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白曉兒與林致遠感慨:“怪不得世人重男輕女。出嫁的女兒連晚膳都要迴婆家吃,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真真沒說錯。”
林致遠失笑:“今日是迴門,自然要按規矩來。你想迴安府,我隨時可以陪你過去。”
白曉兒涼涼地說道:“還是算了,才迴一次娘家,你就被人惦記上了。多迴幾次,我還不被掃地出門啊。那些小姐要門第有門第,要家世有家世,我隻有幾個臭錢,哪配得上你們侯府。”
想起鄭晞雲看林致遠的眼神,白曉兒就一肚子火。
她這個正室在這兒,鄭晞雲都敢明目張膽地對林致遠拋媚眼,這是把她當死人麽?
“有你在,庸脂俗粉我怎麽瞧得上。”
林致遠輕笑,舔了一下她潔白如玉的耳垂,白曉兒閃開,佯怒:“林致遠你屬狗的?”
林致遠死皮賴臉地枕在她肩膀上:“你要是喜歡,我可以考慮改成屬狗的。”
“你……”
白曉兒等著他,頓時沒了脾氣。
迴到侯府,老夫人著人請他們夫妻二人過去用晚膳。
老夫人注重養生,晚膳多按林致遠擬的藥膳方子來,少見油膩。
但今日孫兒和孫媳婦在,桌上便多了不少葷腥。
她頻頻給白曉兒夾菜:“多吃些,你就是太瘦了,養胖些才好給祖母生曾孫。阿遠說他給你開了方子,你要堅持吃呀。”
“祖母,她一直都在吃。”林致遠笑著迴答。
老夫人便更高興了。
“這就好。”
昨夜她聽說他們屋裏三更才熄燈,孫兒還要了一迴水。
他們小夫妻感情這樣好,自己應該很快便能抱上曾孫了。
老夫人笑眯眯地看著白曉兒,越看越喜歡,她問白曉兒今日迴門的情景,白曉兒一一告知,並將安夫人給她的玉佩拿給老夫人瞧。
老夫人稱讚:“是個稀罕東西。且不說雕工,光是這樣大小的原石,價值就不下萬兩,況如今市麵根本尋不到這種品相的。你母親真是有心了。”
娘家對出嫁女的重視程度,往往體現在這裏。
孫兒的這門親沒結錯。
白曉兒雖出身鄉野,但手上有錢,加上有安佑棠這樣的義父撐腰,如今看來,並不比那些所謂的名門淑媛差。
更重要的是孫兒喜歡。
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老夫人又想起一件事兒來:“你家裏是不是有一個妹妹住在安家?”
她指的是白馨兒。
白曉兒點頭:“是我的小妹。我嫁過來蕪園就空了,她一個未出閣的女孩兒家,沒有長輩的教養終究不妥。後來我母親提議將她接過去。剛好她喜愛讀書,就做了我父親的關門弟子。”
老夫人一聽興致更高:“能做安尚書的關門弟子,可見你那妹妹非同一般。她長得怎麽樣呀,有沒有你好看?得空記得帶來給祖母瞧瞧。祖母年歲大了,就喜歡伶俐漂亮的小閨女。”
白曉兒笑了:“我妹妹年歲還小,長開了應該比我漂亮。祖母要是喜歡,我明天就帶她過來。隻要您不嫌煩。”
“你們家的姑娘都出息,可見是白家祖宗保佑。”
白曉兒笑了笑,沒說什麽。
第二日,她果然將白馨兒帶了來。
她如今是林家的少夫人,二品誥命,她的妹妹也算有身份的人,是應該多出去結交。
林府作為自己的婆家,她遲早要和這些人熟識。
老夫人知道白馨兒要來,便讓陳夫人和林沁宛作陪,也給朱氏那邊說了一聲。
她如今對白曉兒這個孫媳婦可謂十分滿意,這樣做是為了給她撐麵子。
朱氏待傳話的丫鬟走後,氣得摔了茶盞:“賤人,飛上枝頭還真當自己是鳳凰了。她那個妹妹不過一個玩泥巴長大的野丫頭,也配讓我作陪。”
“夫人,您到底去還是不去?”朱氏的丫鬟在一旁戰戰兢兢。
朱氏怒極,反手朝她臉上摑去,丫鬟一張嫩豆腐似的臉瞬間腫了半邊。
“去,我當然要去,否則那老東西迴頭又要向他兒子告狀了。”
威遠侯如今對自己不是冷淡,而是徹底的漠視。
朱氏的一顆心早死透了。
她現在隻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將那林致遠和白曉兒弄死,讓她的楓兒當侯爺。
那老東西如今還不知道林致遠不是她的親生孫兒,等她知道了,會是什麽樣的表情,她迫不及待想看到了。
此時此刻,老夫人屋裏,滿滿當當站了一屋子漂亮的女眷,很是熱鬧。
老夫人見白馨兒長得雪團兒一般,身上又透著股靈透,果然十分喜愛。
她拉了白馨兒的手,戴上眼鏡細瞧,末了笑道:“曉兒這妹妹是個美人胚子,等長大了,定會將她姐姐給比下去。”
陳夫人笑道:“誰說不是呢。我先前看到少夫人時,心裏就想,竟有這樣標誌的人物,除了我們大少爺,世上再找不出第二個了。現下見了馨兒小姐,我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白馨兒聽著老夫人和陳夫人變著法兒誇自己,隻禮貌地微笑,並不見尋常女兒家的嬌羞窘迫,更沒有一絲小家子氣。
妹妹如此落落大方,白曉兒看在眼裏,自然很是欣慰。
其實老夫人和陳夫人言過其實了。
白馨兒是生得好看,但還沒到傾國傾城的程度,就是比起自己,也要遜色兩分。
但她飽讀詩書,胸有丘壑,氣度就和一般女兒家不同,更多的是雍容和超逸,因此顯得格外脫俗。
老夫人和陳夫人何時見過這樣的女孩兒,一時便移不開眼了。
林沁宛在一旁輕咳了一聲,對陳夫人眨眼,陳夫人才想起昨日就備好的見麵禮忘了給白馨兒。
“老夫人今日是第一迴見馨兒小姐,您是不是要將好東西拿出來,教我們小輩開開眼?”
陳夫人素來精明,這種時候,她絕對不能越過了老夫人去。
老夫人健忘,經陳夫人提醒,忙讓丫鬟將給白馨兒的見麵禮呈上來。
絲絨匣子裏是一條寶光璀璨的瓔珞項圈。項圈是赤金打造,上麵綴滿紅、黃、藍三色寶石,光下散發出五彩的光暈,十分地貴重,而且適合小女孩佩戴。
“今日光顧著說話了,差點忘了這個。馨兒過來,祖母給你戴上。”
“祖母,這個太貴重了,馨兒年紀小,怕經不起。”
這恐怕是老夫人壓箱底的物件,現下老夫人的兒媳婦和正經的孫女兒都在這裏。
她怕她們兩個吃心。
陳夫人看出了白曉兒的心思,忙道:“老夫人眼光好,這項圈瞧著就襯馨兒小姐。少夫人別小氣,這是老夫人為你撐麵子呢,省得馨兒小姐迴去了被安夫人笑話。”
白曉兒這才對白馨兒道:“你去吧,給祖母磕個頭。”
白馨兒給老夫人磕了頭,老夫人替她將瓔珞戴上。
因為她年紀小,皮膚特別嬌嫩,赤金的瓔珞非但不顯俗氣,反而襯得她瓷娃娃一般精美。
連林沁宛也忍不住道:“這項圈還得馨兒妹妹戴,給別人便是糟蹋了東西。”
老夫人最愛打扮人,心裏自是十分得意。
陳夫人和林沁宛趁機也將自己準備的見麵禮拿出來。
陳夫人的是一柄白玉雙麵繡的團扇,出自蜀中刺繡名家閔三娘子之手,價值不菲。
而林沁宛的是一本孤本古籍。
比起白羽扇,白馨兒顯然更喜歡那本古籍,拿到之後翻了幾頁,麵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老夫人和陳夫人瞧在眼裏,感歎世上竟有這般喜愛讀書的女孩兒。
白曉兒看了看林沁宛,心中不由點頭。
林致遠這個庶妹倒比以前沉穩了許多,心思也縝密不少。
陳夫人有這樣的女兒,也算一件幸事。
“喲,妹妹來得夠早的呀,看來我還是晚了一步。”
朱氏一身正紅色繁繡衣裙,挽了同色批皂,十二股的鳳釵顫巍巍地壓在發髻上,隨著走動振翅欲飛。
眼前的貴婦脂豔粉光,又作正室打扮,肯定就是那位和姐姐姐夫一直不對付的侯夫人。
白馨兒心中迅速有了判斷,扯了扯姐姐的衣袖。
老夫人卻厭惡地皺起了眉頭。
“好好的怎麽穿成這樣,不知道的隻怕以為你是宮裏的貴妃娘娘。”
這段日子朱氏越發地不著調了,好好的一個貴婦人整天穿金戴銀,和那暴發戶一般,沒得丟了侯府的顏麵。
朱氏也知道自己穿成這樣見小輩不合適,但陳夫人在場,她就是忍不住要將這身衣裳穿上身。
她要告訴這個賤人,即便她再得寵,平妻也不能和自己這個正妻相提並論。
鳳釵也好,正紅色也好,隻有她才有資格穿戴。
“夫人膚色白,穿正紅色越發好看。”
陳夫人垂著頭,一副低眉順眼的模樣。
朱氏見了,心裏更加來氣,剛想刺他兩句,老夫人道:“好了,既然來了就坐下吧。今日是曉兒的妹子第一次來府上,你作為侯府的夫人,萬萬不要失了禮數。”
“是,媳婦知道。”
朱氏忍著氣應了,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林沁宛和白曉兒立刻起身,這是侯府的規矩。
林致遠失笑:“今日是迴門,自然要按規矩來。你想迴安府,我隨時可以陪你過去。”
白曉兒涼涼地說道:“還是算了,才迴一次娘家,你就被人惦記上了。多迴幾次,我還不被掃地出門啊。那些小姐要門第有門第,要家世有家世,我隻有幾個臭錢,哪配得上你們侯府。”
想起鄭晞雲看林致遠的眼神,白曉兒就一肚子火。
她這個正室在這兒,鄭晞雲都敢明目張膽地對林致遠拋媚眼,這是把她當死人麽?
“有你在,庸脂俗粉我怎麽瞧得上。”
林致遠輕笑,舔了一下她潔白如玉的耳垂,白曉兒閃開,佯怒:“林致遠你屬狗的?”
林致遠死皮賴臉地枕在她肩膀上:“你要是喜歡,我可以考慮改成屬狗的。”
“你……”
白曉兒等著他,頓時沒了脾氣。
迴到侯府,老夫人著人請他們夫妻二人過去用晚膳。
老夫人注重養生,晚膳多按林致遠擬的藥膳方子來,少見油膩。
但今日孫兒和孫媳婦在,桌上便多了不少葷腥。
她頻頻給白曉兒夾菜:“多吃些,你就是太瘦了,養胖些才好給祖母生曾孫。阿遠說他給你開了方子,你要堅持吃呀。”
“祖母,她一直都在吃。”林致遠笑著迴答。
老夫人便更高興了。
“這就好。”
昨夜她聽說他們屋裏三更才熄燈,孫兒還要了一迴水。
他們小夫妻感情這樣好,自己應該很快便能抱上曾孫了。
老夫人笑眯眯地看著白曉兒,越看越喜歡,她問白曉兒今日迴門的情景,白曉兒一一告知,並將安夫人給她的玉佩拿給老夫人瞧。
老夫人稱讚:“是個稀罕東西。且不說雕工,光是這樣大小的原石,價值就不下萬兩,況如今市麵根本尋不到這種品相的。你母親真是有心了。”
娘家對出嫁女的重視程度,往往體現在這裏。
孫兒的這門親沒結錯。
白曉兒雖出身鄉野,但手上有錢,加上有安佑棠這樣的義父撐腰,如今看來,並不比那些所謂的名門淑媛差。
更重要的是孫兒喜歡。
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老夫人又想起一件事兒來:“你家裏是不是有一個妹妹住在安家?”
她指的是白馨兒。
白曉兒點頭:“是我的小妹。我嫁過來蕪園就空了,她一個未出閣的女孩兒家,沒有長輩的教養終究不妥。後來我母親提議將她接過去。剛好她喜愛讀書,就做了我父親的關門弟子。”
老夫人一聽興致更高:“能做安尚書的關門弟子,可見你那妹妹非同一般。她長得怎麽樣呀,有沒有你好看?得空記得帶來給祖母瞧瞧。祖母年歲大了,就喜歡伶俐漂亮的小閨女。”
白曉兒笑了:“我妹妹年歲還小,長開了應該比我漂亮。祖母要是喜歡,我明天就帶她過來。隻要您不嫌煩。”
“你們家的姑娘都出息,可見是白家祖宗保佑。”
白曉兒笑了笑,沒說什麽。
第二日,她果然將白馨兒帶了來。
她如今是林家的少夫人,二品誥命,她的妹妹也算有身份的人,是應該多出去結交。
林府作為自己的婆家,她遲早要和這些人熟識。
老夫人知道白馨兒要來,便讓陳夫人和林沁宛作陪,也給朱氏那邊說了一聲。
她如今對白曉兒這個孫媳婦可謂十分滿意,這樣做是為了給她撐麵子。
朱氏待傳話的丫鬟走後,氣得摔了茶盞:“賤人,飛上枝頭還真當自己是鳳凰了。她那個妹妹不過一個玩泥巴長大的野丫頭,也配讓我作陪。”
“夫人,您到底去還是不去?”朱氏的丫鬟在一旁戰戰兢兢。
朱氏怒極,反手朝她臉上摑去,丫鬟一張嫩豆腐似的臉瞬間腫了半邊。
“去,我當然要去,否則那老東西迴頭又要向他兒子告狀了。”
威遠侯如今對自己不是冷淡,而是徹底的漠視。
朱氏的一顆心早死透了。
她現在隻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將那林致遠和白曉兒弄死,讓她的楓兒當侯爺。
那老東西如今還不知道林致遠不是她的親生孫兒,等她知道了,會是什麽樣的表情,她迫不及待想看到了。
此時此刻,老夫人屋裏,滿滿當當站了一屋子漂亮的女眷,很是熱鬧。
老夫人見白馨兒長得雪團兒一般,身上又透著股靈透,果然十分喜愛。
她拉了白馨兒的手,戴上眼鏡細瞧,末了笑道:“曉兒這妹妹是個美人胚子,等長大了,定會將她姐姐給比下去。”
陳夫人笑道:“誰說不是呢。我先前看到少夫人時,心裏就想,竟有這樣標誌的人物,除了我們大少爺,世上再找不出第二個了。現下見了馨兒小姐,我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白馨兒聽著老夫人和陳夫人變著法兒誇自己,隻禮貌地微笑,並不見尋常女兒家的嬌羞窘迫,更沒有一絲小家子氣。
妹妹如此落落大方,白曉兒看在眼裏,自然很是欣慰。
其實老夫人和陳夫人言過其實了。
白馨兒是生得好看,但還沒到傾國傾城的程度,就是比起自己,也要遜色兩分。
但她飽讀詩書,胸有丘壑,氣度就和一般女兒家不同,更多的是雍容和超逸,因此顯得格外脫俗。
老夫人和陳夫人何時見過這樣的女孩兒,一時便移不開眼了。
林沁宛在一旁輕咳了一聲,對陳夫人眨眼,陳夫人才想起昨日就備好的見麵禮忘了給白馨兒。
“老夫人今日是第一迴見馨兒小姐,您是不是要將好東西拿出來,教我們小輩開開眼?”
陳夫人素來精明,這種時候,她絕對不能越過了老夫人去。
老夫人健忘,經陳夫人提醒,忙讓丫鬟將給白馨兒的見麵禮呈上來。
絲絨匣子裏是一條寶光璀璨的瓔珞項圈。項圈是赤金打造,上麵綴滿紅、黃、藍三色寶石,光下散發出五彩的光暈,十分地貴重,而且適合小女孩佩戴。
“今日光顧著說話了,差點忘了這個。馨兒過來,祖母給你戴上。”
“祖母,這個太貴重了,馨兒年紀小,怕經不起。”
這恐怕是老夫人壓箱底的物件,現下老夫人的兒媳婦和正經的孫女兒都在這裏。
她怕她們兩個吃心。
陳夫人看出了白曉兒的心思,忙道:“老夫人眼光好,這項圈瞧著就襯馨兒小姐。少夫人別小氣,這是老夫人為你撐麵子呢,省得馨兒小姐迴去了被安夫人笑話。”
白曉兒這才對白馨兒道:“你去吧,給祖母磕個頭。”
白馨兒給老夫人磕了頭,老夫人替她將瓔珞戴上。
因為她年紀小,皮膚特別嬌嫩,赤金的瓔珞非但不顯俗氣,反而襯得她瓷娃娃一般精美。
連林沁宛也忍不住道:“這項圈還得馨兒妹妹戴,給別人便是糟蹋了東西。”
老夫人最愛打扮人,心裏自是十分得意。
陳夫人和林沁宛趁機也將自己準備的見麵禮拿出來。
陳夫人的是一柄白玉雙麵繡的團扇,出自蜀中刺繡名家閔三娘子之手,價值不菲。
而林沁宛的是一本孤本古籍。
比起白羽扇,白馨兒顯然更喜歡那本古籍,拿到之後翻了幾頁,麵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老夫人和陳夫人瞧在眼裏,感歎世上竟有這般喜愛讀書的女孩兒。
白曉兒看了看林沁宛,心中不由點頭。
林致遠這個庶妹倒比以前沉穩了許多,心思也縝密不少。
陳夫人有這樣的女兒,也算一件幸事。
“喲,妹妹來得夠早的呀,看來我還是晚了一步。”
朱氏一身正紅色繁繡衣裙,挽了同色批皂,十二股的鳳釵顫巍巍地壓在發髻上,隨著走動振翅欲飛。
眼前的貴婦脂豔粉光,又作正室打扮,肯定就是那位和姐姐姐夫一直不對付的侯夫人。
白馨兒心中迅速有了判斷,扯了扯姐姐的衣袖。
老夫人卻厭惡地皺起了眉頭。
“好好的怎麽穿成這樣,不知道的隻怕以為你是宮裏的貴妃娘娘。”
這段日子朱氏越發地不著調了,好好的一個貴婦人整天穿金戴銀,和那暴發戶一般,沒得丟了侯府的顏麵。
朱氏也知道自己穿成這樣見小輩不合適,但陳夫人在場,她就是忍不住要將這身衣裳穿上身。
她要告訴這個賤人,即便她再得寵,平妻也不能和自己這個正妻相提並論。
鳳釵也好,正紅色也好,隻有她才有資格穿戴。
“夫人膚色白,穿正紅色越發好看。”
陳夫人垂著頭,一副低眉順眼的模樣。
朱氏見了,心裏更加來氣,剛想刺他兩句,老夫人道:“好了,既然來了就坐下吧。今日是曉兒的妹子第一次來府上,你作為侯府的夫人,萬萬不要失了禮數。”
“是,媳婦知道。”
朱氏忍著氣應了,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林沁宛和白曉兒立刻起身,這是侯府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