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醫者,李時珍當然清楚了解人體奧秘的重要,來自西方的解剖學,幾乎給他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一劑藥下去,怎麽就能讓人擺脫病痛,過去的醫書所寫,究竟是不是真的,還有沒有欠缺,能不能完善,能不能找到更多的治病救人的辦法……這些念頭,讓李時珍血脈湧動,充滿了亢奮。


    “李時珍,你想過沒有,按照西夷的解剖學,可不支持咱們中醫的陰陽五行,經絡學說……你就不怕,幾十年所學,都白費了嗎?”


    “哈哈哈!”


    李時珍充滿自信,朗聲道:“元輔,醫者父母心,我們應該想的是怎麽救治更多的人,而非拘泥學問之爭,那已經落了下乘。更何況,學生也不信,我們能救治那麽多人的醫術藥方,全都成了錯誤的!”


    “晚生以為,即便是解剖學,也未必能說得清楚所有的事情。總而言之,晚生以為,學無止境,醫道浩淼,晚生也隻能努力求索,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王嶽露出驚喜的神色,不愧是傳揚後世的名醫,光是這份心胸,就超過了太多人。


    人體何其複雜,醫學何其高深。


    就在覺得什麽疾病都能救治的時候,老天爺就會突然降下一個新的考驗?人在天地麵前?永遠都是那麽渺小。


    始終求索,這是最好的心態。


    “假如朝野諸公?都能這麽想?或許就沒有困難了。”


    王嶽嘴上這麽說,顯然他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朝政太複雜了,絕不像醫學這麽簡單。


    隻不過李時珍和維薩裏的默契配合?讓王嶽看到了希望。


    “或許該動一動朝廷的機構了。”


    王嶽似乎是自言自語?而朱載基卻眼前一亮,“師父,這事交給弟子怎麽樣?”


    王嶽眼皮翻了翻,哂笑道:“這可是要挨罵的?你不怕?”


    朱載基義無反顧道:“義之所在?在所不惜!”


    這小子還真是個行動派,直接去找朱厚熜了,轉過天,他興匆匆來見王嶽,“成了?父皇同意裁撤欽天監了。”


    王嶽點了點頭,這小子還有點辦事能力。


    “對了?殿下,你的眼睛怎麽青了?”


    “啊!是熬夜?熬夜鬧的。”


    王嶽嗬嗬一笑,“是嗎?那你一定是這麽熬夜的吧?”說著?王嶽把手捂在了左眼上麵?對吧?”


    朱載基小臉頓時就紅了。


    他爹什麽脾氣?誰不知道啊,明明心裏願意,嘴上也不會答應的,又傲嬌,又別扭,這麽大事情,他能隨便答應嗎?挨一下兩下的,那都算是賺大了。


    “師父,弟子是小輩,這些事情讓弟子擔著就是了,您老就安心做事吧!”


    小家夥情真意切,這話說的,竟然讓王嶽十分感動,他的徒弟也是不少了,什麽款式都有,隻不過共同特點就是能把他氣個跟頭。


    好容易有這麽個乖巧懂事,能為自己著想的,也算是不錯了。


    王嶽沒有提防,在朱載基轉頭的時候,下意識吐了下舌頭,黃大伴還真是個好人,別看他胖乎乎的,一副老好人的模樣,可肚子裏的花花腸子也不少。


    不過想想也是,能同時伺候好朱厚熜和王嶽,還能保持名節,黃錦這段位,至少是王者了。


    父皇和皇祖母支持,隻要老師不反對,就成了九成,還剩下的一成,那就是師母了,別看師母平時不管事,可她也是個有主意的。


    至於師妹,朱載基半點都不擔心,就憑著當年幫她寫作業的情分,小妮子也不會不答應啊!


    下一步就是怎麽去師娘那裏買好了,完美!


    ……


    “欽天監觀測星象變化,推演曆法,輔助農耕……此乃職責所在。奈何曆代以來,多有欽天監官員,妄言天變,以此幹擾朝政,討好權貴,充當黨爭傾軋的工具,已經失去了才姹的意義。”


    “從今往後,革除欽天監,另外設立大明皇家天文台,專職負責天文曆法,所有人員,由戶部負責俸祿,卻不再有品級。另外,再增加一批西洋學者進入天文台,共同工作。”


    王嶽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把這個自秦漢以來,就存在的衙門給革除了。


    這事情看似不大,畢竟品級太低了,可要知道,哪怕朱元璋建立大明,都沿用前朝,沒有把欽天監給廢了,到了王嶽這裏,直接從朝堂剔除了。


    這是要造反啊?


    “元輔,現在下麵議論紛紛,都說廢除欽天監,是不懼天變,陛下要有驚人之舉了,不知道是否是真的?”


    王嶽掃了眼吳鵬,嗬嗬一笑,“吳天官,你這話問得夠含蓄的,你直接說廢了欽天監,有人不服氣,這樣多直接!”


    吳鵬頓時老臉通紅,連忙道:“元輔,卑職不敢反對元輔,更沒有掣肘的國策的意思,卑職請元輔明鑒啊!”


    王嶽笑了,“瞧把你嚇的,還記得當初讓你擔任天官之時,我說過的話嗎?”


    “既然是改變,我一定一碗水端平,斷然不會有厚此薄彼的問題。”王嶽笑道:“你看那個四夷館如何?”


    吳鵬一驚,欽天監功能不多,可四夷館不一樣啊!


    眼下的四夷館至少擔負三樣重要使命,其一就是翻譯,翻譯各種海外書籍,也負責把大明的典籍翻譯成外文,傳播出去。


    第二就是協助禮部,擔負外交職能。


    第三呢,海外來的學者,也在四夷館下麵,這個衙門可絕不簡單。


    “元輔,裁撤哪個衙門,也不能裁撤四夷館啊!”


    王嶽擺手,“不是裁撤,而是調整,拆分。”


    “怎麽拆分?”吳鵬好奇道。


    “四夷館的修書翻譯職能拿出來,然後再成立一個專門的國史館。”


    “國史館!”


    吳鵬心砰砰亂跳,他立刻意識到了王嶽要幹什麽,可他還是不敢置信。


    “元輔,曆來修史都是翰林院負責,若是成立專門的國史館,隻怕不妥吧?”


    王嶽笑道:“有什麽不妥的!我想了好久,都沒有想明白,朝廷怎麽就保留了翰林院這麽個不官不文的衙門,完全沒有道理啊!”


    “你說他們是文人,就老老實實修書,說他們是官員,就認真做事,積攢資曆。結果他們什麽事都不幹,就在翰林院熬著,十幾年,二十幾年,就入閣拜相,執掌內閣,誰能服氣?”


    吳鵬老臉通紅,幹咳道:“元輔,這也算是國朝習慣了,非進士不翰林,非翰林不輔臣。”


    王嶽哼道:“我這個首輔,就不是翰林院出來的,而且我連國子監都沒進去過。對了,提到了國子監,也給我改了。拆出來一個太學,作為最高官學。另外你們吏部琢磨一下,要怎麽培養官員。然後把國子監交給你們,作為專門培養官員的基地,不要再幹亂七八糟的事情。”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一次調整,就是要各歸其位,各盡其職。尤其是要把官員和文人這雙重身份拆開!”


    “當官就老老實實當官,脫了官服,就是普通百姓。不要動不動講什麽士林,也別以士大夫自居!文人是文人,官吏是官吏。不許模糊了界限,不許亂了規矩!”


    王嶽點著桌子,對吳鵬道:“你這個吏部天官要拿捏清楚了,官民中間,沒有士大夫!誰要是想高高在上,就給我去西洋,他們那邊喜歡貴族,要不去天竺也行,誰有本事成為貴族,高種姓,我不但不反對,還要恭喜他,如果能建國,我還請求陛下冊封,給蟒袍,金印,要什麽有什麽!”


    “但是對不起!在大明,行不通!”


    吳鵬渾身一震,用力頷首,“請元輔放心,下官這就去落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王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