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城中,商賈絡繹不絕,各國王孫貴族亦滿街都是,繁華之像勝過他所去過的吳都城與會稽城。


    待蔣謙入城之後,方知原來城中最有特色的便是國營妓院,此為他國都沒有的產業,自管仲創建以來,吸引了各國王公貴族前來消遣,此行業亦是為齊國帶來巨大的收入。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仲所開設的思想雖不為後世尊為正統,但確實為利國利民之法。


    入城之後,蔣謙先是找尋一些蛛絲馬跡,了解此間齊國之狀況。他於貴族相聚之地打聽消息到,國高二人好似有所間隙,各自相互在招募有能之士輔佐自己,似乎都想爭做第一,挾齊國國君以令不臣。


    他忽心生一計,心想:不如趁此機會,假意投靠其中一人,再以無間之道遊走於二人間,最後挑撥二人,致使他們鷸蚌相爭,最終讓薑浩俊得漁翁之利。


    他又在臨淄逗留數日,以了解國高二人居處以及習性,隨後又動身前去樂安之地,見薑浩俊與之商議大計。


    翌日,蔣謙又騎至樂安之地,他未有先去往族人處相匯,而是多方打聽終於得知公子俊位於宮府之中,他又趕忙前去與之相遇。


    破舊的樂安城宮府與公子俊的身份格格不入,好似被荒棄一般,正猶如公子俊被他人驅趕出齊都城的遭遇相同。


    宮府之外連個守衛都沒有,蔣謙如入無人之境一般,輕鬆進入宮府。


    又見一男子坐於宮府台階之上,此人鬢霜如許,麵容卻是二十多歲左右的男子,不知是否正是他要所尋的公子俊,於是走上前去準備詢問。


    蔣謙未至其身前,周圍忽有數十人衝上前來將他攔住,並大聲嗬斥道:“我等早就觀察你已久,見你鬼鬼祟祟,沒有打招唿便入了樂安君宮府,定是刺客,來人,給我拿下!”


    未等蔣謙解釋,數十人蜂擁而上,將其包圍,隨後又用劍向他此去。


    直見蔣謙將長槍槍尾一個橫掃千軍,打周圍之人下盤,未至要害。


    數人尚未能靠近蔣謙被被掃於地上,後繼之人又上前,蔣謙則又以槍尾輪番挑撥,如青龍飲水一點向眾人身上點去。


    須臾,數十人皆被放到在地,卻又不肯罷休,隨之又準備二次攻擊。


    那坐於台階之人見情況不妙,又揮出手中寶刀衝至人群之中,直接向他砍去。


    “呯——!”


    蔣謙將思瓊劍抽出抵禦攻擊,劍與刀重重碰觸到一起,火花四濺,響聲徹天。


    待其人又想攻擊之時,蔣謙立即喝止住道:“閣下是否為樂安君,在下前來有要事相告!”


    那滿頭鬢發之人立即止住,忙迴道:“本君正是,不知壯士是何人,為何獨自來此宮府之中,又有何事找尋本君。”


    蔣謙得知那人正是自己所尋之人後,便用後世之語說道:“我這次來到樂安,是受沁公主與燕姬夫人所托,相信閣下一定知道二人。”


    公子俊聽聞蔣謙說著一口後世之語,又說出了自己夫人與燕姬的名字,忙又說道:“此處不方便說話,我二人進屋相談,請!”說罷,他命左右退去,又請蔣謙入屋敘談。


    入屋之後,公子俊忙將屋門緊鎖,問蔣謙身份,二人又相談甚久。


    聽完蔣謙的一番述說解釋後,才知原來他也是從現代穿越過來,與自己是校友。還受了夫人沁公主與燕姬的委托前來樂安輔助自己。


    又聽聞蔣義與朱傑之事而深感憂愁,迴想起自己遭遇的經曆,與蔣義比起又算得上什麽。


    見蔣謙持有周丹王前所鑄長槍與精鋼劍,料定此人必定武功不凡,再加之先前在越國的統兵能力,他心想若有此人在身邊,又何愁不能複歸齊都城。


    於是公子俊對蔣謙說道:“謙兄,你所說遊走於國高二人之間,而施無間道之計,可謂天衣無縫,隻是危險重重,我擔心你的安危。”


    蔣謙聽後,深知薑浩俊有些優柔寡斷之色,便不以為然道:“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你我都是後世之人,又是校友,你更是蔣義生前的好友,我怎能不鼎力相助。我蔣氏一族有八千餘民壯士可隨時聽你調遣。如今之計,當是先離間國高二人,你再與田乞大夫裏應外合,然後我等再攻入齊宮之中,屆時你就可以名正言順坐上齊國國君的位子了!”


    此番話語令薑浩俊撥雲見日,茅塞頓開,他仿佛看到了希望所在。為了自己的妻女,恐怕隻有依照此計謀行駛。他本不想與薑荼爭奪齊國國君之位,奈何亂世之中,我為魚肉人為刀俎,若不反抗,恐怕他今後就會淪為他人盤中餐。


    他又說道:“謙兄若是假意投靠國惠子後,不可與我隨意來往,隻恐他身邊耳目眾多,一經調查便可知道你我關係,定會引起他的疑心。


    國高二人我深知他們本性,我教你如何離間兩人之間的關係,以做到水到渠成之功。”說完,薑浩俊湊至蔣謙耳朵旁,說道如何如何行事。


    蔣謙聽完薑浩俊指點之後,點頭示意了解其中之意,後又與之揮手作別,再次複歸齊都城,行駛二人所商議之計。


    聽到自己的妻女與太後燕姬都相安無事,終日牽腸掛肚而生了滿頭鬢發的他,總算有所安心落意。此世唯獨妻女二人為自己羈絆而無法割舍,雖然自己是後世穿越來的人,但在此也算渡過數年,習性早已與古人相近。


    如今的他未曾想過迴到後世,在這裏他或許已經落葉歸根,有了妻女,昔日又有權位在手。腦海之中,他隻想著如何除去國高二人,隨後再想辦法控製齊國的政權,讓自己成為齊國的主宰者。


    當前年幼的齊國國君薑荼不能自理朝政,全然歸於國高二人與芮姬把持,國君不過是個傀儡罷了。若是被景公九泉之下知道,又豈能安息。


    他深感欠景公的太多了,當年落魄至此,幸得景公知遇,收起為養子,自己與沁公主又情投意合,最後於遠嫁吳國的路上,相出了偷梁換柱之計,將婢女玉兒代替沁公主嫁於吳王夫差。自己又與公主遠走天涯。


    他與沁公主雖是真愛,但對於當今天下之人來說,卻是苟且之事,於理不合。


    朝堂之上,若不是景公處處維護,恐怕薑浩俊一年前早就被治罪賜死。


    想到此處,思起故人而落淚不止,又想起遠在淮地的妻女,心中已下定決心要重新奪迴屬於自己的權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逝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亦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亦謙並收藏時逝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