦解沈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好條件,何況,如今還機緣巧合之下,搭上了孟長安和三皇子這條線。
她本早該動手謀劃,拖了這麽些時日,都是因為眼前這個沈家三公子。
她素來敵我分明,卻也素來都是恩仇必報。這些時日來,沈臨安的照拂和信任,叫她每次想起自己想做之事,總會生出幾分背叛的愧疚來。
一路再無話,進秋水閣的時候,夏初瑤才頓了頓步子,掙脫了沈臨安拉著她的手。沈臨安手一鬆,轉頭看她,眼裏帶著幾分笑,側身讓她先行。
禦風一連昏迷三日,虧得那一株人參和池光請迴來的大夫,如今雖然依舊裹了一身繃帶,躺在床上動彈不得,不過已經清醒,隻需得靜養吃藥,外傷全好之後便無大礙。
聽得沈臨安進來,床上的人本也沒有動彈,卻在聽到池光喚那句“夫人”的時候,騰然坐了起來,掙紮著就要下床行禮。
“行啦,渾身脫個精光了還硬是要掀了被子起來,叫夫人瞧見了,那才是真正的失禮。”扭頭一把將禦風按了迴去,池光一句話說得掙紮的禦風身子一震,乖乖躺著不動了。
“夫人救命的大恩,禦風銘記在心,等禦風傷好之後,必當赴湯蹈火,報答夫人。”
這幾日本也擔心禦風的傷勢,隻是想著要避嫌,所以隻遣了婢女過來探望,現下站在床邊,看著躺在床上,麵色還有幾分慘白,說得一本正經的少年,夏初瑤麵上帶著笑:“若非有你,隻怕我與孟小王爺早就葬身火海了,若說謝恩,也該我謝你才是。”
“是……是屬下護主不利,才叫夫人身陷險境,傷好之後,屬下自當領罰。”夏初瑤不提此事還好,她提起此事,禦風猛地想起當日之事,麵色一白,側頭看向夏初瑤身後的沈臨安。
當日他領命緊追著孟小王爺而去,除卻觀察小王爺的動向,還要暗中保護他們。他本該在殺了五個刺客之後,將夏初瑤和孟長安從書樓中救出來。奈何身上帶傷,他害怕這些人還有後援,權衡之下,冒險留了夏初瑤與孟長安在玉檀院,自己迴府稟報。
還好並無後援,還好沈臨安他們去得及時,若是因著當時他一念之差,害得夏初瑤在火場出了事,隻怕他一死都難以謝罪。
“你當時以寡敵眾,拚了一身重傷阻止了他們的下一步行動,在不知他們是否會有後援的情況下,選擇迴府求救本是最明智之舉。一來刺客已死,我們暫時安全,雖然身在火場,卻小王爺有身手,我們也並未受製,逃出火場不難,二來,若是刺客有後援,你留下我們極有可能因不敵而生死,而你及時迴府報信,我們卻還能等到一線生機。”不等沈臨安說話,夏初瑤率先開口。
先前她詢問禦風傷勢的時候,雖然已經猜到,卻也還是問了沈臨安他受傷的原因。沈臨安大抵是感激她及時救治禦風之舉,也並未對她隱瞞,將那裏禦風在深巷裏擊殺五個刺客,重傷迴來報信之事告訴了她。
“危急關頭總是一念生死,你這般年紀便能迅速做出這般明智的決斷,實在難得,若論賞罰,本是該賞,怎可叫你領罰?”往日治軍,尤其是對軍中新進的軍士們,她素來是賞罰分明,今次看到禦風這般,與那些剛入行伍的少年們倒有幾分像,一時脫口而出,說完才發覺身邊的人皆看向自己,不由得扯了笑,轉頭去看沈臨安,“這兩日妾身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情,有此一論,三爺覺得妾身可有哪裏說得不妥?”
“為夫剛剛說了,夫人說什麽,都是對的。”對上她略有幾分慌張的眼,沈臨安揚眉一笑,“夫人既然說要賞,從今日起,那柄歸離劍便是你的了。”
“少主!”床上的禦風聽得此語,驚得沒忍住再次坐了起來,這一次,池光未動,倒是沈臨安上前阻住了他起身下拜的舉動。
“你如今要做的,便是快些養好身子,拿了歸離劍,好好護衛夫人,莫要再讓她遇當日之險。”按住禦風的肩,垂目見他身上因著動作而傷口裂開浸出的血跡,沈臨安微微蹙眉,“你且記著,等傷好之後,你便扮作落鬆苑裏的小廝,留在主院,跟在夫人身邊,護衛夫人周全,日後若是再叫夫人涉險,我必當嚴懲。”
“三爺,我不需要……”
“聽話,今次動手之人是為著什麽目的還未查明,為著安全起見,小王爺都隻能入宮養傷,在此案結案之前,還是叫禦風留在你身邊護衛比較妥當。”打斷了夏初瑤推拒的話,沈臨安道出心中顧忌。
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這兩個月裏帝都三場行刺的大案,每一次他這個夫人都牽涉其中,先前瓊途寺裏她挨了一劍之後,沈臨安便有尋人留在她身邊護衛她的打算,隻是苦於一直未找到合適的人選,本想著要請池光多加費心,今日一看,倒是覺得禦風還算合適。
“對了,夫人叫我去尋的東西,我給拿迴來了,隻是不知道是不是這一本,夫人你瞧瞧?”一邊池光這才想起,早先他出去抓藥的時候,順便去了趟那日去的醫館,好在尋了一圈,夏初瑤所說之物還在榻下,便帶了迴來。
接過池光遞過來的書,發現隻是一本遊記的時候,夏初瑤微微一愣,當日她的確看到孟長安往袖裏藏書,卻未看清他藏的是什麽書,後來臨走是孟長安也未說到底是什麽,隻叫她去醫館尋。
“既然是在那個地方尋到的,想來便是此物了。”隨意翻了幾頁,發現的確是一本記錄西境各地的遊記,也並非出自什麽大家之手,夏初瑤輕輕點了點頭,將書收了,拱手朝池光作了個禮,“有勞師傅跑這一趟了,多謝。”
“夫人,觀花苑那邊來人,說是二夫人請夫人去往一敘。”夏初瑤話音剛落,便聽得外麵沉碧的聲音。
還有月餘便是年節了,鎮國公府裏已經開始準備,之前去觀花苑借書時見著徐靜事忙,夏初瑤便提了一句要給她幫忙,倒沒想到今日徐靜真叫人來尋她。
等夏初瑤帶著沉碧和黛綠走了,站在窗口目送他們出院門的池光這才轉過頭來,看向沈臨安:“那本遊記,我瞧著有幾分眼熟,少主你可有印象?”
“我曾在大哥書房裏見過一次,這一本想來是孟長安從玉檀院裏拿出來的。”夏初瑤先前提起是隻說了是孟長安留在醫館,還托她去尋迴的東西,不過想想便也知道,那大概是孟長安從玉檀院裏順出來的,藏在醫館,大概是害怕帶在身上迴府之後被人搜出來。
若是什麽奇書孤本就算了,這本遊記是本朝作者所寫,也不過是記錄了一些西境各地的見聞,並無特別之處,隻怕在帝都大點的書坊裏都能買到,這孟長安又何必煞費苦心地從玉檀院裏帶出來,還這般小心遮掩?
“孟小王爺曾說他跟夫人是誤打誤撞進了玉檀院,起先並不知道那是三殿下藏書之地。”抱臂靠在窗邊,池光皺眉想了一想,“可若是他並未說實話,那這放火之事,是不是又另有定論?”
“此事我記下了,迴頭去細查此書。”沈臨安聽罷,點了點頭。
“還有一事,前些日子我查了夫人的過往,誠如旁人所說,夫人大婚之後,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你今日也聽見了,她那般的言論,哪裏像是一個閨閣女子能說出來的。這件事情,可要我再找人好好查上一查?”想起先前夏初瑤的一席話,池光臉色微沉。
先前相處時,他不知夏棠從前是何模樣,隻覺得這姑娘十分有意思,不同於一般的大家閨秀,之後因著瓊途寺一事,他打探消息是順便查了夏棠的過往才發現,未出嫁之前的夏棠與如今跟前的人,儼然就是兩個不同的性格。雖說經曆了這樣一場婚事,聽說她還幾番尋死,有所改變也不足為奇,可這性格變得也太快了些,實在是有些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