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意思我懂!”
蘇尋保證道:“這樣如何,除了一些零碎的,我蘇家生產出來的棉衣棉被,九成都賣給官府,大人覺得如何?”
“剩下的一成,我打算賣給我揚州的百姓,他們也一樣受著嚴寒的困擾。”
“這個老夫自然沒有什麽意見。”
方謙點了點頭,說道:“蘇公子放心吧!我知道你蘇家是商人世家,我親自去洛陽上報,一定不會讓蘇公子吃虧的。”
蘇尋頗為驚訝的問道:“大人,這天氣多變,大人這時候去洛陽,會不會?”
“是有輕重緩急!”
方謙知道蘇尋的意思,但這是很重要的是,他堅定了神色,說道:“這點嚴寒不算什麽,相比較那些還要與韃子交戰的士兵,老夫這幅殘軀能為了他們,就算多跑幾趟又如何?”
“大人高義!”
蘇尋欽佩的拱了拱手。
方謙搖了搖頭,道:“身為漢人,自當如此。”
蘇尋猶豫了一會兒,開口道:“大人,雖說這是為了我大漢,但天家那邊......”
蘇尋沒有說下去,但他相信方謙知道他的意思,背後議論天家,這肯定是不行的,要是傳出去,掉腦袋也不奇怪。
“放心吧!”
方謙抬手示意道:“雖然天家身邊又佞臣,但還是有不少忠臣的,這事是大事,老夫保證,不會出問題的。”
蘇尋點點頭,如果是這樣的話,他沒問題了。
“蘇公子!”
這時先前一直沉默的秦家主忽然開口,蘇尋聞聲好奇的看了過去,隻見他先是拱了拱手,然後道:“不知道這棉花生意我秦家主能不能與蘇家合作?”
蘇尋很是驚訝,方謙有些惱怒的神色。
心想,果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都說了是為官府收購了,結果這人居然還敢開口,想分一杯羹。
“太守大人誤會了。”
方謙的臉色變了秦家主自然看在眼裏,他急忙解釋道:“我的意思是我秦家有自己的商隊,蘇家負責生產,我秦家負責運輸。”
“據我所知,蘇家雖然也有自己的商隊,但規模卻不是很大,而我秦家不同,單單商隊就有好幾個,不管是多少貨物,我秦家都能接的下,蘇公子以為如何?”
聞言,方謙太守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下來,隻要不是打棉花生意的主意就行,這些商人之間的合作,他不是很在意。
蘇尋看著他,卻沒有迴答。
怕蘇尋不同意,秦家再次開口道:“蘇公子放心,這是為大漢做事,老夫也是漢人,理應盡一份力,這運輸費我秦家分文不取。”
蘇尋一聽恍然,原來是打算交好他與方謙,不愧是老謀深算。
不過這也看得出這家夥是真心慫了,估計以後不會再與他作對。
蘇尋這才開口道:“我倒是沒什麽意見,隻是這事啊!我交給我夫人負責,如果秦家想要合作,可以去找我夫人商談,估計很多人都知道,我雖然表麵上是蘇家的話事人,但我一般都不怎麽管事的。”
嗯?
方謙詫異的看著蘇尋道:“蘇公子,你何時娶親的,怎麽也不通知老夫一生,難道是怕老夫上門去討喜酒喝?”
方謙的語氣有些逾越,自然是在開玩笑。
秦家主也是說道:“據我所知,蘇公子與羅家的小姐羅雪妍有婚約,似乎還沒過門吧?”
說完,他又笑著對方謙說道:“說起這個,我前段時間得知蘇公子為了那羅家小姐,竟然把那幾乎火爆全大漢的香皂生意送給了羅家,這種魄力,不愧是蘇公子啊!”
“竟有此事?”
方謙也是驚訝萬分,香皂的事他是知道的,如果硬要說,香皂生意值萬金也不為過,而且隻多不少。
隻要長久做下去,會賺的更多,也就是說,隻要羅家好好經營,養幾代人毫不誇張。
“錢財乃身外之物罷了!”
蘇尋聞言隨意的笑著說道:“佳人難求,為了佳人,這些身外之物又算得了什麽?”
啪啪啪!
“沒想到蘇公子竟然能為了佳人做到此等地步,說是一擲萬金也不為過,老夫佩服。”
方謙一聽,意味深長的對蘇尋說道。
秦家主也是點點頭,這才說道:“看來蘇公子說的夫人就是那羅小姐了吧?”
蘇尋點點頭,道:“沒錯,我把棉花的生意全權交給她了,如果你秦家要合作,可以直接去找她就行。”
“令夫人不怪是才女,有了如此賢內助,蘇家以後肯定能更是一層樓。”
秦家主誇讚道。
“有理!”
蘇尋讚同的點點頭,然後道:“大人,這些棉被就是我送給流民們的禮物,隻是這一批棉花不多,不足以沒人再送一套棉衣,權衡之下,隻好每一家子一毯棉被,希望大人不要嫌少。”
“不會,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又怎麽會嫌少?”
方謙迴道,然後歎了口氣,道:“畢竟流民太多了,蘇公子能做到這一步老夫已經很感激了,你放心,這事我一定會如實告知那些百姓,他們一定會感激蘇公子的恩情的。”
“不必了。”
蘇尋謙虛道:“這些對我來說不算什麽,但對他們來說卻能排上用場,恩情什麽的就不必說了,同時揚州子民,相互幫助應該的。”
“不行,必須如此,有一說一,這是就這麽說定了,隻要這次為了賑災出過力的,老夫都會一一記載下來,然後告訴那些百姓們,宣揚這種助人的美德。”
方謙卻不同意,堅定的說道。
當然,蘇尋其實隻是為了客套一下,他做這麽多,既然也是為了名聲。一個好名聲。
如果那些流民不知道誰幫助了他們,他做這些就沒了意義。
一個好的名聲,在這個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蘇尋深知,不然也不會為了他們做到如此地步,最多隻是捐點錢糧。
他提議道:“如果大人非要如此的話,小生這裏倒是有一個辦法,不僅可以讓百姓們知道誰幫了他們,同時也表揚了那些願意幫助他們的人的功德,大人以為如何?”
蘇尋保證道:“這樣如何,除了一些零碎的,我蘇家生產出來的棉衣棉被,九成都賣給官府,大人覺得如何?”
“剩下的一成,我打算賣給我揚州的百姓,他們也一樣受著嚴寒的困擾。”
“這個老夫自然沒有什麽意見。”
方謙點了點頭,說道:“蘇公子放心吧!我知道你蘇家是商人世家,我親自去洛陽上報,一定不會讓蘇公子吃虧的。”
蘇尋頗為驚訝的問道:“大人,這天氣多變,大人這時候去洛陽,會不會?”
“是有輕重緩急!”
方謙知道蘇尋的意思,但這是很重要的是,他堅定了神色,說道:“這點嚴寒不算什麽,相比較那些還要與韃子交戰的士兵,老夫這幅殘軀能為了他們,就算多跑幾趟又如何?”
“大人高義!”
蘇尋欽佩的拱了拱手。
方謙搖了搖頭,道:“身為漢人,自當如此。”
蘇尋猶豫了一會兒,開口道:“大人,雖說這是為了我大漢,但天家那邊......”
蘇尋沒有說下去,但他相信方謙知道他的意思,背後議論天家,這肯定是不行的,要是傳出去,掉腦袋也不奇怪。
“放心吧!”
方謙抬手示意道:“雖然天家身邊又佞臣,但還是有不少忠臣的,這事是大事,老夫保證,不會出問題的。”
蘇尋點點頭,如果是這樣的話,他沒問題了。
“蘇公子!”
這時先前一直沉默的秦家主忽然開口,蘇尋聞聲好奇的看了過去,隻見他先是拱了拱手,然後道:“不知道這棉花生意我秦家主能不能與蘇家合作?”
蘇尋很是驚訝,方謙有些惱怒的神色。
心想,果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都說了是為官府收購了,結果這人居然還敢開口,想分一杯羹。
“太守大人誤會了。”
方謙的臉色變了秦家主自然看在眼裏,他急忙解釋道:“我的意思是我秦家有自己的商隊,蘇家負責生產,我秦家負責運輸。”
“據我所知,蘇家雖然也有自己的商隊,但規模卻不是很大,而我秦家不同,單單商隊就有好幾個,不管是多少貨物,我秦家都能接的下,蘇公子以為如何?”
聞言,方謙太守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下來,隻要不是打棉花生意的主意就行,這些商人之間的合作,他不是很在意。
蘇尋看著他,卻沒有迴答。
怕蘇尋不同意,秦家再次開口道:“蘇公子放心,這是為大漢做事,老夫也是漢人,理應盡一份力,這運輸費我秦家分文不取。”
蘇尋一聽恍然,原來是打算交好他與方謙,不愧是老謀深算。
不過這也看得出這家夥是真心慫了,估計以後不會再與他作對。
蘇尋這才開口道:“我倒是沒什麽意見,隻是這事啊!我交給我夫人負責,如果秦家想要合作,可以去找我夫人商談,估計很多人都知道,我雖然表麵上是蘇家的話事人,但我一般都不怎麽管事的。”
嗯?
方謙詫異的看著蘇尋道:“蘇公子,你何時娶親的,怎麽也不通知老夫一生,難道是怕老夫上門去討喜酒喝?”
方謙的語氣有些逾越,自然是在開玩笑。
秦家主也是說道:“據我所知,蘇公子與羅家的小姐羅雪妍有婚約,似乎還沒過門吧?”
說完,他又笑著對方謙說道:“說起這個,我前段時間得知蘇公子為了那羅家小姐,竟然把那幾乎火爆全大漢的香皂生意送給了羅家,這種魄力,不愧是蘇公子啊!”
“竟有此事?”
方謙也是驚訝萬分,香皂的事他是知道的,如果硬要說,香皂生意值萬金也不為過,而且隻多不少。
隻要長久做下去,會賺的更多,也就是說,隻要羅家好好經營,養幾代人毫不誇張。
“錢財乃身外之物罷了!”
蘇尋聞言隨意的笑著說道:“佳人難求,為了佳人,這些身外之物又算得了什麽?”
啪啪啪!
“沒想到蘇公子竟然能為了佳人做到此等地步,說是一擲萬金也不為過,老夫佩服。”
方謙一聽,意味深長的對蘇尋說道。
秦家主也是點點頭,這才說道:“看來蘇公子說的夫人就是那羅小姐了吧?”
蘇尋點點頭,道:“沒錯,我把棉花的生意全權交給她了,如果你秦家要合作,可以直接去找她就行。”
“令夫人不怪是才女,有了如此賢內助,蘇家以後肯定能更是一層樓。”
秦家主誇讚道。
“有理!”
蘇尋讚同的點點頭,然後道:“大人,這些棉被就是我送給流民們的禮物,隻是這一批棉花不多,不足以沒人再送一套棉衣,權衡之下,隻好每一家子一毯棉被,希望大人不要嫌少。”
“不會,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又怎麽會嫌少?”
方謙迴道,然後歎了口氣,道:“畢竟流民太多了,蘇公子能做到這一步老夫已經很感激了,你放心,這事我一定會如實告知那些百姓,他們一定會感激蘇公子的恩情的。”
“不必了。”
蘇尋謙虛道:“這些對我來說不算什麽,但對他們來說卻能排上用場,恩情什麽的就不必說了,同時揚州子民,相互幫助應該的。”
“不行,必須如此,有一說一,這是就這麽說定了,隻要這次為了賑災出過力的,老夫都會一一記載下來,然後告訴那些百姓們,宣揚這種助人的美德。”
方謙卻不同意,堅定的說道。
當然,蘇尋其實隻是為了客套一下,他做這麽多,既然也是為了名聲。一個好名聲。
如果那些流民不知道誰幫助了他們,他做這些就沒了意義。
一個好的名聲,在這個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蘇尋深知,不然也不會為了他們做到如此地步,最多隻是捐點錢糧。
他提議道:“如果大人非要如此的話,小生這裏倒是有一個辦法,不僅可以讓百姓們知道誰幫了他們,同時也表揚了那些願意幫助他們的人的功德,大人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