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15歲就中了秀才,在當時被譽為“神童”,可沒想到的是,這竟然是他功名的最高峰。又過了15年,他依舊沒有中舉,一怒之下棄文從商。誰知考場不得誌的他在商場一發而不可收,短短八年就名震濟南,腰纏萬貫,並買下了這座令許多人都垂涎三尺的大宅院。
父親說話就像他做生意一樣,精打細算、惜字如金。可今天卻像是換了一個人,竟對我侃侃而談起來。
父親捋著胡須,慢聲慢語地對我說:“紹榮,這次迴來感覺你成熟了很多,洋人的教育絕非徒有虛名啊。如今你大哥已經在政府衙門謀得了一官半職,你也留洋歸來,我終於沒有什麽心事了。”
父親沉默了片刻,喝了口茶,估計要進入正題,說我的婚事了。我要先下手為強,表明我的婚姻觀,父親似乎知道我在想什麽,於是搶先說道:“我知道你心裏想什麽,但這洋女人是絕對不能娶的。我見過一些洋客商的太太們,個個眉飛色舞、口無遮攔,縱是有七情六欲,也要講三從四德,看她們那副盛氣淩人的樣子,連洋人都壓不住,你能降伏得了?再者說來,洋人和我們不但說話不一樣,就連吃飯的習慣也大相徑庭,是斷斷乎過不到一起的。年輕人的戀愛都是天真幼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是千百年不變的道理,我勸你還是斷了那些念想,成家立業,光宗耀祖,這才是大丈夫幹的事。”
其實迴國前,我就已經與那位法國女孩分手了。而我現在所關心的是我未來的妻子,一個我不認識的女子,沒有相識相知的過程怎麽會有愛情?父親從我無奈的神情中感覺到了什麽,又說:“你大哥的孩子已經兩歲了,你妹妹也有了孩子,你今年已經二十五歲了,現在還要去自由戀愛,你覺得現實嗎?我們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家,結婚自然要慎重,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孩可以進咱家門,入咱家祖墳的。如今大戶人家的適齡女孩差不多都結了親家,就算你去自由戀愛,誰會和你談呢?這不是法國,是中國,在中國就要按中國的方式辦。他們田家那可是大地主,他家的糧食能養活半個濟南城。而且人家祖上在大清國可是皇上身邊的紅人,現在雖然敗落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經過大世麵的人家,不管在什麽時候都吃得開,說不定過幾年就會東山再起。別看他家在衙門裏沒人,可論起關係門路,咱錢家遠比不上人家。去年你大哥那件事不就多虧了田家,要不你大哥現在還蹲大獄呢。”
我本想辯解說:“他們對我哥的恩情就一定要通過我的犧牲來報答嗎?家族的前程非要用我的幸福來做賭注嗎?”父親又參透了我的想法,說:“他家三姑娘惟肖是最小的女兒,今年剛好十六,也是他們家最受寵的閨女,他家二閨女還沒嫁,就把老三嫁過來,這難道不夠誠意嗎?他家大兒子也是留過洋的,還是個什麽博士,他們能上趕著跟咱家結親,就看著你是留洋迴來的,不像其他人那麽目光短淺,沒見過世麵。”
結婚的事我無法再去申辯了,但工作的事我要自作主張。我剛要開口說,想到中學教美術,教孩子們學習油畫。父親又搶先一步,說:“你在國外學的是建築,可如今兵荒馬亂,天下並不太平,你也很難施展你的才華,所以你就先在家做事。我年紀大了,錢莊和當鋪的事以後就交給你打理,我也該享享清福了。”
真不愧是親父子,我想什麽都能猜得透,但為何偏偏無視我的想法呢?
“獨木不成林,我們兩家一聯姻,咱的生意就更好做了,用不了幾年,咱家就能成為江北數一數二的大家族!話我已經說明白了,利弊我也替你權衡了,不管你怎麽想,都要應了這門親事,就算你沒有枉費錢家對你的養育之恩,對得起咱錢家的列祖列宗。”
父親已經陶醉在未來那片錦繡的前程裏,臉上泛起了自豪的笑容,仿佛整個世界已經被他主宰。
看到父親如此的幸福,我已不想做什麽爭辯了,如果稍有不從,列祖列宗暫且不說,父親估計會當場氣昏過去,並將我逐出家門。
一個月後,我的婚禮舉行了。婚禮隆重而又繁瑣,我像個木偶一樣被人牽著,眼前一片熙攘,頭腦裏則是一片空白。我隻知道跟周圍的人一一碰酒、一飲而盡,什麽地方官、土財主、當兵的、山大王等等,看著順眼的就喝,不順眼的靠邊站,新娘是誰我無權決定,但跟誰喝酒我總要說了算吧?最後跟土地爺碰了一個就不省人事了。
我醒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屋裏沒有開燈,一片漆黑。我摸到床頭,擰開台燈,突然驚了一跳,新娘子蒙著蓋頭靜坐在床沿上。我心想,這位就是我未來相伴一生的人嗎?我猜猜她長的什麽樣子,漂亮不可能,要不怎麽主動跟我們家攀親?會不會長著一副大暴牙?臉上布滿了麻子?還長著一顆碩大的媒婆痣?睡覺是不是還打唿嚕?想著想著我笑了,笑得滿床打滾。一陣大笑過後,我渾身的肌肉都在抽搐,那種感覺就像是剛剛大哭了一場。
忍住一開始的疼痛,慢慢的,時間會醫治一切。當我揭開她的蓋頭,頓時驚呆了。
父親說話就像他做生意一樣,精打細算、惜字如金。可今天卻像是換了一個人,竟對我侃侃而談起來。
父親捋著胡須,慢聲慢語地對我說:“紹榮,這次迴來感覺你成熟了很多,洋人的教育絕非徒有虛名啊。如今你大哥已經在政府衙門謀得了一官半職,你也留洋歸來,我終於沒有什麽心事了。”
父親沉默了片刻,喝了口茶,估計要進入正題,說我的婚事了。我要先下手為強,表明我的婚姻觀,父親似乎知道我在想什麽,於是搶先說道:“我知道你心裏想什麽,但這洋女人是絕對不能娶的。我見過一些洋客商的太太們,個個眉飛色舞、口無遮攔,縱是有七情六欲,也要講三從四德,看她們那副盛氣淩人的樣子,連洋人都壓不住,你能降伏得了?再者說來,洋人和我們不但說話不一樣,就連吃飯的習慣也大相徑庭,是斷斷乎過不到一起的。年輕人的戀愛都是天真幼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是千百年不變的道理,我勸你還是斷了那些念想,成家立業,光宗耀祖,這才是大丈夫幹的事。”
其實迴國前,我就已經與那位法國女孩分手了。而我現在所關心的是我未來的妻子,一個我不認識的女子,沒有相識相知的過程怎麽會有愛情?父親從我無奈的神情中感覺到了什麽,又說:“你大哥的孩子已經兩歲了,你妹妹也有了孩子,你今年已經二十五歲了,現在還要去自由戀愛,你覺得現實嗎?我們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家,結婚自然要慎重,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孩可以進咱家門,入咱家祖墳的。如今大戶人家的適齡女孩差不多都結了親家,就算你去自由戀愛,誰會和你談呢?這不是法國,是中國,在中國就要按中國的方式辦。他們田家那可是大地主,他家的糧食能養活半個濟南城。而且人家祖上在大清國可是皇上身邊的紅人,現在雖然敗落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經過大世麵的人家,不管在什麽時候都吃得開,說不定過幾年就會東山再起。別看他家在衙門裏沒人,可論起關係門路,咱錢家遠比不上人家。去年你大哥那件事不就多虧了田家,要不你大哥現在還蹲大獄呢。”
我本想辯解說:“他們對我哥的恩情就一定要通過我的犧牲來報答嗎?家族的前程非要用我的幸福來做賭注嗎?”父親又參透了我的想法,說:“他家三姑娘惟肖是最小的女兒,今年剛好十六,也是他們家最受寵的閨女,他家二閨女還沒嫁,就把老三嫁過來,這難道不夠誠意嗎?他家大兒子也是留過洋的,還是個什麽博士,他們能上趕著跟咱家結親,就看著你是留洋迴來的,不像其他人那麽目光短淺,沒見過世麵。”
結婚的事我無法再去申辯了,但工作的事我要自作主張。我剛要開口說,想到中學教美術,教孩子們學習油畫。父親又搶先一步,說:“你在國外學的是建築,可如今兵荒馬亂,天下並不太平,你也很難施展你的才華,所以你就先在家做事。我年紀大了,錢莊和當鋪的事以後就交給你打理,我也該享享清福了。”
真不愧是親父子,我想什麽都能猜得透,但為何偏偏無視我的想法呢?
“獨木不成林,我們兩家一聯姻,咱的生意就更好做了,用不了幾年,咱家就能成為江北數一數二的大家族!話我已經說明白了,利弊我也替你權衡了,不管你怎麽想,都要應了這門親事,就算你沒有枉費錢家對你的養育之恩,對得起咱錢家的列祖列宗。”
父親已經陶醉在未來那片錦繡的前程裏,臉上泛起了自豪的笑容,仿佛整個世界已經被他主宰。
看到父親如此的幸福,我已不想做什麽爭辯了,如果稍有不從,列祖列宗暫且不說,父親估計會當場氣昏過去,並將我逐出家門。
一個月後,我的婚禮舉行了。婚禮隆重而又繁瑣,我像個木偶一樣被人牽著,眼前一片熙攘,頭腦裏則是一片空白。我隻知道跟周圍的人一一碰酒、一飲而盡,什麽地方官、土財主、當兵的、山大王等等,看著順眼的就喝,不順眼的靠邊站,新娘是誰我無權決定,但跟誰喝酒我總要說了算吧?最後跟土地爺碰了一個就不省人事了。
我醒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屋裏沒有開燈,一片漆黑。我摸到床頭,擰開台燈,突然驚了一跳,新娘子蒙著蓋頭靜坐在床沿上。我心想,這位就是我未來相伴一生的人嗎?我猜猜她長的什麽樣子,漂亮不可能,要不怎麽主動跟我們家攀親?會不會長著一副大暴牙?臉上布滿了麻子?還長著一顆碩大的媒婆痣?睡覺是不是還打唿嚕?想著想著我笑了,笑得滿床打滾。一陣大笑過後,我渾身的肌肉都在抽搐,那種感覺就像是剛剛大哭了一場。
忍住一開始的疼痛,慢慢的,時間會醫治一切。當我揭開她的蓋頭,頓時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