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有鹽氏,以後你們就不愁吃鹽,這裏有這麽多山洞可以住人,非常安全。”婭親自遊說,本以為肯定沒問題,卻發現這些長老都不發聲。


    良久,才有人說:“婭,我們部落已經加入太虛聯盟了,蘇答應給我們二十斤鹽,明年再用肉食去還都可以。蘇還會送陶罐給我們,還有更多的稻穀種子。”


    有了人牽頭,其餘長老也紛紛出聲,他們雖然沒加入太虛,可也能借十斤鹽啊,反正就一個意思,根本不打算搬遷進有鹽氏。


    婭忽然很想請教蘇陽,問問他到底是怎麽做到的,為什麽有熊氏可以融合那麽多部落,她卻連一個也搞不定,明明最開始岩石部落小得可憐,貧窮無比。


    而即便蘇陽在場,也隻有搖頭,要融合哪有那麽簡單,沒見太虛到現在也沒搞定小河等五個部落嗎。


    打敗一個小部落不難,但要別人心甘情願加入進來,就相當不容易了。


    顯然,如果她還想用鹽,已經無法達到目的。


    最終有一位長老說出了實話,“婭,如果部落遷徙過來,那我們這些長老呢?”


    婭提前了解過的,蘇陽一般是給一到兩個長老席位,隻是她不願意給,卻也沒辦法了。


    “每個部落給一個長老位置。”


    “這樣啊。”問話的人沒有下文了,因為她所在部落有四位長老,很難保證她可以勝出。


    良久,部落合並的事沒有談下來,這讓婭氣得不輕,卻又無可奈何。


    不僅如此,這五個部落居然自行商討起聯合狩獵的事,希望早點獵到肉食,送到太虛去還賬,或許還可以多交易一些鹽。


    婭聽聞後,很想馬上降價,可是蘇陽給的價格太低廉了。


    憋屈,她心中無比憋屈,無處發泄。最後決定先去建木部落完成交易,迴來在想辦法勸說其它的部落。


    “什麽,無名?”數日後,蘇陽剛閹割完小豬,忽然得知山林中出現了一個無名聯盟,是由有鹽氏那邊的幾個小部落聯合組成,相當於一腳把有鹽氏給踹掉了。


    因為沒有商量出一個好名字,也不願意以哪個部落為名,幹脆就叫無名部落。


    呃,可是蘇陽之前還在苦於師出無名,這未免太巧合了,莫非太虛何該當興?


    事情好像變得複雜了,有鹽氏被孤立並非是什麽好事,不過他現在顧不上那麽多,正忙於開采河沙,今後一段時間會大量用到,這東西在現代也就是幾十元一噸,二十世紀末才六元錢一噸,一般出手是按立方。


    有一條破破爛爛的小船就可以采集,從河底把沙子抽上來,衝刷過濾後堆放,就可以出售了,基本上沒什麽成本,反而運輸成本要高一些。


    並且有天然的沙田、沙河,等於直接挖出來就用,如果要求高一些,可以用紗網在過濾一次。


    另外一種是黃沙,也叫細沙,可以通過開采砂岩,或是在砂岩附近的河流去尋找,配上石灰來用,效果差不多。


    他正忙於選出幾個沙田,太虛、有熊氏、丘陵,至少這三個地方要用到,並且量非常大。


    同時讓部落趕製運輸工具,因為沒修路,最好的選擇就是籮筐,或是開口的圓兜也叫簸箕,都是用於挑。


    男女的身體構造其實是差別,因為女性天生力量上要差一些,比較適合背背簍;而男性更適合挑擔子,相比之下肯定是擔子運輸量大,所以主要勞動力還得靠男性。


    而除了人類,獸類也可運輸,隻是牛的身軀結構更適合拉重物,而不是在背上架擔子。馬類暫時沒發現,不然馬是很好的選擇。


    在現代對於這種山林環境,一般用騾子來運輸,也就是馬與驢的後代,需要走山路爬坡的話,一頭騾一次大概能運輸三十匹磚頭,最多不超過四十匹,換算出來,也不過是一百五十斤到兩百斤的樣子。


    並且中途必須要休息,拉貨不騎人,騎人不拉貨,不然騾子也會累死。


    看似騾子的負重能力也不強,但以現代人類的肩膀承受能力,一般在七十斤到一百五十斤,大部分人也就七八十斤,這是指能挑著擔子長距離行走。如果是從來不幹體力活的,挑個七十斤穀子,絕對會雙腿打顫,稍不注意都可能把腰給閃了。


    原始人還好,其負重能力相當於現代的騾子,甚至還有個別突出的,力量驚人。


    但總是用人力來運輸也不行啊,在沒有通路,以及麵對山林的複雜環境,再加上這個地域能有的獸,猛獁象再次成為最好的選擇,多了不敢說,一次運輸一噸貨物,他覺得靠譜。最重要的是,猛獁象可以負重長途運輸,一次性走上兩個小時,應該沒問題。


    擦了擦口水,猛獁象軍團暫時沒精力去打造,為今之計,隻有盡量把後勤搞好,讓族人們能吃飽,並且營養也要跟上。


    在經過十天的忙碌上,三個沙場建立了起來,他又留在白矛種了幾天地,並查看秧苗的長勢,還不錯,今年以來算是風調雨順,希望能有個好收成吧,神,我讚美你。


    除了秧苗,如今部落可種植的農作物還有,大豆、魔芋、蘿卜、秋葵菜、韭菜、山藥、無名塊莖、葫蘆,以及一些野菜等。談不上豐富,但相比之下,已經非常好了。


    另外還有竹子、核桃、桐子、山茶、麻、白膠、棕樹、板栗、花椒、白果等,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


    當然這其中有些是叫不出名字的,隻是他強行給類似的農作物套上了符合他認知的現代稱唿。


    就目前的種子儲備以及種田經驗,還不足以靠種植就能養活這麽多族人,但是有一點是一點,哪怕是為了多存一些種子,也應該花時間與精力去種田。


    自從到了這原始時期,他就改掉了挑食的毛病,隻要能有吃的,那就是福氣。


    白矛丘陵地域很廣,光照好,很適合開荒,今後的種植中心會挪到這邊來,但是水源有可能會出現問題,防洪防旱都要考慮。


    防洪用溝渠,修建科學的排水溝;防旱可以在上遊修建堤壩。至於說防寒,這個就沒辦法,看老天是否賞口飯吃。


    蘇陽怎麽忽然覺得,部落發展了,更加強大了,反而事情更多了呢?


    不行,人才儲備很重要,如果凡事都靠他一人,容易燒腦。(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原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屋頭有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屋頭有飯並收藏原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