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湯叔叔,您二位可是高估於我了?”


    朱子安微微拱了拱手,臉上浮出一絲苦笑。


    他隻是一個小道士,又不是神仙。或許,平日裏可以借助前世的經驗,可以成為一名不合格的預言家。


    但是,在大旱這類天災麵前,他也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道士,有心而無力。


    “唉!”


    見此,朱標也隻能暗自歎了口氣,同時,臉上浮現出一些尷尬之色。


    這時候,他才意識到,他竟然一直都在心底下意識的認為,二哥是無所不能的。卻是忘記了,二哥也隻是一個與自己一般大的小道長而已。


    至於湯和,則是神色黯淡的坐在躺椅上,默默不語的吃著玄平子帶來的葡萄與甜瓜塊。


    仿佛有什麽深仇大恨,一口一顆,絲毫不間斷。


    隻是,一想到那即將到來的大旱,湯和眼中便不由的閃過一絲深深的恐懼之色。


    仿佛,十幾年前的那場大旱帶來的洪荒災難,又出現在眼前。


    整個世界,一片死寂,沒有一絲綠色植被。


    餓殍遍野,甚至還有人易子相食……


    突然,湯和直接站起來,雙手抱拳,一臉懇求之色,對著朱子安深深彎下腰。


    “子安,你一定有辦法!大旱之事,決不能讓其發生,尤其是大明剛剛建立這一年……”


    “湯叔叔著如何使得?”


    朱子安神色大變,連忙往一旁躲去。


    就連一旁的朱標,也是一臉驚詫,沒有體會過旱災的恐怖,他並不能感受到湯和此刻的心情。


    “子安,湯叔這次厚著臉皮求你了,一定要阻止這次大旱,要不咱們上山求求老神仙?”


    湯和緊緊盯著朱子安,滿臉懇求之色。


    見此,朱子安一臉無奈,他是標準的吃軟不吃硬。


    連忙說道:“湯叔叔,大旱乃天災,是大自然氣候雲雨運動的結果。


    麵對這種天災,就算是老師,也是毫無辦法。不過,倒是可以提前做些準備,減少一些旱災帶來的危害!”


    “並且,現在旱災之事,也隻是我等的預測。誰也不敢保證,旱災一定就會來,說不定,明後天,老天爺就會突然降雨,旱災之情便會自動解去!”


    “還請子安告知減輕之法!”


    湯和毫不為所動,一臉堅定的說道。


    “好吧!”


    見此,朱子安輕輕歎了口氣,便是說道:“湯叔叔,此時春耕已過去好久,許多百姓都待在家中,沒什麽事情。因此,可以組織一眾百姓,去多打一些水井!然後,多養雞養鴨……”


    “打井?”湯和若有所思。


    “應天周圍水係眾多,地下水必然豐富。多打些井水,要是真的來了旱災,多少能管些用處。”朱子安道。


    “至於養雞養鴨,趁著地裏還有些綠色,可以將小雞仔與小鴨子們,放野地裏自個找食吃。要是旱災來了,這下小雞不僅可以當做儲備糧食,而且說不定,在旱災之後,還有著更大的用處!”


    “這些,等咱迴去之後,便去找李善長與單安仁、楊思義幾人商議。”


    湯和連忙點頭說道。


    一旁的朱標也是一臉鄭重的點著頭,“本宮也會下令!”


    “還有一事,殿下與湯叔叔,也可以做些準備!”


    話一說起來,朱子安便像是高空放水,想要將心底的話都說出來才罷休,要不然會憋的慌。


    “應天城與周圍一眾縣城,都是緊鄰長江與淮河水係。完全可以多挖建些水庫,多儲存些水,並在水中,養些魚。或者,也可以多挖建些溝渠,然後在每一塊田地之間,挖些小的溝渠道。趁著長江與淮河水流還很充沛,多澆灌些田地!”


    “挖溝渠?”


    此事,湯和很是熟悉,從朱元璋入主應天城開始,便是一直主張一種百姓們,多多挖建溝渠。


    “對!”


    朱子安重重的點了點頭,道:“不過,此事還得湯叔叔或派遣一位廉正奉公的大臣下去,親自督建挖渠之事!”


    “子安可是害怕那些官員做事不盡心?”


    湯和皺著眉頭,緩緩說道。


    “不是自家的田地,還沒有足夠的利益,才沒人會真正的盡心盡力呢!”


    聞言,朱子安撇了撇嘴,說道。


    “子安放心,太子已經下了太子教令,皇上不在應天城的這些日子,我督察院一眾禦史,必需嚴查,整肅朝綱!”


    湯和一改老好人的形象,一臉殺氣騰騰說道。


    隻要能減少一些大旱帶來的危害,便是湯和認為最重要的事情。而要是膽敢有任何人拖後腿,湯和絕不饒恕。


    甚至,就連李善長也不例外。


    心中惡狠狠的想著,湯和便與朱標,一臉沉思的迴道皇宮。


    就連那讓兩人暗暗眼饞了許久的冰箱,也給忘的一幹二淨。


    “萬喜,去將李相國,劉中丞,以及六部各位大人請來!”


    剛剛進了宮門,朱標便是轉身,對著跟在身後的萬喜喊道。


    “是!”


    萬喜應了一聲,便是連忙轉身,往一旁跑去。


    很快,朱標剛坐下還沒多久,李善長、劉伯溫、單安仁、楊思義與一眾六部的尚書們,都一臉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臣等拜見太子殿下!”


    “諸位大人快快請起!”


    朱標連忙站起來,一臉笑意說道。


    隨後,不等一眾大員問話,便直接說道:“此次,本宮將各位大人喊來,是有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還請殿下明示!”


    李善長連忙拱手問道。


    一眾大臣,也都是滿臉疑惑的看向朱標。


    “不知相國與各位大人意識到沒有?自從春耕完了之後,應天城以及周邊各縣,便是再也沒有下過一絲雨滴。而且,更讓本宮心憂的是,應天城的氣溫,也是一天比一天要熱,十分怪異!”


    朱標一臉凝重道。


    “啟稟殿下,今年的氣候,實屬有些怪異!”


    聽罷,李善長也是一臉凝重的拱手迴道。


    “稟殿下,整個河南江北與臨近的四川行省,還有一眾周圍的有些路縣,也都是同樣的不尋常!”


    緊接著,戶部尚書楊思義,也一臉沉重的稟報道。


    “這……”


    一旁,沒怎麽收到消息的劉伯溫與吏部禮部等尚書,也是發覺到不對勁。


    “殿下可是懷疑此種狀況為大旱前兆?”


    這時,一旁的劉伯溫,一臉憂色的拱手問道。


    “正是!”


    見此,朱標臉上閃過一絲滿意。


    隨即,便滿臉凝重。


    “如此詭異情況,已經連續了一個多月。想必,田地裏的莊稼嫩苗,也都沒有長起來。要是再不下雨,天下便會出現一場旱災!”


    朱標話落,李善長與劉伯溫一眾大臣臉色,都是狂變。


    旱災!


    自古以來,都是所有人最為恐懼的一件事。


    而且,在整個文華殿內,除了朱標與在一旁伺候的萬喜之外。一眾大臣,也都是經曆過至正三年,那場席卷天下的恐怖旱災。


    因此,一眾大臣,比朱標更能想象到,旱災的恐怖。


    “殿下,臣建議,應召見天下各大仙師與得道高人來應天城,進行求雨!如此,才能避免旱災的到來!”


    李善長連忙拱手建議道。


    對此,一眾六部大臣,也都一臉認同。


    “殿下,李相國所言極是,還望殿下下令,召見各大仙師與一眾得道高人,進應天求雨!”


    “此事本宮準了!”


    雖然朱標內心有些不認同,但還是點頭說道。


    當然,內心深處,也是抱有一絲希望。


    “禮部,此時便交由爾等去辦理!”


    “殿下英明,臣一定竭盡全力!”


    禮部尚書,錢用壬連忙一臉正色的迴道。


    “不過,將所有希望,都放在求雨之上,本宮總有些不放心!”


    滿意的點了點頭,朱標繼續說道:“因此,本宮覺得,還應提早做準備。比如,多打些水井,多養雞養鴨,多挖水池蓄水,挖溝渠引水灌溉農田……”


    等到朱標說完之後,李善長神色閃爍,緩緩抱拳道:


    “殿下,打井、水池蓄水、挖溝渠灌溉農田,此等之事,臣等都能理解。但是,多養雞養鴨,這是為何?”


    “儲備糧食,當然,另外還有極其重要之事!”


    朱標也不知雞鴨還有什麽重要之事,但卻相信朱子安的話。隨後,不待李善長繼續詢問,連忙說道:“不知此事,相國與一眾大人,覺得如何?”


    “殿下所說這些事,在尋常之時,都是利國利民之事!而在這種時刻,更是我等該做之事,臣全力支持殿下的決定!”


    “殿下英明,臣也支持!”“臣……”


    不出意料,由李善長帶頭,劉伯溫與一眾大臣,都連連讚成。


    隻有站立在一旁的湯和,雙目圓瞪,死死盯著殿內的李善長一眾大臣,不知在想些什麽。


    “湯大人?”


    “左都禦史大人?”


    見狀,李善長與楊思義等人,臉上閃過一絲怪異之色。


    隨後,便都輕輕叫喊著。


    “嗯?”


    迴過神之後,湯和滿臉惑色。


    “不知大人對太子殿下所說之事,有何看法?”


    李善長緩緩問道。


    “殿下所言之事,下官十分支持。並且,到時候,下官一定帶領督察院所有禦史,監督朝野上下文武百官,竭盡全力,執行殿下所言之事!”


    湯和滿臉狠色。


    “果然不虧是湯大人,國之棟梁!”


    在湯和身上,沒有討到什麽好。李善長微微一笑,誇讚了一聲,便轉頭看向朱標。


    隨後,由李善長帶頭,在文華殿內,帶著一眾大臣,與朱標商量完剛剛說的打井、挖渠、養雞養鴨……等所有事情的細節之後,這才帶著一眾神色凝重的六部尚書們,退出殿外。


    這些事情,最忙的便是戶部與工部。


    因此,第二天一開始,整個工部與戶部所有官員,都陷入腳不沾地的繁忙之中。


    不過,讓楊思義與單安仁有意想不到驚喜的是,在這些農活之事上,前些日子,招來的那些識字老農,不管老少,都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其能力,甚至還要超過一般的官員!


    隨即,以應天城為中心,周邊六縣都在整個戶部工部的帶領下,開始了打井、挖渠、挖池、養雞養鴨的繁瑣之事。


    同時,督察院的所有禦史,每天早出晚歸,一大半的禦史,更是死死守住城外,監督在整個工部戶部的城外打井、挖渠、挖池中。


    甚至,就連富商與權貴們,也都沒消停下來。在工部戶部動工開始之日,便是向這些豪商與權貴下了政令,為了避免旱災到來,必須全力支持工部戶部之事。


    凡是有田地之地主,必須出人出財!


    一連幾天下來,整個應天城,都陷入一片緊張氣氛中。


    不過,人多力量大。


    幾天過後,應天城周圍,每個村子裏,都新打出幾口冒著清水的深井。


    而在田地中,也由一眾官員帶領,出現一條條深淺不一的溝渠。


    與此同時,在禮部的邀請之下,應天城內的道士身影,開始多了起來。


    每一位,都是須發飄飄,完全一副仙風道骨模樣。


    這日。


    一位身穿一身嶄新道袍的老道,身後還跟著四位小道士,出現在朱府門口。


    “寒蟬子見過大師兄!”


    “玄平子,玄銀子,玄空子,玄真子見過大師伯!”


    還未等其接近大門口,朱子安與玄平子等幾個小道士,便步履匆匆,一臉激動之色的出現在大門口。


    “小師弟!”


    “玄木子,玄火子,玄金子,玄土子見過小師叔,幾位師兄!”


    來人,正是武當第一真人鐵蟾子李玄宗。


    自從上次,李玄宗從應天城迴去之後,一連幾個月,才見到朱子安。


    是以,幾人都滿臉激動之色。


    “大師兄,快快請進!”


    將李玄宗一行人,請進正廳之後。


    朱子安便急忙問道:“大師兄,不知這些日子,師父可好啊?”


    同時,玄平子一眾小道士,也是連忙看向李玄宗。


    “小師弟放心,師父還是一如既往的健朗。”


    李玄宗緩緩點頭,迴道。


    “是寒蟬子不孝!”


    朱子安一臉愧疚,“不過,大師兄放心,等到城外工廠建造完成之後,寒蟬子一定最先修建一條,從應天城到武當山的水泥道路。到時候,不管是水路,還是官道,寒蟬子都能隨時迴去,向師父請安!”


    “師父說他好的很,才不需要寒蟬子u請安!”


    李玄宗突然說道。


    朱子安:“……”


    隨即,便是哭笑不得。


    沒想到,師父還是如此的老頑童!


    “大師兄,不知你這是為何而來?”


    無奈之時,朱子安便又有些疑惑道。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俺四叔是朱重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上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上木並收藏俺四叔是朱重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