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和喬宇,針鋒相對,這倆人一個吏部尚書,一個兵部尚書,一個曆經四朝的老臣,一個當世鴻儒。


    堪稱大明辯論賽的巔峰陣容,就連王嶽都忍不住側耳傾聽,不敢錯過一個字。


    他們共同提到了一個人,那就是宋英宗的父親,濮王趙允讓。


    拜某評價不高的七十集裹腳布電視劇恩賜,應該有不少人對宋仁宗有了點印象。這位皇帝當真是軟了一輩子,任憑大臣口水洗臉,都能無動於衷。


    文臣送給了他“仁宗”的無上美稱,盡管在他治下,西夏自立,接連打敗仗,盡管他叫停了慶曆新政,放棄了變法革新的機會,盡管他坐視自己的愛將,被人稀裏糊塗害死,盡管……反正隻要順著文官的意思,不管有多少失誤,都是可以原諒的,都是好皇帝,邏輯強大到無話可說。


    不過在仁宗死後,他尊重,愛護,順從的臣子們,卻表現得十分腰間盤。


    仁宗的軟不止體現在國政上,連家事也是如此,努力了多年,不是沒生出兒子,就是生出來的孩子早夭。


    皇帝無子,不得不從宗室當中,抱養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趙允讓的十三子,也就是後來的宋英宗。


    按理說,仁宗把皇位都讓出來了,趙宗實應該感恩戴德才對。可這位登基之後,就堅持要尊自己的生父趙允讓為皇考,把仁宗這個便宜爹扔在了一邊。


    更加讓趙禎想要從棺材裏爬出來的則是他的大臣們。比如那位文壇領袖歐陽修,此老的儒學功力不容置疑,但是他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支持英宗的主張,稱趙允讓為皇考。


    韓琦等宰執重臣,也都是這個觀點。


    並且用盡手段,甚至不惜灌醉曹太後,騙來了太後手諭。


    最終結果不出意外,自然是皇帝如願以償,隻不過宋英宗做皇帝時間不長,還來不及給趙允讓上皇帝尊號,因此這位依舊是濮王,有關他的身份之爭,也就成了濮議之爭。


    王嶽最近惡補曆史,鑽研典章製度,也算有了點心得體會。


    對比濮議之爭,朱厚熜這次的舉動,當真有許多相似之處。


    都是先皇駕崩,繼任天子要處理和親生父親的關係。


    兩位天子的選擇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一定要尊生父為皇考——親爹!


    偏偏朝臣又都分成了兩派,彼此爭論不休。有人支持皇考,有人支持皇叔考,互不相讓。


    而曆朝曆代做事,都講究效仿先賢。不能隨心所欲,別出心裁。尤其是關乎宗法的大事情,一定要翻找故紙堆,當發現古人和自己主張一樣的時候,立刻就如獲至寶,找到了依據,可以理直氣壯,說話的聲音都不一樣了。


    要是沒有曆史依據,或者跟曆史的做法不同,受到的壓力不是加倍,就是超級加倍!


    事情很明白了,如何闡釋濮議之爭,就成了今天朝堂爭論的關鍵,勝敗決定了今後的走向。


    喬宇身為繼嗣派的第一戰將,自然是寸步不讓。


    他怒視著王陽明,突然冷冷道:“令尊也是正直君子,被閹豎所害,才罷官致仕,他若是知道自己兒子如此,隻怕會聲望的!”


    王陽明神色如常,可心裏怎麽想,那就不知道了,敢拿父親說事,簡直該死!


    別以為你資格老,我就不抽你的驢臉蛋子。


    “喬天官,我想學韓琦和歐陽修,竟然成了小人,難道你覺得這兩位也是小人不成?”


    喬宇冷哼道:“沒錯,他們身為宋仁宗的臣子,深受天恩。結果仁宗駕崩,就立刻逢迎新君,這還不是小人嗎?王守仁,老夫不想你也如此,背上千古罵名!”


    喬宇是成化年間進士,根基深厚,他還在九邊當過總督,因此他並不把隻會打土匪山賊的王陽明看在眼裏。


    論資格我比你老,論戰功,我也不膽怯,現在我又是吏部尚書,自然要像教訓後輩一樣,教訓你王陽明。


    不服氣嗎?


    有本事來啊!


    喬宇還是忽略了,王陽明最擅長的就是以弱勝強,你老頭壓得越狠,這位爆發就越強!


    他臉上含笑,絲毫沒有膽怯和憤怒,而是從容道:“喬天官,你說的這些,不過是你個人臆測罷了。韓琦和歐陽修,是忠臣,還是奸臣,不是你說了算的!”


    “難道是你嗎?”喬宇氣得樂了,“你不會真的以為自己是當世聖賢,可以言出法隨吧?”


    王陽明微笑道:“喬天官,歐陽修的諡號是文忠,而韓琦的諡號是忠獻,兩個人都有一個忠字。是忠臣,還是奸臣,宋人已經給出了結果,喬天官飽讀史書?怎麽會不知道?”


    啪啪啪!


    王嶽忍不住要給王陽明拍巴掌了,以諡號入手,這是評價一個人,最好的標準,而且也是文臣最在意的一個。


    不管是韓琦,還是歐陽修,在曆代文人的心目中,還是個正麵角色。喬宇把他們歸結為小人,還是有失偏頗的。


    見喬宇氣勢一鬆,王陽明立刻把話題的主動權拉了迴來,“諸位大人,宋英宗身為人子,尊生父為皇考,這是人之常情,朝中大臣支持,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王某實在是看不出其中有什麽忠奸之別!”


    這時候工部尚書林俊站了出來,又是一位尚書!


    王陽明要一對三!


    “王部堂,你這是裝糊塗,英宗已經過繼給仁宗,他就是宋仁宗的兒子,可是他卻背信棄義,要否認過繼的事情。一些朝臣逢君之惡,其心可誅!”


    王陽明哈哈大笑,“說得好!林部堂,你這話當真是高論。可我想問你,陛下幾時過繼給孝宗天子?陛下和宋英宗一樣嗎?”


    王陽明等的就是這一刻,他此話問出,果然朝堂之上,不少人勃然變色。


    包括幾位閣老,都為之一振,尤其是楊廷和,他似乎有說話的想法,可龍椅上朱厚熜已經起身了,畢竟是年輕人,腰就是好。


    他欣然笑道:“王部堂之言,才是正論!朕並非孝宗之子,過繼之說,實在是荒謬!若是覺得朕不給孝宗當兒子,就沒法坐龍椅。朕情願意返迴安陸,為父守靈。朕不能為明君,也要做一個孝子!”


    朱厚熜擲地有聲,群臣都已經感覺到了天子的態度,這可不是開玩笑。禮部尚書毛澄咬了咬牙,站出來,勉強道:“陛下的孝心臣等皆知,因此臣等商議,陛下的第二個皇子可以繼承興王爵位,延續興王一脈,如此陛下無損孝道,豈不是兩全其美!”


    喬宇也立刻道:“陛下,老臣以為,毛尚書之言是正辦,理該如此!”


    林俊附和道:“臣也是這個意思!”


    三位大臣,三門當頭炮。


    金殿之上,其他臣子躍躍欲試,接下來就是一大群人跪倒,逼迫天子低頭的把戲了。


    就在此刻,王陽明突然幽幽道:“三位部堂大人,你們可曾想過,興獻王無子,卻又冒出一個孫子。是不是往後所有皇子都能去頂替現有的藩王?你們就不怕遺禍無窮嗎?”


    朱厚熜聽懂了,勃然大怒,你們這幫壞蛋,就像折騰我們父子!朕才不上當!


    “爾等不要枉費心機。傳朕旨意,立刻派遣欽差,迎請母妃入京。禮部要擬定尊號,不許使朕背不孝之名!”


    朱厚熜的堅持,讓禮部這邊心驚肉跳,怎麽倒黴的都是我們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王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