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檀院一案,因著柳丞相插手,從巡防營移交到了大理寺和刑部。
畢竟孟長安是先皇親封的王爵,還是皇親,此事由大理寺過問也不算小題大作。隻是,沈家一下沒了這查案之權,朝堂上沈朔不言語,下來卻十分不滿。
沈臨淵這次打了關鍵的一場勝仗,立軍威,得民心,受陛下重視。他一戰功成名就,卻叫沈家要因此受幾分打壓。這般一想,移交此案的意思,倒有幾分可能是陛下自己的心思。
“月瑤樓之事,可有線索了?”
今日因著移交此案,沈臨淵受詔入宮,此刻與沈朔一起從上書房出來,一起往宮門走。
“自那日線索斷了之後,至今一籌莫展,那些人似乎一早便知道不能得手,退路設得極好,之後再無動作,根本無從追查。”這些時日因著幾場刺殺,巡防營軍務不斷,也是因著月瑤樓和瓊途寺的兩樁案子到現在都未偵破,這一次玉檀院的事沈臨淵才移交得幹脆,半分不敢辯駁。
“依為父看,這玉檀院之事,隻怕也要與前兩樁一樣,作成懸案。”這三樁案子間隔時間不長,行兇手段也多有不同,唯一的相似之處,大約隻是都是行兇未遂,隻是前兩樁刺客都尋了機會逃得無影無蹤。這一次縱火之人有五個被當場斬殺,隻是當日尋了仵作驗屍後,半分收獲也無。
“兒子覺得,那放火燒玉檀院之人,多半是衝著孟小王爺去的,此事交由大理寺和刑部審查,倒也妥當,隻是,有一件事情兒子覺得蹊蹺。”宮道上清晨的陽光傾灑,沈臨淵抬眼可以看到遠處隱現的紅色宮牆,他壓低了聲音,“三弟說那晚是他身邊的池光尋人尋到了玉檀院,到的時候那幾個放火的刺客便已經死了,他們隻是去救了人,並不知道殺人的人是誰。小王爺與弟妹也說對此並不知情,那麽,那晚殺人的人,到底是誰呢?”
“你覺得是誰?”救迴孟長安和夏棠當夜,沈臨安便已經將事情一五一十地跟他們說了。
說是當時沈臨安見夏棠遲遲未迴,叫人出落鬆苑一問,才知道夏棠出事,他心中著急,也隻能請住在落鬆苑的朋友出門去尋,那個叫池光的江湖客沈朔從前便見過,因著之前聽沈臨安說池光曾救過他一命,沈朔便也未曾阻止他們往來,池光常來帝都,沈朔也都讓沈臨安將他當上賓對待。
也是池光運氣,尋到了玉檀院,正好找到了從火場裏麵逃出來的孟長安和夏棠,也是因著他們去得及時,帶了孟長安去處理腿上的傷,才叫孟長安的腿得以保全。
這些是沈臨安主動說起,先前孟長安帶夏棠出府,他們派人去尋,卻沒人去跟沈臨安通報,在這件事上,沈朔也是自覺理虧,當時又都顧念孟長安的傷勢,也就沒有細問下去。
如今沈臨淵提起,仔細一想,倒也覺得此事有幾分蹊蹺。
“此事有三種可能,一是院中人動的手,可小王爺的腿傷太醫也說了不是刀劍所傷;二來便是有人在他們放火之後趕到,動手殺人卻未去救人,等到後來被三弟尋到,才救了小王爺,若是這般,我倒一時也想不出是何人會做此舉,這第三種可能,便是三弟的人動手殺的人,隻是他不想讓我們知道,所以編了一個謊罷了。”
“此事既然移交大理寺,我們在此妄加猜測也是無用,眼看著年節要到了,今次陛下要巡防營加強帝都防衛,此言是對你的警醒,你可要看緊了,莫要再生出什麽事端來。為父還要去禦史台看看,你先行出宮吧。”聽罷沈臨淵的猜測,沈朔步子微微一頓,卻就此截住了話頭,沉聲囑咐完,快幾步離去。
“……”不過是提起沈臨安身邊之人,看著自家父親這般大的反應,沈臨淵歎了口氣。
這些年雖然表麵上對三弟之事放任不管,可在父親心裏,最為記掛袒護的,還是那個他最心愛的女人留在世上的孩子,否則,按沈府的規矩,哪裏容得沈臨安從前那般逍遙自在。
隻是,從前那個安於山水間的三公子如今娶了夏棠,明年春闈後便要入翰林院,搖身一變,那就是天子近臣。隻怕明年春闈之後,這沈家,朝堂上都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軍爺,你怎麽還在這兒,外麵徐副將和秦副將都等了許久了,”等沈朔走遠,沈臨淵歎了口氣剛邁開步子,便見著本是在宮門處等他的隨侍匆匆朝他跑來,“眼看著時辰快到了,我們還是快些去月瑤樓才好。”
“走吧,誤了時辰就不好了。”聽得隨侍月照的話,沈臨淵這才想起今日徐子翔還約了他們去月瑤樓見素心姑娘,聽他的意思,似乎是徐侯爺那邊鬆了口,他想去替素心贖身,娶她進門了。
******
那日三皇子來了之後不久,宮裏就來人,將孟長安接進壽康宮養傷,大約也是聽說了當時是孟長安拐走了夏初瑤,太後娘娘還特意叫人送了補品和玉器賞賜給沈家三公子和夫人,以示寬慰。
秋水閣裏,禦風大抵是因著那碗參湯吊命,總算是熬到了池光帶人迴來,保住了性命。如今還在秋水閣裏養傷,夏初瑤特意差黛綠過去看過一次,說是雖然還不能下地,不過好生修養,過些時候便也無大礙了。
至於讓夏初瑤頭疼的夏桃,那日迴落鬆苑之後,夏初瑤將與夏桃之事跟沈臨安說了,沈臨安去了趟夏桃的小院,晚間迴來的時候告訴她已經無事了。雖然不知道沈臨安跟夏桃到底說了些什麽,不過這幾日她倒是真沒見夏桃再來找麻煩,偶爾在落鬆苑裏迎頭遇到,夏桃也不過是裝作沒看見,轉身就走。
“夫人,你可仔細手上捏著針呢,傷著自己就不好了。”沉碧話音還未落,一邊窩在廊下軟椅裏的夏初瑤手一抖,伴著一聲“哎呀”,膝上的雪錦手帕上便暈開了一片紅。
“嘖,這條又該廢了。”一旁沉碧心疼地拉了她被紮破的手指止血傷藥,夏初瑤也隻是低頭看著膝上染血的錦帕,歎了口氣。
“夫人想要帕子,錦繡坊的昨兒剛送了新樣到府上,夫人選了喜歡的叫他們送來不就好了。若是不喜歡那些花樣,挑了麵料讓奴婢繡也成,您就別在折騰自己了。”看著快被纏滿的手指,沉碧歎了口氣,終於忍不住開口勸到。
這兩天夫人天天就在廊下繡花,帕子沒繡幾條,紮了一手的針眼兒,夫人不心疼,她看著都覺得肉疼。
“去,把書拿來。”把針和染血的錦帕都扔到一旁,夏初瑤甩了甩被沉碧包好的手,伸了個懶腰,叫她進去將先前從徐靜那兒拿迴來的書給她。
“這些書夫人從前不是瞧過了,怎麽這會兒想起來再看?”拿的都是些《女則》《女訓》之類的書,這些書早在尚書府上跟著先生學完讀書認字之後,夫人便已經都全數看過了,隔了這麽多年,沉碧也沒想到她會再看。
“我這是溫故而知新,你若無事,也隨我一起看看,修身養性。”隨手拿了一本,夏初瑤隨意翻著。她這幾日在落鬆苑不是繡花就是看書,一坐便是一整日,看著雖然用功,其實更多時候都是在出神發呆罷了。
“夫人說笑了,沉碧識字的本事也就那麽一點點,認認自己的名字還好,這些是決計看不懂的,一看就頭暈。”這幾日三夫人安靜了不少,雖然跟從前在尚書府裏越發像了,可沉碧卻覺得這樣的夫人,叫她有幾分不習慣了。
“既然如此,你便去替我煮盞甜茶吧。”翻了一頁書,夏初瑤見沉碧得了話放下出往廚房去的步子都有幾分歡快,她往後一仰,拿書蓋了臉,沉沉歎了口氣。
這些書都是大家閨秀們必須讀的,她雖出生侯門,卻因著從小跟著兄長和父親出入軍營,當半個小子來養,閨秀們讀《女則》、《女訓》的年紀,她都讀的是諸如《鬼道兵法》、《軍政紀要》這一類的兵書;閨秀們學規矩,練刺繡的時候,她要麽在軍營裏跟一群男人舞刀弄劍,要麽就在府裏跟幾位兄弟布陣演練兵法,偶爾被娘親抓迴內院去學,那也是隨意糊弄了事。
就她這一手還看得過去的繡工,還是當年為了準備奶奶的壽禮,被娘親從軍中強行綁迴去,關在院子裏苦學了兩個月才練出來的。
經過先前夏桃那麽一鬧,夏初瑤閑來仔細反省了一下,深覺得自己這個沈三夫人之前做得不太稱職,既然得了這個身份,還需要依仗這個身份謀事,那她先得扮好這深閨貴婦,大家閨秀的樣子才行。
尤其是在逼迫沉碧和黛綠將她們聽到的關於她的傳聞和流言都說出來之後,夏初瑤更覺得,自己不能再像先前那般隨性下去了。
“這兩日是怎麽了,總見你不是在出神,就是無精打采,是有什麽心事?”臉上的書被人拿了起來,溫和的聲音裏,夏初瑤一睜眼,便對上了一雙溫柔的眸子,近在咫尺。
“三爺,你怎麽在這裏?”夏初瑤微微一愣,脫口問完才覺得這般問話不太妥當,秀眉微蹙,抿了抿唇,迎上沈臨安探詢的目光,伸手將他手裏的《女則》搶了過來,錯開身子,站了起來,“是溫書累了嗎,妾身叫黛綠去給三爺泡茶。”
夏初瑤抬步進了廂房,沈臨安垂目看著軟椅旁的幾本書,抿唇想了一想,便也轉身跟著她進屋。
“我來替禦風取點傷藥,秋水閣那邊的用完了。”叫住了要出去泡茶的黛綠,沈臨安進裏間取了藥,出來瞧見還捏著書望向他的夏初瑤,“禦風一直說想要謝你這個救命恩人,不知道夫人現下可得閑,隨我去一趟秋水閣如何?”
“可是……”自那日與夏桃鬧過之後,夏初瑤對後院,對秋水閣便敬而遠之。
“你托池兄辦的事情,他今早去了一趟,眼下剛迴來,你便隨我一道過去瞧瞧吧。”沈臨安也不容她再遲疑,伸手拉了她便往外走。
“三爺,這般隻怕是不妥,若是叫旁人瞧見,又……”被沈臨安拉著走過迴廊,夏初瑤環顧四周,頗有幾分猶豫著想自己要不要掙開他的手。
“之前沉碧她們與我提起過流言之事,當時我未重視是我的過錯,昨日我已叫拂衣將當初亂傳流言之人都尋了出來,遣出落鬆苑了。”察覺到她的幾分掙紮,沈臨安牽著她的手緊了緊,將她拉到了身旁,“還有夏桃之事,她雖是聖旨賜下的妾室,可我對她並無他想,眼下雖然還未尋到機會,不過,我會盡快想辦法將她送出落鬆苑,讓她另尋好人家。”
“三爺,你無需得為我這般,流言也好,夏桃也好,本也是因著我做得不妥當,才叫人留了話柄,讓人指責,日後我……”沈臨安的話叫夏初瑤一怔,她便說這兩日總覺得落鬆苑裏的下人又少了不少,本以為他們是故意避開她,卻不想,竟是被沈臨安遣走了?
“日後你想做什麽便做什麽,在外有些禮數須得遵從便罷了,至少在這落鬆苑裏,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不想做的,也不需得強迫自己分毫。”沈臨安抬手替她理了理鬢邊的頭發,歎了口氣,“你是我的妻子,隻要我沒說你錯,不管旁人再說什麽,你都是對的。”
“三爺……”夏初瑤皺眉,看著身旁的人。這些日子,她聽了不少流言,也聽了不少說教。她雖自覺先前所為並非如旁人所說那般有失婦德,但是也有些不妥之舉。她倒也不怕旁人說,隻是覺得那般傳言會叫沈臨安難堪,讓他傷心。也是怕沈臨安雖然嘴上不說,卻會因此與她產生隔閡。現下聽得沈臨安這番話,隻覺得心頭一暖。
“在我看來,隻要你不作出傷害自己的事情來,那不管你做什麽,便都是對的。日後若是有人說你錯了,你告訴我,不管是誰,我自會叫他無話可說。”
畢竟孟長安是先皇親封的王爵,還是皇親,此事由大理寺過問也不算小題大作。隻是,沈家一下沒了這查案之權,朝堂上沈朔不言語,下來卻十分不滿。
沈臨淵這次打了關鍵的一場勝仗,立軍威,得民心,受陛下重視。他一戰功成名就,卻叫沈家要因此受幾分打壓。這般一想,移交此案的意思,倒有幾分可能是陛下自己的心思。
“月瑤樓之事,可有線索了?”
今日因著移交此案,沈臨淵受詔入宮,此刻與沈朔一起從上書房出來,一起往宮門走。
“自那日線索斷了之後,至今一籌莫展,那些人似乎一早便知道不能得手,退路設得極好,之後再無動作,根本無從追查。”這些時日因著幾場刺殺,巡防營軍務不斷,也是因著月瑤樓和瓊途寺的兩樁案子到現在都未偵破,這一次玉檀院的事沈臨淵才移交得幹脆,半分不敢辯駁。
“依為父看,這玉檀院之事,隻怕也要與前兩樁一樣,作成懸案。”這三樁案子間隔時間不長,行兇手段也多有不同,唯一的相似之處,大約隻是都是行兇未遂,隻是前兩樁刺客都尋了機會逃得無影無蹤。這一次縱火之人有五個被當場斬殺,隻是當日尋了仵作驗屍後,半分收獲也無。
“兒子覺得,那放火燒玉檀院之人,多半是衝著孟小王爺去的,此事交由大理寺和刑部審查,倒也妥當,隻是,有一件事情兒子覺得蹊蹺。”宮道上清晨的陽光傾灑,沈臨淵抬眼可以看到遠處隱現的紅色宮牆,他壓低了聲音,“三弟說那晚是他身邊的池光尋人尋到了玉檀院,到的時候那幾個放火的刺客便已經死了,他們隻是去救了人,並不知道殺人的人是誰。小王爺與弟妹也說對此並不知情,那麽,那晚殺人的人,到底是誰呢?”
“你覺得是誰?”救迴孟長安和夏棠當夜,沈臨安便已經將事情一五一十地跟他們說了。
說是當時沈臨安見夏棠遲遲未迴,叫人出落鬆苑一問,才知道夏棠出事,他心中著急,也隻能請住在落鬆苑的朋友出門去尋,那個叫池光的江湖客沈朔從前便見過,因著之前聽沈臨安說池光曾救過他一命,沈朔便也未曾阻止他們往來,池光常來帝都,沈朔也都讓沈臨安將他當上賓對待。
也是池光運氣,尋到了玉檀院,正好找到了從火場裏麵逃出來的孟長安和夏棠,也是因著他們去得及時,帶了孟長安去處理腿上的傷,才叫孟長安的腿得以保全。
這些是沈臨安主動說起,先前孟長安帶夏棠出府,他們派人去尋,卻沒人去跟沈臨安通報,在這件事上,沈朔也是自覺理虧,當時又都顧念孟長安的傷勢,也就沒有細問下去。
如今沈臨淵提起,仔細一想,倒也覺得此事有幾分蹊蹺。
“此事有三種可能,一是院中人動的手,可小王爺的腿傷太醫也說了不是刀劍所傷;二來便是有人在他們放火之後趕到,動手殺人卻未去救人,等到後來被三弟尋到,才救了小王爺,若是這般,我倒一時也想不出是何人會做此舉,這第三種可能,便是三弟的人動手殺的人,隻是他不想讓我們知道,所以編了一個謊罷了。”
“此事既然移交大理寺,我們在此妄加猜測也是無用,眼看著年節要到了,今次陛下要巡防營加強帝都防衛,此言是對你的警醒,你可要看緊了,莫要再生出什麽事端來。為父還要去禦史台看看,你先行出宮吧。”聽罷沈臨淵的猜測,沈朔步子微微一頓,卻就此截住了話頭,沉聲囑咐完,快幾步離去。
“……”不過是提起沈臨安身邊之人,看著自家父親這般大的反應,沈臨淵歎了口氣。
這些年雖然表麵上對三弟之事放任不管,可在父親心裏,最為記掛袒護的,還是那個他最心愛的女人留在世上的孩子,否則,按沈府的規矩,哪裏容得沈臨安從前那般逍遙自在。
隻是,從前那個安於山水間的三公子如今娶了夏棠,明年春闈後便要入翰林院,搖身一變,那就是天子近臣。隻怕明年春闈之後,這沈家,朝堂上都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軍爺,你怎麽還在這兒,外麵徐副將和秦副將都等了許久了,”等沈朔走遠,沈臨淵歎了口氣剛邁開步子,便見著本是在宮門處等他的隨侍匆匆朝他跑來,“眼看著時辰快到了,我們還是快些去月瑤樓才好。”
“走吧,誤了時辰就不好了。”聽得隨侍月照的話,沈臨淵這才想起今日徐子翔還約了他們去月瑤樓見素心姑娘,聽他的意思,似乎是徐侯爺那邊鬆了口,他想去替素心贖身,娶她進門了。
******
那日三皇子來了之後不久,宮裏就來人,將孟長安接進壽康宮養傷,大約也是聽說了當時是孟長安拐走了夏初瑤,太後娘娘還特意叫人送了補品和玉器賞賜給沈家三公子和夫人,以示寬慰。
秋水閣裏,禦風大抵是因著那碗參湯吊命,總算是熬到了池光帶人迴來,保住了性命。如今還在秋水閣裏養傷,夏初瑤特意差黛綠過去看過一次,說是雖然還不能下地,不過好生修養,過些時候便也無大礙了。
至於讓夏初瑤頭疼的夏桃,那日迴落鬆苑之後,夏初瑤將與夏桃之事跟沈臨安說了,沈臨安去了趟夏桃的小院,晚間迴來的時候告訴她已經無事了。雖然不知道沈臨安跟夏桃到底說了些什麽,不過這幾日她倒是真沒見夏桃再來找麻煩,偶爾在落鬆苑裏迎頭遇到,夏桃也不過是裝作沒看見,轉身就走。
“夫人,你可仔細手上捏著針呢,傷著自己就不好了。”沉碧話音還未落,一邊窩在廊下軟椅裏的夏初瑤手一抖,伴著一聲“哎呀”,膝上的雪錦手帕上便暈開了一片紅。
“嘖,這條又該廢了。”一旁沉碧心疼地拉了她被紮破的手指止血傷藥,夏初瑤也隻是低頭看著膝上染血的錦帕,歎了口氣。
“夫人想要帕子,錦繡坊的昨兒剛送了新樣到府上,夫人選了喜歡的叫他們送來不就好了。若是不喜歡那些花樣,挑了麵料讓奴婢繡也成,您就別在折騰自己了。”看著快被纏滿的手指,沉碧歎了口氣,終於忍不住開口勸到。
這兩天夫人天天就在廊下繡花,帕子沒繡幾條,紮了一手的針眼兒,夫人不心疼,她看著都覺得肉疼。
“去,把書拿來。”把針和染血的錦帕都扔到一旁,夏初瑤甩了甩被沉碧包好的手,伸了個懶腰,叫她進去將先前從徐靜那兒拿迴來的書給她。
“這些書夫人從前不是瞧過了,怎麽這會兒想起來再看?”拿的都是些《女則》《女訓》之類的書,這些書早在尚書府上跟著先生學完讀書認字之後,夫人便已經都全數看過了,隔了這麽多年,沉碧也沒想到她會再看。
“我這是溫故而知新,你若無事,也隨我一起看看,修身養性。”隨手拿了一本,夏初瑤隨意翻著。她這幾日在落鬆苑不是繡花就是看書,一坐便是一整日,看著雖然用功,其實更多時候都是在出神發呆罷了。
“夫人說笑了,沉碧識字的本事也就那麽一點點,認認自己的名字還好,這些是決計看不懂的,一看就頭暈。”這幾日三夫人安靜了不少,雖然跟從前在尚書府裏越發像了,可沉碧卻覺得這樣的夫人,叫她有幾分不習慣了。
“既然如此,你便去替我煮盞甜茶吧。”翻了一頁書,夏初瑤見沉碧得了話放下出往廚房去的步子都有幾分歡快,她往後一仰,拿書蓋了臉,沉沉歎了口氣。
這些書都是大家閨秀們必須讀的,她雖出生侯門,卻因著從小跟著兄長和父親出入軍營,當半個小子來養,閨秀們讀《女則》、《女訓》的年紀,她都讀的是諸如《鬼道兵法》、《軍政紀要》這一類的兵書;閨秀們學規矩,練刺繡的時候,她要麽在軍營裏跟一群男人舞刀弄劍,要麽就在府裏跟幾位兄弟布陣演練兵法,偶爾被娘親抓迴內院去學,那也是隨意糊弄了事。
就她這一手還看得過去的繡工,還是當年為了準備奶奶的壽禮,被娘親從軍中強行綁迴去,關在院子裏苦學了兩個月才練出來的。
經過先前夏桃那麽一鬧,夏初瑤閑來仔細反省了一下,深覺得自己這個沈三夫人之前做得不太稱職,既然得了這個身份,還需要依仗這個身份謀事,那她先得扮好這深閨貴婦,大家閨秀的樣子才行。
尤其是在逼迫沉碧和黛綠將她們聽到的關於她的傳聞和流言都說出來之後,夏初瑤更覺得,自己不能再像先前那般隨性下去了。
“這兩日是怎麽了,總見你不是在出神,就是無精打采,是有什麽心事?”臉上的書被人拿了起來,溫和的聲音裏,夏初瑤一睜眼,便對上了一雙溫柔的眸子,近在咫尺。
“三爺,你怎麽在這裏?”夏初瑤微微一愣,脫口問完才覺得這般問話不太妥當,秀眉微蹙,抿了抿唇,迎上沈臨安探詢的目光,伸手將他手裏的《女則》搶了過來,錯開身子,站了起來,“是溫書累了嗎,妾身叫黛綠去給三爺泡茶。”
夏初瑤抬步進了廂房,沈臨安垂目看著軟椅旁的幾本書,抿唇想了一想,便也轉身跟著她進屋。
“我來替禦風取點傷藥,秋水閣那邊的用完了。”叫住了要出去泡茶的黛綠,沈臨安進裏間取了藥,出來瞧見還捏著書望向他的夏初瑤,“禦風一直說想要謝你這個救命恩人,不知道夫人現下可得閑,隨我去一趟秋水閣如何?”
“可是……”自那日與夏桃鬧過之後,夏初瑤對後院,對秋水閣便敬而遠之。
“你托池兄辦的事情,他今早去了一趟,眼下剛迴來,你便隨我一道過去瞧瞧吧。”沈臨安也不容她再遲疑,伸手拉了她便往外走。
“三爺,這般隻怕是不妥,若是叫旁人瞧見,又……”被沈臨安拉著走過迴廊,夏初瑤環顧四周,頗有幾分猶豫著想自己要不要掙開他的手。
“之前沉碧她們與我提起過流言之事,當時我未重視是我的過錯,昨日我已叫拂衣將當初亂傳流言之人都尋了出來,遣出落鬆苑了。”察覺到她的幾分掙紮,沈臨安牽著她的手緊了緊,將她拉到了身旁,“還有夏桃之事,她雖是聖旨賜下的妾室,可我對她並無他想,眼下雖然還未尋到機會,不過,我會盡快想辦法將她送出落鬆苑,讓她另尋好人家。”
“三爺,你無需得為我這般,流言也好,夏桃也好,本也是因著我做得不妥當,才叫人留了話柄,讓人指責,日後我……”沈臨安的話叫夏初瑤一怔,她便說這兩日總覺得落鬆苑裏的下人又少了不少,本以為他們是故意避開她,卻不想,竟是被沈臨安遣走了?
“日後你想做什麽便做什麽,在外有些禮數須得遵從便罷了,至少在這落鬆苑裏,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不想做的,也不需得強迫自己分毫。”沈臨安抬手替她理了理鬢邊的頭發,歎了口氣,“你是我的妻子,隻要我沒說你錯,不管旁人再說什麽,你都是對的。”
“三爺……”夏初瑤皺眉,看著身旁的人。這些日子,她聽了不少流言,也聽了不少說教。她雖自覺先前所為並非如旁人所說那般有失婦德,但是也有些不妥之舉。她倒也不怕旁人說,隻是覺得那般傳言會叫沈臨安難堪,讓他傷心。也是怕沈臨安雖然嘴上不說,卻會因此與她產生隔閡。現下聽得沈臨安這番話,隻覺得心頭一暖。
“在我看來,隻要你不作出傷害自己的事情來,那不管你做什麽,便都是對的。日後若是有人說你錯了,你告訴我,不管是誰,我自會叫他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