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任職文書出來了,可這些大人們不同意,朕就想了個法子,讓你自己定奪。”
內侍總管遞來擬任文書,林致遠看了,似乎並不吃驚。
“朕本來覺得你可以兼任兩個職位,可他們說一心不能二用,你隻能二選其一。你且想想怎麽選。”
眾人將目光投向這位年輕的狀元郎,他們很想知道他會怎麽選。
按理來說,林致遠這樣正統科舉出來的狀元,肯定要入翰林院的。且不說翰林院能得到大儒的教導,更能積累人脈,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夏的相國太師曆來都是從翰林院出來。
林致遠隻要不是傻子,應該知道該怎麽選。
不過值得考量的是皇帝的用意。
他列出這兩個官職,是不是想林致遠主動提出去太醫院?
畢竟林致遠的母親曾經謀反過,皇上明裏看重他,說不定為了堵別人的嘴呢。
林致遠將這些人的表情盡收眼底,淡淡一笑:“是不是無論微臣怎樣選,皇上都會尊重微臣的意願?”
皇帝正色道:“君無戲言,這一點你大可放心。林致遠,你想好了?”
林致遠點頭:“我兩個都選。”
此言一出,四下嘩然。
錢大人怒道:“林致遠你好大的膽子,皇上明明讓你二選其一,你卻說兩者都選,這不是欺騙皇上嗎?”
林致遠看他一眼:“錢大人,皇上方才是說你們讓我二選其一,但這並不能代表皇上的意思。莫非錢大人覺得臣子一旦提出意見,皇上就必須采納?那我倒要問問錢大人,到底你是臣還是皇上是臣,食君之祿不知忠君之事,錢大人的官當真做的好呀。”
“你……你血口噴人……我根本就不是這個意思……”
錢大人指著林致遠鼻子,氣得直哆嗦。
“錢大人不是這個意思,那是哪個意思?明明是錢大人指責我欺騙皇上。大人該好好想想,皇上是真龍天子,天威在上,豈是我等臣子隨意揣測的。”
這話既逼的錢大人無話可說,又不著痕跡地捧高了皇上。
眾人瞠目結舌看著林致遠:這孩子小小年紀,說出來的話卻比刀子還利。林琰一介莽夫,怎麽生了個這樣伶俐的兒子。
幾個老臣不約而同地想到早逝的長公主。長公主少時也是一樣的聰明,林致遠隨了他的娘。
梅翰林摸著花白的胡子上前:“林致遠,老夫是翰林院的翰林,這二選其一其實是老夫提出的。我知道你才學和醫術一樣高明,但治學和看診需要一心一意,如此才能精進。若是兩者都顧及,結果往往一邊也不成。你是個聰明孩子,應當明白道理。”
梅翰林倒是真心實意為林致遠考慮。出一個林致遠這樣的人才不易,若糟蹋了,說起來也是朝廷的損失。他作為翰林院的翰林,自然不能聽之任之。
“多謝梅大人提點。”林致遠對梅翰林恭恭敬敬行了一禮,他並不是那等不知好歹之人。孰是孰非他心裏清楚。
“梅大人擔心的無非是我不能一心二用,隻要我能做到,各位大人相必就沒有異議了吧。”
梅翰林眉毛一抖,看著林致遠的目光突然變得銳利起來。
其他人則嗤之以鼻。
一心二用?
這小子未免太狂妄了。即便他是狀元,也沒有這樣托大的。到底是沒娘的孩子,沒有教養。
就連先前對他生出好感的那些人,如今也暗自搖頭。
安佑堂臉一黑,這小子明顯是要搞事情,居然事前不給自己通氣,簡直太不將他這個先生看在眼裏。
安佑棠瞪了林致遠兩眼,轉頭去瞧皇帝。
皇帝麵上倒是看不出喜怒:“林致遠,你且說說,一心二用是個怎麽用法?”
林致遠微笑:“很簡單,我可以左手寫藥方,右手寫文章。這樣差不多就是吧。”
皇帝眼睛一亮,果然很感興趣的樣子。
“這個倒新鮮。不過你真能做到?”
“微臣不敢欺瞞皇上。”他十分篤定。
“來人啊,拿紙筆過來,林愛卿今日讓我們開開眼。”
皇帝高興得對他的稱唿都由名字變成了“林愛卿”,眾臣更疑惑:皇上到底想給他長臉還是打臉,他們怎麽完全猜不到呀。
很快書桌抬了來,筆墨備好,兩張雪白的錦州宣紙一左一右鋪陳開來,幾乎占滿整張桌子。
太醫院院長陸誠被皇帝叫了來,看見這陣勢,眉頭皺起。
“陸誠,林致遠說他能邊瞧病人邊寫文章。你是太醫院院長,就由你做個見證。”
陸誠拱手:“臣遵旨。”
退到一旁。
林致遠氣定神閑地坐下,皇帝道:“為公平起見,文章由梅翰林出。至於看診開藥……”
皇帝頓了頓,眼睛往人群裏一掃:“你們毛遂自薦吧。林愛卿是神醫,各位把握機會啊。”
半晌,一位須發皆白的瘦弱老者顫巍巍上前,他是大理寺少卿魏安。
“微臣年紀最長,不如讓微臣來。”魏安笑著看了一眼林致遠。
皇帝立刻允了,林致遠起身請魏大人。
梅翰林上前,道:“今歲江洲水患嚴重,你便以治理水患為題,寫一篇文章。”
林致遠才十幾歲,梅翰林就讓他寫這樣的時政文章,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林致遠卻沒有提出異議,他右手提筆落下第一個字,左手就搭上魏大人的手腕,開始為他診脈。
眾人見他神態安靜,右手保持書寫,抬頭對魏大人道:“還請大人張口讓下官瞧瞧舌苔。”
一刻鍾過去,林致遠文章寫好了,病也瞧完了。
兩件事情幾乎同時結束。
梅翰林和陸太醫分別拿走了林致遠的文章和藥方,和其他人一同觀看。
眾人越看越心驚,原因無他,林致遠的文章實在寫得太好。
他不僅旁征博引了大量案例,更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其中數個觀點令人耳目一新,老辣至極,是他們這些為官多年的大臣們也未曾想到的。
“好,好文章。林致遠不僅有文采,更有治國之才。皇上得此奇才,實是我大夏之福。”
“哦,依梅愛卿之意,是認同了林愛卿的文章?”
梅翰林抖著胡須,激動極了:“豈止是認同,微臣自認寫不出這樣的文章。林大人胸中有韜略,皇上瞧過便知。”
皇帝接過林致遠作的文章,半晌道:“寫得不錯,林致遠不就在翰林院跟著你吧。”
“謝皇上……”
梅翰林臨到老了尋得這麽一個徒弟,高興
勁兒就別提了。
“皇上,依微臣之見,林致遠該留在太醫院才是。”
陸太醫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看著林致遠:“你的診斷是什麽,為何給魏大人來的藥方中加重了陳皮和遠誌兩味?”
林致遠道:“魏大人常年失眠,肝氣不疏,造成氣機不暢,進而堵塞了肺經,因此夜間時常咳痰。”
聽聞林致遠準確無誤地說出他的病症,魏大人麵上閃過驚愕。
眾人瞧魏大人麵色,便猜到林致遠的診斷怕是對的。
於是都將目光看向林致遠。
林致遠接著道:“我方才說的是明麵上的症狀。其實治魏大人的病關鍵並不在疏肝潤肺。魏大人,您先前是不是一直在吃疏肝理氣的藥物,因效果不佳,又開始吃降肺火的藥?”
魏大人點頭:“被你說對了,去歲我一直在吃逍遙散,今年又換成枇杷羅漢飲,隻是一直不見成效。”
“魏大人近來是否常感到倦怠,吃飯亦沒有胃口?”
魏大人驚訝:“這件事連陸太醫也不知曉,林大人是怎麽看出來的?”
林致遠沒有賣關子:“我是根據大人的病症判斷出來的。大人因常年服藥,胃寒脾虛,藥物吃下去不能正常運化,因此不起效。其實要治好您得病並不難,隻需在疏肝潤肺的基礎上,多加幾味去濕健脾的藥,漸漸就能好了。”
林致遠說的並不深奧,除了陸太醫,其他不懂醫理的人也都懂了。
不過有人依舊不服氣,對魏大人道:“魏大人一直在陸太醫手上看診,難道說林大人醫術能超過陸大人不成。魏大人可不能聽信偏言,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啊。”
魏大人道:“我自己的事我心裏有數,我相信林大人。”
他相信林致遠,隻因林致遠居然猜出他常年服藥。
如果他的病交給林致遠調養,定是有希望的。
雖然夜間咳嗽不是什麽大病,但對一個七十來歲的看著來說,著實是種折磨。
“聽說林大人剛治好了南安王府小王爺的病,老夫這邊也拜托了。”
林致遠沒有直接答應,看向陸太醫,陸太醫倒是個光風霽月的人。
“魏大人的病拜托了。”
他摸著胡須笑了,又對皇帝道:“皇上和眾位大人方才看見了,林大人天縱之資,能在作出錦繡文章的同時開出對症的藥方。依方才說所,林大人若能一心二用,便能官授兩職。我這邊沒有異議了,不知梅大人意下如何?”
梅翰林沉吟片刻:“既然陸太醫同意,在下也沒有道理反對,隻是此事須得皇上定奪。”
梅翰林已經看出來了,這分明是皇帝和林致遠提前設好了坑,等著他們往下跳呢。
也不知道林致遠為何如此執著太醫院的職位,冒著得罪自己的風險也要唱這麽一出。
梅翰林想到這兒,心裏多少有些不虞。
不過他到底愛惜林致遠的才華。既然他執意如此,他再阻攔,便是不識趣了。隻會惹人厭煩。
內侍總管遞來擬任文書,林致遠看了,似乎並不吃驚。
“朕本來覺得你可以兼任兩個職位,可他們說一心不能二用,你隻能二選其一。你且想想怎麽選。”
眾人將目光投向這位年輕的狀元郎,他們很想知道他會怎麽選。
按理來說,林致遠這樣正統科舉出來的狀元,肯定要入翰林院的。且不說翰林院能得到大儒的教導,更能積累人脈,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夏的相國太師曆來都是從翰林院出來。
林致遠隻要不是傻子,應該知道該怎麽選。
不過值得考量的是皇帝的用意。
他列出這兩個官職,是不是想林致遠主動提出去太醫院?
畢竟林致遠的母親曾經謀反過,皇上明裏看重他,說不定為了堵別人的嘴呢。
林致遠將這些人的表情盡收眼底,淡淡一笑:“是不是無論微臣怎樣選,皇上都會尊重微臣的意願?”
皇帝正色道:“君無戲言,這一點你大可放心。林致遠,你想好了?”
林致遠點頭:“我兩個都選。”
此言一出,四下嘩然。
錢大人怒道:“林致遠你好大的膽子,皇上明明讓你二選其一,你卻說兩者都選,這不是欺騙皇上嗎?”
林致遠看他一眼:“錢大人,皇上方才是說你們讓我二選其一,但這並不能代表皇上的意思。莫非錢大人覺得臣子一旦提出意見,皇上就必須采納?那我倒要問問錢大人,到底你是臣還是皇上是臣,食君之祿不知忠君之事,錢大人的官當真做的好呀。”
“你……你血口噴人……我根本就不是這個意思……”
錢大人指著林致遠鼻子,氣得直哆嗦。
“錢大人不是這個意思,那是哪個意思?明明是錢大人指責我欺騙皇上。大人該好好想想,皇上是真龍天子,天威在上,豈是我等臣子隨意揣測的。”
這話既逼的錢大人無話可說,又不著痕跡地捧高了皇上。
眾人瞠目結舌看著林致遠:這孩子小小年紀,說出來的話卻比刀子還利。林琰一介莽夫,怎麽生了個這樣伶俐的兒子。
幾個老臣不約而同地想到早逝的長公主。長公主少時也是一樣的聰明,林致遠隨了他的娘。
梅翰林摸著花白的胡子上前:“林致遠,老夫是翰林院的翰林,這二選其一其實是老夫提出的。我知道你才學和醫術一樣高明,但治學和看診需要一心一意,如此才能精進。若是兩者都顧及,結果往往一邊也不成。你是個聰明孩子,應當明白道理。”
梅翰林倒是真心實意為林致遠考慮。出一個林致遠這樣的人才不易,若糟蹋了,說起來也是朝廷的損失。他作為翰林院的翰林,自然不能聽之任之。
“多謝梅大人提點。”林致遠對梅翰林恭恭敬敬行了一禮,他並不是那等不知好歹之人。孰是孰非他心裏清楚。
“梅大人擔心的無非是我不能一心二用,隻要我能做到,各位大人相必就沒有異議了吧。”
梅翰林眉毛一抖,看著林致遠的目光突然變得銳利起來。
其他人則嗤之以鼻。
一心二用?
這小子未免太狂妄了。即便他是狀元,也沒有這樣托大的。到底是沒娘的孩子,沒有教養。
就連先前對他生出好感的那些人,如今也暗自搖頭。
安佑堂臉一黑,這小子明顯是要搞事情,居然事前不給自己通氣,簡直太不將他這個先生看在眼裏。
安佑棠瞪了林致遠兩眼,轉頭去瞧皇帝。
皇帝麵上倒是看不出喜怒:“林致遠,你且說說,一心二用是個怎麽用法?”
林致遠微笑:“很簡單,我可以左手寫藥方,右手寫文章。這樣差不多就是吧。”
皇帝眼睛一亮,果然很感興趣的樣子。
“這個倒新鮮。不過你真能做到?”
“微臣不敢欺瞞皇上。”他十分篤定。
“來人啊,拿紙筆過來,林愛卿今日讓我們開開眼。”
皇帝高興得對他的稱唿都由名字變成了“林愛卿”,眾臣更疑惑:皇上到底想給他長臉還是打臉,他們怎麽完全猜不到呀。
很快書桌抬了來,筆墨備好,兩張雪白的錦州宣紙一左一右鋪陳開來,幾乎占滿整張桌子。
太醫院院長陸誠被皇帝叫了來,看見這陣勢,眉頭皺起。
“陸誠,林致遠說他能邊瞧病人邊寫文章。你是太醫院院長,就由你做個見證。”
陸誠拱手:“臣遵旨。”
退到一旁。
林致遠氣定神閑地坐下,皇帝道:“為公平起見,文章由梅翰林出。至於看診開藥……”
皇帝頓了頓,眼睛往人群裏一掃:“你們毛遂自薦吧。林愛卿是神醫,各位把握機會啊。”
半晌,一位須發皆白的瘦弱老者顫巍巍上前,他是大理寺少卿魏安。
“微臣年紀最長,不如讓微臣來。”魏安笑著看了一眼林致遠。
皇帝立刻允了,林致遠起身請魏大人。
梅翰林上前,道:“今歲江洲水患嚴重,你便以治理水患為題,寫一篇文章。”
林致遠才十幾歲,梅翰林就讓他寫這樣的時政文章,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林致遠卻沒有提出異議,他右手提筆落下第一個字,左手就搭上魏大人的手腕,開始為他診脈。
眾人見他神態安靜,右手保持書寫,抬頭對魏大人道:“還請大人張口讓下官瞧瞧舌苔。”
一刻鍾過去,林致遠文章寫好了,病也瞧完了。
兩件事情幾乎同時結束。
梅翰林和陸太醫分別拿走了林致遠的文章和藥方,和其他人一同觀看。
眾人越看越心驚,原因無他,林致遠的文章實在寫得太好。
他不僅旁征博引了大量案例,更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其中數個觀點令人耳目一新,老辣至極,是他們這些為官多年的大臣們也未曾想到的。
“好,好文章。林致遠不僅有文采,更有治國之才。皇上得此奇才,實是我大夏之福。”
“哦,依梅愛卿之意,是認同了林愛卿的文章?”
梅翰林抖著胡須,激動極了:“豈止是認同,微臣自認寫不出這樣的文章。林大人胸中有韜略,皇上瞧過便知。”
皇帝接過林致遠作的文章,半晌道:“寫得不錯,林致遠不就在翰林院跟著你吧。”
“謝皇上……”
梅翰林臨到老了尋得這麽一個徒弟,高興
勁兒就別提了。
“皇上,依微臣之見,林致遠該留在太醫院才是。”
陸太醫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看著林致遠:“你的診斷是什麽,為何給魏大人來的藥方中加重了陳皮和遠誌兩味?”
林致遠道:“魏大人常年失眠,肝氣不疏,造成氣機不暢,進而堵塞了肺經,因此夜間時常咳痰。”
聽聞林致遠準確無誤地說出他的病症,魏大人麵上閃過驚愕。
眾人瞧魏大人麵色,便猜到林致遠的診斷怕是對的。
於是都將目光看向林致遠。
林致遠接著道:“我方才說的是明麵上的症狀。其實治魏大人的病關鍵並不在疏肝潤肺。魏大人,您先前是不是一直在吃疏肝理氣的藥物,因效果不佳,又開始吃降肺火的藥?”
魏大人點頭:“被你說對了,去歲我一直在吃逍遙散,今年又換成枇杷羅漢飲,隻是一直不見成效。”
“魏大人近來是否常感到倦怠,吃飯亦沒有胃口?”
魏大人驚訝:“這件事連陸太醫也不知曉,林大人是怎麽看出來的?”
林致遠沒有賣關子:“我是根據大人的病症判斷出來的。大人因常年服藥,胃寒脾虛,藥物吃下去不能正常運化,因此不起效。其實要治好您得病並不難,隻需在疏肝潤肺的基礎上,多加幾味去濕健脾的藥,漸漸就能好了。”
林致遠說的並不深奧,除了陸太醫,其他不懂醫理的人也都懂了。
不過有人依舊不服氣,對魏大人道:“魏大人一直在陸太醫手上看診,難道說林大人醫術能超過陸大人不成。魏大人可不能聽信偏言,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啊。”
魏大人道:“我自己的事我心裏有數,我相信林大人。”
他相信林致遠,隻因林致遠居然猜出他常年服藥。
如果他的病交給林致遠調養,定是有希望的。
雖然夜間咳嗽不是什麽大病,但對一個七十來歲的看著來說,著實是種折磨。
“聽說林大人剛治好了南安王府小王爺的病,老夫這邊也拜托了。”
林致遠沒有直接答應,看向陸太醫,陸太醫倒是個光風霽月的人。
“魏大人的病拜托了。”
他摸著胡須笑了,又對皇帝道:“皇上和眾位大人方才看見了,林大人天縱之資,能在作出錦繡文章的同時開出對症的藥方。依方才說所,林大人若能一心二用,便能官授兩職。我這邊沒有異議了,不知梅大人意下如何?”
梅翰林沉吟片刻:“既然陸太醫同意,在下也沒有道理反對,隻是此事須得皇上定奪。”
梅翰林已經看出來了,這分明是皇帝和林致遠提前設好了坑,等著他們往下跳呢。
也不知道林致遠為何如此執著太醫院的職位,冒著得罪自己的風險也要唱這麽一出。
梅翰林想到這兒,心裏多少有些不虞。
不過他到底愛惜林致遠的才華。既然他執意如此,他再阻攔,便是不識趣了。隻會惹人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