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此情再難為(7):並不是所有的人事都值得堅持,我不值得
卿本殊色,跟班太子妃 作者:唯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昱方聽得她誇讚自己,正欣喜,又聽得她接下來的話,不禁有些迷惑。
他問:“親何?疏何?”
桑柔說:“親遠疏近。”
許昱更是不解:“難道不是親近疏遠?崾”
桑柔搖頭:“是親遠疏近。原本是陌路,若以禮待人,可拉近人之間的距離,這是親遠。但兩人熟絡到一定程度,便不再受禮所縛,相交發於心,若仍拘禮,反而能起到一疏離作用。所謂始於禮,終於禮,便是如此。我一直對你客客氣,是我覺得我們之間可以止於此。我並沒有想再深交的打算,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許昱臉色僵青,沉默好一會兒,才說:“我明白。但我不會輕易放棄。姑娘現在不喜歡我無妨,我不強求,但是來日方長,或許姑娘可以給個機會,我們互相了解,說不定……”
“沒有說不定。一個人或許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但是一定清楚自己不喜歡什麽。我不是說我厭惡你,但你不在我喜歡之列。你再堅持,隻會增加我對你厭惡。我原不想令你難堪,但若此刻不講清楚,虛耗你的時光和經曆,那才是莫大的錯誤。”
許昱臉由青變白,桑柔看著,有些擔心他會衝上來揍她,但她不得不說清楚:“我不知自己是否有讓你誤會的地方,若有,我告歉。但,你該知道,我對你從來都隻是出於禮貌,而非熱情。我精力有限,沒有那麽多熱情可供拋灑。躪”
靜默許久,許昱站起身,對著桑柔做了個揖,說:“如是……是在下冒犯了!妄姑娘莫怪罪。”
桑柔也站起來,看著他,說:“你的表情告訴我,你很不滿,也很不甘。但是許昱,”她第一次喚他全名,他最熟悉的兩個字從她唇齒間說出,那般清冷無溫卻耐人久品。
她說:“我並不欠你,你的感情你的行為從來都你自發作出,並非我強迫於你。我唯一的錯誤便是高估了你的智商,我以為你該從我禮貌的疏冷裏猜透我的心意,卻不知你一點覺悟也無。”
“我……”
“茶已涼,你若還想喝,我喚人給你重新沏一杯。”
許昱再執著,此刻也沒臉麵糾纏下去,他說了句告辭,轉身離去,到了門口,又忽然轉身迴來,說:“我並非不理解姑娘的心意,從第一麵開始,我便知道,姑娘不容易追求。一直叨擾,不過是因為覺得堅持下去,或許能有轉機。”
桑柔眼波微動,表情仍無風瀾,說:“並不是所有的人事都值得堅持,我不值得。”
許昱笑著搖頭:“不。你永遠不知道,在我眼裏你有多好,多值得!”
他是君子,她方才說那樣的話刺激他,他卻一點不記仇。
桑柔愧疚更深,最終隻說了句:“謝謝。”
許昱沒再迴答,隻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轉身離開。
趁著日頭好,府裏很多物什都翻出來曬,桑柔在呂衷書房院子裏,一邊幫忙搬弄書籍,休憩的時候,直接坐到階前,腿上枕著一本書,背著日頭,看得入神。
驀地,不知從何處傳來錚然一聲琴響。
桑柔猛抬起頭,可就此一聲,就再其他動靜。
她合起書本,出了院子,攔住一個侍婢,問:“剛才哪裏傳來的琴聲,你可有聽到?”
那侍婢愣了一會兒,而後答:“好像是老爺的寢院,剛剛是有一點聲響,但不知道是不是小姐說的琴聲。”
桑柔點頭,往呂衷寢院走去。
院內零零落落擺滿了各種物什,棉被,衣物等等。而在最偏僻的角落,一架古琴被擱置木椅上。
她走近,琴身到還幹淨,隻是琴弦鬆鬆垮垮,該是很久沒談過了。她將手放在弦上,撫了撫絲弦。
“那你母親留下的。”呂衷從房內出來,手中抱著一疊書,往桑柔這邊走來,說,“你母親自小喜歡擺弄琴,遠嫁給你父王之後時,特將琴留在了府中,說是給家人留個惦念。你的琴藝高超,名揚天下,算是傳承了你母親吧。”
“母親會彈琴?”桑柔訝異,“我從未聽過她彈琴。我的琴不是跟母親學的。”
“哦?這樣嗎?但也是,你的琴藝名聲遠在你母親之上,我原想是青出於藍,卻不知是師出不同門?你是跟誰學的琴?”
“鶴枳。”
“鶴枳?琴聖鶴枳?”
桑柔點頭:“鶴枳與三葉是摯友,我那時身體不好,父王將我送到三葉處,一待就十年,深山野林無所消遣,便拜了鶴枳為師,學起了琴。”
“竟還有這樣一段奇遇,沒想到你竟是鶴枳的徒弟。不過,說起來,我還沒聽過你彈琴呢,不知今日可有幸能聽你彈一曲呢?”
桑柔聞言眼色微變,也不相瞞,道:“我之前……不小心受過一次傷。”她伸手撫了撫左肩,“傷了左臂,傷愈後,左手如今反應已不如從前靈敏,怕是彈不了。”
“怎麽會?”呂衷驚愕,見她臉色黯然,忙轉移話題,“不彈就不彈了。話
說你手中拿得可是《大梁軼記》,你竟對這些野史感興趣嗎?”
桑柔答:“嗯,正史都是一些人盡皆知的事跡,言語死板,人事枯燥,沒什麽意思,倒不如這些野史真實有趣。”
“哈哈哈……”
“舅娘說,舅舅除了兵書其他書都不愛看,但府中藏書卻甚多,用來做擺設的?”
“這些書都是你外公留下的。你外公生前愛書如命,我若是扔了,他得跳起來和我拚命!”
“……”
**
入夜,桑柔捧著那本《大梁軼記》靠在床頭看。
燈火有些暗了,她掀開被子,下床打算去挑弄下燭火。方放下手中的銀針,房門篤篤響起。
她還未出聲,房外已傳來聲響:“阿柔,睡了嗎?是舅娘。”
“沒呢,就來。”她急忙拖著鞋去開門,“舅娘,怎麽了?”
“你還沒睡吧,能與你說說話嗎?”劉氏站在門外,麵色沉重,桑柔趕忙將她請進來。
夜深清冷,桑柔將爐子裏的炭火搗騰幾下,兩人圍爐而坐。
“舅娘,什麽事,你說吧。”
劉氏麵有遲疑,桑柔也不著急,到了杯熱水給她,她接過,才開口:“你舅舅你這人也知道,性子執拗得要死。平日在府裏雖有說有笑,時常還耍賴皮,但在朝堂中,堅持己見,直言不諱,毫無禁忌,得罪了不少人。新王登基,朝中大換血,不少人上述彈劾你舅舅,這些日子來他每次下朝迴來都鬱鬱不樂,雖在我們麵前極力掩飾,但好歹是幾十年夫妻,我又怎麽會看不出來。向別人一打聽,便一清二楚。”
“舅舅為人剛直,直言進諫雖會不討好,但不至於樹敵成眾吧。新漠王雖年輕,但聽說進退有為,就任以來,連出新政,惠澤百姓,不該是聽信讒言的昏君。舅娘莫太過擔憂。”
“你說的是沒錯。但朝堂之上,從來不是賣弄個性的地方,你舅舅幾十年如一日,因早年沙場征戰屢立戰功,看不起後進的文生,而新王極重文科,連連提拔文官,聽聞,便是那些新王麵前寵臣上的折子彈劾你舅舅。你舅舅畢竟年老了,若不是你外公交代,活著一口氣,就要為朝廷效力,他亦奉此為圭臬,不然我還真想他早些辭去朝中官職,退隱山林。”
“舅娘說得對,剛而亦折,舅舅這樣的性子,遲早是要吃虧的。那舅娘是想我做什麽呢?”
“再過半月,就是新王生辰。往年你舅舅從來不送禮,說這是不務正業助長歪風。去年我偷偷地備了禮,結果被他發現,當場就給我砸了,簡直氣死我。阿柔,你聰明,能否提舅娘想一想,能否借此次生辰宴,幫你舅舅在王上和群臣麵前表個軟態。”
“這……”
“舅娘知道,這有些為難你了。你舅舅這關首先就難過,而要做到讓眾人覺得既不諂媚又不孤高,給足新王麵子,又能保住你舅舅的顏麵,更是難上加難。”
著實不易。
桑柔凝眸沉思,燭光明亮中,她看到窗前書桌上擺著的古琴。呂忠說這既是她母親的東西,便該讓她來保管,這琴便擺到了她房中來。桑柔看著琴怔怔出神,手指不由自主動了幾下,卻很快收住。
她轉向劉氏,說:“舅娘,我不能保證我能做到,但請寬限我幾日,我會竭力想辦法。”
劉氏聽得她這麽說,鬆了口氣,說:“不著急,你慢慢來,切記不要讓你舅舅知道。”
“嗯。”
***
禮貌有時候也是一種很具備殺傷力的武器。
他問:“親何?疏何?”
桑柔說:“親遠疏近。”
許昱更是不解:“難道不是親近疏遠?崾”
桑柔搖頭:“是親遠疏近。原本是陌路,若以禮待人,可拉近人之間的距離,這是親遠。但兩人熟絡到一定程度,便不再受禮所縛,相交發於心,若仍拘禮,反而能起到一疏離作用。所謂始於禮,終於禮,便是如此。我一直對你客客氣,是我覺得我們之間可以止於此。我並沒有想再深交的打算,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許昱臉色僵青,沉默好一會兒,才說:“我明白。但我不會輕易放棄。姑娘現在不喜歡我無妨,我不強求,但是來日方長,或許姑娘可以給個機會,我們互相了解,說不定……”
“沒有說不定。一個人或許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但是一定清楚自己不喜歡什麽。我不是說我厭惡你,但你不在我喜歡之列。你再堅持,隻會增加我對你厭惡。我原不想令你難堪,但若此刻不講清楚,虛耗你的時光和經曆,那才是莫大的錯誤。”
許昱臉由青變白,桑柔看著,有些擔心他會衝上來揍她,但她不得不說清楚:“我不知自己是否有讓你誤會的地方,若有,我告歉。但,你該知道,我對你從來都隻是出於禮貌,而非熱情。我精力有限,沒有那麽多熱情可供拋灑。躪”
靜默許久,許昱站起身,對著桑柔做了個揖,說:“如是……是在下冒犯了!妄姑娘莫怪罪。”
桑柔也站起來,看著他,說:“你的表情告訴我,你很不滿,也很不甘。但是許昱,”她第一次喚他全名,他最熟悉的兩個字從她唇齒間說出,那般清冷無溫卻耐人久品。
她說:“我並不欠你,你的感情你的行為從來都你自發作出,並非我強迫於你。我唯一的錯誤便是高估了你的智商,我以為你該從我禮貌的疏冷裏猜透我的心意,卻不知你一點覺悟也無。”
“我……”
“茶已涼,你若還想喝,我喚人給你重新沏一杯。”
許昱再執著,此刻也沒臉麵糾纏下去,他說了句告辭,轉身離去,到了門口,又忽然轉身迴來,說:“我並非不理解姑娘的心意,從第一麵開始,我便知道,姑娘不容易追求。一直叨擾,不過是因為覺得堅持下去,或許能有轉機。”
桑柔眼波微動,表情仍無風瀾,說:“並不是所有的人事都值得堅持,我不值得。”
許昱笑著搖頭:“不。你永遠不知道,在我眼裏你有多好,多值得!”
他是君子,她方才說那樣的話刺激他,他卻一點不記仇。
桑柔愧疚更深,最終隻說了句:“謝謝。”
許昱沒再迴答,隻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轉身離開。
趁著日頭好,府裏很多物什都翻出來曬,桑柔在呂衷書房院子裏,一邊幫忙搬弄書籍,休憩的時候,直接坐到階前,腿上枕著一本書,背著日頭,看得入神。
驀地,不知從何處傳來錚然一聲琴響。
桑柔猛抬起頭,可就此一聲,就再其他動靜。
她合起書本,出了院子,攔住一個侍婢,問:“剛才哪裏傳來的琴聲,你可有聽到?”
那侍婢愣了一會兒,而後答:“好像是老爺的寢院,剛剛是有一點聲響,但不知道是不是小姐說的琴聲。”
桑柔點頭,往呂衷寢院走去。
院內零零落落擺滿了各種物什,棉被,衣物等等。而在最偏僻的角落,一架古琴被擱置木椅上。
她走近,琴身到還幹淨,隻是琴弦鬆鬆垮垮,該是很久沒談過了。她將手放在弦上,撫了撫絲弦。
“那你母親留下的。”呂衷從房內出來,手中抱著一疊書,往桑柔這邊走來,說,“你母親自小喜歡擺弄琴,遠嫁給你父王之後時,特將琴留在了府中,說是給家人留個惦念。你的琴藝高超,名揚天下,算是傳承了你母親吧。”
“母親會彈琴?”桑柔訝異,“我從未聽過她彈琴。我的琴不是跟母親學的。”
“哦?這樣嗎?但也是,你的琴藝名聲遠在你母親之上,我原想是青出於藍,卻不知是師出不同門?你是跟誰學的琴?”
“鶴枳。”
“鶴枳?琴聖鶴枳?”
桑柔點頭:“鶴枳與三葉是摯友,我那時身體不好,父王將我送到三葉處,一待就十年,深山野林無所消遣,便拜了鶴枳為師,學起了琴。”
“竟還有這樣一段奇遇,沒想到你竟是鶴枳的徒弟。不過,說起來,我還沒聽過你彈琴呢,不知今日可有幸能聽你彈一曲呢?”
桑柔聞言眼色微變,也不相瞞,道:“我之前……不小心受過一次傷。”她伸手撫了撫左肩,“傷了左臂,傷愈後,左手如今反應已不如從前靈敏,怕是彈不了。”
“怎麽會?”呂衷驚愕,見她臉色黯然,忙轉移話題,“不彈就不彈了。話
說你手中拿得可是《大梁軼記》,你竟對這些野史感興趣嗎?”
桑柔答:“嗯,正史都是一些人盡皆知的事跡,言語死板,人事枯燥,沒什麽意思,倒不如這些野史真實有趣。”
“哈哈哈……”
“舅娘說,舅舅除了兵書其他書都不愛看,但府中藏書卻甚多,用來做擺設的?”
“這些書都是你外公留下的。你外公生前愛書如命,我若是扔了,他得跳起來和我拚命!”
“……”
**
入夜,桑柔捧著那本《大梁軼記》靠在床頭看。
燈火有些暗了,她掀開被子,下床打算去挑弄下燭火。方放下手中的銀針,房門篤篤響起。
她還未出聲,房外已傳來聲響:“阿柔,睡了嗎?是舅娘。”
“沒呢,就來。”她急忙拖著鞋去開門,“舅娘,怎麽了?”
“你還沒睡吧,能與你說說話嗎?”劉氏站在門外,麵色沉重,桑柔趕忙將她請進來。
夜深清冷,桑柔將爐子裏的炭火搗騰幾下,兩人圍爐而坐。
“舅娘,什麽事,你說吧。”
劉氏麵有遲疑,桑柔也不著急,到了杯熱水給她,她接過,才開口:“你舅舅你這人也知道,性子執拗得要死。平日在府裏雖有說有笑,時常還耍賴皮,但在朝堂中,堅持己見,直言不諱,毫無禁忌,得罪了不少人。新王登基,朝中大換血,不少人上述彈劾你舅舅,這些日子來他每次下朝迴來都鬱鬱不樂,雖在我們麵前極力掩飾,但好歹是幾十年夫妻,我又怎麽會看不出來。向別人一打聽,便一清二楚。”
“舅舅為人剛直,直言進諫雖會不討好,但不至於樹敵成眾吧。新漠王雖年輕,但聽說進退有為,就任以來,連出新政,惠澤百姓,不該是聽信讒言的昏君。舅娘莫太過擔憂。”
“你說的是沒錯。但朝堂之上,從來不是賣弄個性的地方,你舅舅幾十年如一日,因早年沙場征戰屢立戰功,看不起後進的文生,而新王極重文科,連連提拔文官,聽聞,便是那些新王麵前寵臣上的折子彈劾你舅舅。你舅舅畢竟年老了,若不是你外公交代,活著一口氣,就要為朝廷效力,他亦奉此為圭臬,不然我還真想他早些辭去朝中官職,退隱山林。”
“舅娘說得對,剛而亦折,舅舅這樣的性子,遲早是要吃虧的。那舅娘是想我做什麽呢?”
“再過半月,就是新王生辰。往年你舅舅從來不送禮,說這是不務正業助長歪風。去年我偷偷地備了禮,結果被他發現,當場就給我砸了,簡直氣死我。阿柔,你聰明,能否提舅娘想一想,能否借此次生辰宴,幫你舅舅在王上和群臣麵前表個軟態。”
“這……”
“舅娘知道,這有些為難你了。你舅舅這關首先就難過,而要做到讓眾人覺得既不諂媚又不孤高,給足新王麵子,又能保住你舅舅的顏麵,更是難上加難。”
著實不易。
桑柔凝眸沉思,燭光明亮中,她看到窗前書桌上擺著的古琴。呂忠說這既是她母親的東西,便該讓她來保管,這琴便擺到了她房中來。桑柔看著琴怔怔出神,手指不由自主動了幾下,卻很快收住。
她轉向劉氏,說:“舅娘,我不能保證我能做到,但請寬限我幾日,我會竭力想辦法。”
劉氏聽得她這麽說,鬆了口氣,說:“不著急,你慢慢來,切記不要讓你舅舅知道。”
“嗯。”
***
禮貌有時候也是一種很具備殺傷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