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開會,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一個時辰之後,李雲才把自己想說的大概都說了一遍。


    而他布置下去的各種事項,實際上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官員的標準,想要完成,不僅僅要有個人能力,更需要一定的道德標準。


    事實上,這也是李雲給他們六個人的一道考驗。


    他現在,沒有內政方麵的人手可以用,那麽這六個現有的下屬,就是他施政的工具人。


    如果這六個人裏,有人表現出色,並且成功的成為了李雲的自己人,將來說不定就能夠發展成為他身邊的內政主管之類的角色。


    這樣一點點晉升選拔,總比到處訪賢靠譜的多。


    當然了,李雲這種缺少“文臣”的窘境,隻是暫時的。


    隨著天下慢慢亂起來,隻要將來他的勢力再擴張一些,名氣再大一些,不用他去招賢納士,自然會有文臣武將,慕名而來,投效他李某人。


    安排好了事項之後,李雲咳嗽了一聲,開口道:“越州諸縣,都被反賊肆虐,眼下各縣衙估計都缺人手,為了各縣穩定,本將準備給諸位各自派一些人手,臨時充當各縣的差役,維持各縣的治安。”


    這話一出,六個人都麵露異色。


    各縣的確都缺人手,但是官差並不難招,且不說先前的官差們大多隻是逃了,並沒有全部死掉,就算全死了,再征招一批,也不是什麽難事。


    而現在,李雲卻要給他們派人手過去,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派去盯著他們的。


    這個小李將軍,雖然年紀不大,但是手裏握著兵馬,再派人去盯著他們,那麽他們還真就得按照這個小李將軍的要求去辦事了。


    至少,是在新任刺史來臨之前如此。


    身份最高的剡縣知縣卓光瑞第一個站了起來,拱手行禮道:“將軍上迴領兵離開之後,剡縣正缺人手,下官一直愁著這個事,如今將軍派人過去,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多謝李將軍。”


    他第一個表態,其他人自然不敢拒絕,都紛紛起身,向李雲道謝。


    李某人滿臉笑容,開口道:“好了,公事說完了,我請諸位喝酒。”


    卓光瑞笑著說道:“李將軍,朝廷給你的任命文書,該去看一看了。”


    李雲一拍腦門,開口道:“卓知縣不說,我差點忘了,李正,把文書拿過來。”


    李正一直在外麵守著,聞言連忙把一個精致的木盒子,遞到了李雲麵前,李雲打開,從裏麵取出來一份文書。


    本來,這種封官應該是有聖旨的,不過朝廷現在忙的不可開交,因此隻來了政事堂與吏部的文書。


    不過,這種地方上的司馬,在朝廷那裏隻是個不怎麽起眼的小官,能給兩份文書,已經很給李雲麵子了。


    擺在上麵的一份是政事堂的文書,下麵那一份,則是吏部的文書。


    司馬這個官,理論上來說是個武職,但又不在軍隊體係之中,屬於地方上的官兵,因此可以說是武官,也可以說是文官。


    一般來說,或是由武官擔任,或是由被貶的文官擔任。


    不過在大周,這個官職還是歸屬文官體係的,因此是吏部送來的文書。


    吏部的文書很簡單,就是一道普普通通的任命,任命原軍中校尉李昭,為越州司馬。


    看完了吏部的文書之後,李雲把它遞給卓光瑞,交給一眾人等傳看。


    然後他才打開了第二份政事堂的文書。


    政事堂的文書內容同樣很簡單,大意跟吏部文書類似,但是最後一句話,與吏部的文書則大為不同。


    “爾本為青陽小吏,於越州平叛之中,立功頗多,經大將軍蘇靖舉薦,特命你領兵鎮守越州,平息餘亂,並兼任越州司馬。”


    “若爾能使越州再無動亂,則功勞不小。”


    落款是崔垣兩個字,加蓋了政事堂的大印。


    李雲看著這份文書,愣神了一會兒,然後臉上露出了笑容。


    一個燦爛的笑容。


    這崔家的爺倆…跟自己還真是有緣分啊!


    想到還在宣州任刺史的崔紹,當初給自己寫的剿匪文書,李雲的笑容更燦爛了。


    這崔家雖然跟他不怎麽對付,但是因緣際會之下,著實幫了他不小,將來有朝一日…


    李某人心裏嗬嗬一笑。


    非得好好“謝謝”他們不可。


    就在李雲出神的時候,吏部的文書眾人已經傳看了一遍,由卓光瑞遞迴到李雲麵前,李某人伸手接過,眾人紛紛低頭拱手:“恭喜李司馬!”


    李雲擺了擺手,笑著說道:“這裏還有一份政事堂的文書,你們也都看一看,免得以後說我名不正言不順。”


    卓光瑞一怔,有些不明所以。在他看來,兩道文書應該沒有什麽分別才對,抱著這個念頭,他還是接過李雲遞過去的文書,掃了一眼之後,就微微變了神色。


    按照政事堂的意思,李雲的身份,先是鎮守越州的平叛將軍,再是越州司馬!


    這前者雖然沒有品級,但是卻實權極重,有了這道文書,哪怕明年越州的刺史到了…


    能不能說了算,還很難說。


    至少,那位新任的刺史,絕“指示”不了李雲了。


    也就是說,哪怕李雲再如何無能,雙方也是互不統屬的。


    想到前幾天這位小李將軍跟自己說的話,卓光瑞若有所思的將手裏的文書,遞給下一個縣丞,然後抬頭看著李雲,笑著說道:“恭喜李將軍。”


    他隻說了這五個字,就沒有繼續說下去了,但是話裏的意味,卻已經非常分明。


    這位剡縣的知縣,至少有一半,已經站在了李雲這一邊。


    其他幾個人看了之後,也多少看出了一些端倪,都上前對李雲再一次恭喜。


    李某人擺了擺手,淡淡的說道:“沒有什麽可恭喜的,當初裘賊在越州,聚攏了數萬的反賊,事敗之後,至少有大幾千人逃了,說不定就藏在什麽地方,這平叛的事情,兇險得很。”


    “不過…”


    李雲臉上露出了一個淡淡的笑容:“既然朝廷信李某,李某人自然要盡力做好這些事情。”


    說到這裏,他又掃了一眼幾個人,依舊神色平靜。


    “還請諸位,多多支持。”


    “不敢,不敢。”


    眾人連忙低頭:“我等一定全力協助李將軍!”


    ……


    當天晚上,李雲請這些人各縣的負責人吃了頓飯,第二天一早,就讓他們各迴本縣了,臨走之前,李雲還承諾他們,答應的衙差過幾天就送到。


    送走了這些人之後,李雲立刻就找來了李正,拉著他在一張桌子前坐了下來,開口道:“現在,我需要一百個機靈的人手,分散到下麵五個縣裏去,就從伱那裏挑,能不能挑的出來?”


    越州六個縣,其中一個縣附郭,就在李雲眼皮子底下,自然不用再派人過去,其他五個縣,每個縣李雲都要派二十個人過去做臨時衙差。


    讓李雲這麽重視的原因是,這是他第一次開始布置自己的“情報部門”。


    雖然隻是雛形之中的雛形,完全不成體係,但又的的確確是個開始。


    如果把一個勢力比作一個人的話,他想要強大起來,做成一番事業,身強體健自然是需要的,但是相比較身強體健來說,更重要的是耳聰目明。


    要是個聾子瞎子,便是拳有千斤巨力,也隻能胡亂揮舞罷了。


    而情報機構,就是一個人的耳目。


    隻不過,以現在李雲的體量,他還養不活一個規模很大的情報機構,但是弄出情報機構的雛形,還是不成問題的。


    李正想了想,點頭道:“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李雲敲著桌子,輕聲道:“有幾個條件。”


    “五個縣,每個縣派去二十個人,這二十個人要盡量機靈,而且領頭的必須識字,要能寫能記。”


    李正摸了摸下巴:“那這幾天,我親自去選。”


    李雲又說到:“每個縣的二十個人裏,要至少有兩個是緝盜隊出身。”


    李正再一次點頭,答應了下來。


    他坐在李雲麵前,低聲道:“二哥,這樣一來,咱們在越州能用的人就更少了,咱們本來就不足千人,是不是征募一些兵補充進來?”


    “還有,最近一段時間,錢越來越厲害了…”


    “也沒個進項。”


    “征兵的事情不急,再緩緩,至於錢的事…”


    李司馬歎了口氣:“我也在考慮這個事,瘦猴,你說…”


    他眯了眯眼睛,輕聲道:“咱們能不能分出一些人,去江南那些富庶之地,尋那些有錢人家…”


    “幹幹老本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賊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賊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