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五帝圓滿
我六耳從洪荒開始布局西遊 作者:我的一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過塗山會議,各地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威力和夏禹的神聖,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沒有參加朝見禹王的氏族部落聽說此事,也紛紛向夏王朝進貢稱臣,自此夏禹的勢力範圍達到江淮流域,武功赫赫,震懾天下,人莫不尊!
在治水的過程中,夏禹曾經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都了如指掌,
夏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大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然後進行管理,並製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
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裏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裏叫侯服,再外五百裏叫綏服,再外五百裏叫要服,最外五百裏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隻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製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製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此政策一下,各部落深感禹皇厚待,沒有起什麽波動,對天下的監管更加的順利,政令也能夠得到很好的實行。
而截教在夏禹的進一步宣傳之下,一度興盛起來,並且超越了人闡二教以及西方教,天庭就更加不用說了。如此,截教自然對夏禹大力支持,夏禹見此,終於安心不少便將心力轉向人族百姓的生活上。
夏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偉人,他治水是與治國養民結合進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時,他還時常指導人們恢複和展農業生產,大興水上運輸,重建家園,每治理一個地方,都主動團結氏族部落酋長,完善政權建設,使百姓安居樂業。
至此,人族由於有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集體協作以及密布的水網工程之後,在夏禹的英明領導之下,人族迅從之前大水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而且他們還迅打破了阻礙前進的囚籠,人族進入了史無前例的輝煌時期!
即使這樣,夏禹還是有些擔憂,現在的和平圓滿來之不易,他不想再讓水患將這個美好的時代給糟蹋了,聽取了多寶道人的建議,夏禹準備在各地的江河之地祭拜水中河伯,期望他們能夠給予人族支持,他們也會得到相應的祭品和氣運,兩全其美,至此,人族水災更少了,生活也更加的美滿。
夏禹執政五千年,卻始終感覺自己功德未滿,沒有像之前那幾位共主那樣在位五千年就感知自己功德圓滿,他現在還沒有那樣的感覺,什麽感覺自己功德遠遠沒有圓滿。於是便向老師多寶道人請教,多寶道人推演許久,才開口說道。
“人族當立三皇五帝,以此讓人族氣運不衰,從而永保天地主角之位,你乃人族五帝最後一位,需使人族氣運圓滿方可證道。”
夏禹聽後,苦思許久,最後終於想得一法,於是命人取天下之銅,鑄起九口大鼎,並去天下人族之血灌注其中,以人族九州之名為九鼎取名,分別是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征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借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
曆經四千九百年,夏禹才以九鼎鎮壓人族九州,不止一個龐大的陣法將整個九州籠罩在內,視為祖地,以此保人族氣運不衰,自此,三皇五帝中的最後一位也功德圓滿。
現在夏禹已經開始著手準備繼位人選,在這人選中,他與諸位大臣意見不同,他想選擇人族大賢伯益,但是大臣們認為他的兒子啟最適合。
啟在夏禹的嚴重也是非常適合的,但是在前麵幾任共主中,第一次選擇自己的孩子最後難免都被退下台,他不想自己的孩子也經曆這樣難堪的事,最後還是選擇了伯益。
禪讓大典如期進行,夏禹在位足足萬年禹遠古的三皇在位時間持平,他也是三皇五帝的最後一位人皇,禪讓大典繼位隆重。
祭壇上的各位聖人全部到場,即使後土娘娘都出現了。看著各位聖人到場,夏禹也沒有怯場,拜見眾位聖人之後,揚天大喊道。
“天道人道在上,今吾夏禹,治水有成,鑄就九鼎,定鼎中原,穩定人族氣運,奠定人族天地主角之位,如今功德圓滿,特傳位禹伯益,望允之!”
“人皇!立!”對於夏禹,燧人氏等繼位人族聖人都非常滿意,夏禹在位萬年都被他們看在眼裏,夏禹的功德不是前麵四位共主能夠比的,對於夏禹,他們都很滿意,也深知夏禹可能就是三皇五帝的最後一位聖人!
果然,在燧人氏認可夏禹之後,空中降下一大團功德,這功德足以媲美三皇五帝中的神農氏,夏禹獨得七成,多寶道人的一成半,半成給了整個人族,為他們獻血禹鼎做出的重要貢獻,最後一成給了幫助夏禹治水的截教弟子和龍族還有天庭,獎勵他們為大禹治水做出的貢獻。
最後夏禹用著七成功德晉升到聖人中期巔峰,多寶道人也晉升準聖初期,剩餘功德他存了起來,大家都有所收獲。特別是錯過人皇之師的無當聖母,她在治水殺妖過程中非常積極,得到功德也多一些,讓她當場晉升大羅金仙後期,截教來一個大圓滿,讓通天道人非常高興。
人道也在這個時候直接衝破瓶頸,飆升到混元無極金仙,直接到了混元無極金仙中期才停止,也算是功德圓滿。剩下的就是聖人們日常嫉妒人族的聖人眾多,讓他們對於傳教人族有些縮手縮尾,不敢過多刺激人族聖地,否則他們是真的頂不住人族的算賬!
夏禹證道之後,將人族共主之位正式傳給了人族大賢伯益,可人族之中,對伯益繼位不滿的人卻也不少,其中,反響最大的要屬夏禹的兒子啟,而其部落之中,大多數人也都支持啟,伯益雖然繼位人皇,但禹當年手下的大臣都並不看好伯益,反而更看好堅強果斷的啟。
啟在拉攏了諸多人族部落的首領之後,成功地架空了伯益的權力,成為人族的實際領袖,而後便發動了政變,伯益的軍隊被殺的大敗,伯益自己也被俘虜,啟思考良久,最終還是決定處死伯益,以絕後患。
至此,啟便通過武力,登上了共主之位,啟在討伐了一些支持禪讓製的部族之後,啟的統治得以確認鞏固,在此時啟也正式宣布,自立為王,建立大夏王朝,家天下的世襲製終於正式取代了禪讓。
啟這次的叛變可謂十分成功,迅平定了各方反對勢力,讓眾聖有些反應不過來,即使人族聖地都沒有反應過來。待到眾聖見人族大亂,想從中謀取利益之時,啟已然政變成功,眾聖隻能望而興歎了,最主要的是啟得到了截教的全力支持,其後自然也有通天教主的影子,諸聖也是很無奈。
在治水的過程中,夏禹曾經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都了如指掌,
夏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大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然後進行管理,並製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
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裏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裏叫侯服,再外五百裏叫綏服,再外五百裏叫要服,最外五百裏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隻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製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製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此政策一下,各部落深感禹皇厚待,沒有起什麽波動,對天下的監管更加的順利,政令也能夠得到很好的實行。
而截教在夏禹的進一步宣傳之下,一度興盛起來,並且超越了人闡二教以及西方教,天庭就更加不用說了。如此,截教自然對夏禹大力支持,夏禹見此,終於安心不少便將心力轉向人族百姓的生活上。
夏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偉人,他治水是與治國養民結合進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時,他還時常指導人們恢複和展農業生產,大興水上運輸,重建家園,每治理一個地方,都主動團結氏族部落酋長,完善政權建設,使百姓安居樂業。
至此,人族由於有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集體協作以及密布的水網工程之後,在夏禹的英明領導之下,人族迅從之前大水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而且他們還迅打破了阻礙前進的囚籠,人族進入了史無前例的輝煌時期!
即使這樣,夏禹還是有些擔憂,現在的和平圓滿來之不易,他不想再讓水患將這個美好的時代給糟蹋了,聽取了多寶道人的建議,夏禹準備在各地的江河之地祭拜水中河伯,期望他們能夠給予人族支持,他們也會得到相應的祭品和氣運,兩全其美,至此,人族水災更少了,生活也更加的美滿。
夏禹執政五千年,卻始終感覺自己功德未滿,沒有像之前那幾位共主那樣在位五千年就感知自己功德圓滿,他現在還沒有那樣的感覺,什麽感覺自己功德遠遠沒有圓滿。於是便向老師多寶道人請教,多寶道人推演許久,才開口說道。
“人族當立三皇五帝,以此讓人族氣運不衰,從而永保天地主角之位,你乃人族五帝最後一位,需使人族氣運圓滿方可證道。”
夏禹聽後,苦思許久,最後終於想得一法,於是命人取天下之銅,鑄起九口大鼎,並去天下人族之血灌注其中,以人族九州之名為九鼎取名,分別是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征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借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
曆經四千九百年,夏禹才以九鼎鎮壓人族九州,不止一個龐大的陣法將整個九州籠罩在內,視為祖地,以此保人族氣運不衰,自此,三皇五帝中的最後一位也功德圓滿。
現在夏禹已經開始著手準備繼位人選,在這人選中,他與諸位大臣意見不同,他想選擇人族大賢伯益,但是大臣們認為他的兒子啟最適合。
啟在夏禹的嚴重也是非常適合的,但是在前麵幾任共主中,第一次選擇自己的孩子最後難免都被退下台,他不想自己的孩子也經曆這樣難堪的事,最後還是選擇了伯益。
禪讓大典如期進行,夏禹在位足足萬年禹遠古的三皇在位時間持平,他也是三皇五帝的最後一位人皇,禪讓大典繼位隆重。
祭壇上的各位聖人全部到場,即使後土娘娘都出現了。看著各位聖人到場,夏禹也沒有怯場,拜見眾位聖人之後,揚天大喊道。
“天道人道在上,今吾夏禹,治水有成,鑄就九鼎,定鼎中原,穩定人族氣運,奠定人族天地主角之位,如今功德圓滿,特傳位禹伯益,望允之!”
“人皇!立!”對於夏禹,燧人氏等繼位人族聖人都非常滿意,夏禹在位萬年都被他們看在眼裏,夏禹的功德不是前麵四位共主能夠比的,對於夏禹,他們都很滿意,也深知夏禹可能就是三皇五帝的最後一位聖人!
果然,在燧人氏認可夏禹之後,空中降下一大團功德,這功德足以媲美三皇五帝中的神農氏,夏禹獨得七成,多寶道人的一成半,半成給了整個人族,為他們獻血禹鼎做出的重要貢獻,最後一成給了幫助夏禹治水的截教弟子和龍族還有天庭,獎勵他們為大禹治水做出的貢獻。
最後夏禹用著七成功德晉升到聖人中期巔峰,多寶道人也晉升準聖初期,剩餘功德他存了起來,大家都有所收獲。特別是錯過人皇之師的無當聖母,她在治水殺妖過程中非常積極,得到功德也多一些,讓她當場晉升大羅金仙後期,截教來一個大圓滿,讓通天道人非常高興。
人道也在這個時候直接衝破瓶頸,飆升到混元無極金仙,直接到了混元無極金仙中期才停止,也算是功德圓滿。剩下的就是聖人們日常嫉妒人族的聖人眾多,讓他們對於傳教人族有些縮手縮尾,不敢過多刺激人族聖地,否則他們是真的頂不住人族的算賬!
夏禹證道之後,將人族共主之位正式傳給了人族大賢伯益,可人族之中,對伯益繼位不滿的人卻也不少,其中,反響最大的要屬夏禹的兒子啟,而其部落之中,大多數人也都支持啟,伯益雖然繼位人皇,但禹當年手下的大臣都並不看好伯益,反而更看好堅強果斷的啟。
啟在拉攏了諸多人族部落的首領之後,成功地架空了伯益的權力,成為人族的實際領袖,而後便發動了政變,伯益的軍隊被殺的大敗,伯益自己也被俘虜,啟思考良久,最終還是決定處死伯益,以絕後患。
至此,啟便通過武力,登上了共主之位,啟在討伐了一些支持禪讓製的部族之後,啟的統治得以確認鞏固,在此時啟也正式宣布,自立為王,建立大夏王朝,家天下的世襲製終於正式取代了禪讓。
啟這次的叛變可謂十分成功,迅平定了各方反對勢力,讓眾聖有些反應不過來,即使人族聖地都沒有反應過來。待到眾聖見人族大亂,想從中謀取利益之時,啟已然政變成功,眾聖隻能望而興歎了,最主要的是啟得到了截教的全力支持,其後自然也有通天教主的影子,諸聖也是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