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迴到西苑,徑直來到仁壽宮。


    這裏已經修繕好了,改名為仁壽殿。


    嘉靖帝自嘉靖三十九年萬壽宮起火,就一直住在這裏,朱翊鈞也在這裏陪了他四年多的時間。


    嘉靖帝龍馭賓天,朱翊鈞繼承了西苑後,下令改仁壽宮為仁壽殿,並叫禦用監對其進行了改造修葺,將其打造成一座祭拜皇爺爺的大殿。


    朱翊鈞雙手籠在袖子裏,緩緩走進大殿裏。


    大殿被按照道觀大殿的模式改建,主結構改動的不多,主要是大殿最裏麵,把陛階、龍椅全部拆除,修建了一座神龕,上麵掛著一幅嘉靖帝身穿道袍,頭戴紫金道冠,腳踩白雲,飄飄欲仙的畫卷。


    朱翊鈞跪下來,對著這幅畫磕了三個頭。


    馮保拿來一張蒲團,擺在中間,朱翊鈞掀起衣襟,盤腿坐下,閉目養神。


    他沒有如嘉靖帝一般靜坐玄修,而是靜靜地思考問題。


    任何權力,不用就沒有任何意義。


    但是權力如何用,又非常謹慎。


    在朱翊鈞看來,權力的本質其實能給人帶來好處,或者施以懲罰。


    賜予榮華富貴,傳嗣子孫;或問罪抄家滅門,禍及家人。


    朱翊鈞擁有的權力,其實是皇權衍生品,看上去至高無上,實際上也是有跡可循的。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力,其實一直是朱翊鈞這段時間心裏琢磨的主題。


    世襲勳貴,與國同休,其實是皇權天生的盟友。因為他們得一切來源就是本朝皇權,跟文官集團截然不同。


    文官集團的權力根源也是皇權,卻不一定是本朝皇權。換了新皇帝,他們幫忙把國家體製完善好,照樣可以榮華富貴。


    所以當初在西苑,祖孫父子三代賞月時,自己說文官是皇帝最大的幫手,也是最大的敵手時,皇爺爺是讚同的。


    自己掌握了皇權,要想與勢力龐大的文官集團鬥,除了挑撥他們內訌,破壞他們的團結之外,就需要皇權的羽翼。


    勳貴集團其實就是最好的羽翼之一。


    這一點,文官集團也清楚,所以在正統年間,他們中的有識之士,借著機會,幾乎讓勳貴集團全軍覆沒。


    從成化、弘治到正德,再到皇爺爺的嘉靖朝,幾代皇帝在努力扶植勳貴集團。可惜,文官集團也跟在後麵挖坑。


    勳貴集團的威勢,除了皇權,還需要軍功,兩者疊加,才能壓得住文官集團。


    朱翊鈞睜開眼睛,自己在銅爐裏上的三柱清香,煙氣嫋嫋騰起,縈繞在皇爺爺的畫像前。


    皇爺爺也曾經努力過,結果發現,自己鬥倒了楊廷和為首的一批文官後,又被另一批文官給忽悠了。


    在憤然殺掉夏言等人後,皇爺爺選擇了躺平。


    受曆史局限,皇爺爺沒法跳出桎梏,還是在以前的那個循環圈子裏來迴地跳。


    朱翊鈞眯著眼睛,看著煙氣繚繞中的畫像。


    皇爺爺,你做不到的事,我會做到的。


    經過數年的準備,薊遼鎮、宣大山西鎮的兵馬練出來了,我有兵可用。


    海運也初見成效,不會再被文官們用漕運來卡自己,我有糧餉可用。


    現在,自己要開始北疆計劃中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打女真,收東北。


    皇爺爺,這就是自己定下的計謀,老一派的勳貴集團,好生籠絡,作為根腳。


    重要的是通過不斷地對外戰爭,扶植一批擁有卓著軍功的新勳貴集團出來。


    新舊勳貴集團疊加,才能穩住大明朝的一條根基,才能確保自己的權力,進而能在後續的歲月裏,推動更深入的,可能激化更大矛盾的改革。


    “殿下,戚繼光奉命在西安門候著。”馮保輕輕走進來,跪倒在身後三尺遠的地方,輕聲稟告。


    “宣進來。嗯,本殿在定波閣等他,孤要與他圍著這三海,邊走邊聊。準備本殿與他的午膳。”


    “是。”


    朱翊鈞在定波閣等了一會,看到戚繼光在馮保的帶領下,匆匆走了過來。


    他穿著一身鬥牛服,頭戴烏紗帽,上前一步,跪倒在地。


    “臣豐寧伯、上柱國、前軍右都督、總督京營戎政戚繼光,拜見太子殿下。”


    “元敬平身。”朱翊鈞笑著揮手抬了抬,示意戚繼光起身。


    “西苑的景色不錯,本殿素日忙於軍政以及功課,無暇旁觀。今日有閑,請元敬陪本殿隨意走走,邊賞景邊說話。”


    朱翊鈞笑著說道。


    “元敬是朝廷股肱,本殿的柱石,有你在身邊陪著,本殿覺得,這天啊,肯定塌不下來,放一萬個心。”


    如此器重和褒獎,讓戚繼光心生感激。


    “殿下的信任,臣銘感在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翊鈞雙手籠在袖子裏,沿著湖邊林蔭道,慢慢走動著。


    戚繼光跟在後麵,落下半步。


    馮保、方良等人帶淨軍在前後拱衛著。


    “哈哈,本殿不要元敬赴湯蹈火,隻要不埋怨本殿按住你,不讓伱去遼東就行了。”


    戚繼光連忙答道:“臣不敢。隻是臣出身草莽,半生久曆沙場,看到前麵有仗打,心裏一時難耐不住。”


    “遼東的仗,收拾女真人而已,讓李成梁、周國泰他們去打好了。殺雞焉用牛刀!元敬,你的對手應該是察哈爾的圖們汗!”


    “臣明白了。臣一定牢記殿下的教誨,好生練好兵,時刻準備奉殿下鈞令,出關討伐察哈爾。”


    戚繼光算是一位全麵人才,練兵、打仗全能。關鍵是他非常懂得人情世故和官場規矩,說白了就是謹慎,知道進退,絕不持才自傲。


    要是用好了,可能是大明版的衛青。


    “這就對了。本殿請旨,遷你為京營戎政總督。接下來兩三年裏,你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練兵。九邊的兵,逐一移駐京畿,交你練出來。


    九邊的兵練好了,鑄就鋼鐵長城,不管是用兵東北,還是討伐察哈爾,我們都能從容行事,不會顧得了東,顧不了西。”


    “是,殿下的話,臣記在心裏。迴去後一定好好練兵,九邊的兵,京營的兵,臣都一並練好了。”


    京營的兵一並練好。


    朱翊鈞轉頭看著戚繼光,欣慰地點點頭。


    懂事!


    知道本殿的深意,九邊的兵要練好,京營的兵也要練好,就像新軍營一樣練,練得能征善戰,練得隻聽本殿的號令。


    “督辦處要開一座武備學堂。九邊和京營,不僅兵要練,武官也要上進學習。而今火器盛行,馬步軍麵臨著重大的戰術改革,我大明王師上下,不僅要練新兵,還要練新官,這樣才能叫新軍。


    元敬有空多去武備學堂上上課,多教些可用之才出來。”


    “是。”


    “你現在也是戎政督辦處督辦,軍機戎政的事,你也多看顧著。你是沙場宿將,不僅知道南邊的軍情,北邊的情況,你也熟悉,比那些紙上談兵的文官要強。”


    朱翊鈞緩緩地說道。


    此前他發現太祖立下的祖製裏,有個很大的缺陷,現在朱翊鈞想把這個缺陷彌補上,先從戚繼光開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就是萬曆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朕就是萬曆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