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高科技鑒定,那封署名一枝寒梅的密信就是表姐刁一的正宗筆跡。多年以後,那封信價值連城的情書鎖進了警方的保險櫃。據那封密信流露的蛛絲馬跡,表姐刁一精心留意表兄安東的曆史早先於我表兄安東疵情留意表姐刁一的曆史。
為了充實《木槿花》一書中起伏跌岩的故事效果,農夫作家張繼前先生從緬甸的蒲甘以昂貴的重金買到了那密信。那封燕語呢喃脂粉飄香的密信這樣寫道:
安東浪子
我的冤家。好歹離合,別夢依稀。
你說你早將我溶進眸裏心間念中,不然。反之,是我早將你溶進眸裏心間念中。
早先你喚我迴眸之前,東方威尼斯小橋流水人家的一棵木槿花盛開的樹下,你我曾有擦肩而過失之交臂的迴眸瞬間。知否?
西北高原黃土高坡,殘垣斷壁的舊城路上,飛塵鈴響馬蹄來;人命關天之際,你我在閃退兩側的路旁眉目傳情互道平安。知否?
我是刁一與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人心未了的夙願。
木槿花盛開的時刻,是我夢中的季節。某年某月某日的某個港灣,你我若能連心於某棵木槿花盛開的樹下;屆時,隨著明珠走廊的陽光冉冉升起,我將叫你一聲:“釘子。”
歲月磋砣,隨遇而安。
一枝寒梅
透過溫馨多情平淡清爽而又飽含幾分野氣的字跡,留神的目光不難察覺,一縷孤帆遠影碧空盡般飄然而去的仙蹤掠影給表兄安東留下的是駐足不前的迷惘和疲於奔命的騰達。因為毫無美感的字裏行間除了風花雪月的隱約之光就是拖人下水的恐怖信號;看來,多年以後風花雪月的警方依法偵破表姐刁一和表兄安東涉嫌間諜的內幕也絕非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在農夫作家張繼前先生筆下,表兄安東是乎是操道守德好色不亂的君子形像。但沿著過往時光的漸序搜索,表兄安東和一梅寒梅相遇在那家旅館的那棵木槿花盛開的樹下的那個時候,我的母親黑妞還在那所茅草校園的課堂裏給她的學生演講天然地理血肉糧綿。而那個時候,表兄安東和山野少女狄素青在山坡野草綠茵茵的茶花樹下均已達成偷食禁果的裙帶協議。就在母親黑妞與潛伏已久一朝露骨的病魔以心力抗衡的時候,表兄安東與山野少女狄素青之間的禁果條約在“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陽”的激越歌聲中握手言和蓋章簽字;在鮮草呻吟山花爛漫的綠樹叢中,表兄安東英姿勃發不辱使命的履行了母親黑妞經營多年的心扉構想;公羊含恨布巾起伏的春風裏,山野少女狄素青半推半就嬌羞不已的解開了她那丹桂馥鬱幽香迷漓的褲帶。
表嫂素青少女時代愛吹鼻孔的話說,也許是身染時代觀念的熏陶、也許少女與生俱來的羞澀和生性固有的矜持,也許是時代與人類無法勾通的某種背景;如若不是她和表兄安東在母親黑妞栽桃育李的茅簷下還有穿針引線的二度重逢,那她和表兄安東在崎嶇路上的那次電光照水般的意外碰撞給她留下的印像僅是行走路上漫不經心的一個絆腳而已。
按照空心歲月的有限日期進行合乎邏輯的摸索演算,那件不該無中生有的往事發生於我在東方威尼斯初級中學讀書時期的第二年春天,前往黑鳳寨看望母親黑妞的表兄安東在途經大箐溝的羊腸路上見到了當時的山野少女狄素青。
世上當然沒有多心的人去留意過問表兄安東究竟為何舍近求遠的繞道大箐溝前往黑鳳寨,總而言之那個當時遠在深山放羊的山野少女狄素青就是在那條界於大箐溝與黑鳳寨之間的山水路上與表兄安東郞才女貌一見傾心。
孟春時節的大箐溝嚴霜正寒茶花初開,足吸黑皮鞋腳裹藍褲管身穿白襯衣的表兄安東在大箐溝的山穀間沿著迤邐而去的溪水順流而下;走下山林的少女素青蹲在獨木橋旁的青石上捧飲清泉。
也許是緣定三生不容錯過的原因,表兄安東英姿俊秀活潑蕭灑的勁步正好橫跨溪流。而那時的少女素青卻把一溜冰涼的山泉潑到胸前,當少女美蘭在寒流錐心的恐慌中抖動胸襟的時候,表兄安東的眼睛出神入畫的瞄見一條潔白如雪的胸溝,少女美蘭猛的抬起鉛絲拂麵白雪紅梅般的頭顱;於是,在殘霜消融山茶盛開獨木橋自橫的山重水複中,一個陽光流水閃電清霜的照麵成了表兄安東和山野少女狄素青畢生難忘的夢中畫卷。
對於那幅玉色蝴蝶與春山雪蓮曲徑通幽、溪橋為媒峰迴路轉的風情畫卷,農夫作家張繼前先生的丹青之墨曾在《木槿花》“寂寞橫橋 佳人引渡飛雲閣/幽靜庭宅 稀客迷津獨戶莊”一迴中作了妙筆生花豔盡春山的點綴:
翠綠的山穀。
翠綠的山穀間,流淌著一條不寬的小河。小河閃著金色的碎光,從深川姍姍流來,又朝遠處飄飄逝去。小河的上空,一座披瓦琉璃、斜閣傾空、扶廊秀雅、古樸壯觀的樓閣似的小橋把劈山削嶺而至的小路引向河的彼岸而去。
對著箏琮流瀉的小河,愁眉淡鎖的素青俯首橋廊凝眸已久。夕陽裏,輕風拂動著她潔白的衣領,也飄起她長長的披肩秀發(文學的世界總是浪漫的,那樣的歲月、哪有那麽美好的心情和景致)。蜿蜒西來的流水在青山綠樹的映襯下妖嬈無限,盈盈的波光不時的綴起斑瓓的晶輝,又在閃閃灩瀲間沉伏不見。
浪花,數不盡的浪花。素青無力的合上被眉峰壓得往下直沉的眼瞼。無盡的浪花與許許多多流逝的日月何等的相似,有意義的,無意義的;盡管它確有那麽一天天的日子,都隻在你的眼前一閃,就永遠的消失在淡淡的記憶裏,瑣碎、煩雜。偶爾記起,竟如一段段無法連接而又無比漫長的夜夢,摸它不著、尋它不見。
她搖搖隱隱發脹的頭顱,把漸漸朦朧的目光從潮間收迴,投向遠遠的山,悠悠的雲。招工,總是要命的招工。應征,總是要命的應征。那在別人眼裏神聖得要命的工廠和軍營真的很了不起嗎?它們究竟像什麽樣子呢,像迷宮像天堂,可迷宮和天堂是什麽樣?是煉獄?是荒原!是刀槍撕殺的戰場……可母親,她非要逼著你招工、應征,非要把你往工廠和軍營裏推。噢,天!好者,要命的招工和應征總算完了。可老師她……
素青禁不住打了兩個寒顫。或許,工廠和軍營裏麵有許多珍貴得無以複加的東西,多少人都夢寐以求的攀附著,想拚命闖進去,去撈很多很多東西。然而,素青無力的將頭將橋柱上一靠;可惜,那裏不一定有自己渴求的那種東西。可是,不招工不應征又該做什麽?高中?大學?放羊?婚嫁!可愛的羊群。高中?三年時光很快就會過去。可老師她……
這不,剛是還是紅紅的夕陽,瞬間,不過是淡淡的餘輝罷了。唉!一天、又要去了,去了,又結束了一天。望著成群的麻雀飛向巢林,一種寞名的惆悵加深了心間的煩憂,素青緩慢的抬起頭來——
蒼穹下,崢嶸起伏的山巒倦困的抖動著身上的萬頃綠戎,沉浸在濃濃的餘輝之中。唉,山川、大地都要睡了。她顧影長歎,唯吐不出心中的無奈;鳥兒成天翱翔於空宇之間,黃昏來臨,尚有屬於自己的小窩,溫暖的歸宿。自己呢?輕微地搖了搖頭,有、父母紡織的家;有老師,可她……
又一群飛鳥掠過上空,朝遠處飛去;她極目長空,黛色的天宇莊重的托著一灣新月,披著淡淡的薄雲,自在逍遙的穿梭在浩翰的空穀。噢,新月?素青閃動著長長的睫毛,望著聖潔、明麗的纖月,欣然神往:“銀漢辭西駕 餘暉滿山下 惆悵若奈何 又見彎月掛。”(其實,表嫂素青從不吟詩)
“啊!聞詩一首,如聆心音,好詩。”
誰!素青一驚。身後竟然有人,帶著深深的驚悸,她驀然迴首……一雙深沉的眸子,兩筆俊秀的眉峰。一迴頭就呆了,怎麽也離不開驚詫的憶想,似曾相識、卻陌生,似曾相識在何處?曾記起,偏已忘。
注視著半含驚疑而又嬌羞不已的素青,空靈清華,雍容典雅。啊!好像刁一,跟刁一宛若一人。他眉頭一動,深邃的眸子裏閃爍著羨佩之光:“情盡詩魄,有感而發,喻置身境景而見心跡;妙在集自然美景於一身,注入人靈的喜怒哀樂以致意境博大,大有一氣衝九霄的豪情;一睹芳容,又生其人如詩之感。”
“你是……”
“噢,我姓安名東,字啟瑞。”口音渾厚、朗朗的,但親切。
噢,是他!老師時常念叨的釘子。素青再度朝他注目:“原來是安先生,幸會(那種年代、已經沒人稱誰‘先生’)。”
“先生不敢當。”安東笑笑,望著鵝蛋臉形、蠶眉鳳目、楚楚動人的女孩,心中頓結難釋的溪曉和納悶;她,潔白的衣妝,披肩的秀發,婷婷玉立的身段,剛柔相濟的神采;除了比鏢子纖高一些,實實在在像極了……應該跟刁一平分秋色吧?隻是,她竟含著滿臉的憂鬱單身徘徊在山水之中;“請問,你一人在此,是不是有為難之事?”
“我沒事。”
“沒事就好。”麵對她愛理不理的姿態,安東感到隱隱的尷尬,“為難的是我,一旦說來,又怕姑娘見笑。”
“噢,是嗎?”素青微微將一絲笑意送出,矜持的臉上充滿聖潔;“說說看。”
“其實。”安東同樣報以淡淡一笑,“隻是剛才途經這裏,恰遇姑娘觸景感詩,我附庸作雅偶得一闋,欲請姑娘斧正,但不知姑娘可否賜教?”
“不必客氣。”素青臉上的生澀在消融。
“謝謝。”安東笑著,脫口成詩;“閑賞清波逐水流/偶遇瓊衩降橋樓/眉尖眼底皆是怨/半含憂鬱半含愁。”
啊!素青睜大眼睛,心中蕩起微瀾;難怪老師一談起他來就滿臉自豪,滿目驕矜。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聰慧過人,才氣不俗,隻是……俄傾,她嫣然一笑:“先生,精妙的詩,你叫我說什麽呢?”
“謝謝,賣弄之處、就請姑娘多多包涵。”
咦!素青再次睜大眼睛,心間又是一次波動;此人不僅儀表堂堂才華橫溢,而且城府深邃功於心計,善能自圓其謬,叫別人雖知其錯卻又無可挑剔;尋思著,她又婉爾一笑:“不必過謙,你的言談舉止已超過別有用心,就夠了。對了,安先生跋山涉水有何貴幹?”
“承蒙姑娘提醒,請問黑鳳小學距此還有多遠?”
“黑風小學?”素青瞟他一瞥,搖了搖頭;“聽人說過,可能不會太遠。”
“糟了!”安東望著說黑就黑的天,這不是山窮水盡已無路嗎。
素青斜肩往橋柱一靠:“先生不必憂慮,不是還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安東眼一亮:“姑娘這話怎講?”
素青往順流方向指了處落凹的山崗說:“喏,你順著這鬆林小路繞過那個山嘴,那有家免費的客棧……”
“免費的客棧?”
安東驚疑的猛然迴頭,卻與她窺視的眼神碰在一起:“是呀,快投宿去吧。”
“那、”安東望定了她,“你呢?”素青將臉投向夜色:“我自有去路。”
“再見。”走出不遠,他轉身揮手。
“再見。”他好帥,英俊蕭灑風度翩翩;難得老師每時每刻、都在念中。目送他頎長倜儻的身影消失在林間,素青才漫不經心的走出橋廊。抬頭間,成群的星海,捧托著一彎孤傲的清月。
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小路漫不經心的在枝葉寂靜的核桃林間蜿蜒迤邐的穿梭著,安東披著一身斑駁清淡的月光奔走匆匆。蟲子的鳴叫和夜鶯的歡歌從暮色的深處隨風飄來,在耳畔輕柔地索繞著;他無暇顧及這些,除了急急的趕路,腦海裏更多的沸騰著邂逅橋廊的女孩,該是像刁一一樣的女孩;一個讓人過目難忘的身子,一副不卑不亢的素容,隻身留離在山響水音的月光下麵;不願與人繞舌,更不願與人同行。她、難道是離家出走,像刁一似的飄泊四方?咳,不會的,如刁一者世間能有幾人。
峰迴路轉,小路突的拐了個急彎之後,一座幽黑的茅屋小院赫然在目,篷門虛掩、滿眼淒清。推門進去,朦朧的眼前是柵欄似的窗欞,隨風來去。一束灰色的燈光從小院一角的門縫中瀉出,給寂廖的茅院加深了夜的靜謐。
安東走進燈光,聽見噓溜唏哩的水聲,響起耳熟的話聲:“誰呀,請稍候。”
好簡陋的居室。噓溜唏哩的水還在響。居室中央燃著一灶柴火,火旁是一把漆黑的銻壺一口銻鑼鍋和兩口同樣漆黑的土沙鍋以及三四個光滑的方型木墩。安東放下背包往火邊的木墩上坐了。望著灰的牆壁,一種難言的孤寂之感伴隨倦意隱隱襲來。
突然,安東的目光移過毛主席接見衛兵的畫像,看見靠牆擺著一張長方形的象腳小茶幾,兩把古式的藤椅神情莊重的侍立左右。目光移過臨窗立著的兩盆文竹,落在牆上懸掛著的相框上時,他驚訝不已的睜大了眼睛……
安東撲上前去,一幅放大的,嵌進玻璃框的照片親切的印入眼簾。好熟悉的姿容啊,卻怎麽也記不起照片上的女孩是誰;但記憶的深處可以肯定,自己曾不止一次見過這位女孩。
如果出席宴會,照片裏的她一定是豔驚四坐的絕代佳人。安東仰首望著那幀似乎久違的照片,油然而生的情愫瞬間驅散了長途跋涉的疲倦和人地生疏的惆悵;照片的意境那麽深遠迷人,年方妙齡的她風姿卓妁,頭戴的黑色禮帽微微往額前傾斜,半隱深眉遠黛,領口鑲著白色卷邊的黑色鬥篷罩著銀灰西服。她憑琴跪坐,儀態嫻靜,舉姿高雅的絞指撩撥著古箏的音弦。她嬌軀前傾、蝶結飄蕩,鼻如懸膽,瞼睫半垂(好美!像是民國初期在情景,解放後的中國……);頭頂的上空,幾絲飛柳由天而降;她的身後,翠柳依依的湖堤環繞著一泊波光粼粼的池水;遠處,西去的殘陽隨手拋給撫琴少女一束留戀的金輝。她的耳畔,由上至下顯印著兩行流利的草書字跡:“愛生狄素青十六芳齡玉照,人師安壁禾攝於麗人池。”
麗人池:這麗人池,它在那裏?安東再次凝視著照片裏的她和她身後那景致怡人的麗人池驚羨不已,仿佛心曠神怡的沉醉在蓬萊聖境之中;不禁詩興大發,朗聲吟道:“垂柳茵如梭/斜陽映清波/澗水盈細浪/撫琴縱聲歌。”
“好!吟得不錯。”話音、從門口傳來……安東轉身,一個手托茶盤,身影修長的少女款款走進門來;步態輕盈、氣度風雅。她,就是照片上的英姿少女狄素青……
為了充實《木槿花》一書中起伏跌岩的故事效果,農夫作家張繼前先生從緬甸的蒲甘以昂貴的重金買到了那密信。那封燕語呢喃脂粉飄香的密信這樣寫道:
安東浪子
我的冤家。好歹離合,別夢依稀。
你說你早將我溶進眸裏心間念中,不然。反之,是我早將你溶進眸裏心間念中。
早先你喚我迴眸之前,東方威尼斯小橋流水人家的一棵木槿花盛開的樹下,你我曾有擦肩而過失之交臂的迴眸瞬間。知否?
西北高原黃土高坡,殘垣斷壁的舊城路上,飛塵鈴響馬蹄來;人命關天之際,你我在閃退兩側的路旁眉目傳情互道平安。知否?
我是刁一與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人心未了的夙願。
木槿花盛開的時刻,是我夢中的季節。某年某月某日的某個港灣,你我若能連心於某棵木槿花盛開的樹下;屆時,隨著明珠走廊的陽光冉冉升起,我將叫你一聲:“釘子。”
歲月磋砣,隨遇而安。
一枝寒梅
透過溫馨多情平淡清爽而又飽含幾分野氣的字跡,留神的目光不難察覺,一縷孤帆遠影碧空盡般飄然而去的仙蹤掠影給表兄安東留下的是駐足不前的迷惘和疲於奔命的騰達。因為毫無美感的字裏行間除了風花雪月的隱約之光就是拖人下水的恐怖信號;看來,多年以後風花雪月的警方依法偵破表姐刁一和表兄安東涉嫌間諜的內幕也絕非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在農夫作家張繼前先生筆下,表兄安東是乎是操道守德好色不亂的君子形像。但沿著過往時光的漸序搜索,表兄安東和一梅寒梅相遇在那家旅館的那棵木槿花盛開的樹下的那個時候,我的母親黑妞還在那所茅草校園的課堂裏給她的學生演講天然地理血肉糧綿。而那個時候,表兄安東和山野少女狄素青在山坡野草綠茵茵的茶花樹下均已達成偷食禁果的裙帶協議。就在母親黑妞與潛伏已久一朝露骨的病魔以心力抗衡的時候,表兄安東與山野少女狄素青之間的禁果條約在“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陽”的激越歌聲中握手言和蓋章簽字;在鮮草呻吟山花爛漫的綠樹叢中,表兄安東英姿勃發不辱使命的履行了母親黑妞經營多年的心扉構想;公羊含恨布巾起伏的春風裏,山野少女狄素青半推半就嬌羞不已的解開了她那丹桂馥鬱幽香迷漓的褲帶。
表嫂素青少女時代愛吹鼻孔的話說,也許是身染時代觀念的熏陶、也許少女與生俱來的羞澀和生性固有的矜持,也許是時代與人類無法勾通的某種背景;如若不是她和表兄安東在母親黑妞栽桃育李的茅簷下還有穿針引線的二度重逢,那她和表兄安東在崎嶇路上的那次電光照水般的意外碰撞給她留下的印像僅是行走路上漫不經心的一個絆腳而已。
按照空心歲月的有限日期進行合乎邏輯的摸索演算,那件不該無中生有的往事發生於我在東方威尼斯初級中學讀書時期的第二年春天,前往黑鳳寨看望母親黑妞的表兄安東在途經大箐溝的羊腸路上見到了當時的山野少女狄素青。
世上當然沒有多心的人去留意過問表兄安東究竟為何舍近求遠的繞道大箐溝前往黑鳳寨,總而言之那個當時遠在深山放羊的山野少女狄素青就是在那條界於大箐溝與黑鳳寨之間的山水路上與表兄安東郞才女貌一見傾心。
孟春時節的大箐溝嚴霜正寒茶花初開,足吸黑皮鞋腳裹藍褲管身穿白襯衣的表兄安東在大箐溝的山穀間沿著迤邐而去的溪水順流而下;走下山林的少女素青蹲在獨木橋旁的青石上捧飲清泉。
也許是緣定三生不容錯過的原因,表兄安東英姿俊秀活潑蕭灑的勁步正好橫跨溪流。而那時的少女素青卻把一溜冰涼的山泉潑到胸前,當少女美蘭在寒流錐心的恐慌中抖動胸襟的時候,表兄安東的眼睛出神入畫的瞄見一條潔白如雪的胸溝,少女美蘭猛的抬起鉛絲拂麵白雪紅梅般的頭顱;於是,在殘霜消融山茶盛開獨木橋自橫的山重水複中,一個陽光流水閃電清霜的照麵成了表兄安東和山野少女狄素青畢生難忘的夢中畫卷。
對於那幅玉色蝴蝶與春山雪蓮曲徑通幽、溪橋為媒峰迴路轉的風情畫卷,農夫作家張繼前先生的丹青之墨曾在《木槿花》“寂寞橫橋 佳人引渡飛雲閣/幽靜庭宅 稀客迷津獨戶莊”一迴中作了妙筆生花豔盡春山的點綴:
翠綠的山穀。
翠綠的山穀間,流淌著一條不寬的小河。小河閃著金色的碎光,從深川姍姍流來,又朝遠處飄飄逝去。小河的上空,一座披瓦琉璃、斜閣傾空、扶廊秀雅、古樸壯觀的樓閣似的小橋把劈山削嶺而至的小路引向河的彼岸而去。
對著箏琮流瀉的小河,愁眉淡鎖的素青俯首橋廊凝眸已久。夕陽裏,輕風拂動著她潔白的衣領,也飄起她長長的披肩秀發(文學的世界總是浪漫的,那樣的歲月、哪有那麽美好的心情和景致)。蜿蜒西來的流水在青山綠樹的映襯下妖嬈無限,盈盈的波光不時的綴起斑瓓的晶輝,又在閃閃灩瀲間沉伏不見。
浪花,數不盡的浪花。素青無力的合上被眉峰壓得往下直沉的眼瞼。無盡的浪花與許許多多流逝的日月何等的相似,有意義的,無意義的;盡管它確有那麽一天天的日子,都隻在你的眼前一閃,就永遠的消失在淡淡的記憶裏,瑣碎、煩雜。偶爾記起,竟如一段段無法連接而又無比漫長的夜夢,摸它不著、尋它不見。
她搖搖隱隱發脹的頭顱,把漸漸朦朧的目光從潮間收迴,投向遠遠的山,悠悠的雲。招工,總是要命的招工。應征,總是要命的應征。那在別人眼裏神聖得要命的工廠和軍營真的很了不起嗎?它們究竟像什麽樣子呢,像迷宮像天堂,可迷宮和天堂是什麽樣?是煉獄?是荒原!是刀槍撕殺的戰場……可母親,她非要逼著你招工、應征,非要把你往工廠和軍營裏推。噢,天!好者,要命的招工和應征總算完了。可老師她……
素青禁不住打了兩個寒顫。或許,工廠和軍營裏麵有許多珍貴得無以複加的東西,多少人都夢寐以求的攀附著,想拚命闖進去,去撈很多很多東西。然而,素青無力的將頭將橋柱上一靠;可惜,那裏不一定有自己渴求的那種東西。可是,不招工不應征又該做什麽?高中?大學?放羊?婚嫁!可愛的羊群。高中?三年時光很快就會過去。可老師她……
這不,剛是還是紅紅的夕陽,瞬間,不過是淡淡的餘輝罷了。唉!一天、又要去了,去了,又結束了一天。望著成群的麻雀飛向巢林,一種寞名的惆悵加深了心間的煩憂,素青緩慢的抬起頭來——
蒼穹下,崢嶸起伏的山巒倦困的抖動著身上的萬頃綠戎,沉浸在濃濃的餘輝之中。唉,山川、大地都要睡了。她顧影長歎,唯吐不出心中的無奈;鳥兒成天翱翔於空宇之間,黃昏來臨,尚有屬於自己的小窩,溫暖的歸宿。自己呢?輕微地搖了搖頭,有、父母紡織的家;有老師,可她……
又一群飛鳥掠過上空,朝遠處飛去;她極目長空,黛色的天宇莊重的托著一灣新月,披著淡淡的薄雲,自在逍遙的穿梭在浩翰的空穀。噢,新月?素青閃動著長長的睫毛,望著聖潔、明麗的纖月,欣然神往:“銀漢辭西駕 餘暉滿山下 惆悵若奈何 又見彎月掛。”(其實,表嫂素青從不吟詩)
“啊!聞詩一首,如聆心音,好詩。”
誰!素青一驚。身後竟然有人,帶著深深的驚悸,她驀然迴首……一雙深沉的眸子,兩筆俊秀的眉峰。一迴頭就呆了,怎麽也離不開驚詫的憶想,似曾相識、卻陌生,似曾相識在何處?曾記起,偏已忘。
注視著半含驚疑而又嬌羞不已的素青,空靈清華,雍容典雅。啊!好像刁一,跟刁一宛若一人。他眉頭一動,深邃的眸子裏閃爍著羨佩之光:“情盡詩魄,有感而發,喻置身境景而見心跡;妙在集自然美景於一身,注入人靈的喜怒哀樂以致意境博大,大有一氣衝九霄的豪情;一睹芳容,又生其人如詩之感。”
“你是……”
“噢,我姓安名東,字啟瑞。”口音渾厚、朗朗的,但親切。
噢,是他!老師時常念叨的釘子。素青再度朝他注目:“原來是安先生,幸會(那種年代、已經沒人稱誰‘先生’)。”
“先生不敢當。”安東笑笑,望著鵝蛋臉形、蠶眉鳳目、楚楚動人的女孩,心中頓結難釋的溪曉和納悶;她,潔白的衣妝,披肩的秀發,婷婷玉立的身段,剛柔相濟的神采;除了比鏢子纖高一些,實實在在像極了……應該跟刁一平分秋色吧?隻是,她竟含著滿臉的憂鬱單身徘徊在山水之中;“請問,你一人在此,是不是有為難之事?”
“我沒事。”
“沒事就好。”麵對她愛理不理的姿態,安東感到隱隱的尷尬,“為難的是我,一旦說來,又怕姑娘見笑。”
“噢,是嗎?”素青微微將一絲笑意送出,矜持的臉上充滿聖潔;“說說看。”
“其實。”安東同樣報以淡淡一笑,“隻是剛才途經這裏,恰遇姑娘觸景感詩,我附庸作雅偶得一闋,欲請姑娘斧正,但不知姑娘可否賜教?”
“不必客氣。”素青臉上的生澀在消融。
“謝謝。”安東笑著,脫口成詩;“閑賞清波逐水流/偶遇瓊衩降橋樓/眉尖眼底皆是怨/半含憂鬱半含愁。”
啊!素青睜大眼睛,心中蕩起微瀾;難怪老師一談起他來就滿臉自豪,滿目驕矜。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聰慧過人,才氣不俗,隻是……俄傾,她嫣然一笑:“先生,精妙的詩,你叫我說什麽呢?”
“謝謝,賣弄之處、就請姑娘多多包涵。”
咦!素青再次睜大眼睛,心間又是一次波動;此人不僅儀表堂堂才華橫溢,而且城府深邃功於心計,善能自圓其謬,叫別人雖知其錯卻又無可挑剔;尋思著,她又婉爾一笑:“不必過謙,你的言談舉止已超過別有用心,就夠了。對了,安先生跋山涉水有何貴幹?”
“承蒙姑娘提醒,請問黑鳳小學距此還有多遠?”
“黑風小學?”素青瞟他一瞥,搖了搖頭;“聽人說過,可能不會太遠。”
“糟了!”安東望著說黑就黑的天,這不是山窮水盡已無路嗎。
素青斜肩往橋柱一靠:“先生不必憂慮,不是還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安東眼一亮:“姑娘這話怎講?”
素青往順流方向指了處落凹的山崗說:“喏,你順著這鬆林小路繞過那個山嘴,那有家免費的客棧……”
“免費的客棧?”
安東驚疑的猛然迴頭,卻與她窺視的眼神碰在一起:“是呀,快投宿去吧。”
“那、”安東望定了她,“你呢?”素青將臉投向夜色:“我自有去路。”
“再見。”走出不遠,他轉身揮手。
“再見。”他好帥,英俊蕭灑風度翩翩;難得老師每時每刻、都在念中。目送他頎長倜儻的身影消失在林間,素青才漫不經心的走出橋廊。抬頭間,成群的星海,捧托著一彎孤傲的清月。
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小路漫不經心的在枝葉寂靜的核桃林間蜿蜒迤邐的穿梭著,安東披著一身斑駁清淡的月光奔走匆匆。蟲子的鳴叫和夜鶯的歡歌從暮色的深處隨風飄來,在耳畔輕柔地索繞著;他無暇顧及這些,除了急急的趕路,腦海裏更多的沸騰著邂逅橋廊的女孩,該是像刁一一樣的女孩;一個讓人過目難忘的身子,一副不卑不亢的素容,隻身留離在山響水音的月光下麵;不願與人繞舌,更不願與人同行。她、難道是離家出走,像刁一似的飄泊四方?咳,不會的,如刁一者世間能有幾人。
峰迴路轉,小路突的拐了個急彎之後,一座幽黑的茅屋小院赫然在目,篷門虛掩、滿眼淒清。推門進去,朦朧的眼前是柵欄似的窗欞,隨風來去。一束灰色的燈光從小院一角的門縫中瀉出,給寂廖的茅院加深了夜的靜謐。
安東走進燈光,聽見噓溜唏哩的水聲,響起耳熟的話聲:“誰呀,請稍候。”
好簡陋的居室。噓溜唏哩的水還在響。居室中央燃著一灶柴火,火旁是一把漆黑的銻壺一口銻鑼鍋和兩口同樣漆黑的土沙鍋以及三四個光滑的方型木墩。安東放下背包往火邊的木墩上坐了。望著灰的牆壁,一種難言的孤寂之感伴隨倦意隱隱襲來。
突然,安東的目光移過毛主席接見衛兵的畫像,看見靠牆擺著一張長方形的象腳小茶幾,兩把古式的藤椅神情莊重的侍立左右。目光移過臨窗立著的兩盆文竹,落在牆上懸掛著的相框上時,他驚訝不已的睜大了眼睛……
安東撲上前去,一幅放大的,嵌進玻璃框的照片親切的印入眼簾。好熟悉的姿容啊,卻怎麽也記不起照片上的女孩是誰;但記憶的深處可以肯定,自己曾不止一次見過這位女孩。
如果出席宴會,照片裏的她一定是豔驚四坐的絕代佳人。安東仰首望著那幀似乎久違的照片,油然而生的情愫瞬間驅散了長途跋涉的疲倦和人地生疏的惆悵;照片的意境那麽深遠迷人,年方妙齡的她風姿卓妁,頭戴的黑色禮帽微微往額前傾斜,半隱深眉遠黛,領口鑲著白色卷邊的黑色鬥篷罩著銀灰西服。她憑琴跪坐,儀態嫻靜,舉姿高雅的絞指撩撥著古箏的音弦。她嬌軀前傾、蝶結飄蕩,鼻如懸膽,瞼睫半垂(好美!像是民國初期在情景,解放後的中國……);頭頂的上空,幾絲飛柳由天而降;她的身後,翠柳依依的湖堤環繞著一泊波光粼粼的池水;遠處,西去的殘陽隨手拋給撫琴少女一束留戀的金輝。她的耳畔,由上至下顯印著兩行流利的草書字跡:“愛生狄素青十六芳齡玉照,人師安壁禾攝於麗人池。”
麗人池:這麗人池,它在那裏?安東再次凝視著照片裏的她和她身後那景致怡人的麗人池驚羨不已,仿佛心曠神怡的沉醉在蓬萊聖境之中;不禁詩興大發,朗聲吟道:“垂柳茵如梭/斜陽映清波/澗水盈細浪/撫琴縱聲歌。”
“好!吟得不錯。”話音、從門口傳來……安東轉身,一個手托茶盤,身影修長的少女款款走進門來;步態輕盈、氣度風雅。她,就是照片上的英姿少女狄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