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王嶽的官職,這簡直是讓人掉頭發的超級難題,完全是考驗大明王朝官製靈活程度的極限……


    首先,他是天子近臣,最親密那種。


    因此如何超擢,也不為過,就像袁宗皋,現在就是禮部尚書,朝野上下,沒人敢放個屁。


    可人家袁老頭有進士功名,又一把年紀,還擔任過按察使,年齡資曆都夠,旁人也無話可說。


    到了王嶽這裏,事情就不好玩了。


    論年紀,他比朱厚熜還小三個月。


    論學曆,眼下才是國子監生。


    按照道理,他連當官的本錢都沒有,隻能當個最末等的小吏,那還是不考慮年紀情況下的嗯賞。


    很顯然,這樣的安排連朱厚熜這關都過不了,更不要說蔣太後那邊了。


    更何況上一次授官,給的就是通政司參議,這迴不能更低了……問題是六部衙門,哪裏能放得下王嶽呢?


    要知道這小子可不是尋常之輩,他去國子監讀書,把祭酒楊和給幹翻了,順便還拉下了禮部尚書毛澄,這要是把他放在任何一個衙門,還不掀起滔天巨浪,人人自危啊?


    所有一切的難題,都壓在了楊一清身上。


    誰讓你接了吏部呢!


    你老東西想個辦法吧!


    還真別說,楊一清就有主意!


    五十年宦海生涯,積累的雄厚功力,可不是開玩笑的!


    “陛下,王嶽曾經在潛邸作為侍讀,通曉禮樂,聰慧過人,陪伴陛下進京以來,每論禮儀,言之有物,條分縷析,是難得人才。更兼王嶽曾經前往九邊,協助老臣指揮大軍,迎擊韃子,可見他在軍務,在對付四夷的事宜上,都頗有見地。如此少年英傑,豈能埋沒!”


    楊一清侃侃而談,把王嶽誇得跟一朵花似的。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王嶽跟他有什麽不可告人的關係呢!


    “故此……老臣以為,應該升任王嶽為太常寺少卿,兼任提督四夷館!”楊一清說完,其他人都差點噴出來。


    你個老家夥,就是不要臉。


    給王嶽一個官職就夠了,你還給倆,真是夠扯淡的。


    首先說,這個太常寺是幹什麽的呢?


    是掌管祭祀禮樂……這個衙門最大的特點,就是樂隊比官多,裏麵吹拉彈唱,應有盡有。每逢皇家祭天祭地,祭祀祖先,他們就出來吹奏一番。


    但問題是祭祀禮儀主要歸禮部負責,太常寺無論如何也爭不過禮部,因此這個衙門就真的變成了一支樂隊。


    至於提督四夷館……這就更好玩了,如果說太常寺是雞肋,那麽四夷館就是去了雞皮的雞肋,食之無味,扔了還不可惜!


    國初的時候,尤其是永樂朝,下西洋,萬國來朝,四夷雲集京師,翻譯交流,十分密切……那時候提督四夷館,可謂是風光無限。


    可隨著下西洋停止,朝貢經商的夷商也幾乎斷絕,四夷館就成了一個純粹養老的地方。到目前為止,四夷館已經被鴻臚寺兼並,除了楊一清這些老臣,估計年輕官員都想不起來,大明朝還有這麽個衙門。


    隻不過這倆職位都挺雞肋的,但結結實實,都是四品官。


    所以王嶽不出意外,混上了一身大紅袍!


    要知道多少穿越前輩,苦心讀書,過五關斬六將,三元不夠,六首來湊,折騰多久,也未必能穿上大紅袍。


    到了王嶽這裏,一切就簡單了,隻要抱對了大腿,這升官啊,就跟喝涼水一樣容易。


    “小子,你可不要辜負了老夫這番心意啊!”


    楊一清默默感歎著……他這個安排,那可真是挖空了心思。


    首先說,太常寺雖然權力極低,但是畢竟跟祭祀有關係,而朱厚熜又格外注重名分大義。因此祭祀禮節是馬虎不得的事情。


    將王嶽安排在太常寺,就能時時在天子麵前晃蕩。


    哪怕兩個人關係再好,也需要日常維係,不斷加強,要知道少年人是最容易變心的……


    至於提督四夷館,這就是純粹為了王嶽的學曆考慮了。


    他顯然沒有機會走科甲正途,至於國子監,雖然也是條路子,但起點太低了。楊一清琢磨著,把王嶽扔到四夷館,讓他整理一下永樂朝的檔案,隨便就能編出幾本書。到時候就以修書大功,進一步提拔王嶽的官職。


    誰有想法,也隻能在肚子裏憋著!


    “老叔祖,您對待王嶽,可真是太好了!”一個英氣勃勃的少年,笑嗬嗬道。


    楊一清斜了他一眼,笑嗬嗬道:“我這也是送順水人情,喬家要不了幾年,就會衰敗。咱楊家取而代之,成為晉商執牛耳者,輕而易舉。可坐擁財富,如何不被人算計,那就難了。老夫算來算去,也就是王嶽能庇護你們了,而且你小子的前程也在王嶽身上……要不這樣,老夫幫你引薦,你幹脆拜師王嶽算了!”


    少年一聽,頓時搖頭,憤然道:“我也苦讀多年,王嶽又不比我大幾歲,到時候功名我自取得,又何必靠著施舍!”


    少年頓了頓,覺得自己過了,急忙道:“老叔祖,博兒的意思是我會努力爭取功名,跟王嶽也會好好相處,但,但不該把咱們的命運,寄托在他的身上……”


    楊一清哈哈大笑,“不用解釋了,你這是少年意氣!”


    “老叔祖,這,這不對嗎?”少年迷茫道。


    “怎麽不對?”楊一清欣然道:“年輕人是要有骨氣,有誌氣!當然,還要有眼光,老夫就不勉強你了,不過我相信你是個聰明孩子,很快就會想通的。”


    楊一清說完,就擺擺手,“行了,你下去吧。”


    從書房出來,少年楊博咬了咬牙,王嶽有什麽了不起的,他就是占了個好位置,有皇帝當靠山,瞧著吧,我以後的成就,絕對會遠遠超過他!”


    楊博憤憤然想到。


    他是隨著家人進京,來拜見楊一清的。


    雙方雖然都姓楊,但並沒有什麽親戚,可這並不要緊,隻要想扯上關係,那還不容易……楊一清祖上是被朱元璋遷居雲南戍邊的,而楊家也是遷居九邊的,雙方互相詢問,還真別說,一百五十年前是一家!


    因此楊一清在山西為官期間,就跟楊家走到了一起。


    這一次王嶽對喬家下手,他隻是開了個頭兒,真正下手最起勁兒的,就是楊家!


    楊博年紀還小,楊家讓他過來,也是考慮到楊一清膝下無子,萬一讓老爺子看中了,能成為楊一清的兒子,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隻是楊博並不福氣,他覺得靠著自己,一樣能走上高位,執掌大權。


    不就是吏部天官嗎?


    早晚我也要當一當!


    他迴到了自己的院落,步入書房,就發現書桌上有一封信,上麵的字跡歪歪扭扭:小弟,姐姐去通州看熱鬧了,你要乖乖聽話哦!


    楊博一看,頓時臉就黑了,家裏頭簡直瘋了,沒事讓一個瘋丫頭進京幹什麽!萬一出點事情,可怎麽辦啊?


    大姐啊,你讓小弟省點心行不?楊博滿腔的傲氣,此刻隻剩下無奈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王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