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還不是因為那莫須有的旱災之事,禮部便派人,相召天下各大道士來應天城,準備做法求雨!”
李玄宗一臉無奈道。
“大師兄,此種法事,隻需五師兄與四師兄等人,隨便來一個,便足矣吧!”朱子安有些不解道。
“哼,如此倒是簡單了。”
不知想到什麽,李玄宗一臉的氣憤。
“也不知那禮部尚書是著了什麽魔,竟然派了一位禮部的郎中親自前來,還想要邀請師父來應天城!
但是,僅僅隻是為了做法求雨之事,我等如何能勞煩師父前。隻是,又有那禮部郎中親自上山相邀,便隻能是貧道前來了!”
說著,李玄宗也有些委屈。
他好歹也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這個年紀,不是應該蹲在武當山上,與師父一般,開始享著武當大真人的清福嗎。
哪能想到,這大明朝剛剛建立不到半年世界,自己這個老道士,就不得不親身,往應天城跑了兩趟。
一路上,還這麽顛簸!雖然自己身體很好,但也不能這麽折騰人。
這讓李玄宗心中,不由的暗自揣摩,大明朝是不是與自己運道相衝?
“大師兄說的是,那禮部真是有些不當人子!”
聽完,朱子安眼中閃過一絲莫名之色。隨即,便也是一臉氣憤說道。
禮部,這此真的是做的有些過了!
與上次的李新材一般,都是在以勢壓人!竟然派一個正五品的郎中,親自邀請師父下山。
師父都那麽一大把年紀,怎麽可能會來應天城,參與那些所謂的求雨法事。
而且,身為武當小真人,朱子安對於那道士做法求雨,也是清楚的很。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哄騙那些信道之人的運氣之談!
要不然,天下一有旱災,朝廷請一些的道士高人求雨,便不是立即可以下雨,緩解旱災?
哪還能有那麽多的旱災之事?
而那些求雨,便真可以求到雨水的道士,不是正好碰上雨水天氣,便是對於天象十分了解,可以提前算好日子。
不過,看應天城的天象,近期應該不會有什麽雲雨過來!
恐怕,這也是李玄宗一臉抱怨神色的緣由所在吧。
“還有,那禮部官吏,竟然想要將貧道,與那些道士一起都安頓在道院中!哼,貧道又不是沒地方去?才不會與那些道友們,同吃同睡呢!”
這會,李玄宗已經連著吃了幾顆冰鎮葡萄,再也感覺不到那麽燥熱,便是一臉舒爽的癱躺在椅子之上。
對此,兩邊的一眾武當三代弟子們,也都一臉見怪不怪。
好像,自從小師叔寒蟬子上山之後,這種癱躺方式,便在武當山上盛行起來。
“那是自然,大師兄來了應天城,自然是要住在師弟的府上!”
朱子安連忙像是安慰小孩一樣,安慰道。
見狀,李玄宗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
同時,正在道院內,準備招待一眾道長們的禮部侍郎世家寶,也收到屬下官員的稟報。
“大人,我禮部相邀的所有道長,都已安排進道院內!隻是,武當山的鐵蟾子真人,來了之後,便是帶著弟子,出門而去,一直未歸!”
“嗯?那位鐵蟾子真人去了何處?”世家寶眼神一凝,緩緩問道。
“迴大人,鐵蟾子真人好像是去了烏衣巷朱府!”
那名官吏,緊緊低著頭,連忙迴道。
“朱府?”
世家寶一怔,隨即便是想到什麽,僵硬的臉上,強扯出一副笑容。
“無妨,那朱府主人,乃是武當小真人。鐵蟾子真人想住在朱府,便任由其去吧!隻要在求雨之時,將鐵蟾子真人請來,便可以!”
“是,下官明白了!”
那名官員聽罷,發現這位侍郎大人竟沒有發怒,眼中閃過一絲驚詫,連忙迴道。
同時,臉上不由露出一絲輕鬆之色。
隨即,便是拱手離去,一個一個的安置那些道長們。
……
就在應天城一眾文武百官,都開始忙碌的時候。
遠在汴梁的朱元璋,也收到朱標的奏報。
“旱災!”
看完之後,朱元璋不由的顫抖了下,眼中閃過一絲凝重。
“來人!”
“末將在!”
一道身穿盔甲的軍士,快步從殿外走了進來。
“傳咱命令,令徐達與常遇春加快進攻速度,咱要在半個月內,看到那元順帝出現在汴梁!”
“是!”
軍士連忙領令,便是快步往出走去。
隨後,沉思片刻後,朱元璋便又俯下身子,拿起筆,開始書寫起來。
朱標的奏報中,也給朱元璋詳細稟告了他的一係列措施。
隻是,麵對旱災,朱元璋有一種莫大的恐懼。
而這封信件,便是朱元璋專門寫給李新材的第二封信。
雖然內容不多,但是總結下來,隻有一個意思。
應天一眾事情,以旱災為最。
必要時候,允許李新材掌管京衛,協助太子防範旱災之事。
而對於朱標在奏報中,所提到的關於沈家之事,朱元璋直接將其忘在腦後。
現在,整個天下已經有一大半,都掌握在他手中。
區區一個商賈之家,朱元璋早就不將其放在心上。
隻要朱標不為非作歹,哪怕借機,將整個沈家都給抄了,朱元璋也不會去理會。
……
應天城,沈府。
就在沈萬三滿心煩躁之時,年老的張掌櫃,一臉高興的走了進來。
“老爺,送到周邊各州府的珠寶,都已經賣完了!”
“哼,這才是正常速度!”
聽罷,沈萬三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又問道,“城內商鋪內的那些珠寶,現如今賣的如何了?”
“迴老爺,隻賣了一半!”
想都城內的情況,張掌櫃便是滿臉憂愁。
“哼,一群貪賊……”
沈萬三臉色又陰沉了下來。
“今天便派人將那些珠寶,都給老爺運到周圍那幾個州府,讓那些掌櫃的,盡快將些珠寶,都給老爺清理幹淨!”
“是,老爺!”
張老掌櫃連忙點頭應道。
這幾日,沈萬三的脾氣,一天比一天暴躁。
自從為太子籌集那兩千多萬兩銀子開始,李善長便派人,將沈萬三死死的看住,軟禁在應天城內。
城門,一步都出不去。
甚至,就算是走在應天城內,沈萬三也能很明顯的看到,身後一隊人,在明目張膽的跟著他。
而且,也不知消息是怎麽傳出去的。
從第二天開始,應天城的一眾豪富與權貴們,都知道了沈家要給真一商鋪,賠償兩千萬兩銀子之事。
聽到這話,便是將沈萬三氣個不輕。這錢,他是賠給太子朱標的,哪裏是賠償給那間小小的商鋪的啊!
不過,對於此事,他還真不能解釋。
甚至,更糟心的是,又不知從哪,傳出沈家缺錢之事。接下來,那些想要在沈家商鋪,購買金銀珠寶的豪富與權貴們,便是開始瘋狂的壓價。
如此,應天城內的沈家商鋪,更是難以賣出。
不得已,沈萬三隻能讓張掌櫃與一眾沈家掌櫃,將那些金銀珠寶,都送到周邊各州府的沈家商鋪去售賣。
僅僅幾天,便是售賣一空。
而在沈萬三煩心之時,那名讓沈萬三恨的牙癢癢的拱衛司官員,又出現在他麵前。
“沈掌櫃,十日已過,不知那銀兩湊的如何?”
“迴稟這位大人,銀兩已經湊夠一大半。至於剩下的銀兩,因為城內還有很多珍寶沒有售賣出現,暫時還缺些銀子。”
沈萬三連忙站起,朝著衛占拱手道:“還望衛大人,再寬限幾日,等到那些珠寶都售賣出去之後,那兩千萬銀子,小人便是可以湊齊!”
說完,便是連忙看向衛占。
此事,沈萬三還真沒說慌。
早在幾日之前,那一千多萬兩銀子,沈萬三便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湊齊。
並且,還都運放在沈府之內。
這也是,沈府外整日都有一隊拱衛司兵士,不間斷盯著的原因。
這些銀子,自從運進應天城開始,便是已經被朱標,看做自己的銀子。
“此事本官可做不了主!”
沒想到,衛占這次竟然直接神色一冷,讓沈萬三一愣。
“殿下是何等身份,等了沈家主十天時間,已經是殿下的仁慈。而沈家主一拖再拖,卻遲遲不見銀子,沈家主是在逗弄殿下嗎?”
這話一出,沈萬三便是神情大變。
連忙拱手,解釋道:“還望大人明鑒,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小人很早便送到應天城。至於那五百萬兩銀子,小人隻能依靠那些珠寶賣出去的銀兩,來填充。
而近幾天,應天城內的沈家商鋪一再被那些豪富與權貴們惡意擠壓,根本就沒賣出多少件物件。如此,小人隻能將其運到周邊,那些州府的沈家商鋪去售賣,這才賣出去一大半。這些事情,還未大人明察,就是借小人雄心豹子膽,小人也不敢逗弄太子殿下與大人!”
“此事,是你沈家主之事,與本官無關。”
衛占繼續冷哼一聲,道:“另外,本官今日前來,便是來催收銀子來的。要是沈家主一時湊不夠那麽銀子,也可以用糧食來代替!”
“糧食?”
聞言,沈萬三眼孔不由緊縮。在這種世道,糧食可比那些金銀珠寶,要值錢的多了。而且,糧食對於沈萬三來說,用處可比銀子多多了。
“大人,糧食……”
“怎麽,沈家主還想要繼續推脫?”
不等沈萬三說完,衛占死死盯著沈萬三,滿臉怒色。
“不不,就按大人所說的辦!”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雖然糧食很重要,但沈家良田千萬傾,加上還有一眾交好的商人,湊夠那五百萬兩銀子的糧食,也能勉強湊齊。
隻不過,這種事,可比售賣珍寶麻煩多了。
但是,在家族與糧食的選擇下,沈萬三隻能咬牙選擇出糧。
“沈才!”
想著,沈萬三便是朝著外麵喊道。
“小人在!”
沈萬三的貼身侍衛兼職管家,沈才,瞬間便是跑了進來。
“速去派人迴周莊,給老爺收購一千萬石大米!”
“一千萬石大米?”
頓時,沈才眼睛頓時圓瞪,有些不敢置信。
“老爺,咱們沈家,一年收的租子才二百萬石左右的大米。你要一千萬石大米,就算是將沈家糧窖都給搬空,也湊不出這麽多來啊!”
“能湊多少,便算是多少!湊不出來的,便找那幾位與咱家交好的曹家柳家購買些糧食!”
沈萬三狠狠的瞪了一眼身材,說道。
“是,老爺!”
隨即,便是拿上沈萬三遞過的玉佩,便往出跑去。
沈萬三出不去應天城,但沈府一眾下人,卻是可以隨意進出。
“衛大人,您看如此可好?”
等到沈才出去之後,沈萬三連忙朝著衛占問道。
在被軟禁在應天城的這幾天,沈萬三也想明白一個可怕的事實。如今的大明朝,已經不需要依靠自己這些大豪商了。
甚至,隨著大明江山的穩固,沈家這種空有錢財,沒有勢力的大家族,在朱家眼中,恐怖就是一個隨意割切的肥羊。
“如此甚好!”
看到沈萬三如此識相,衛占滿意的點了點頭,也沒了故意逗弄沈萬三的意思,
因此,再次催促了幾句之後,便是直接離去。
……
皇宮,文華殿內。
聽完衛占的稟報之後,朱標也是一臉的滿意。
其實,早在幾天前,沈萬三將那一千五百多銀子,都運送來應天城之後,朱標便沒了繼續為難沈家的想法。
隻是,隨著旱災前兆的到來,朱標便不得不將目光,繼續放在沈家身上。
要是旱災真的來的話,隻有沈家有足夠的財力,來緩解一下旱災帶來傷害!
因此,朱標也厚著臉皮,趁著沈萬三還沒湊齊二千萬兩銀子,便連忙派衛占,出去向沈家催糧。
“啟稟殿下,應天城周邊,每個村子內,都已經打了兩口深井。而且,臣等已經在各個田地周邊,再次挖掘了上千個大小溝渠。臣可以保證,每三十畝的良田之間,都有一條溝渠流之而過!
隻有殿下要求的那些可以積攢很多清水的蓄水池,還未建造完成。不過,工部一眾官員,正率領著一眾百姓,也正在抓緊開挖。而養雞養鴨之事,已經有很大一部分百姓,聽到殿下的教令之後,開始養起了小雞與小鴨。但是,仍有一部分老百姓,舍不得孵化小雞小鴨,一直都將家裏那些雞蛋與鴨蛋,帶到城裏來售賣!”
湯和也進來,朝著朱標稟報道。
“湯大人辛苦了!”
朱標一臉真誠道。
僅僅這麽幾天的十日,朱標可以看到,湯和與一眾督察院的禦史,每一個人身上的皮膚,已經又是曬黑了一大截。
“稟殿下,此事,並不全是臣等的功勞!”
想到那些在田地中,比工部戶部那些官員,看起來還要專業的一群老農們,湯和臉上便是浮現出一絲感慨。
“殿下,說起水井與挖水渠之事,臣想要為前些日子,在應天城內挑選的那些識字的老百姓們,請功!”
“雖然那些識字的老百姓們,僅僅隻有幾十個人。但是,每一位老百姓,都比工部戶部那些官員,還要熟悉田地,幹活更強!”
“殿下,臣認為,這些識字的老百姓,才是我大明之福,社稷之基石!”
……
李玄宗一臉無奈道。
“大師兄,此種法事,隻需五師兄與四師兄等人,隨便來一個,便足矣吧!”朱子安有些不解道。
“哼,如此倒是簡單了。”
不知想到什麽,李玄宗一臉的氣憤。
“也不知那禮部尚書是著了什麽魔,竟然派了一位禮部的郎中親自前來,還想要邀請師父來應天城!
但是,僅僅隻是為了做法求雨之事,我等如何能勞煩師父前。隻是,又有那禮部郎中親自上山相邀,便隻能是貧道前來了!”
說著,李玄宗也有些委屈。
他好歹也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這個年紀,不是應該蹲在武當山上,與師父一般,開始享著武當大真人的清福嗎。
哪能想到,這大明朝剛剛建立不到半年世界,自己這個老道士,就不得不親身,往應天城跑了兩趟。
一路上,還這麽顛簸!雖然自己身體很好,但也不能這麽折騰人。
這讓李玄宗心中,不由的暗自揣摩,大明朝是不是與自己運道相衝?
“大師兄說的是,那禮部真是有些不當人子!”
聽完,朱子安眼中閃過一絲莫名之色。隨即,便也是一臉氣憤說道。
禮部,這此真的是做的有些過了!
與上次的李新材一般,都是在以勢壓人!竟然派一個正五品的郎中,親自邀請師父下山。
師父都那麽一大把年紀,怎麽可能會來應天城,參與那些所謂的求雨法事。
而且,身為武當小真人,朱子安對於那道士做法求雨,也是清楚的很。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哄騙那些信道之人的運氣之談!
要不然,天下一有旱災,朝廷請一些的道士高人求雨,便不是立即可以下雨,緩解旱災?
哪還能有那麽多的旱災之事?
而那些求雨,便真可以求到雨水的道士,不是正好碰上雨水天氣,便是對於天象十分了解,可以提前算好日子。
不過,看應天城的天象,近期應該不會有什麽雲雨過來!
恐怕,這也是李玄宗一臉抱怨神色的緣由所在吧。
“還有,那禮部官吏,竟然想要將貧道,與那些道士一起都安頓在道院中!哼,貧道又不是沒地方去?才不會與那些道友們,同吃同睡呢!”
這會,李玄宗已經連著吃了幾顆冰鎮葡萄,再也感覺不到那麽燥熱,便是一臉舒爽的癱躺在椅子之上。
對此,兩邊的一眾武當三代弟子們,也都一臉見怪不怪。
好像,自從小師叔寒蟬子上山之後,這種癱躺方式,便在武當山上盛行起來。
“那是自然,大師兄來了應天城,自然是要住在師弟的府上!”
朱子安連忙像是安慰小孩一樣,安慰道。
見狀,李玄宗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
同時,正在道院內,準備招待一眾道長們的禮部侍郎世家寶,也收到屬下官員的稟報。
“大人,我禮部相邀的所有道長,都已安排進道院內!隻是,武當山的鐵蟾子真人,來了之後,便是帶著弟子,出門而去,一直未歸!”
“嗯?那位鐵蟾子真人去了何處?”世家寶眼神一凝,緩緩問道。
“迴大人,鐵蟾子真人好像是去了烏衣巷朱府!”
那名官吏,緊緊低著頭,連忙迴道。
“朱府?”
世家寶一怔,隨即便是想到什麽,僵硬的臉上,強扯出一副笑容。
“無妨,那朱府主人,乃是武當小真人。鐵蟾子真人想住在朱府,便任由其去吧!隻要在求雨之時,將鐵蟾子真人請來,便可以!”
“是,下官明白了!”
那名官員聽罷,發現這位侍郎大人竟沒有發怒,眼中閃過一絲驚詫,連忙迴道。
同時,臉上不由露出一絲輕鬆之色。
隨即,便是拱手離去,一個一個的安置那些道長們。
……
就在應天城一眾文武百官,都開始忙碌的時候。
遠在汴梁的朱元璋,也收到朱標的奏報。
“旱災!”
看完之後,朱元璋不由的顫抖了下,眼中閃過一絲凝重。
“來人!”
“末將在!”
一道身穿盔甲的軍士,快步從殿外走了進來。
“傳咱命令,令徐達與常遇春加快進攻速度,咱要在半個月內,看到那元順帝出現在汴梁!”
“是!”
軍士連忙領令,便是快步往出走去。
隨後,沉思片刻後,朱元璋便又俯下身子,拿起筆,開始書寫起來。
朱標的奏報中,也給朱元璋詳細稟告了他的一係列措施。
隻是,麵對旱災,朱元璋有一種莫大的恐懼。
而這封信件,便是朱元璋專門寫給李新材的第二封信。
雖然內容不多,但是總結下來,隻有一個意思。
應天一眾事情,以旱災為最。
必要時候,允許李新材掌管京衛,協助太子防範旱災之事。
而對於朱標在奏報中,所提到的關於沈家之事,朱元璋直接將其忘在腦後。
現在,整個天下已經有一大半,都掌握在他手中。
區區一個商賈之家,朱元璋早就不將其放在心上。
隻要朱標不為非作歹,哪怕借機,將整個沈家都給抄了,朱元璋也不會去理會。
……
應天城,沈府。
就在沈萬三滿心煩躁之時,年老的張掌櫃,一臉高興的走了進來。
“老爺,送到周邊各州府的珠寶,都已經賣完了!”
“哼,這才是正常速度!”
聽罷,沈萬三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又問道,“城內商鋪內的那些珠寶,現如今賣的如何了?”
“迴老爺,隻賣了一半!”
想都城內的情況,張掌櫃便是滿臉憂愁。
“哼,一群貪賊……”
沈萬三臉色又陰沉了下來。
“今天便派人將那些珠寶,都給老爺運到周圍那幾個州府,讓那些掌櫃的,盡快將些珠寶,都給老爺清理幹淨!”
“是,老爺!”
張老掌櫃連忙點頭應道。
這幾日,沈萬三的脾氣,一天比一天暴躁。
自從為太子籌集那兩千多萬兩銀子開始,李善長便派人,將沈萬三死死的看住,軟禁在應天城內。
城門,一步都出不去。
甚至,就算是走在應天城內,沈萬三也能很明顯的看到,身後一隊人,在明目張膽的跟著他。
而且,也不知消息是怎麽傳出去的。
從第二天開始,應天城的一眾豪富與權貴們,都知道了沈家要給真一商鋪,賠償兩千萬兩銀子之事。
聽到這話,便是將沈萬三氣個不輕。這錢,他是賠給太子朱標的,哪裏是賠償給那間小小的商鋪的啊!
不過,對於此事,他還真不能解釋。
甚至,更糟心的是,又不知從哪,傳出沈家缺錢之事。接下來,那些想要在沈家商鋪,購買金銀珠寶的豪富與權貴們,便是開始瘋狂的壓價。
如此,應天城內的沈家商鋪,更是難以賣出。
不得已,沈萬三隻能讓張掌櫃與一眾沈家掌櫃,將那些金銀珠寶,都送到周邊各州府的沈家商鋪去售賣。
僅僅幾天,便是售賣一空。
而在沈萬三煩心之時,那名讓沈萬三恨的牙癢癢的拱衛司官員,又出現在他麵前。
“沈掌櫃,十日已過,不知那銀兩湊的如何?”
“迴稟這位大人,銀兩已經湊夠一大半。至於剩下的銀兩,因為城內還有很多珍寶沒有售賣出現,暫時還缺些銀子。”
沈萬三連忙站起,朝著衛占拱手道:“還望衛大人,再寬限幾日,等到那些珠寶都售賣出去之後,那兩千萬銀子,小人便是可以湊齊!”
說完,便是連忙看向衛占。
此事,沈萬三還真沒說慌。
早在幾日之前,那一千多萬兩銀子,沈萬三便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湊齊。
並且,還都運放在沈府之內。
這也是,沈府外整日都有一隊拱衛司兵士,不間斷盯著的原因。
這些銀子,自從運進應天城開始,便是已經被朱標,看做自己的銀子。
“此事本官可做不了主!”
沒想到,衛占這次竟然直接神色一冷,讓沈萬三一愣。
“殿下是何等身份,等了沈家主十天時間,已經是殿下的仁慈。而沈家主一拖再拖,卻遲遲不見銀子,沈家主是在逗弄殿下嗎?”
這話一出,沈萬三便是神情大變。
連忙拱手,解釋道:“還望大人明鑒,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小人很早便送到應天城。至於那五百萬兩銀子,小人隻能依靠那些珠寶賣出去的銀兩,來填充。
而近幾天,應天城內的沈家商鋪一再被那些豪富與權貴們惡意擠壓,根本就沒賣出多少件物件。如此,小人隻能將其運到周邊,那些州府的沈家商鋪去售賣,這才賣出去一大半。這些事情,還未大人明察,就是借小人雄心豹子膽,小人也不敢逗弄太子殿下與大人!”
“此事,是你沈家主之事,與本官無關。”
衛占繼續冷哼一聲,道:“另外,本官今日前來,便是來催收銀子來的。要是沈家主一時湊不夠那麽銀子,也可以用糧食來代替!”
“糧食?”
聞言,沈萬三眼孔不由緊縮。在這種世道,糧食可比那些金銀珠寶,要值錢的多了。而且,糧食對於沈萬三來說,用處可比銀子多多了。
“大人,糧食……”
“怎麽,沈家主還想要繼續推脫?”
不等沈萬三說完,衛占死死盯著沈萬三,滿臉怒色。
“不不,就按大人所說的辦!”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雖然糧食很重要,但沈家良田千萬傾,加上還有一眾交好的商人,湊夠那五百萬兩銀子的糧食,也能勉強湊齊。
隻不過,這種事,可比售賣珍寶麻煩多了。
但是,在家族與糧食的選擇下,沈萬三隻能咬牙選擇出糧。
“沈才!”
想著,沈萬三便是朝著外麵喊道。
“小人在!”
沈萬三的貼身侍衛兼職管家,沈才,瞬間便是跑了進來。
“速去派人迴周莊,給老爺收購一千萬石大米!”
“一千萬石大米?”
頓時,沈才眼睛頓時圓瞪,有些不敢置信。
“老爺,咱們沈家,一年收的租子才二百萬石左右的大米。你要一千萬石大米,就算是將沈家糧窖都給搬空,也湊不出這麽多來啊!”
“能湊多少,便算是多少!湊不出來的,便找那幾位與咱家交好的曹家柳家購買些糧食!”
沈萬三狠狠的瞪了一眼身材,說道。
“是,老爺!”
隨即,便是拿上沈萬三遞過的玉佩,便往出跑去。
沈萬三出不去應天城,但沈府一眾下人,卻是可以隨意進出。
“衛大人,您看如此可好?”
等到沈才出去之後,沈萬三連忙朝著衛占問道。
在被軟禁在應天城的這幾天,沈萬三也想明白一個可怕的事實。如今的大明朝,已經不需要依靠自己這些大豪商了。
甚至,隨著大明江山的穩固,沈家這種空有錢財,沒有勢力的大家族,在朱家眼中,恐怖就是一個隨意割切的肥羊。
“如此甚好!”
看到沈萬三如此識相,衛占滿意的點了點頭,也沒了故意逗弄沈萬三的意思,
因此,再次催促了幾句之後,便是直接離去。
……
皇宮,文華殿內。
聽完衛占的稟報之後,朱標也是一臉的滿意。
其實,早在幾天前,沈萬三將那一千五百多銀子,都運送來應天城之後,朱標便沒了繼續為難沈家的想法。
隻是,隨著旱災前兆的到來,朱標便不得不將目光,繼續放在沈家身上。
要是旱災真的來的話,隻有沈家有足夠的財力,來緩解一下旱災帶來傷害!
因此,朱標也厚著臉皮,趁著沈萬三還沒湊齊二千萬兩銀子,便連忙派衛占,出去向沈家催糧。
“啟稟殿下,應天城周邊,每個村子內,都已經打了兩口深井。而且,臣等已經在各個田地周邊,再次挖掘了上千個大小溝渠。臣可以保證,每三十畝的良田之間,都有一條溝渠流之而過!
隻有殿下要求的那些可以積攢很多清水的蓄水池,還未建造完成。不過,工部一眾官員,正率領著一眾百姓,也正在抓緊開挖。而養雞養鴨之事,已經有很大一部分百姓,聽到殿下的教令之後,開始養起了小雞與小鴨。但是,仍有一部分老百姓,舍不得孵化小雞小鴨,一直都將家裏那些雞蛋與鴨蛋,帶到城裏來售賣!”
湯和也進來,朝著朱標稟報道。
“湯大人辛苦了!”
朱標一臉真誠道。
僅僅這麽幾天的十日,朱標可以看到,湯和與一眾督察院的禦史,每一個人身上的皮膚,已經又是曬黑了一大截。
“稟殿下,此事,並不全是臣等的功勞!”
想到那些在田地中,比工部戶部那些官員,看起來還要專業的一群老農們,湯和臉上便是浮現出一絲感慨。
“殿下,說起水井與挖水渠之事,臣想要為前些日子,在應天城內挑選的那些識字的老百姓們,請功!”
“雖然那些識字的老百姓們,僅僅隻有幾十個人。但是,每一位老百姓,都比工部戶部那些官員,還要熟悉田地,幹活更強!”
“殿下,臣認為,這些識字的老百姓,才是我大明之福,社稷之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