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迴 設謀截船獨霸糧食行市 蓄意搗亂哄搶盧家鋪子(下)
湯家盛將布囊拿起來,那人急將褲子拉上紮好,滿麵羞愧地低下頭。
湯家盛打開布囊,果然是一包稻米。
“想蒙混偷拿稻米,想的倒聰明,搶奪、偷盜財物,你這廝就等著坐監牢去吧!軍爺過來,給綁了!”湯家盛喝道。
那人趕緊轉過來向盧嘉瑞跪倒磕頭,口中不停地喊道:
“請老爺饒恕!請老爺饒恕!小的家裏已無糧多日,孩兒已經餓得快要死了,求老爺行個好,施舍一點糧食與我,迴去煮點米湯給孩兒喝吧?俺給老爺磕頭,求求老爺您了!”
“哼,你家沒有了糧食就來搶劫,就來偷盜,那天底下還有沒有王法?少囉嗦,軍爺過來給綁了!”湯家盛又喝道。
“盧老爺,小人一向行為純良,從未有作奸犯科偷盜之事,這次想裹帶一點米迴去,也是萬般無奈,要不孩兒眼見得就要餓死了!小的聽聞盧老爺一向好行仁義,萬望盧老爺憐憫小人。小人去坐監牢不打緊,家裏老婆孩兒可就要餓死了!求盧老爺開恩,就算綁了小人去坐監牢,也施舍這點米,讓小人拿迴家去,挽救孩兒性命!”那人跪著,膝行到盧嘉瑞跟前,連磕幾個響頭,哀求道。
盧嘉瑞受不得別人的哀求,又見他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還稱道自己好行仁義,就有意放過他。這時,湯家盛卻喝道:
“搶奪偷盜東西,還那麽多理由,我家糧鋪做買賣,不是做慈善。照你這般說,這麽多人沒有糧食,把米給了你,其他人怎麽辦?都不搜身了?都送點糧食給他們?鋪裏的糧食全都分送了也不夠!要饑荒賑濟,有本事你等該找縣衙門去!軍爺過來,將他綁了!”
“慢!就不綁他了,湯主管,把糧食收迴去,布條還與他吧!”盧嘉瑞對湯家盛說畢,又對那人說道,“你家孩兒受餓,明日午時過後,你到前麵街角空地上,我家在那裏施粥,你拿甌子來討些迴去。”
那人又磕了個頭,抬眼望一下盧嘉瑞,將信將疑的。盧嘉瑞又說道:
“迴去吧,記得我說的話,明日午時後過來討粥喝!”
那人聽罷,也隻好悻悻而去。盧嘉瑞跳到街邊的一個高處,大聲喊道:
“各位街坊鄉鄰,大夥聽著,你等強行搶奪偷盜糧食是犯法的,如還有誰身上裹帶有糧食,如今主動放迴到鋪子裏去,我將不再追究。如若執迷不悟,心存僥幸,等下搜身搜出來,定然不再饒恕,非但糧食帶不走,還要押送衙門坐監牢!”
於是,有人反身轉入鋪子裏,想是去將裹帶的稻米放迴去了。不到兩柱香的功夫,圍圈裏的人都搜身放了出去,也沒有人再敢裹帶稻米了。
盧嘉瑞命湯家盛暫時歇業,讓軍牢們在門口把守著,自己進到鋪裏去察看情形。
盧嘉瑞看到,鋪子裏麵已是一團糟亂。櫃台、茶幾、椅凳歪七豎八的倒在地上,紙筆算盤茶壺茶杯瓶瓶罐罐桶啊框啊之類的東西都參雜其中,還有那“丁哥燒鵝”的那些盤的碗的雜物也混雜到一起,更揪心的是堆放的稻米堆被推倒,不少袋子被弄爛開了口子,灑得地上滿是散開的稻米。南北幹雜貨櫃倒蓋在地,貨品傾瀉到稻米上麵,和稻米混成一堆。
而更加不幸的是,鋪裏的酒壇醋罐醬油缸,統被摔打破爛,那酒醋醬油還有鹵水鹵汁等浸染那散開來的稻米幹雜等,一片一片的。這些混雜的稻米,不知道還能不能吃。
湯家盛正領著夥計們清理現場,扶桌搬椅,清撿物件,然後清掃地麵。丁哥燒鵝攤的夥計也在抹著眼淚收拾自己的攤子家夥。包子饅頭攤已經被搶空了,包子饅頭一個都不剩。
盧嘉瑞叫湯家盛過來,問道:
“如何一下間就來了這麽多人搶糧食的呢?”
“近來鋪子裏人客本來就多,今日也不知道怎麽一下子就來了那麽多人。初時還以為是來買糧的,高興呢,誰知道這群人進來後就嘟囔著糧價貴,沒錢買,要賒賬。我自然是不同意,其中幾個便無理鬧嚷起來,然後就要背了整袋的稻米走,夥計上去拉扯,就動起手來。相互爭執推搡打鬥之間,那幾個起哄的就兇狠地推翻櫃桌,砸東西。其他人見亂起,就來搶糧,很快鋪裏就亂成一團。外邊街上的過往行人湧來看熱鬧,看見有機可乘,便都來搶包子饅頭吃,搶拿糧食。後邊的老爺也都看到了。”湯家盛說道。
“按你這麽說,起哄的那幾個人,是早有預謀來搗亂的。無怪乎我看到他們身健體壯,毫無饑色,絕非一般的饑民,而且身手不凡,看來又與我家無怨無仇,定然是受人唆使來搶砸我家鋪子的!”盧嘉瑞說道,又轉身問管賬銀的夥計道,“錢銀有沒有遭搶?”
“迴老爺話,錢銀沒有遭搶。小的開始看苗頭不對時,就悄悄地將錢銀收起,躲到樓上閣間去了。”那管賬銀的夥計答道。
“很好,就得這麽機靈!”盧嘉瑞不忘誇讚一下道,“不管有何事情,有什麽狀況,你的第一要務是保護好錢銀,不要被人搶了去!迴頭讓湯掌櫃給你獎勵!”
“多謝老爺!這是小的份內之事。”管錢銀的夥計說道。
“湯掌櫃,明日在前邊街角的那塊空地上熬粥布施,你現如今就著手趕緊準備一下。”盧嘉瑞叫過湯家盛,吩咐道。
“熬粥布施?何如布施法請老爺明示!”湯家盛一下間不知道盧嘉瑞何意,有些疑惑地問道。
“看來時下確實有些人家吃不上飯,餓得性命難保,我家既然有些錢糧,在聊城縣城裏也算有些名望,加之又是做糧食買賣的,我家不出頭救濟時困,誰來出頭呢?做些善事,也是功德一場!”盧嘉瑞說道。
湯家盛可沒想到,老爺日夕想著怎麽做買賣多賺錢的,竟然還有這等菩薩心腸。他自己把同行的店鋪都擠掉,獨霸買賣,糧價是一漲再漲,比平常年份漲了兩倍多,賺銀子比誰都狠,而迴過頭來卻要在街頭熬粥布施!
湯家盛想不出所以然,就說道:
“老爺說的甚是!老爺在城裏熬粥布施,濟困救難,實在是天大的善行功德!不過,城裏揭不開鍋的貧家不少,加上還有很多外地逃荒饑民進來討飯的,一旦自家開張熬粥布施,前來討食的饑民定然極多,也不知要耗費多少糧食才夠。加上也需要另派人工幹事,花費當是不少,不知老爺是否想周全了?”
“這個我想過的,你放心籌辦就是了。”盧嘉瑞說道,“你馬上多招收幾個夥計幫手,到時分派兩個老夥計和兩個新夥計去做施粥的事情。”
“急切間也不好招收夥計。”湯家盛說道。
“這個簡單,你現今就寫個告示,叫夥計貼到鋪子外邊牆上去,就招收四個糧鋪夥計,保證很快就會有不少人前來應招。這年頭,糧鋪裏有飯吃,還怕招不到人?”盧嘉瑞說道,想了一下,看到方才叫進鋪裏的那個所謂的“遠親”,招手叫他過來。
那人趕緊過來,戰戰兢兢跪在盧嘉瑞跟前,問道:
“老爺有何吩咐?”
“方才我看你可憐,也諒一片孝順之心,實不忍嗬斥你,假說你是我家遠親。我看你雖身體孱弱,卻也正當幹事年紀,既是家裏口糧無著,如今我家糧鋪招收夥計,我有心成全你,讓你有活可幹,有飯可吃,你可願意到我家糧鋪來做事?”
“小的願意!小的萬分願意!小的感激不盡!小的拜謝老爺成全之恩!”那人不停地磕頭,說道。
“好了,你姓什麽?叫什麽名字?”盧嘉瑞問道。
“小的賤姓賴,小名理,叫賴理。”那人答道。
“姓賴?無賴、賴帳、耍賴?還不講理?嗯,這姓名確實有些不好,不如我給你改個名,就叫賴信好了,取仰賴信任之意,順正一些。往後就叫你賴信,就跟著湯掌櫃好好做事吧!”盧嘉瑞笑著說道。
“賴信多謝老爺,賴信一定好好幹活!”賴信輕快地答道,在他看來這真是命運轉折,人生有望了。
“你先將那點米拿迴去熬粥給你母親吃吧,明日開始到鋪子來做事。”盧嘉瑞說道。
“多謝老爺,小的就迴去,救母親要緊!”賴信趕緊退了出去。
這邊湯家盛已經親自寫好了招聘夥計的告示,讓一個夥計弄來漿糊,貼到鋪子外邊牆上去。
不多久就圍上來很多行人觀看。有活幹,有飯吃,在當下的饑荒時節,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了。很快就有七八個人湧進店來應聘,湯家盛從中挑選了三個,其餘的都隻好悻悻而去,極為惋惜懊喪。被挑選中的三個立馬就開始幹活,殷勤地幫忙清理鋪子了。
“逢誌,你快馬跑一趟,把邱福、盧嘉恭、柴榮趕緊叫過來,我有事交代他們去做。”盧嘉瑞叫過逢誌,吩咐道。逢誌應喏後就跑了出去。
“湯掌櫃,我等下交代盧嘉恭、柴榮弄些磚石、木料,砌起灶台,搭起棚架,你再讓人到瑞依綢布莊弄些麻布來,就到前麵街角空地上搭個棚,以便擺設施粥攤。同時,你趕緊著人去準備兩三口大鑊,明日上午開始,就安排四個夥計去那邊熬粥,到晌午後開始發放。”盧嘉瑞對湯家盛說道。
“看時下的情勢,怕到時來討粥喝的饑民太多,又會發生哄搶,如若維持不住,可就麻煩了,做好事善事反而會做砸了。”湯家盛有些擔心地說道。
“這個我已經想到了,一會我會讓邱福到縣衙門去見陶老爺,請陶老爺派四五個捕快到施粥棚來維持秩序。有捕快鎮場,諒無大礙的了。”盧嘉瑞有些得意地說道。
“陶老爺人肯派捕快來鎮場麽?”湯家盛疑惑,他想官府差役做官府的事,買賣是民間的事情,官府怎麽會派遣差役來。
“陶老爺不但會派捕快來,而且還會很樂意。你想看,眼下到處鬧饑荒,城裏有人願意搭棚施粥,一來疏解民困,舒緩民怨;二來也顯得知縣老爺德教有方,是政績一件;三來有捕快鎮場也讓人看成是知縣老爺推行之美政善行,陶老爺何樂而不為?不過我家也不能讓風頭都被搶了去,你在施粥棚上掛個大大的橫幅,上麵書寫‘瑞豐糧油食雜鋪施粥棚’一行大字,並交代夥計們在施粥過程中,言語上多提這次施粥是‘瑞豐’的善舉。”盧嘉瑞說道。
“請問老爺要施粥多久?開三口鑊,每日熬三輪的話,總計要熬九鑊,每鑊一鬥米,則每日要九鬥米,按目今四百五十文一鬥的米價算,每日光米錢就得出去四貫多,不是一個小數目。”湯家盛一邊拿過算盤來,劈裏啪啦打算一陣,然後說道。
“嗯,這麽看花費是有些大,怕難做長久。那就這樣好了,每日隻熬粥兩輪,上午一輪,下午一輪,熬好發放完一輪,再熬一輪,慢慢熬好再發放,別人也說不得,這熬粥整理鑊灶的,總要耗費時辰嘛!另外就是隔日布施,這也符合救急救難的本意,讓那些實在危急之人能賴以保命,並不是叫閑人來趁粥吃。你交代夥計們多長個心眼,看準是危難之人才發粥,不給那些蹭吃蹭喝之徒來虛耗米糧,反正有捕快鎮場,沒人敢來搗亂的。”盧嘉瑞說道。
“這樣甚好。小的倒還有一個主意,就是倉庫裏存有些麵粉還沒發賣完,原來想著市麵上小麥和麵粉都稀少,留給府裏急需時使用,或者往後抬高價錢好賣出去的,不如熬粥時就放些麵粉混進去,熬成粥,一來可以少放些稻米,仍可保持米粥夠稠不稀拉,二來其實也可以增進口味,讓米粥更可口。這樣算,每鑊粥可隻放五六升米,再放兩升麵粉就夠了。當然,這樣可以省些錢。”湯家盛說道。
“這很好,你就這麽辦吧!”盧嘉瑞說道,“往後用完了麵粉,你就將稻米摏成米粉,半米半粉的熬粥,也可以增加稠度。”
這時,占宣立口裏一邊嚷嚷著,一邊走了進來,到盧嘉瑞跟前作揖。
占宣立何事來找盧嘉瑞?盧嘉瑞的施粥善舉能順利施行嗎?欲知後事,且看下迴分解。
湯家盛將布囊拿起來,那人急將褲子拉上紮好,滿麵羞愧地低下頭。
湯家盛打開布囊,果然是一包稻米。
“想蒙混偷拿稻米,想的倒聰明,搶奪、偷盜財物,你這廝就等著坐監牢去吧!軍爺過來,給綁了!”湯家盛喝道。
那人趕緊轉過來向盧嘉瑞跪倒磕頭,口中不停地喊道:
“請老爺饒恕!請老爺饒恕!小的家裏已無糧多日,孩兒已經餓得快要死了,求老爺行個好,施舍一點糧食與我,迴去煮點米湯給孩兒喝吧?俺給老爺磕頭,求求老爺您了!”
“哼,你家沒有了糧食就來搶劫,就來偷盜,那天底下還有沒有王法?少囉嗦,軍爺過來給綁了!”湯家盛又喝道。
“盧老爺,小人一向行為純良,從未有作奸犯科偷盜之事,這次想裹帶一點米迴去,也是萬般無奈,要不孩兒眼見得就要餓死了!小的聽聞盧老爺一向好行仁義,萬望盧老爺憐憫小人。小人去坐監牢不打緊,家裏老婆孩兒可就要餓死了!求盧老爺開恩,就算綁了小人去坐監牢,也施舍這點米,讓小人拿迴家去,挽救孩兒性命!”那人跪著,膝行到盧嘉瑞跟前,連磕幾個響頭,哀求道。
盧嘉瑞受不得別人的哀求,又見他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還稱道自己好行仁義,就有意放過他。這時,湯家盛卻喝道:
“搶奪偷盜東西,還那麽多理由,我家糧鋪做買賣,不是做慈善。照你這般說,這麽多人沒有糧食,把米給了你,其他人怎麽辦?都不搜身了?都送點糧食給他們?鋪裏的糧食全都分送了也不夠!要饑荒賑濟,有本事你等該找縣衙門去!軍爺過來,將他綁了!”
“慢!就不綁他了,湯主管,把糧食收迴去,布條還與他吧!”盧嘉瑞對湯家盛說畢,又對那人說道,“你家孩兒受餓,明日午時過後,你到前麵街角空地上,我家在那裏施粥,你拿甌子來討些迴去。”
那人又磕了個頭,抬眼望一下盧嘉瑞,將信將疑的。盧嘉瑞又說道:
“迴去吧,記得我說的話,明日午時後過來討粥喝!”
那人聽罷,也隻好悻悻而去。盧嘉瑞跳到街邊的一個高處,大聲喊道:
“各位街坊鄉鄰,大夥聽著,你等強行搶奪偷盜糧食是犯法的,如還有誰身上裹帶有糧食,如今主動放迴到鋪子裏去,我將不再追究。如若執迷不悟,心存僥幸,等下搜身搜出來,定然不再饒恕,非但糧食帶不走,還要押送衙門坐監牢!”
於是,有人反身轉入鋪子裏,想是去將裹帶的稻米放迴去了。不到兩柱香的功夫,圍圈裏的人都搜身放了出去,也沒有人再敢裹帶稻米了。
盧嘉瑞命湯家盛暫時歇業,讓軍牢們在門口把守著,自己進到鋪裏去察看情形。
盧嘉瑞看到,鋪子裏麵已是一團糟亂。櫃台、茶幾、椅凳歪七豎八的倒在地上,紙筆算盤茶壺茶杯瓶瓶罐罐桶啊框啊之類的東西都參雜其中,還有那“丁哥燒鵝”的那些盤的碗的雜物也混雜到一起,更揪心的是堆放的稻米堆被推倒,不少袋子被弄爛開了口子,灑得地上滿是散開的稻米。南北幹雜貨櫃倒蓋在地,貨品傾瀉到稻米上麵,和稻米混成一堆。
而更加不幸的是,鋪裏的酒壇醋罐醬油缸,統被摔打破爛,那酒醋醬油還有鹵水鹵汁等浸染那散開來的稻米幹雜等,一片一片的。這些混雜的稻米,不知道還能不能吃。
湯家盛正領著夥計們清理現場,扶桌搬椅,清撿物件,然後清掃地麵。丁哥燒鵝攤的夥計也在抹著眼淚收拾自己的攤子家夥。包子饅頭攤已經被搶空了,包子饅頭一個都不剩。
盧嘉瑞叫湯家盛過來,問道:
“如何一下間就來了這麽多人搶糧食的呢?”
“近來鋪子裏人客本來就多,今日也不知道怎麽一下子就來了那麽多人。初時還以為是來買糧的,高興呢,誰知道這群人進來後就嘟囔著糧價貴,沒錢買,要賒賬。我自然是不同意,其中幾個便無理鬧嚷起來,然後就要背了整袋的稻米走,夥計上去拉扯,就動起手來。相互爭執推搡打鬥之間,那幾個起哄的就兇狠地推翻櫃桌,砸東西。其他人見亂起,就來搶糧,很快鋪裏就亂成一團。外邊街上的過往行人湧來看熱鬧,看見有機可乘,便都來搶包子饅頭吃,搶拿糧食。後邊的老爺也都看到了。”湯家盛說道。
“按你這麽說,起哄的那幾個人,是早有預謀來搗亂的。無怪乎我看到他們身健體壯,毫無饑色,絕非一般的饑民,而且身手不凡,看來又與我家無怨無仇,定然是受人唆使來搶砸我家鋪子的!”盧嘉瑞說道,又轉身問管賬銀的夥計道,“錢銀有沒有遭搶?”
“迴老爺話,錢銀沒有遭搶。小的開始看苗頭不對時,就悄悄地將錢銀收起,躲到樓上閣間去了。”那管賬銀的夥計答道。
“很好,就得這麽機靈!”盧嘉瑞不忘誇讚一下道,“不管有何事情,有什麽狀況,你的第一要務是保護好錢銀,不要被人搶了去!迴頭讓湯掌櫃給你獎勵!”
“多謝老爺!這是小的份內之事。”管錢銀的夥計說道。
“湯掌櫃,明日在前邊街角的那塊空地上熬粥布施,你現如今就著手趕緊準備一下。”盧嘉瑞叫過湯家盛,吩咐道。
“熬粥布施?何如布施法請老爺明示!”湯家盛一下間不知道盧嘉瑞何意,有些疑惑地問道。
“看來時下確實有些人家吃不上飯,餓得性命難保,我家既然有些錢糧,在聊城縣城裏也算有些名望,加之又是做糧食買賣的,我家不出頭救濟時困,誰來出頭呢?做些善事,也是功德一場!”盧嘉瑞說道。
湯家盛可沒想到,老爺日夕想著怎麽做買賣多賺錢的,竟然還有這等菩薩心腸。他自己把同行的店鋪都擠掉,獨霸買賣,糧價是一漲再漲,比平常年份漲了兩倍多,賺銀子比誰都狠,而迴過頭來卻要在街頭熬粥布施!
湯家盛想不出所以然,就說道:
“老爺說的甚是!老爺在城裏熬粥布施,濟困救難,實在是天大的善行功德!不過,城裏揭不開鍋的貧家不少,加上還有很多外地逃荒饑民進來討飯的,一旦自家開張熬粥布施,前來討食的饑民定然極多,也不知要耗費多少糧食才夠。加上也需要另派人工幹事,花費當是不少,不知老爺是否想周全了?”
“這個我想過的,你放心籌辦就是了。”盧嘉瑞說道,“你馬上多招收幾個夥計幫手,到時分派兩個老夥計和兩個新夥計去做施粥的事情。”
“急切間也不好招收夥計。”湯家盛說道。
“這個簡單,你現今就寫個告示,叫夥計貼到鋪子外邊牆上去,就招收四個糧鋪夥計,保證很快就會有不少人前來應招。這年頭,糧鋪裏有飯吃,還怕招不到人?”盧嘉瑞說道,想了一下,看到方才叫進鋪裏的那個所謂的“遠親”,招手叫他過來。
那人趕緊過來,戰戰兢兢跪在盧嘉瑞跟前,問道:
“老爺有何吩咐?”
“方才我看你可憐,也諒一片孝順之心,實不忍嗬斥你,假說你是我家遠親。我看你雖身體孱弱,卻也正當幹事年紀,既是家裏口糧無著,如今我家糧鋪招收夥計,我有心成全你,讓你有活可幹,有飯可吃,你可願意到我家糧鋪來做事?”
“小的願意!小的萬分願意!小的感激不盡!小的拜謝老爺成全之恩!”那人不停地磕頭,說道。
“好了,你姓什麽?叫什麽名字?”盧嘉瑞問道。
“小的賤姓賴,小名理,叫賴理。”那人答道。
“姓賴?無賴、賴帳、耍賴?還不講理?嗯,這姓名確實有些不好,不如我給你改個名,就叫賴信好了,取仰賴信任之意,順正一些。往後就叫你賴信,就跟著湯掌櫃好好做事吧!”盧嘉瑞笑著說道。
“賴信多謝老爺,賴信一定好好幹活!”賴信輕快地答道,在他看來這真是命運轉折,人生有望了。
“你先將那點米拿迴去熬粥給你母親吃吧,明日開始到鋪子來做事。”盧嘉瑞說道。
“多謝老爺,小的就迴去,救母親要緊!”賴信趕緊退了出去。
這邊湯家盛已經親自寫好了招聘夥計的告示,讓一個夥計弄來漿糊,貼到鋪子外邊牆上去。
不多久就圍上來很多行人觀看。有活幹,有飯吃,在當下的饑荒時節,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了。很快就有七八個人湧進店來應聘,湯家盛從中挑選了三個,其餘的都隻好悻悻而去,極為惋惜懊喪。被挑選中的三個立馬就開始幹活,殷勤地幫忙清理鋪子了。
“逢誌,你快馬跑一趟,把邱福、盧嘉恭、柴榮趕緊叫過來,我有事交代他們去做。”盧嘉瑞叫過逢誌,吩咐道。逢誌應喏後就跑了出去。
“湯掌櫃,我等下交代盧嘉恭、柴榮弄些磚石、木料,砌起灶台,搭起棚架,你再讓人到瑞依綢布莊弄些麻布來,就到前麵街角空地上搭個棚,以便擺設施粥攤。同時,你趕緊著人去準備兩三口大鑊,明日上午開始,就安排四個夥計去那邊熬粥,到晌午後開始發放。”盧嘉瑞對湯家盛說道。
“看時下的情勢,怕到時來討粥喝的饑民太多,又會發生哄搶,如若維持不住,可就麻煩了,做好事善事反而會做砸了。”湯家盛有些擔心地說道。
“這個我已經想到了,一會我會讓邱福到縣衙門去見陶老爺,請陶老爺派四五個捕快到施粥棚來維持秩序。有捕快鎮場,諒無大礙的了。”盧嘉瑞有些得意地說道。
“陶老爺人肯派捕快來鎮場麽?”湯家盛疑惑,他想官府差役做官府的事,買賣是民間的事情,官府怎麽會派遣差役來。
“陶老爺不但會派捕快來,而且還會很樂意。你想看,眼下到處鬧饑荒,城裏有人願意搭棚施粥,一來疏解民困,舒緩民怨;二來也顯得知縣老爺德教有方,是政績一件;三來有捕快鎮場也讓人看成是知縣老爺推行之美政善行,陶老爺何樂而不為?不過我家也不能讓風頭都被搶了去,你在施粥棚上掛個大大的橫幅,上麵書寫‘瑞豐糧油食雜鋪施粥棚’一行大字,並交代夥計們在施粥過程中,言語上多提這次施粥是‘瑞豐’的善舉。”盧嘉瑞說道。
“請問老爺要施粥多久?開三口鑊,每日熬三輪的話,總計要熬九鑊,每鑊一鬥米,則每日要九鬥米,按目今四百五十文一鬥的米價算,每日光米錢就得出去四貫多,不是一個小數目。”湯家盛一邊拿過算盤來,劈裏啪啦打算一陣,然後說道。
“嗯,這麽看花費是有些大,怕難做長久。那就這樣好了,每日隻熬粥兩輪,上午一輪,下午一輪,熬好發放完一輪,再熬一輪,慢慢熬好再發放,別人也說不得,這熬粥整理鑊灶的,總要耗費時辰嘛!另外就是隔日布施,這也符合救急救難的本意,讓那些實在危急之人能賴以保命,並不是叫閑人來趁粥吃。你交代夥計們多長個心眼,看準是危難之人才發粥,不給那些蹭吃蹭喝之徒來虛耗米糧,反正有捕快鎮場,沒人敢來搗亂的。”盧嘉瑞說道。
“這樣甚好。小的倒還有一個主意,就是倉庫裏存有些麵粉還沒發賣完,原來想著市麵上小麥和麵粉都稀少,留給府裏急需時使用,或者往後抬高價錢好賣出去的,不如熬粥時就放些麵粉混進去,熬成粥,一來可以少放些稻米,仍可保持米粥夠稠不稀拉,二來其實也可以增進口味,讓米粥更可口。這樣算,每鑊粥可隻放五六升米,再放兩升麵粉就夠了。當然,這樣可以省些錢。”湯家盛說道。
“這很好,你就這麽辦吧!”盧嘉瑞說道,“往後用完了麵粉,你就將稻米摏成米粉,半米半粉的熬粥,也可以增加稠度。”
這時,占宣立口裏一邊嚷嚷著,一邊走了進來,到盧嘉瑞跟前作揖。
占宣立何事來找盧嘉瑞?盧嘉瑞的施粥善舉能順利施行嗎?欲知後事,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