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又一女人
在自認為要想把哈得利和苟名成提拔起來沒有可能的情況下,胥忖朱想到了從省教育廳下派到寧秀市教育局當副局長的顧丹葉。
顧丹葉三十二三歲,高挑的個子,人長得雖然說不上特別漂亮,但也還有其獨特的風韻。
顧丹葉是省教育廳下派的幹部,下派到寧秀還不到兩年時間。胥忖朱之所以想到顧丹葉,是因為他曾經給顧丹葉有承諾。這個承諾,是胥忖朱在床上對顧丹葉許下的。
顧丹葉是一個在政治上有抱負的女人,她之所以能夠在三十二三的年紀就當上省教育廳的處長,並不是因為她的能力特別強,而是因為她和教育廳廳長之間有說不清楚的關係。她之所以能夠和一個比自己大二十多歲的男人搞在一起,主要動因還是因為其遠大的政治抱負。剛開始時,作為省教育廳廳長的羅力芙並不清楚這個看起來有獨特風韻的女人內心裏的想法,隻是覺得她總是在自己麵前晃蕩,賣弄風情,以為隻是貪戀自己手上的權勢。在她和自己搞在一起後,從她對自己提出的一些要求上,羅力芙慢慢地感覺到這是一個非常不簡單的女人,其內心裏的**是其他女人所不能比擬的。了解到顧丹葉內心裏的真實**後,羅力芙意識到自己遠不是她的菜,也就在心裏想著如何才能把她從自己身邊推開。羅力芙知道這種人如何始終在自己身邊,對自己來講,最終隻能是禍害。為了把顧丹葉從自己身邊推開,羅力芙想了不少點子,但都覺得實施起來有問題,好不容易才想到讓她下派到地方去鍛煉這一招。羅力芙清楚,隻要不是天天和自己在一個單位上班,自己也就不會被她有事無事不顧影響地纏繞著,也就不容易生出是非來。
羅力芙這些年和顧丹葉混在一起後,雖然滿足了自己生理和心理的一些需要,但也為因為和一個關係不明的女人在一起所帶來的無數麻煩和提心吊膽所折騰,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加,對男女之間的事也越來越淡,當初顧丹葉主動投入到自己懷抱裏時的那種激動和滿足早已被之後的無心煩惱所消融。但要把這個女人從自己身邊推開也不容易,如果沒有一個讓她接受和滿足的理由,肯定是很難的。
想過來想過去,羅力芙想到了胥忖朱。羅力芙了解胥忖朱的特性,知道隻要把顧丹葉和胥忖朱拉在一起,不愁自己把顧丹葉從身邊推不開。因此,羅力芙說服顧丹葉,調動自己的關係,想辦法把她派到寧秀市教育局持職。顧丹葉要到寧秀的前一天,羅力芙親自給胥忖朱聯係,說自己要到寧秀,給他送一個美女下來。胥忖朱當時在電話裏一聽,以為是開玩笑,也就毫不掩飾地說:“隻要顧廳長送下來,自己一定笑納。”
羅力芙與胥忖朱之間的關係比較密切,胥忖朱在省級機關工作時,羅力芙和胥忖朱之間送有過不少交道,兩人的關係可以說還是比較好的。當初羅力芙還是省教育廳副廳長,為了能夠當上教育廳廳長,當他知道胥忖朱的老丈人是省委組織部部長後,就想通過巴結胥忖朱搭上胥忖朱老丈人這條線。因此,有一段時間,羅力芙和胥忖朱走得很近,隻是後來的他自己當上了教育廳廳長,加上胥忖朱也到了市上,兩個人之間的來往也就減少了。在與胥忖朱的交往中,羅力芙了解胥忖朱的特性,知道如果自己把顧丹葉送到胥忖朱身邊,肯定用不著自己再擔心把顧丹葉推不出去的問題。
但自己有這個想法不行,還必須得顧丹葉同意。羅力芙便以顧丹葉仕途的長遠發展為由,希望顧丹能夠到基層去鍛煉一下,以積累基層工作的經曆和經驗。當有一天兩個人在一起時,激情之後,羅力芙直截了當地對顧丹葉說:“丹葉,我在想,你當處長也兩年多了。不能總是呆在機關裏,你也知道,現在組織部門有規定,凡是要提拔擔任領導幹部的,都必須在基層工作的經曆。你沒有到基層去鍛煉過,這對你以後的成長不利。趁我還在廳長的位置上,把你安排到市裏去鍛煉幾年,以後要提拔也就有條件了。”顧丹葉一聽要讓自己到基層去,心裏馬上就打起鼓來。顧丹葉雖然有強烈的政治抱負,但畢竟沒有到基層去幹過,一直在機關裏按部就班地工作,也沒有遇到過什麽矛盾和問題,就是在日常工作中有點什麽問題,因為和羅力芙的特殊關係,羅力芙一般都會想辦法協調處理。也因此,在工作中就沒有遇到過什麽棘手的問題。顧丹葉知道組織部門的規定,也想到過到基層去鍛煉幾年,但卻總感覺心裏沒底。現在羅力芙提出讓她到基層去,顧丹葉的心裏就有一種大姑娘進洞房——既歡喜又害怕的感覺。她對羅力芙說:“你說的我知道,但我從來沒有在基層工作過,下去後怕幹不好還讓別人看笑話。”羅力芙害怕顧丹葉思想上魂魄動搖,連忙給顧丹葉鼓勁打氣:“你又沒有下去後,哪裏知道幹不好呢?再說,我想,不讓你到市上的黨政主要班子去,就到市上的教育部門去任職就行了。教育部門大家上下都是一家人,有什麽事也好協調。”羅力芙害怕顧丹葉還不放心,進一步給顧丹葉打氣道:“你放心,有我在這個位置上,你還會有什麽怕的呢?”
就這樣,在羅力芙的鼓動下,顧丹葉同意下派到地方任職。至於下到什麽地方,羅力芙當時沒說。客觀上講,那個時候他還沒有想好要把顧丹葉下到什麽地方。後來顧丹葉聽說是把自己下派到寧秀時,心裏非常高興,一方麵是寧秀離省城比較近,另一方麵是因為寧秀的教學質量一直很差,自己到這種地方鍛煉,感覺容易做出成績。最後的事實也證明了顧丹葉的這個判斷,她到寧秀後, 就隻做了引進了一所民辦學校這樣一件事,就贏得了寧秀老百姓的認可。包括後來胥忖朱讓她當安寧區政府主要領導,開始時顧丹葉都自認為是自己在寧秀的工作真正得到了群眾的認可的結果。
因為在送顧丹葉到寧秀任職,羅力芙專門給胥忖朱聯係,說是自己要到寧秀,專門把蓋子給胥忖朱送下來。胥忖朱一聽,心裏當然高興,但這種事隻能是心裏知道,肯定不好在嘴上說。也就是羅力芙把顧丹葉送下來的那一次,胥忖朱認識了顧丹葉。和羅力芙的分析判斷完全一致,羅力芙看到胥忖朱看顧丹葉時的那種眼神,就知道在顧丹葉身上,自己已經不用再擔心了。
顧丹葉剛下派到寧秀時,也還是在認認真真地幹一點事。在省上時,她是基教處處長,認識不少基礎教育方麵的學校領導,也了解寧秀基礎教育的基本情況。因此,她到寧秀不久,就利用這些關係,特別是利用她與省教育廳廳長羅力芙的那種特殊關係,將一所教育質量比較高的民營高中學校——蜀祥中學引進到了寧秀。這對於寧秀的老百姓來講,可以說是實實在在地做了一件大好事。雖然引進一個學校並不能很快見到成效,但讓寧秀的幹部和群眾覺得這個顧丹葉到了寧秀後,是在實實在在地想著為寧秀做事。
寧秀市的教育質量一直就存在問題,並且還呈現出明顯的“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的狀況。全市幾百萬人口,考上清華、北大,簡直就象是買彩票中獎。為此,寧秀的老百姓對寧秀市委、市政府意見非常大,認為市委、市政府對教育問題不重視,不關心寧秀老百姓的民生。寧秀的老百姓從幹部到普通群眾,收入都非常低,但為了下一代能夠接受到一個相對較好的教育,長大後進入社會時能夠有一個相對較好的自身條件和基礎,父母們節衣縮食,把不多的收入節省下來,規規矩矩地送到省城學校和本省內另一個教學質量不錯的棉都市的學校。每年,寧秀市至少要送出去一兩千個學生到外地去讀書,試想,這一兩千學生送出去後,家長們要背負了多大的經濟負擔?這還不說,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更是套在每一個家庭的沉重枷鎖。隻要稍微懂一點孩子成長常識的人都知道,初高中階段正常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因為成長所帶來的煩惱,如果沒有父母的引導,可能給孩子帶來終身的遺憾,甚至給整個家庭帶來災難、造成悲劇。在寧秀的安寧區,就出現過這樣的悲劇。那是一個家庭狀況可以列入差的家庭,在小學時因為孩子的成績比較好,作父母的想到自己文化不多,既然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錯,就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好一點的學習條件,不要讓孩子和自己一樣,吃文化不多的虧。夫妻倆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地把錢節省下來,在孩子上初中時,就將孩子送到不少寧秀人送去的棉都市第二中學。孩子送去後,剛開始的一兩學期孩子在學校裏的表現還不錯,但在進入初中二年級時,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少女的情竇打開,偷偷地和班上的一個男同學談起了戀愛。等老師發現時,兩個戀人已經陷得很深了,特別是寧秀的這個女孩,更加難以從情感中自拔。老師把孩子在學校裏的情況告訴家長後,由於父母都不懂如何教育引導,知道的就隻是“黃荊條下出好人”,一頓暴打之後,留下的不是孩子的改正,而是一封讓家長痛心欲絕的絕筆遺書。在遺書中,孩子訴說了她內心的苦惱:當自己在心裏出現困惑想找人傾訴時,自己感到最親近的父母卻不在身邊,想找其他人傾訴,但又找不到能夠讓自己傾訴的對象。在這種自己最困惑的時候,就因為那個男同學的一句“你有啥話對我說嘛!”就使她感覺找到的心理的依托,也因此才走到現在這種局麵。
這個孩子的事,在寧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但盡管如此,極大多數家長並沒有因此停止送孩子外出讀書的做也法,其中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寧秀的教育質量又讓他們根本看不到希望,隻好忍心把孩子送出去。因此,當寧秀的群眾聽說省教育廳下派的一個幹部為寧秀引導進了一所教學質量非常不錯的學校的消息後,都感覺這是為寧秀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也因為這件事,使顧丹葉在寧秀的老百姓心裏留下了極好的印象。雖然引進一所學校要見到成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寧秀的老百姓覺得顧丹葉是在為寧秀的老百姓做事。
在自認為要想把哈得利和苟名成提拔起來沒有可能的情況下,胥忖朱想到了從省教育廳下派到寧秀市教育局當副局長的顧丹葉。
顧丹葉三十二三歲,高挑的個子,人長得雖然說不上特別漂亮,但也還有其獨特的風韻。
顧丹葉是省教育廳下派的幹部,下派到寧秀還不到兩年時間。胥忖朱之所以想到顧丹葉,是因為他曾經給顧丹葉有承諾。這個承諾,是胥忖朱在床上對顧丹葉許下的。
顧丹葉是一個在政治上有抱負的女人,她之所以能夠在三十二三的年紀就當上省教育廳的處長,並不是因為她的能力特別強,而是因為她和教育廳廳長之間有說不清楚的關係。她之所以能夠和一個比自己大二十多歲的男人搞在一起,主要動因還是因為其遠大的政治抱負。剛開始時,作為省教育廳廳長的羅力芙並不清楚這個看起來有獨特風韻的女人內心裏的想法,隻是覺得她總是在自己麵前晃蕩,賣弄風情,以為隻是貪戀自己手上的權勢。在她和自己搞在一起後,從她對自己提出的一些要求上,羅力芙慢慢地感覺到這是一個非常不簡單的女人,其內心裏的**是其他女人所不能比擬的。了解到顧丹葉內心裏的真實**後,羅力芙意識到自己遠不是她的菜,也就在心裏想著如何才能把她從自己身邊推開。羅力芙知道這種人如何始終在自己身邊,對自己來講,最終隻能是禍害。為了把顧丹葉從自己身邊推開,羅力芙想了不少點子,但都覺得實施起來有問題,好不容易才想到讓她下派到地方去鍛煉這一招。羅力芙清楚,隻要不是天天和自己在一個單位上班,自己也就不會被她有事無事不顧影響地纏繞著,也就不容易生出是非來。
羅力芙這些年和顧丹葉混在一起後,雖然滿足了自己生理和心理的一些需要,但也為因為和一個關係不明的女人在一起所帶來的無數麻煩和提心吊膽所折騰,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加,對男女之間的事也越來越淡,當初顧丹葉主動投入到自己懷抱裏時的那種激動和滿足早已被之後的無心煩惱所消融。但要把這個女人從自己身邊推開也不容易,如果沒有一個讓她接受和滿足的理由,肯定是很難的。
想過來想過去,羅力芙想到了胥忖朱。羅力芙了解胥忖朱的特性,知道隻要把顧丹葉和胥忖朱拉在一起,不愁自己把顧丹葉從身邊推不開。因此,羅力芙說服顧丹葉,調動自己的關係,想辦法把她派到寧秀市教育局持職。顧丹葉要到寧秀的前一天,羅力芙親自給胥忖朱聯係,說自己要到寧秀,給他送一個美女下來。胥忖朱當時在電話裏一聽,以為是開玩笑,也就毫不掩飾地說:“隻要顧廳長送下來,自己一定笑納。”
羅力芙與胥忖朱之間的關係比較密切,胥忖朱在省級機關工作時,羅力芙和胥忖朱之間送有過不少交道,兩人的關係可以說還是比較好的。當初羅力芙還是省教育廳副廳長,為了能夠當上教育廳廳長,當他知道胥忖朱的老丈人是省委組織部部長後,就想通過巴結胥忖朱搭上胥忖朱老丈人這條線。因此,有一段時間,羅力芙和胥忖朱走得很近,隻是後來的他自己當上了教育廳廳長,加上胥忖朱也到了市上,兩個人之間的來往也就減少了。在與胥忖朱的交往中,羅力芙了解胥忖朱的特性,知道如果自己把顧丹葉送到胥忖朱身邊,肯定用不著自己再擔心把顧丹葉推不出去的問題。
但自己有這個想法不行,還必須得顧丹葉同意。羅力芙便以顧丹葉仕途的長遠發展為由,希望顧丹能夠到基層去鍛煉一下,以積累基層工作的經曆和經驗。當有一天兩個人在一起時,激情之後,羅力芙直截了當地對顧丹葉說:“丹葉,我在想,你當處長也兩年多了。不能總是呆在機關裏,你也知道,現在組織部門有規定,凡是要提拔擔任領導幹部的,都必須在基層工作的經曆。你沒有到基層去鍛煉過,這對你以後的成長不利。趁我還在廳長的位置上,把你安排到市裏去鍛煉幾年,以後要提拔也就有條件了。”顧丹葉一聽要讓自己到基層去,心裏馬上就打起鼓來。顧丹葉雖然有強烈的政治抱負,但畢竟沒有到基層去幹過,一直在機關裏按部就班地工作,也沒有遇到過什麽矛盾和問題,就是在日常工作中有點什麽問題,因為和羅力芙的特殊關係,羅力芙一般都會想辦法協調處理。也因此,在工作中就沒有遇到過什麽棘手的問題。顧丹葉知道組織部門的規定,也想到過到基層去鍛煉幾年,但卻總感覺心裏沒底。現在羅力芙提出讓她到基層去,顧丹葉的心裏就有一種大姑娘進洞房——既歡喜又害怕的感覺。她對羅力芙說:“你說的我知道,但我從來沒有在基層工作過,下去後怕幹不好還讓別人看笑話。”羅力芙害怕顧丹葉思想上魂魄動搖,連忙給顧丹葉鼓勁打氣:“你又沒有下去後,哪裏知道幹不好呢?再說,我想,不讓你到市上的黨政主要班子去,就到市上的教育部門去任職就行了。教育部門大家上下都是一家人,有什麽事也好協調。”羅力芙害怕顧丹葉還不放心,進一步給顧丹葉打氣道:“你放心,有我在這個位置上,你還會有什麽怕的呢?”
就這樣,在羅力芙的鼓動下,顧丹葉同意下派到地方任職。至於下到什麽地方,羅力芙當時沒說。客觀上講,那個時候他還沒有想好要把顧丹葉下到什麽地方。後來顧丹葉聽說是把自己下派到寧秀時,心裏非常高興,一方麵是寧秀離省城比較近,另一方麵是因為寧秀的教學質量一直很差,自己到這種地方鍛煉,感覺容易做出成績。最後的事實也證明了顧丹葉的這個判斷,她到寧秀後, 就隻做了引進了一所民辦學校這樣一件事,就贏得了寧秀老百姓的認可。包括後來胥忖朱讓她當安寧區政府主要領導,開始時顧丹葉都自認為是自己在寧秀的工作真正得到了群眾的認可的結果。
因為在送顧丹葉到寧秀任職,羅力芙專門給胥忖朱聯係,說是自己要到寧秀,專門把蓋子給胥忖朱送下來。胥忖朱一聽,心裏當然高興,但這種事隻能是心裏知道,肯定不好在嘴上說。也就是羅力芙把顧丹葉送下來的那一次,胥忖朱認識了顧丹葉。和羅力芙的分析判斷完全一致,羅力芙看到胥忖朱看顧丹葉時的那種眼神,就知道在顧丹葉身上,自己已經不用再擔心了。
顧丹葉剛下派到寧秀時,也還是在認認真真地幹一點事。在省上時,她是基教處處長,認識不少基礎教育方麵的學校領導,也了解寧秀基礎教育的基本情況。因此,她到寧秀不久,就利用這些關係,特別是利用她與省教育廳廳長羅力芙的那種特殊關係,將一所教育質量比較高的民營高中學校——蜀祥中學引進到了寧秀。這對於寧秀的老百姓來講,可以說是實實在在地做了一件大好事。雖然引進一個學校並不能很快見到成效,但讓寧秀的幹部和群眾覺得這個顧丹葉到了寧秀後,是在實實在在地想著為寧秀做事。
寧秀市的教育質量一直就存在問題,並且還呈現出明顯的“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的狀況。全市幾百萬人口,考上清華、北大,簡直就象是買彩票中獎。為此,寧秀的老百姓對寧秀市委、市政府意見非常大,認為市委、市政府對教育問題不重視,不關心寧秀老百姓的民生。寧秀的老百姓從幹部到普通群眾,收入都非常低,但為了下一代能夠接受到一個相對較好的教育,長大後進入社會時能夠有一個相對較好的自身條件和基礎,父母們節衣縮食,把不多的收入節省下來,規規矩矩地送到省城學校和本省內另一個教學質量不錯的棉都市的學校。每年,寧秀市至少要送出去一兩千個學生到外地去讀書,試想,這一兩千學生送出去後,家長們要背負了多大的經濟負擔?這還不說,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更是套在每一個家庭的沉重枷鎖。隻要稍微懂一點孩子成長常識的人都知道,初高中階段正常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因為成長所帶來的煩惱,如果沒有父母的引導,可能給孩子帶來終身的遺憾,甚至給整個家庭帶來災難、造成悲劇。在寧秀的安寧區,就出現過這樣的悲劇。那是一個家庭狀況可以列入差的家庭,在小學時因為孩子的成績比較好,作父母的想到自己文化不多,既然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錯,就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好一點的學習條件,不要讓孩子和自己一樣,吃文化不多的虧。夫妻倆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地把錢節省下來,在孩子上初中時,就將孩子送到不少寧秀人送去的棉都市第二中學。孩子送去後,剛開始的一兩學期孩子在學校裏的表現還不錯,但在進入初中二年級時,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少女的情竇打開,偷偷地和班上的一個男同學談起了戀愛。等老師發現時,兩個戀人已經陷得很深了,特別是寧秀的這個女孩,更加難以從情感中自拔。老師把孩子在學校裏的情況告訴家長後,由於父母都不懂如何教育引導,知道的就隻是“黃荊條下出好人”,一頓暴打之後,留下的不是孩子的改正,而是一封讓家長痛心欲絕的絕筆遺書。在遺書中,孩子訴說了她內心的苦惱:當自己在心裏出現困惑想找人傾訴時,自己感到最親近的父母卻不在身邊,想找其他人傾訴,但又找不到能夠讓自己傾訴的對象。在這種自己最困惑的時候,就因為那個男同學的一句“你有啥話對我說嘛!”就使她感覺找到的心理的依托,也因此才走到現在這種局麵。
這個孩子的事,在寧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但盡管如此,極大多數家長並沒有因此停止送孩子外出讀書的做也法,其中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寧秀的教育質量又讓他們根本看不到希望,隻好忍心把孩子送出去。因此,當寧秀的群眾聽說省教育廳下派的一個幹部為寧秀引導進了一所教學質量非常不錯的學校的消息後,都感覺這是為寧秀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也因為這件事,使顧丹葉在寧秀的老百姓心裏留下了極好的印象。雖然引進一所學校要見到成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寧秀的老百姓覺得顧丹葉是在為寧秀的老百姓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