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二姐,我迴來了。”
正說著話,白馨兒迴了。
她噠噠噠地跑來,把空碗擱灶台上,一頭紮進白曉兒懷裏:“二姐,奶真沒給俺四叔飯吃呢。四叔說虧得馨兒給送飯,不然就得餓著肚子下田啦。”
“還好意思說呢,送個飯去了這麽久,是不是又貪玩了?”白曉兒刮著她的小鼻子,滿臉寵溺。
白馨兒嘟起小嘴:“馨兒沒貪玩,馨兒送完飯準備去看爺。沒想爺不在,奶、姑和大伯母幾個關屋裏頭說話,我好奇,就蹲窗子底下聽了一會兒。”
白曉兒便問道:“那你聽著什麽了沒?”
白馨兒歪著腦袋,仔細迴想:“她們起先說話很小聲,聽不大清,後來姑不知咋地就惱了,高聲罵起大伯母來,說家裏沒錢……大伯母和她們吵起來,說家裏頭有錢給閨女辦嫁妝,沒錢給大郎哥說媳婦兒,這是沒天理的事兒,要找爺去說理呢。”
白曉兒和白蕊兒對視一眼,心裏明鏡似的。
丁氏早不鬧晚不鬧偏挑這個時候鬧,肯定是瞧昨天白老太剛搜了二兒媳袁氏的屋子,想趁機打秋風。
她認定白老太手中有錢。
“姐,你說奶會拿錢出來給大郎哥娶媳婦嗎?”白曉兒問白蕊兒。
白蕊兒想了想搖頭:“我覺著不會,姑翻了年就得出門子,奶總說沒好物件壓箱底兒,對不住姑。二伯母的玉鐲肯定要留著給姑壓箱,就是爺親自來說,奶也不會鬆口。”
白曉兒亦讚同。
白老太雖然孤拐,但對自己的老來女那是眼珠子似地疼。
白家所有的孫子加起來,恐怕都比不得白嬌鳳在她心裏的分量。
區區一個大郎,就更不必說了。
白曉兒笑了笑,便把這事兒丟開,她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她掂了下簸箕裏的竹筍,大約十五六根。因都是緊著嫩的挑的,個兒有點小,合著差不多能做一壇子。
保險起見,還是先緊著這些做,試試水再說。
“馨兒,二姐要幹活兒啦,你去前頭看著,別讓其他人瞧見咱。”
白馨兒立刻搬起小馬紮,噠噠噠地跑前頭坐著放風去了。
白曉兒便在腰間係了塊幹淨的圍布,紮好袖口,用皂角洗幹淨手,讓白蕊兒去燒開水。
做醃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幹淨,一旦細菌超標,往往在醃製過程中就可能壞掉。因此衛生一點都馬虎不得。
水開了,白蕊兒按照吩咐,把待會要用到的砧板並菜刀等物燙過一遍,白曉兒檢查無誤,兩人才開始動手。
先是切作料,紅豔豔的幹辣椒被白曉兒切成了細末兒,生薑切成片。再來就是切筍條。
白曉兒把筍子片成片摞好,手起刀落間,嫩筍就變成了小指頭一般粗細、兩寸來長的筍條,且根根均勻,切口鋒利。
白蕊兒看得心癢,忍不住拈了根:“曉兒可真厲害,這刀工怕是都趕得上酒樓裏的廚子了。”
“哪有呀?”
白曉兒笑,和白蕊兒一塊將筍條用溫開水洗淨,瀝幹了裝進沸水燙過的壇子,又撒上鹽巴、生薑和辣椒末,用手攪拌均勻,最後蓋上蓋子。
“成了。”她輕輕吐了口氣。
“這樣……就成了?”白蕊兒覺得不可思議。
在她看來,能夠拿出去賣的吃食應該都是很花哨的。
這樣的東西……真能賣到錢嗎?
白曉兒知她心中所想,噗嗤一笑:“姐,你可別小瞧了這酸筍,瞧著不起眼,味道卻鮮著呢。再過個十天左右就能吃了,到時候你第一個嚐。”
“十天,竟要這麽久麽?”白蕊兒驚詫。
白曉兒點頭:“嗯。現下天氣冷,醃的時間長,夏天就短些,如果有酒就更快,差不多兩三天就能吃。”
“酒,我記得家裏好像有,是前年姥爺給的,爹一直舍不得喝哩,應該還剩一多半。你等著我這就去拿。”
白蕊兒很快拿來酒,白曉兒倒了半碗進去,小心封好蓋子。
因屋裏暖和,姐妹兩個又將壇子搬到床底,好讓酸筍快點發酵。
等待的日子總是漫長的。
短短三日,白曉兒感覺像過了三月,同時心裏頭也添了忐忑。
她害怕失敗,娘的藥隻剩最後一天,她急需用錢。
上房那頭不可能再給柳氏抓藥,自己也不好再找黃寡婦借。
酸筍就是唯一的機會。
這期間,她和白蕊兒自然也幹了不少事:魚抓了兩迴,筍挖了一迴,除了自己吃,給黃寡婦那邊也送去些,黃寡婦又迴了好些東西,裏頭居然還有一大包紅糖。
經過這幾日精心調養,柳氏則不再整日裏眩暈,身上有了力氣,氣色也漸漸好起來:原本枯槁黯淡的臉蛋如今豐潤了些,兩頰甚至開始現出紅暈。
這麽一瞧,柳氏五官的標誌倒顯了出來,這就更堅定了白曉兒要給柳氏接著調養的決心。
她感歎:“娘長得真好看,就是這些年操勞狠了,還好底子在,這不幾天就養迴來了。”
白蕊兒與有榮焉:“曉兒你不曉得,娘年輕時是村裏有名的漂亮姑娘,一點兒不比黃嬸兒差,說親的人都從村東排到村西去了,可她偏生瞧中了咱爹。”
柳氏大窘:“你這孩子打哪兒聽來的渾話,這麽大把年紀了還說啥好看不好看的,沒得讓人笑話咱。”
“誰會笑話,是羨慕才是。”
幾個孩子都看著柳氏笑,氣氛十分溫馨。
白曉兒猶豫一陣,懷著忐忑的心情開了壇子。
還好還好,不負所望。
她重生後第一迴做酸筍,在衛生條件沒那麽好的情況下,居然成功了。
可見老天是眷顧她的。
“娘,姐,馨兒,你們快來嚐嚐味道咋樣?”
她拿了雙沒沾油的幹淨筷子,夾了滿滿一碟子白玉一般的酸筍過來。
“呀,已經能吃了呀。”白蕊兒起身。
“嗯,姐快嚐嚐。”白曉兒催促。
白蕊兒夾了兩根,先聞了聞,而後送進嘴裏,慢慢咀嚼著。
白曉兒迫不及待:“怎麽樣,好吃麽?”
白蕊兒頓了頓:“好吃,太好吃了,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筍。”
筍又脆又嫩,一點都不柴,麻辣中帶著股鮮香,爽口極了,果真和白曉兒說的一樣:瞧著不起眼,味道卻好極。教人吃了還想吃。
“大姐,大姐,馨兒也要吃。”
白馨兒早等不及了,烏溜溜的大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盤子。
白蕊兒忙送了一筷子給她。白馨兒怕辣,卻吃得滿嘴生津,停不下口,嚇得白蕊兒忙道:“馨兒快別吃了,當心胃受不住,還得留點兒給娘呢。”
柳氏雲裏霧裏,白曉兒便將這事兒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她,同時讓她嚐了一點酸筍,柳氏驚訝不已。
“這真是你們自個琢磨出來的?阿彌陀佛,果真是菩薩點化,俺曉兒的福運到了。”
柳氏說著,便想起前些時日發生的那些事,心疼閨女之下又流了場眼淚。
姐妹幾個好歹勸住,白曉兒知道柳氏孝順,便給她打預防針:“娘,咱家做酸筍的事兒可千萬不能告訴爺奶。爺那邊還好,奶奶肯定會向咱要做酸筍的方子。這方子是菩薩托夢告訴的,要讓旁人曉得,到時候菩薩降罪,說不定我就活不成了。”
柳氏嚇得臉色煞白,一疊聲兒道:“曉兒別怕,娘不說呢,就算爛肚子裏也不告訴旁人,菩薩不會怪罪俺曉兒的。”
柳氏原本確實有一肚子話,想讓白曉兒送酸筍去上房,或是賣了的錢交到公中。
這下倒唬得不敢提了。
白曉兒見目的達到,便沒多說,裝了碗酸筍提著去隔壁找黃寡婦。
今天黃寡婦的獨子黃阿牛身上有些不好,黃寡婦便沒出攤,見白曉兒來了,倒是十分高興。
“曉兒來了啊,你娘可好些了?”
“多虧了嬸子給的紅糖天天喝著,娘好多了,估摸再過幾天就能出屋了。”白曉兒說道。
“呀,能出屋了是好事啊,不過還得悠著些,要被老夜叉知道了,說不定又指派你娘幹活哩,曉兒,你和你姐可得長點心。”
“嬸兒我省得,等晚上沒人了我再扶娘出去走。”
黃寡婦笑了。
白曉兒是個靈透的孩子,一點就通。
她越瞧越喜歡。
“嬸兒,阿牛弟弟咋樣了,我聽我姐說他積食吃不進飯,特地拿了點酸筍過來。”
“哎,這孩子不知怎麽地,病了一場倒變得嬌氣起來,雞蛋羹都不肯吃。今兒早起吃了幾口菜粥就說飽了,這會子還躺著。等他好全了,看我不打他屁股。”
提到兒子,黃寡婦一臉擔憂,白曉兒勸道:“嬸兒,阿牛弟弟懂事著呢,小兒脾胃差,存了食還得消化幾天。我剛好帶了碗開胃的菜來,你給他嚐點子,我娘都說病中吃這個好哩。”
“真的?快讓我瞧瞧。”
白曉兒便從籃子裏拿出酸筍,給黃寡婦嚐了一口,黃寡婦眼睛一亮:“這個味兒好,是筍子做的吧,挺開胃的,就是有點兒辣。”
白曉兒笑:“這不妨事,小孩子吃的時候在水裏擺一擺就成。”
正說著話,白馨兒迴了。
她噠噠噠地跑來,把空碗擱灶台上,一頭紮進白曉兒懷裏:“二姐,奶真沒給俺四叔飯吃呢。四叔說虧得馨兒給送飯,不然就得餓著肚子下田啦。”
“還好意思說呢,送個飯去了這麽久,是不是又貪玩了?”白曉兒刮著她的小鼻子,滿臉寵溺。
白馨兒嘟起小嘴:“馨兒沒貪玩,馨兒送完飯準備去看爺。沒想爺不在,奶、姑和大伯母幾個關屋裏頭說話,我好奇,就蹲窗子底下聽了一會兒。”
白曉兒便問道:“那你聽著什麽了沒?”
白馨兒歪著腦袋,仔細迴想:“她們起先說話很小聲,聽不大清,後來姑不知咋地就惱了,高聲罵起大伯母來,說家裏沒錢……大伯母和她們吵起來,說家裏頭有錢給閨女辦嫁妝,沒錢給大郎哥說媳婦兒,這是沒天理的事兒,要找爺去說理呢。”
白曉兒和白蕊兒對視一眼,心裏明鏡似的。
丁氏早不鬧晚不鬧偏挑這個時候鬧,肯定是瞧昨天白老太剛搜了二兒媳袁氏的屋子,想趁機打秋風。
她認定白老太手中有錢。
“姐,你說奶會拿錢出來給大郎哥娶媳婦嗎?”白曉兒問白蕊兒。
白蕊兒想了想搖頭:“我覺著不會,姑翻了年就得出門子,奶總說沒好物件壓箱底兒,對不住姑。二伯母的玉鐲肯定要留著給姑壓箱,就是爺親自來說,奶也不會鬆口。”
白曉兒亦讚同。
白老太雖然孤拐,但對自己的老來女那是眼珠子似地疼。
白家所有的孫子加起來,恐怕都比不得白嬌鳳在她心裏的分量。
區區一個大郎,就更不必說了。
白曉兒笑了笑,便把這事兒丟開,她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她掂了下簸箕裏的竹筍,大約十五六根。因都是緊著嫩的挑的,個兒有點小,合著差不多能做一壇子。
保險起見,還是先緊著這些做,試試水再說。
“馨兒,二姐要幹活兒啦,你去前頭看著,別讓其他人瞧見咱。”
白馨兒立刻搬起小馬紮,噠噠噠地跑前頭坐著放風去了。
白曉兒便在腰間係了塊幹淨的圍布,紮好袖口,用皂角洗幹淨手,讓白蕊兒去燒開水。
做醃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幹淨,一旦細菌超標,往往在醃製過程中就可能壞掉。因此衛生一點都馬虎不得。
水開了,白蕊兒按照吩咐,把待會要用到的砧板並菜刀等物燙過一遍,白曉兒檢查無誤,兩人才開始動手。
先是切作料,紅豔豔的幹辣椒被白曉兒切成了細末兒,生薑切成片。再來就是切筍條。
白曉兒把筍子片成片摞好,手起刀落間,嫩筍就變成了小指頭一般粗細、兩寸來長的筍條,且根根均勻,切口鋒利。
白蕊兒看得心癢,忍不住拈了根:“曉兒可真厲害,這刀工怕是都趕得上酒樓裏的廚子了。”
“哪有呀?”
白曉兒笑,和白蕊兒一塊將筍條用溫開水洗淨,瀝幹了裝進沸水燙過的壇子,又撒上鹽巴、生薑和辣椒末,用手攪拌均勻,最後蓋上蓋子。
“成了。”她輕輕吐了口氣。
“這樣……就成了?”白蕊兒覺得不可思議。
在她看來,能夠拿出去賣的吃食應該都是很花哨的。
這樣的東西……真能賣到錢嗎?
白曉兒知她心中所想,噗嗤一笑:“姐,你可別小瞧了這酸筍,瞧著不起眼,味道卻鮮著呢。再過個十天左右就能吃了,到時候你第一個嚐。”
“十天,竟要這麽久麽?”白蕊兒驚詫。
白曉兒點頭:“嗯。現下天氣冷,醃的時間長,夏天就短些,如果有酒就更快,差不多兩三天就能吃。”
“酒,我記得家裏好像有,是前年姥爺給的,爹一直舍不得喝哩,應該還剩一多半。你等著我這就去拿。”
白蕊兒很快拿來酒,白曉兒倒了半碗進去,小心封好蓋子。
因屋裏暖和,姐妹兩個又將壇子搬到床底,好讓酸筍快點發酵。
等待的日子總是漫長的。
短短三日,白曉兒感覺像過了三月,同時心裏頭也添了忐忑。
她害怕失敗,娘的藥隻剩最後一天,她急需用錢。
上房那頭不可能再給柳氏抓藥,自己也不好再找黃寡婦借。
酸筍就是唯一的機會。
這期間,她和白蕊兒自然也幹了不少事:魚抓了兩迴,筍挖了一迴,除了自己吃,給黃寡婦那邊也送去些,黃寡婦又迴了好些東西,裏頭居然還有一大包紅糖。
經過這幾日精心調養,柳氏則不再整日裏眩暈,身上有了力氣,氣色也漸漸好起來:原本枯槁黯淡的臉蛋如今豐潤了些,兩頰甚至開始現出紅暈。
這麽一瞧,柳氏五官的標誌倒顯了出來,這就更堅定了白曉兒要給柳氏接著調養的決心。
她感歎:“娘長得真好看,就是這些年操勞狠了,還好底子在,這不幾天就養迴來了。”
白蕊兒與有榮焉:“曉兒你不曉得,娘年輕時是村裏有名的漂亮姑娘,一點兒不比黃嬸兒差,說親的人都從村東排到村西去了,可她偏生瞧中了咱爹。”
柳氏大窘:“你這孩子打哪兒聽來的渾話,這麽大把年紀了還說啥好看不好看的,沒得讓人笑話咱。”
“誰會笑話,是羨慕才是。”
幾個孩子都看著柳氏笑,氣氛十分溫馨。
白曉兒猶豫一陣,懷著忐忑的心情開了壇子。
還好還好,不負所望。
她重生後第一迴做酸筍,在衛生條件沒那麽好的情況下,居然成功了。
可見老天是眷顧她的。
“娘,姐,馨兒,你們快來嚐嚐味道咋樣?”
她拿了雙沒沾油的幹淨筷子,夾了滿滿一碟子白玉一般的酸筍過來。
“呀,已經能吃了呀。”白蕊兒起身。
“嗯,姐快嚐嚐。”白曉兒催促。
白蕊兒夾了兩根,先聞了聞,而後送進嘴裏,慢慢咀嚼著。
白曉兒迫不及待:“怎麽樣,好吃麽?”
白蕊兒頓了頓:“好吃,太好吃了,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筍。”
筍又脆又嫩,一點都不柴,麻辣中帶著股鮮香,爽口極了,果真和白曉兒說的一樣:瞧著不起眼,味道卻好極。教人吃了還想吃。
“大姐,大姐,馨兒也要吃。”
白馨兒早等不及了,烏溜溜的大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盤子。
白蕊兒忙送了一筷子給她。白馨兒怕辣,卻吃得滿嘴生津,停不下口,嚇得白蕊兒忙道:“馨兒快別吃了,當心胃受不住,還得留點兒給娘呢。”
柳氏雲裏霧裏,白曉兒便將這事兒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她,同時讓她嚐了一點酸筍,柳氏驚訝不已。
“這真是你們自個琢磨出來的?阿彌陀佛,果真是菩薩點化,俺曉兒的福運到了。”
柳氏說著,便想起前些時日發生的那些事,心疼閨女之下又流了場眼淚。
姐妹幾個好歹勸住,白曉兒知道柳氏孝順,便給她打預防針:“娘,咱家做酸筍的事兒可千萬不能告訴爺奶。爺那邊還好,奶奶肯定會向咱要做酸筍的方子。這方子是菩薩托夢告訴的,要讓旁人曉得,到時候菩薩降罪,說不定我就活不成了。”
柳氏嚇得臉色煞白,一疊聲兒道:“曉兒別怕,娘不說呢,就算爛肚子裏也不告訴旁人,菩薩不會怪罪俺曉兒的。”
柳氏原本確實有一肚子話,想讓白曉兒送酸筍去上房,或是賣了的錢交到公中。
這下倒唬得不敢提了。
白曉兒見目的達到,便沒多說,裝了碗酸筍提著去隔壁找黃寡婦。
今天黃寡婦的獨子黃阿牛身上有些不好,黃寡婦便沒出攤,見白曉兒來了,倒是十分高興。
“曉兒來了啊,你娘可好些了?”
“多虧了嬸子給的紅糖天天喝著,娘好多了,估摸再過幾天就能出屋了。”白曉兒說道。
“呀,能出屋了是好事啊,不過還得悠著些,要被老夜叉知道了,說不定又指派你娘幹活哩,曉兒,你和你姐可得長點心。”
“嬸兒我省得,等晚上沒人了我再扶娘出去走。”
黃寡婦笑了。
白曉兒是個靈透的孩子,一點就通。
她越瞧越喜歡。
“嬸兒,阿牛弟弟咋樣了,我聽我姐說他積食吃不進飯,特地拿了點酸筍過來。”
“哎,這孩子不知怎麽地,病了一場倒變得嬌氣起來,雞蛋羹都不肯吃。今兒早起吃了幾口菜粥就說飽了,這會子還躺著。等他好全了,看我不打他屁股。”
提到兒子,黃寡婦一臉擔憂,白曉兒勸道:“嬸兒,阿牛弟弟懂事著呢,小兒脾胃差,存了食還得消化幾天。我剛好帶了碗開胃的菜來,你給他嚐點子,我娘都說病中吃這個好哩。”
“真的?快讓我瞧瞧。”
白曉兒便從籃子裏拿出酸筍,給黃寡婦嚐了一口,黃寡婦眼睛一亮:“這個味兒好,是筍子做的吧,挺開胃的,就是有點兒辣。”
白曉兒笑:“這不妨事,小孩子吃的時候在水裏擺一擺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