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進京已經快三個月了。


    而這三個月,比過去的十幾年都要精彩,幾乎每一天都活在勾心鬥角之中,從最初的兩個少年,到如今漸漸有臣子歸附,還掌握了部分兵權,又拉攏了部分正德的就不力量。朱厚熜每天都在膨脹。


    事到如今,應該能跟這幫老家夥掰掰手腕了!


    朱厚熜俯視金殿之下,內閣首輔楊廷和、大學士梁儲、大學士蔣冕,大學士毛紀……四位閣臣,一個朱厚熜的人都沒有。


    再往下,吏部尚書喬宇。戶部尚書楊潭、禮部尚書毛澄、刑部尚書張子麟、工部尚書林俊、左都禦史金獻民……一水的老臣,全都是楊廷和一黨。


    站在朱厚熜這邊的,隻有兵部尚書王陽明,還是個新任的!除了功勞大點,資曆根本沒法和人家比。


    侍郎一級裏麵,原有倆人,結果折損了一個賈詠,往下數,就是右參議王嶽了。


    再往下看,六科,十三道,國子監,翰林院,詹事府……全都是首輔的人。零星的幾個叛變的,也被吏部天官嚇迴去了。


    試問今日之大明,究竟是何人的天下!


    麵對如此朝局,朱厚熜也不由得仰天長歎。


    盡管朱厚熜已經覺得自己實力增加很快,但差距之大,還是讓人幾乎絕望。


    究竟能贏嗎?


    朱厚熜就像是一個即將上戰場的將軍,卻發現自己不但沒穿鎧甲,連褲子都露著窟窿,這仗可怎麽打?


    朱厚熜惶恐了,動搖了,不再信心滿滿,甚至覺得,就算是九五至尊,也隻能徒唿奈何。


    小皇帝變顏變色,心中忐忑,對方卻是成竹在胸。


    這一次,依舊是禮部尚書毛澄第一個站出來。


    “啟奏陛下,前些時候,禮部奉旨擬定尊號,如今已經妥當。禮部認為,陛下應該尊孝宗皇帝為皇考,改稱興獻王為皇叔考興獻大王,母妃蔣氏為皇叔母興國大妃,每逢祭祀父親之時,陛下應該自稱侄皇帝!”


    朱厚熜用鼻子哼了一聲,“毛澄,朕記得當初入京的時候,就是你們同意朕按照天子之禮入城,走大明門,禦奉天殿。朕如何又變成了孝宗之子?你這樣做,難道不是出爾反爾嗎?”


    麵對皇帝的質問,毛澄坦然相對。


    “陛下接受遺詔,入嗣皇帝之位,臣等的確應該以天子之禮,迎接陛下進京。此前禮部的疏失,老臣願意領罪……隻不過在遺詔之中,還有四個字。”


    “哪四個字?”


    “兄終弟及!”毛澄道:“先帝在遺詔之中提到,尊奉太祖兄終弟及祖訓,讓陛下繼位。老臣以為陛下既然是先帝的兄弟,那自然是孝宗之子。”


    毛澄說到這裏,還故意頓了頓,繼續道:“針對遺詔的措辭用字,的確該嚴謹仔細一些。斷然不能牽強附會,深文周納。更不可蠱惑天子,亂了祖宗禮法!”


    雖然沒有點名,但是毛澄處處奔著王嶽去的。


    這要是不反駁,下朝之後,王嶽就要被當成小奸賊處置了。


    果然,這幫家夥是蓄謀已久,準備一網打盡。


    王嶽當然不服氣,他想站出來。


    但是沒有料到,一個高大瘦削的身影竟然闊步而出!


    是王陽明!


    王嶽真的大吃一驚,他以為這位會等著局麵危急,再出來扭轉乾坤,沒想到他第一個就站出來了,遇到大戰,有主帥第一個衝鋒的嗎?


    或許在陽明兵法裏麵有吧!


    王嶽隻能這麽認為了。


    那咱們的陽明公到底是怎麽迴事?就這麽急不可耐嗎?


    他當然著急了,王嶽那小子口才不錯,思路也清晰。但是談論心學一事,讓王陽明注意到,這小子還是太年輕,太容易犯忌諱。


    如果讓人抓住了把柄,不但對大局不利,更可能提前折損一個良材美玉,為了愛護後輩,陽明公也隻能挺身而出。


    “毛部堂,你方才所言兄終弟及,這個兄弟,是陛下和武宗皇帝嗎?”


    毛澄下意識道:“怎麽不是?陛下是先帝的堂弟,人盡皆知!”


    “哈哈哈!”王陽明朗聲大笑,“原來毛部堂也知道陛下是先帝的堂弟。那我還想請教毛部堂一件事,何為就藩?”


    “這個……”毛澄頓時語塞,額角上甚至冒汗了。


    無他,王陽明戳到了他們的痛處!


    “藩王就藩,就如同百姓分家一般,興王離開京城,前往安陸,另建一國,他的子孫後代,隻能繼承興王爵位,世世代代,生活在安陸,如何能繼承帝位?”


    毛澄怒哼道:“那為何陛下能坐在龍椅之上?”


    “是因為他是興王的兒子,而興王是孝宗的兄弟!所謂兄終弟及,是孝宗和興王的兄弟關係。若非如此,已經分家的堂兄弟,如何能繼承祖產?”


    王陽明連連發問,毛澄狼狽不堪。


    王嶽看在眼裏,簡直想拍巴掌了,陽明公的戰力,當真是超強!


    朱元璋在祖訓裏麵,的確有兄終弟及之說。但是這個兄弟指的是親兄弟,畢竟作為生了26個兒子的猛男,老朱很難想象,子孫後代之中,竟然有人隻有一個兒子,更有甚者,還生不出兒子!


    簡直侮辱了老朱家的基因!


    孝宗朱佑樘和興獻王朱佑杬是親兄弟,一個登基皇位,一個就藩安陸,這就好比一個大家族的兩兄弟分家單過。


    經過幾十年,孝宗這一脈沒有後人了,你不能直接去找朱厚照的堂兄弟繼承家業,因為還有那麽多的藩王呢!跟朱厚照同輩的宗室子弟多的是,什麽齊王啊、秦王啊、伊王、周王,這些王爺的後代都行。


    那為什麽要選朱厚熜呢?


    因為他爹是興王,分家最晚,血緣關係最近。


    總而言之一句話,朱厚熜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能當皇帝,是因為他爹是憲宗的親兒子,沒有這個先決條件,他連想都不要想。


    “毛部堂,你還堅持兄終弟及嗎?”王陽明笑嗬嗬問道。


    毛澄張了張嘴巴,要這麽說下去,興獻王就要變成興獻帝了!


    就在他啞火的時候,吏部天官喬宇站了出來,他可是老資格,又執掌吏部,他和楊廷和的地位幾乎相當,對這位名滿天下的心學聖人,是非常不屑的。


    “王守仁,你的確口才了得,但是莫要忘了,天子行事,必須遵照禮法,你難道忘了宋朝濮安懿王趙允讓的先例?”


    王陽明聽到這裏,竟然笑了出來,早就知道這幫人會拿這個例子說事,隻可惜啊,你們就不能好好讀讀書嗎?


    “喬天官,你既然提到了趙允讓的例子,那我想請教,宋英宗又是如何稱唿趙允讓的?”


    喬宇老臉變色,“英宗一意孤行,不顧百官反對,釀成的禍患還少嗎?莫非我大明也要重蹈覆轍?”


    王陽明嗬嗬,“喬天官,韓琦、歐陽修等人皆支持尊趙允讓為皇考。怎麽叫百官都反對呢?”


    喬宇胡子崛起,憤怒責問:“王守仁!莫非你要曲意逢迎,當一個小人奸佞嗎?”


    “哈哈哈!”


    王陽明朗聲大笑,“若是能和韓琦歐陽修起名,王某坦然受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王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