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白曉兒應了一聲,臉有些發燒。
安大學士恰巧轉頭,白曉兒忙行禮:“下官見過安大學士。”
安大學士倒是十分溫和,隻笑了笑:“白大人年輕有為,馨兒姑娘也天資聰穎。難得,難得啊。”
白曉兒想到安大學士是林致遠的老師,不禁有些羞赧。
這時,安夫人道:“夫君,不如我們去外麵,讓阿遠將文章寫完。你不是總說要看看白小姐,這次好容易才見著,就多呆一會兒,吃完飯再走。”
最後一句話是對白曉兒說的,白曉兒是晚輩,自然不好推辭。
安夫人放下糕點,對女兒招了招手,芙姐兒牽著白馨兒的手蹦蹦跳跳往院子裏去了。
白曉兒隨安氏夫婦去了花廳,安氏拉她坐在自己身前,握著她的手道:“好孩子,你的事我和阿遠的師父都知曉。你是個聰慧地,也是個命苦的,如今能嫁給阿遠,也是你的福氣。阿遠這個孩子,外麵看著冷,其實最會疼人了。他心中對你極為愛重,往後你們便好好過日子吧。”
白曉兒沒想到安夫人會給她說這些掏心窩子的話,不由愣住,眼眶也有些紅了。
安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安大人突然道:“白小姐,你即將嫁給阿遠,我作為他的師父,有些話必須告訴你。”
白曉兒道:“安大人請講。”
安大人道:“不瞞白小姐,當阿遠告訴我他要娶你的時候,我是反對過的。”
白曉兒臉色發白,道:“我知道我隻是個鄉野女子,沒有強大的母族,娶我對阿遠而言一點好處也沒有。阿遠不被父親所喜,母親又是那樣的身份,不知多少人想對他下手。如果他娶了柔嘉郡主或許其他世家女子,往後的路會好走得多。”
安大人聽到這裏,不由感歎:“你倒是個聰明人,怪不得阿遠喜歡你。雖然阿遠執意娶你,我也同意了,但我心底終究認為阿遠應當娶世家女。白小姐,呆在阿遠身邊對你而言同樣不是好事。倘若有一天他被人暗算,你沒有退路,也會跟著一同遭殃,甚至會性命難保。白小姐,雖然陛下已經賜婚,但一切還來得及。若你不願嫁給阿遠,我可以讓皇上收迴成命。”
白曉兒深吸了一口氣,道:“安大人,我已經認定了阿遠,除非他主動放棄,否則我定不會放棄他。阿遠待我情深義重,我又豈能因為這些困難就放棄與他在一起。”
安大人看了她一瞬,見她麵上沒有一絲動搖之色,不由笑了:“好,好,你既拿定主意,這門親就定了。白小姐,阿遠果然沒看錯你。”
安夫人嗔怪地瞪了安大學士一眼:“讓你嚇唬人家小姑娘。”
又對白曉兒道:“曉兒丫頭,今日找你過來,是有件事想征詢你的意見。你如今父母雙亡,家裏也沒有其他長輩。我和阿遠的師父打算收你作義女,你看如何?”
白曉兒訝然:“夫人,您為何突然要收我做義女?”
安夫人說:“你是個好孩子,在清風鎮我就覺得和你投緣。而且我膝下唯有芙姐兒一個女兒,我怕我們去了無人照拂她,便想給她找個精明能幹的姐姐。曉兒丫頭,你不要覺得這是施舍,我們是真心想收你作義女,希望你不要拒絕。”
安大人也誠摯地道:“阿遠雖是我的徒兒,但也是我的半個兒子,白小姐,希望你不要拒絕。這也是阿遠所希望的。”
白曉兒聽了這話,拒絕的話再說不出口。她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得了安氏的庇佑,對林致遠百害無一利。
況且安大學士和安夫人都是人品貴重的人,做他們的幹女兒,自己簡直占了天大的好處。
她起身,盈盈下拜:“義父,義母,承蒙你們不棄,從今往後我就是你們的女兒,我會像照顧親妹妹一樣照顧芙姐兒,也會好好孝敬義父義母。”
安大學士和安夫人相視一笑,扶白曉兒起來。
三人坐在花廳裏說了一會子話,安大學士見識淵博,安夫人幽默風趣,加上白曉兒也是口齒伶俐的,三人關係一下子熟稔了不少,白曉兒也更加自在起來。
安夫人是真的高興,白曉兒不僅聰明,而且溫柔體貼,當真與她十分投緣。
“三日後我就下帖子擺酒,讓人知曉我們安府的這件大喜事。”
白曉兒猶疑道:“義母,會不會太鋪張了?”
安夫人笑道:“我們安府子嗣不豐,這是大事,怎麽辦都不為過的。”
白曉兒見安大學士也同意,便答應下來。
待林致遠寫完文章,書童過來喚安大學士。
安大學士去了沒多久,就和林致遠一同過來,臉上是掩不住的喜悅。
“阿遠今日做的文章簡直妙極了。”他與白曉兒說道:“你的誥命夫人這次是少不了了。”
白曉兒暗自吃驚,麵上卻不露,隻笑著道:“這也是義父的功勞。”
林致遠見她喚師父“義父”,便知道那件事她答應了,心裏也十分高興:“曉兒,我師父有許多壓箱底的寶貝,到時讓他娶幾件出來,給你添妝。”
白曉兒還未如何,安大學士已經笑起來:“我的那些東西,隻要你瞧得上的,盡數拿去便是。”
白曉兒抿著嘴兒笑:“義父不用理他,他的東西已經夠多了,那些給芙姐兒留著吧。”
最後白曉兒姐妹和林致遠留在這裏用飯,吃畢飯,林致遠主動提出送白曉兒迴蕪園。
安夫人自然是應允的。
二人上了馬車,白曉兒落下車簾,兩隻眼睛盯著林致遠看了半天,林致遠道:“曉曉看什麽?”
白曉兒輕哼:“林致遠,你到底有多少事瞞著我。義父說你文章寫得極好,可他不知道你在清風鎮根本就沒念過一天書。你的文章起先都是和誰學的?”
林致遠笑了:“曉曉,你的夫君天縱奇才,打在娘胎裏就會寫文章了。你莫要冤枉我。”
白曉兒不信,非要問個究竟,林致遠隻是不答。
她想到林致遠科考在即,等考完了再問他不遲,便沒有繼續逼他。
林致遠見她消停了,突然彎唇,伸臂將她攬進懷裏。
“曉曉,這幾日我好想你,險些連書都讀不進去。你這幾日可想過我?”
白曉兒鼓著臉頰道:“我都快忙死了,沒空想你。”
她說的是真話,因侯府給的聘禮太厚了,她不得不讓管家四處給她采買嫁妝。雖然她有銀子,但時間實在太急,到現在為止還有好些東西都沒買著。
比如那雕花拔步千工床,訂做已經來不及了,她隻能得著從江南調貨,還不知能不能趕上婚禮。
林致遠在她唇上輕輕啄了一下:“不就是嫁妝的事,就將你愁成這樣了?”
白曉兒哀怨地道:“什麽叫‘就是嫁妝的事’,我一輩子才成一次親,若不是你搬了那麽多聘禮來,我也不至於滿世界地去尋嫁妝。我不是怕你被人家笑話麽?”
林致遠道:“誰敢笑話我,難道我林致遠還貪媳婦兒的嫁妝不成?”
白曉兒道:“你不在乎,可是我在乎。侯府又不是隻有你一個兒子,還有朱氏看著呢,我不想……不想因這事讓你被人說道。”
白曉兒說得是實情。大夏士族極愛體麵,嫁娶事宜不但看聘禮,更重要的是看新娘子的嫁妝。
白曉兒其實自己並不看重這個,也不在乎旁人的目光。但她現在要嫁給林致遠了,便要為他著想。
他是要走仕途的人,體麵對他而言很重要。
林致遠知道白曉兒的心思,心下一陣愧疚,握緊了白曉兒的手。
“曉曉都是我不好,明知時間緊急,還逼著你嫁我。我看不如這樣,你缺什麽告訴我,我讓人去采買,這樣也便宜些。”
白曉兒本想拒絕,因著嫁妝須得女方準備才吉利,不過現下也沒法子計較這個了,她想了想點頭:“我一會迴去將單子擬了,你照著買就是。隻一點,銀子我出。”
林致遠失笑:“我的銀子不都是你的銀子,這有什麽好計較的。”
白曉兒道:“我還沒問你呢,在清風鎮時你明明和我一樣窮,如今哪來的那麽多銀子。難不成你私下裏在做什麽買賣?”
林致遠點了點她的鼻梁:“什麽都瞞不過你。我私下裏有些生意,等你嫁過來了,就交由你打理。”
白曉兒聞言道:“不會是什麽見不得的勾當吧?”
林致遠笑:“你想哪裏去了,你夫君最是本分,那些東西我是不碰的。”
白曉兒抿著嘴笑了。
他明明比自己隻大兩歲,看著還是少年的模樣,這聲“夫君”從他嘴裏說出來,著實有些好笑。
林致遠見她笑靨如花,心中亦是十分鬆快,想到即將到來的一場硬仗,不禁握了握拳頭。
白曉兒迴家,果然很快將單子擬好。
林致遠拿了單子,沒有逗留,轉身迴了侯府。
林沁宛見他迴了,立刻將這幾日發生地事告訴他聽。
林致遠聽了,讚許地點頭:“你做的很好。以後這種事不必請示我,你自己拿主意便可。”
安大學士恰巧轉頭,白曉兒忙行禮:“下官見過安大學士。”
安大學士倒是十分溫和,隻笑了笑:“白大人年輕有為,馨兒姑娘也天資聰穎。難得,難得啊。”
白曉兒想到安大學士是林致遠的老師,不禁有些羞赧。
這時,安夫人道:“夫君,不如我們去外麵,讓阿遠將文章寫完。你不是總說要看看白小姐,這次好容易才見著,就多呆一會兒,吃完飯再走。”
最後一句話是對白曉兒說的,白曉兒是晚輩,自然不好推辭。
安夫人放下糕點,對女兒招了招手,芙姐兒牽著白馨兒的手蹦蹦跳跳往院子裏去了。
白曉兒隨安氏夫婦去了花廳,安氏拉她坐在自己身前,握著她的手道:“好孩子,你的事我和阿遠的師父都知曉。你是個聰慧地,也是個命苦的,如今能嫁給阿遠,也是你的福氣。阿遠這個孩子,外麵看著冷,其實最會疼人了。他心中對你極為愛重,往後你們便好好過日子吧。”
白曉兒沒想到安夫人會給她說這些掏心窩子的話,不由愣住,眼眶也有些紅了。
安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安大人突然道:“白小姐,你即將嫁給阿遠,我作為他的師父,有些話必須告訴你。”
白曉兒道:“安大人請講。”
安大人道:“不瞞白小姐,當阿遠告訴我他要娶你的時候,我是反對過的。”
白曉兒臉色發白,道:“我知道我隻是個鄉野女子,沒有強大的母族,娶我對阿遠而言一點好處也沒有。阿遠不被父親所喜,母親又是那樣的身份,不知多少人想對他下手。如果他娶了柔嘉郡主或許其他世家女子,往後的路會好走得多。”
安大人聽到這裏,不由感歎:“你倒是個聰明人,怪不得阿遠喜歡你。雖然阿遠執意娶你,我也同意了,但我心底終究認為阿遠應當娶世家女。白小姐,呆在阿遠身邊對你而言同樣不是好事。倘若有一天他被人暗算,你沒有退路,也會跟著一同遭殃,甚至會性命難保。白小姐,雖然陛下已經賜婚,但一切還來得及。若你不願嫁給阿遠,我可以讓皇上收迴成命。”
白曉兒深吸了一口氣,道:“安大人,我已經認定了阿遠,除非他主動放棄,否則我定不會放棄他。阿遠待我情深義重,我又豈能因為這些困難就放棄與他在一起。”
安大人看了她一瞬,見她麵上沒有一絲動搖之色,不由笑了:“好,好,你既拿定主意,這門親就定了。白小姐,阿遠果然沒看錯你。”
安夫人嗔怪地瞪了安大學士一眼:“讓你嚇唬人家小姑娘。”
又對白曉兒道:“曉兒丫頭,今日找你過來,是有件事想征詢你的意見。你如今父母雙亡,家裏也沒有其他長輩。我和阿遠的師父打算收你作義女,你看如何?”
白曉兒訝然:“夫人,您為何突然要收我做義女?”
安夫人說:“你是個好孩子,在清風鎮我就覺得和你投緣。而且我膝下唯有芙姐兒一個女兒,我怕我們去了無人照拂她,便想給她找個精明能幹的姐姐。曉兒丫頭,你不要覺得這是施舍,我們是真心想收你作義女,希望你不要拒絕。”
安大人也誠摯地道:“阿遠雖是我的徒兒,但也是我的半個兒子,白小姐,希望你不要拒絕。這也是阿遠所希望的。”
白曉兒聽了這話,拒絕的話再說不出口。她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得了安氏的庇佑,對林致遠百害無一利。
況且安大學士和安夫人都是人品貴重的人,做他們的幹女兒,自己簡直占了天大的好處。
她起身,盈盈下拜:“義父,義母,承蒙你們不棄,從今往後我就是你們的女兒,我會像照顧親妹妹一樣照顧芙姐兒,也會好好孝敬義父義母。”
安大學士和安夫人相視一笑,扶白曉兒起來。
三人坐在花廳裏說了一會子話,安大學士見識淵博,安夫人幽默風趣,加上白曉兒也是口齒伶俐的,三人關係一下子熟稔了不少,白曉兒也更加自在起來。
安夫人是真的高興,白曉兒不僅聰明,而且溫柔體貼,當真與她十分投緣。
“三日後我就下帖子擺酒,讓人知曉我們安府的這件大喜事。”
白曉兒猶疑道:“義母,會不會太鋪張了?”
安夫人笑道:“我們安府子嗣不豐,這是大事,怎麽辦都不為過的。”
白曉兒見安大學士也同意,便答應下來。
待林致遠寫完文章,書童過來喚安大學士。
安大學士去了沒多久,就和林致遠一同過來,臉上是掩不住的喜悅。
“阿遠今日做的文章簡直妙極了。”他與白曉兒說道:“你的誥命夫人這次是少不了了。”
白曉兒暗自吃驚,麵上卻不露,隻笑著道:“這也是義父的功勞。”
林致遠見她喚師父“義父”,便知道那件事她答應了,心裏也十分高興:“曉兒,我師父有許多壓箱底的寶貝,到時讓他娶幾件出來,給你添妝。”
白曉兒還未如何,安大學士已經笑起來:“我的那些東西,隻要你瞧得上的,盡數拿去便是。”
白曉兒抿著嘴兒笑:“義父不用理他,他的東西已經夠多了,那些給芙姐兒留著吧。”
最後白曉兒姐妹和林致遠留在這裏用飯,吃畢飯,林致遠主動提出送白曉兒迴蕪園。
安夫人自然是應允的。
二人上了馬車,白曉兒落下車簾,兩隻眼睛盯著林致遠看了半天,林致遠道:“曉曉看什麽?”
白曉兒輕哼:“林致遠,你到底有多少事瞞著我。義父說你文章寫得極好,可他不知道你在清風鎮根本就沒念過一天書。你的文章起先都是和誰學的?”
林致遠笑了:“曉曉,你的夫君天縱奇才,打在娘胎裏就會寫文章了。你莫要冤枉我。”
白曉兒不信,非要問個究竟,林致遠隻是不答。
她想到林致遠科考在即,等考完了再問他不遲,便沒有繼續逼他。
林致遠見她消停了,突然彎唇,伸臂將她攬進懷裏。
“曉曉,這幾日我好想你,險些連書都讀不進去。你這幾日可想過我?”
白曉兒鼓著臉頰道:“我都快忙死了,沒空想你。”
她說的是真話,因侯府給的聘禮太厚了,她不得不讓管家四處給她采買嫁妝。雖然她有銀子,但時間實在太急,到現在為止還有好些東西都沒買著。
比如那雕花拔步千工床,訂做已經來不及了,她隻能得著從江南調貨,還不知能不能趕上婚禮。
林致遠在她唇上輕輕啄了一下:“不就是嫁妝的事,就將你愁成這樣了?”
白曉兒哀怨地道:“什麽叫‘就是嫁妝的事’,我一輩子才成一次親,若不是你搬了那麽多聘禮來,我也不至於滿世界地去尋嫁妝。我不是怕你被人家笑話麽?”
林致遠道:“誰敢笑話我,難道我林致遠還貪媳婦兒的嫁妝不成?”
白曉兒道:“你不在乎,可是我在乎。侯府又不是隻有你一個兒子,還有朱氏看著呢,我不想……不想因這事讓你被人說道。”
白曉兒說得是實情。大夏士族極愛體麵,嫁娶事宜不但看聘禮,更重要的是看新娘子的嫁妝。
白曉兒其實自己並不看重這個,也不在乎旁人的目光。但她現在要嫁給林致遠了,便要為他著想。
他是要走仕途的人,體麵對他而言很重要。
林致遠知道白曉兒的心思,心下一陣愧疚,握緊了白曉兒的手。
“曉曉都是我不好,明知時間緊急,還逼著你嫁我。我看不如這樣,你缺什麽告訴我,我讓人去采買,這樣也便宜些。”
白曉兒本想拒絕,因著嫁妝須得女方準備才吉利,不過現下也沒法子計較這個了,她想了想點頭:“我一會迴去將單子擬了,你照著買就是。隻一點,銀子我出。”
林致遠失笑:“我的銀子不都是你的銀子,這有什麽好計較的。”
白曉兒道:“我還沒問你呢,在清風鎮時你明明和我一樣窮,如今哪來的那麽多銀子。難不成你私下裏在做什麽買賣?”
林致遠點了點她的鼻梁:“什麽都瞞不過你。我私下裏有些生意,等你嫁過來了,就交由你打理。”
白曉兒聞言道:“不會是什麽見不得的勾當吧?”
林致遠笑:“你想哪裏去了,你夫君最是本分,那些東西我是不碰的。”
白曉兒抿著嘴笑了。
他明明比自己隻大兩歲,看著還是少年的模樣,這聲“夫君”從他嘴裏說出來,著實有些好笑。
林致遠見她笑靨如花,心中亦是十分鬆快,想到即將到來的一場硬仗,不禁握了握拳頭。
白曉兒迴家,果然很快將單子擬好。
林致遠拿了單子,沒有逗留,轉身迴了侯府。
林沁宛見他迴了,立刻將這幾日發生地事告訴他聽。
林致遠聽了,讚許地點頭:“你做的很好。以後這種事不必請示我,你自己拿主意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