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客,你不曉得這是哪個蕩蕩?”老農唿了一聲“籲”,老黃牛迅即止步。


    說話的聲音,有點兒像巫縣話,不過聽起來有些怪異。


    在巫縣,靠近北邊的二五八區一線,說話就有這個味道。


    “我真還不曉得呢,老鄉。”巫山苦笑著:“莫名其妙就到了這裏。”


    “這才怪噠,”老農摸出小煙袋抽起了旱煙,吧嗒吧嗒的老式打火機,點了幾下才著:“你車子啷個連印子都沒得呢?”


    這?巫山一凜,沒想到老農觀察得如此仔細,總不能說我也不知道咋來這裏的吧。


    “我車子裏沒東西,”他嗬嗬笑著:“你看,就我一個人還有兩條狗。”


    “汪汪汪汪!”正說著呢,布丁醒了,衝一人一牛吼叫著。


    那老黃牛不知道怎麽迴事兒,居然一連往後退了兩步,嘴裏發出“哞哞”的叫聲。


    布丁的雙腿在主人身上不停刨著,發出急促的嗚嗚聲。


    “別鬧,布丁,我在問路呢。”巫山把它抱起來,衝老農笑笑:“您看,就這條小狗,還有一條大些的狗。”


    老農還是有些半信半疑,顯然不太相信。


    薑是老的辣,盡管他很少看到過吉普車,鄉政府還是有的。


    機耕道上,不時有拖拉機拉煤什麽的經過,路麵都被壓得塌陷下去。


    這吉普車看著就挺沉,竟然一點印子都沒有似乎從天而降。


    “我們這個村叫雙橋村,聽你的口音,好像不是本地人吧?”老農有農民式的狡黠,總覺得哪裏不對。


    “老者,您說對了。”巫山耐著性子迴答:“我是巴蜀人。巫縣的,不曉得您家聽說過沒有?”


    您家,在川陝鄂交界一帶。是通用語,晚輩對長輩的稱唿或者年輕人對不認識的長者的稱謂。


    “巫縣?”老者有些不敢置信:“你是巫縣人?”


    “對呀。”巫山自若地笑笑:“半夜三更開車到這裏,太累了睡了一覺,醒來就不曉得東南西北了。”


    “老頭子我就是巫縣人,”他把小煙袋在鞋底子上磕了兩下:“解放前逃荒到漢江,一晃都四十多年過去了。”


    “喔,”巫山對他是哪兒的人不感興趣,總不成還要認老鄉吧,心中急著要走出小山村:“您家剛才說的雙橋是歸哪兒管啊?”


    “以前這個村叫雙橋大隊。是雙橋公社的。現在雙橋公社被拆了,並到曾經的向壩區,改的向壩鄉。”


    盡管說話被打斷,老人也沒有半絲不悅。


    “沒有改革開放以前,巫縣的農村苦得很啦。一遇到三四月份青黃不接的時候,就跑到我們這裏要糧食吃。”


    所謂的要糧食吃,是很客氣的說法,就是討飯的意思。


    “現在情況顛倒了,他們不過來,我們跑過去都沒人理我們。”


    從老人的講述中。巫山大致明白,這裏應該離著巫縣不遠。


    看上去還有茅草屋的鄉村,顯得很是貧困。就不知道是隔壁同屬億州市的城口,還是漢江的竹山縣抑或秦嶺的鎮坪縣了。


    “啊?”巫山有些驚訝:“難道你們現在還缺少糧食?”


    “糧食我們不差,”老人搖搖腦袋:“關鍵是賣不成錢。”


    “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們糧食多得吃不完,挑到縣城去賣,可惜沒人買。”


    “後來又挑到巫縣賣,買是有人買,價格低,他們買過去喂豬。”


    “當年他們討米過來。都是要我們的滿口鑽,像稀奇肉巴子一樣。”


    意即曾經巫縣人過來討飯。找他們要玉米,稀罕得跟肉一樣。


    老人可能好久沒有說過巫縣話了。說著說著越來越順溜。


    不過,一旁的巫山就有些苦惱了,究竟是哪個縣呢?


    “多好的糧食啊,居然拿來喂豬,太可惜了。”


    “老者,您家這邊不出產大米嗎?”巫山好奇地問:“有山有水,就能種大米吧。”


    “那個東西,我們種過,也就巫縣那邊能收吧。”老人歎息著:“我們漢江這邊和秦嶺那邊,都種不活,沒得幾天枯死了。”


    這話終於讓巫山曉得,原來清風子老道竟然把自己弄到竹山縣來了。


    他說的曾經有個門派挨著老家不遠,莫不是神農架?


    不管是川陝鄂交界的界梁子還是這一帶,深山大川,都是神農架的餘脈。


    “多謝您家了,”巫山鬆了口氣:“巫縣在哪個方向?我車子能開過去嗎?”


    “巫縣在那邊,”老人指了指西南方向,又指著東北方向:“沿著機耕道上大路,拐過來就可以一直開到巫縣那邊去。”


    這下,巫山有些犯難了,車頭在朝大路相反的方向,狹窄的機耕道上,連掉頭都不可能。


    “您家曉得那寬綽些?”他滿懷希冀地問:“我得把車子腦殼掉過來。”


    “喏,那邊的老大隊三合泥曬壩。”老人努努嘴。


    看到巫山要發動汽車,老人腿腳麻利地跑了過來:“這個同誌,我好久沒遇到巫縣人了,今天早上到我家吃早飯吧?”


    “嗚嗚”,巫山還沒說話,布丁在一旁搖頭晃腦起來。


    山中無歲月,也不知道在天山派修煉了多久。


    看到漫山紅葉,應該是農曆的九十月份了。天天吃的清湯寡水,連鹽都沒有,巫山聽說吃,不住往肚子裏咽唾沫。


    “那啷個好意思呢,”他嗬嗬笑著:“再說也與您家不同路。”


    “誰說的?”老人瞪大了眼睛:“我家就在公屋裏,昨晚給別人家犁田,太晚了沒迴來,起大早迴家吃早飯。”


    公屋,就是以前的大隊或者生產隊的公有房屋,後來沒什麽用處賣給農民的。


    能買得起公屋的人。在農村還是比較有實力的。


    三合泥的曬壩,想來剛開始應該是平滑如鏡。


    如今看上去坑坑窪窪,顯然很久沒有修補過。


    在交談中。巫山終於知道了,老人叫楊正階。在解放前帶著婆娘娃娃逃荒過來。


    農民的流向,是看那個地方有沒吃的。


    巫縣解放前窮啊,地都握在少數地主手裏,譬如巫家。


    毗鄰的漢江省,這裏是神農架的邊緣,山區土地相對較多。加上麵臨解放,有錢有勢的人自顧不暇,哪管得上自己開荒的人?


    巫縣的農民。跑到漢江和秦嶺兩個省的比較多。


    他們沒有像泰山省的人一樣有勇氣,去闖關東,畢竟東北離這邊還是太遠了。


    楊正階的老伴沒有名字,叫楊張氏,一個裹著小腳的典型舊社會婦女。


    他沒有閨女,三個後人都是兒子。


    大兒子叫楊天財,早就分家另過。


    二兒子楊天寶,幾年前也結婚分家了。


    隻有小兒子田有俊,以前叫楊天壽的,雖然結了婚還是和老兩口一起過日子。


    在農村。這樣的家庭很是普遍,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嘛。老了之後。大都跟著小兒子一起生活。


    田有俊改名還有個典故,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老楊家由於是外來戶,分配的口糧比較少,養不活三個兒子。


    恰好大隊有一家姓田的人家不生育,就抱養了過去改名換姓。


    沒想到抱過去不幾年,老田家的婆娘生了兒子,而且一生就是兩三個。


    生活稍微好轉,田有俊又迴到了老楊家。但這名字已經被叫出去了,就是生身父母也管他叫田有俊。也就懶得改了。


    楊張氏看到家裏來客了,出來拘謹地打了聲招唿又進灶屋忙活早飯。


    至於小兒子田有俊。當兵出身,轉業後到大隊開拖拉機。


    後來大隊改成村,他幹脆自己把拖拉機私人買了過來跑運輸。


    飯剛端上桌子,田有俊就開著嘭嘭作響的拖拉機迴來了。


    “媽,老漢,我迴來噠!”說話的聲音高喉嚨大嗓子的,帶有軍人的豪爽,拖拉機熄火了皮帶還在轉動。


    “哈哈哈哈,原來家裏來稀客了?”這人滿臉的絡腮胡,把手裏的孩子遞給一通進來的婦女:“媳婦兒,你抱一下,我陪客。”


    “你就是田有俊同誌吧?”巫山站了起來:“剛才正和你父親說到你呢!”


    “當兵的都是兄弟!”他爽快地伸出雙手:“你好,我在華中軍區某軍服役過。”


    門口停著軍車,他想當然就認為是軍人。


    “刀軍長的部下?”巫山有些訝然,握著那有力的大手:“說起來我們還有些淵源,我是刀超仁的戰友!”


    “哈哈哈哈,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田有俊笑道,衝灶屋喊著:“媽,多添兩個菜,我和這位,對了你叫什麽?”


    “我叫巫山!”他饒有興趣地看著這個粗豪的轉業軍人。


    “我和巫山喝點兒酒,”田有俊高興地招唿著:“爸,家裏還有酒沒?那種原度酒。”


    看到他老子在搖頭,就從口袋裏掏出五塊錢:“到酒廠打一膠壺來,給王廠長說下,還有個酒壺過兩天送迴去。”


    楊家人很是好客,吃的不僅是米飯,桌子上的菜,基本上都是肉菜。


    應該與田有俊跑貨運有關,要不然,買米的錢堆農民來說就是巨大的負擔。


    見巫山喝白酒就像喝水一樣,這家夥傻眼了,剛開始還陪了一碗,第二碗無論如何都不敢喝下去。


    這人一喝酒,話就多了起來。


    “改革開放就是好啊,”田有俊挑了塊脆骨在嘴裏嘎嘣嘎嘣地嚼著:“至少我能買公家的拖拉機。”


    “不過,我看到這裏的農村實在不咋的。”巫山也看出了對方的尷尬,不再用酒解渴,一點點抿:“還有不少茅草屋呢。”


    “我們現在吃的不缺,其他都缺。”借著酒勁,田有俊發起牢騷:“地區的人,不讓我們到巫縣那邊去。”


    “人家的公路,早就是水泥地麵了,我們的公路還是石渣子路麵。”


    “我們十堰以前是一個地區。這倒好,一個姓梅的人過來了,劃歸樊城。”


    “好處沒看到,壞處處處都是。就打個比方說吧,水田需要蓄水,他們上麵不來人指導。”


    “苞穀以前比啥都值錢,現在賣不出去,隻有自己家吃。”


    “前兩年,倭國人在我們縣裏投資了個粉條廠,要求家家戶戶都種兩季洋芋。這倒好,夏季洋芋的苗都沒長完全呢,下霜了。”


    “剛才你父親不是說到巫縣那邊能賣得出去苞穀嗎?”巫山有些疑惑:“你用拖拉機多拉些過去賣,不是很賺錢嗎?反正這邊的苞穀價格低。”


    “你以為我不想啊?”田有俊苦笑道:“人背著挑著走山路過去沒問題,我用拖拉機?說不定車子都會被扣起來。”


    “啊?”巫山有些憤怒,頓時說不出話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領先四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巫山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巫山哥並收藏領先四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