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維和李進各引著上萬人馬,在幹燥的秋風中急奔著向西城門殺來時,卻忽見得前方各路西行的交匯處,一將橫槍立馬的攔於狹窄處。


    其身後更有數千把利箭,正於毒日之下閃爍著奪人心魄的寒芒。李維與李進見狀心中雖決得很不對勁,卻猶恐此路軍會是郭汜與樊稠的麾下。


    兩人急急互視一眼,李維便對著那將微一側頭。於是其侄李進揮刀躍馬的揚聲大叫:“呔!爾等何人,為何攔住我等去路?”


    “哼!你休管我是啷個?”那將槍指李進冷聲叱道,“你們這幫錘子們,都給老子聽好了,今日西門不通,凡有不開眼膽敢上前一步者,一律殺無赦!”


    “大言不慚!”李進聞言大怒,乃刀指敵將的再次大喝道,“老子再問你一次,爾等究竟何些人也?若是再不明說時,到時即便是郭後將軍與樊右將軍歸來,也需怪不得老子。”


    那將聞言,卻隻對李進鄙夷的,輕輕張嘴吐出了五個字:“可憐的哈兒!”


    “混帳東西,你找死!”李進心急著要去救西城門,見他竟是說些自己聽不懂的話,乃大聲怒罵著便策馬揚刀的向那將砍去。


    卻說這將卻不是別人,乃是那後世人稱川中第一大將的張任是也。諒這李進雖然身居副車中郎將的要職,卻全是靠著他叔父是李倥的緣故。


    這武藝雖也有,卻無奈不高。而張任據說卻是那白馬銀槍趙子龍的師兄,其一身的武藝自是非凡,更曾經在江州城下大戰過“虎癡”許褚。


    這兩人一相比,可當真是拿西坡比東坡——差多!眾軍但見得這兩馬交會間,僅得一個迴合,張任便一槍刺李進於馬下。


    “進兒!”李維見得侄子落馬,直驚得心膽俱裂的揚聲大叫。乃揮刀聲嘶力竭的怒喝,“殺!為我家進兒報仇,給老子殺光敵軍一個不留!”


    西涼眾卒們久經戰陣,卻無一不是自那屍山血海之中爬將出來之人。一聽得李維令下,雖然張任斬將立威,卻依然悍不畏死的怒吼著、各揮兵刃的便直奔張任殺來。


    張任文武雙全,極善韜略。他見得敵軍實施混戰之法,乃虎目生寒的把掌中銀槍,於幹燥的秋風中輕輕一招。


    頓時其身後“梆梆梆”驚弦急響,刹那間千支利箭穿秋風,“咻咻咻”連聲中給狂衝而來的敵軍,便來了一招千箭齊發。


    此次華飛麾下的精騎們在經過換裝之後,除了拿著弓之外,卻還挎著弩。利箭剛發,強弩又至,雖僅三千餘騎,卻硬是給西涼眾軍來了個箭如雨下。


    刹那間,長安城西麵便是“噗哧……嗷哦……”聲大作,西涼眾軍在絲絲熱血飛濺中,揚得那道道腥風衝長天。


    箭雨方過,張任見得敵軍混亂,乃虎目放光的張嘴大喝一聲:“死!”霎時,雄峻白馬劃過染血的長街、銳利銀槍舞起萬道銀光。


    張任於虎吼聲中單騎殺入敵群,頓時千朵萬朵雪白銀花綻放,直殺得混亂的西涼眾軍,哭天喊地得亂躥不已。


    李維見得這張任策馬揮槍,其所過之處勇不可擋,眾軍於熱血亂濺中擋者披麋,又見敵將身後眾軍已再次拈弓搭箭。


    乃於濃烈腥氣之中,張嘴大叫一聲:“賊子休狂!老子一會兒再來收拾你!”叫畢,急拔馬揚聲大叫,“眾軍聽令!快隨老子撤迴去布陣。”


    西涼眾卒們見得李維先跑,頓時亂紛紛的撒丫子隨後急奔。張任乘勢引領眾騎隨後放箭掩殺,西涼眾軍隻顧跑路軍無行伍,頓時直被殺了個血流成河、屍塞長街。


    張任心慮著西城門的情況,不敢引軍直追。乃在率軍衝殺一陣之後,便急止住了眾精騎,仍舊迴到那必經之地鎮守不提。


    卻說此時的西城門上,何曼已自一棍砸死了迎出城樓的李利,西涼眾卒們亦在民眾們和警衛精英們的合擊之下,被殺了個幹幹淨淨。


    提著滴血長棍的何曼,乃邊急命警衛們引領著民眾們出城奔西麵急行;邊派人火速去通知斷後的張任,告訴他大事已成,讓他引著不利於巷戰的眾精騎們,迅速退出長安。


    與此同時,皇宮之中卻突然暴動。有國舅董承引領著麾下的數千大軍,並一眾忠心於漢室的大臣家仆們,聚萬餘精壯保護著年輕的漢帝劉協,一路殺出了東城門,取道急奔弘農而去。


    卻原來漢帝劉協雖然年輕,卻是久經磨難,其心智早已不輸於成年之人,甚至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雖陷長安牢籠,卻無時不想著要逃離李倥、郭汜、樊稠等人的掌控,每日裏費盡心思的暗中觀察著,可有真正忠心於漢室的人。


    劉協聰明過人,加上又不輕舉妄動,在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後,終於也暗中拉攏了一幫大臣,和手握兵馬的董承。


    然而劉協雖然年少,卻是少年老成。他雖有了心腹和爪牙,卻自知心急吃不得熱豆腐,乃一直都是隱而不發的,在暗中等待著機會的來臨。


    當他在聽得秦宓來奏,華飛送糧之事後,便暗自心思:“華飛與朕,殊無任何瓜葛可言。眼下的這幫諸候們,隻怕沒有哪一個是不想要挾持朕的。他華飛送糧,恐怕也是沒安好心。”


    或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的緣故,又或是漢室祖宗的保佑。劉協在李倥等人引軍離城之後,終於覺得良機已至,乃暗中與其老仗人——伏玩商量。


    伏完亦對劉協言:“陛下此時再不行動,隻怕將來再無機會。”於是,這才有了天子劉協,乘著長安城大亂之機,車駕殺出東門之事。


    卻說李倥等人也不算太蠢,卻為何沒有安排手下看管皇帝呢?原來李倥等三人互相猜忌,因此卻是各派著得力手下們,在看管著皇宮的。


    這上軍校尉李維和副車都尉李進兩個人,本來卻都是奉著李倥的命令,引軍在監視著皇宮之人。


    國舅董承卻原是牛輔的麾下,現在正在樊稠的手下聽令,卻原也是奉命監管皇宮的一個。至於郭汜所派的手下,乃是一個名喚伍習的部將。


    長安西城門亂起,李維與李進心慮自己親人的安危,乃留下千人令他們的另一個親人李暹把守住皇宮,卻自領人去幫李利平定西城門之亂。


    不料漢帝劉協捉住這一機會,親引宮人與大臣們自皇宮中殺出,董承也引領著麾下們乘機暴動,登時殺死了粹不及防的伍習和李暹。


    西涼眾軍頓時失去了統率,與此同時眾大臣的家仆們包圍了皇宮,漢帝劉協乘機親自揚聲招降混亂驚懼的西涼眾卒。


    於是盡收了伍習和李暹的麾下士卒,率眾殺奔東門。此時的長安東城門,卻是屬於樊稠所管的地區,自有其麾下的部將,引領著數千步卒在此處鎮守。


    卻不料董承以自己人的身份引軍先至,假裝有要事相商的來尋那部將說話,遂趁機拿之。漢帝劉協以皇帝的身份,再次獻身招降西涼眾卒們。


    眾卒們見得是九五至尊——皇帝親臨,又有董承等人引眾相隨,其勢甚大。於是,東城門眾卒亦紛紛投降。


    皇帝遂在撫慰了眾卒一番這後,命令董承引軍斷後,卻自與皇後並眾宮人與百官們,急奔弘農而去。思欲東歸舊都洛陽,再召忠厚臣子,重振漢室雄風。


    不料這劉協前腳剛走,後腳那李維便引著一幫狼狽至極的敗軍歸來,卻見得皇宮一片狼藉,李維這心中不由得,便是大吃了一驚!


    他心知定是逃走了皇帝大老爺,乃於大驚之後急令人奔西北城門而出,前去急報於李倥等人知道此事。


    卻又急速派人知會長安城中的各門守將,聲稱:“若是任由皇帝走脫,待得李倥、郭汜、樊稠歸來時,大家需都沒有什麽好果子可吃。”


    於是長安城中各軍皆起,李維再也顧不得西城門之事,親引著數萬大軍向著弘農方向,急追皇帝而去。


    頓時,長安城中為之一空。一東一西三路浩浩蕩蕩的人馬,各自揚起了漫天灰塵的於秋風中埋頭趕路。


    長安受盡苦難的民眾們,也因此在甘寧的引軍接應之下,順利的奔向太白縣城,順著褒水放筏南下。


    至此,史記中本該是,長安的百萬以上人口,被天災和人禍給逼得,強者四散、贏者相食、二三年間,關中再無人跡的一場人間大劫。


    便就這般的在華飛與徐庶、閻圃的精心謀劃之下;在張任與何曼、甘寧、太史慈、秦宓的齊心協力之下,生生的發生了扭轉。至此長安無數民眾們的生命,得到了保全。


    卻說李維派去之人,剛出了西北城門向著大散關奔不多遠之時,卻不意一頭便撞上了華飛麾下的精騎們。


    原來太史慈早已得了密令,因騎兵在攻城戰中作用不大,乃奉命在返迴大散關的路上,暗暗命餘下的數千精騎們,綴於眾人之後的四散而去。


    卻於長安城通往大散關的要道之上,成群結隊的往來巡邏,以切斷長安城和李倥等人的一切聯係。


    不料卻陰錯陽差的反而使得李倥等人不知道,皇帝逃走的消息。而在一時已變得空蕩蕩的長安城中,富麗堂皇的車騎將軍府中,卻又一件大事發生。


    有一名被李倥擄掠而來,正關於後院之中的女子,乘亂也設法逃出了車騎將軍府。值得一提的是,此女子不僅長相極美,更是無人知道她的身份,卻是大有來頭的。


    李倥之子李式,聞報大驚!他心知其父極想以此女子為妻,乃急帶府中的精壯們,出府向著長安西城門急追而去。


    而幾在同時,那個派遣仆人去通知李倥的神秘主人,在得知長安驚變之後,卻也在家中同時派遣家仆們,四散而去的展開了行動。


    長安的形勢動蕩不安,遠在漢中的華飛卻也沒有閑著,他在經過與徐庶等人的連番細謀之後,同樣的也在針對著長安城,調兵遣將。(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定三國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欲取鳴琴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欲取鳴琴彈並收藏謀定三國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