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恢也收起來剛剛愁眉苦臉的神情,老搭檔了,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肚子裏的小九九,微微頷首表示明白。


    而劉牢之也應諾一聲,杜英好歹也是三州都督,朝廷最大的封疆大吏,所以劉牢之自然願意聽從調遣。


    至於杜英有沒有兵符······保衛京口,保衛大江,就是保衛建康府,就是救駕!


    救駕這種事,還需要兵符?


    杜英的安排,也挑不出來什麽差錯,並且交給兩淮水師的任務也並不難,還不會落人把柄,劉牢之樂得於此。


    不過,劉牢之還是想起來了一件事,他想了想,還是忍不住問道:


    “都督,大司馬那邊,是否要知會?”


    此言一出,謝玄和郗恢都打起精神。


    大司馬和關中之間,現在到底是個什麽相處模式,其實他們也挺好奇,雖然他們現在是距離大司馬最近的一路關中王師,可是相互之間好像還真的沒有多少往來,完全就是各自打各自的局麵。


    可是現在想要切斷鮮卑人的後路,想要畢其功於一役,難免還是需要大司馬配合的,不說別的,大司馬現在所掌控的鍾離和渦口,進可以攻打鮮卑人的側翼,退可以向東切斷歲水,乃至威脅睢水。


    杜英鞭長莫及之處,正是大司馬重兵嚴陣之地。


    隻不過如今大家所麵臨的問題,其實都差不多,關中這邊,轉戰千裏,士卒疲憊、糧草供應不上,大司馬那邊,也好不到哪裏去,畢竟大司馬也是領兵先屯姑孰,再上淮西,轉戰距離並不比關中來的短,而大司馬的糧草同樣仰仗於荊湘千裏迢迢轉運。


    如今壽春城內的存糧已經不多,而且為了堅壁清野,和鮮卑人打持久戰,謝玄一直都在著重管控糧草,不可能再和之前王師激戰淮北時那樣,源源不斷的供應運輸了。


    “根據線報,因為糧食供應不及,大司馬已經開始陸續向西轉送兵馬,撤迴荊州,在渦口和鍾離等地所留下的兵馬其實應該不足兩萬人。”杜英緩緩說道,“因而他們能夠完成自己的任務,堅守這兩處要塞,餘就很滿意了。


    至於大司馬本人,餘現在不知其所思所想,但是大概其也應該意識到,淮東的戰局,沒有多少可以讓他再發揮的餘地了,而且若是我軍能夠在前線擊破鮮卑人,大司馬趁勢在鮮卑人撤退的路上收割一輪,好像也不虧,更甚至本就是最佳選擇。


    所以餘現在傾向於大司馬會按兵不動。”


    桓溫遲遲沒有動作,十有八九打的是這個算盤,其實不用杜英說,謝玄和劉牢之都能夠揣摩到。


    大司馬本來就是為了追求以最小的代價換來最大的功績而前來兩淮的,所以他現在的最優解絕對不是貿然插手淮東戰事。


    尤其是在杜英已經擺明要保壽春,還要保廣陵的情況下。


    其實他們發出這樣的疑問,真正想要看一看杜英對於大司馬的態度到底如何。


    很顯然,雙方已經到了相互用斥候探子探查的地步。


    已經不能算是盟友了。


    杜英瞥了一眼劉牢之,徐徐說道:


    “此次率軍殺向廣陵,首要目的就是避免鮮卑人直接飲馬大江、威懾建康。


    因而江左會提供大軍所需要的糧草,並且江上水師也會配合兩淮水師行事,如果所料不差的話,至少會有五十艘戰船能夠聽從兩淮水師的調遣。


    畢竟大江水師已經有多年沒有經曆戰事,所以由兩淮水師統一調配,是最佳的選擇。”


    說罷,杜英自顧自的去看輿圖,聽謝玄給他講解當麵的鮮卑人布防情況。


    劉牢之頓時一震,哪裏還能不明白杜英的話外之音?


    江左又是給糧草,又是給兵權的,幾乎就是在擺明了要和關中聯手!


    如此一來,朝廷之中,三足鼎立格局,真的要被打破了。


    江左和關中聯手,先對付鮮卑人,那麽等趕跑鮮卑人之後,會不會又聯手對付大司馬呢?


    大司馬能不能架得住關中和江左的聯手,劉牢之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眼前的這位杜都督,絕對不是現在朝堂上的會稽王或者謝侍中單獨拉出來一個就能對付的。


    會稽王這些年一直想要打壓的世家製度,讓杜英給的打壓下去了,謝侍中一直在暗中組建的謝家部曲,全讓關中給吞下去了不說,這支軍隊防備鮮卑人、抗衡大司馬的任務,竟然也被杜英完成了個七七八八。


    如果不是鮮卑人從淮東強渡淮水,最終還是直接威脅到了江左,甚至劉牢之認為,杜英都能夠以其戰果告慰謝尚在天之靈了。


    在會稽王和謝家苦心孤詣經營和研究的領域將他們壓下去,這才是杜英於無聲之處展現出來的手腕、炸響在劉牢之以及大多數兩淮世家們耳邊、心底的驚雷。


    不然兩淮世家們真的隻是因為關中勾勒的前景比較美好,就願意跟著關中幹麽?


    這些目光沒有多廣遠,但是一路逃難,好不容易在兩淮立足的世家們,是真的窮怕了,也自然有著足夠的貪婪,想要讓他們吐出來目光所及之處的利益,選擇和關中共享、合作,自然也是因為他們見識過了關中手中的刀。


    那是真的鋒利,不是鬧著玩的。


    今日的杜英,遠在關中就能夠把握兩淮的變局,並且果斷身臨其中,為關中拿到了壽春——這一點倒是劉牢之他們高看了杜英,其實拿下壽春應該算謝玄和郗恢的隨機應變、誤打誤撞,還真不是杜英一開始就授意的。


    隻不過剛剛杜英也隻是嘴上說了說謝玄和郗恢的貿然行動,並沒有給予任何責罰,在劉牢之這個外人看來,單純的就是杜英想要掩飾自己趁亂奪取朝廷地盤的行為罷了,而且甚至連掩飾都不願意掩飾。


    那什麽檢討總結,不管幾萬字,都算不得懲罰。


    尤其是在劉牢之不知道參謀司已經把一場戰事的總結報告條條框框分列的多麽詳細的情況下,更是難免會有這種想法。


    杜英的強大和神秘,讓劉牢之不得不懷疑,如果關中和江左聯手拿下大司馬,那到頭來,江左那兩位,誰能夠玩的過杜英?


    至於那兩位聯手?


    別鬧了。


    問一問江左世家,問一問江左皇族。


    王與馬,共天下。


    有幾個當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