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三天啊。我尋思著,剛做媳婦,到我們這,興許都還不習慣。都是我做的飯,她就吃完飯,動動笤帚掃掃炕。我也沒多尋思。三天迴門,我們還給預備了大禮。”
“誰知道,這一迴來,她連裝都不裝了。興許就是迴門了,看著我們都認可了。她啥也不怕了。我們哪裏是娶了個兒媳婦,我們是請了一尊佛啊。”
說起李小妹的種種不是來,鍾家老娘絮絮不止。
“我是瞎了眼了。我就啥也不是。”說到後來,鍾家老娘甚至後悔地掉了眼淚。“當初看見她在宋家窪子煮堿,我還尋思著,年紀這麽小,肯幹這個活,那肯定是個好孩子,能吃苦耐勞,肯定也勤快啊。她那個時候就不愛說話,我也不嫌,還覺得是老實。”
現在李小妹做了媳婦,也還是不愛說話。
“是不跟我吵吵。可我說啥,人家也不聽。動不動就生氣,沉著一張臉,看著我心裏憋悶的慌,我心裏難受。”
這就跟李大郎有些相似了,看來李家兄妹都很擅長冷暴力。
“不樂意說話,可不一定就老實。你看她哥,跟我們淑慧就這樣。把我們淑慧整天嚇的跟小鼠兒似的,他說啥是啥。”宋老太太就說。
鍾家老娘更覺得是遇到了知己。她怨天怨地,最怨她自己,說是在宋家窪子的時候,識人不明,咋就覺得李家小妹是個好姑娘呢。
淑媛暗自搖頭。
李家小妹可能這輩子就勤快了那麽幾天,偏就命好,被鍾家老娘給看中了。
不怎麽說話,真的不代表這個人老實。
這都是血淚教訓啊。
“你沒去跟她爹說說?”宋老太太還問鍾家老娘。
“說了,咋沒說啊。那天趕集的時候碰見了,就說了兩句。她爹說,有空說說她。還說讓我們包涵,誰讓小妹年紀輕輕就沒了娘呢。”
“他說他閨女了嗎?”
“說了。”
“那他閨女沒改一點?”
“嘿。”鍾家老娘就苦笑,“他不說還好。他這一說啊。我們這媳婦迴來就跟我們擺了好幾天臉子。要說改,那是一點兒都沒改。我現在尋思起來,我都心慌。這是造了啥孽了。”
“過不好,就幹脆休了得了。”宋老太太就說,以為李家小妹對淑慧不好,她對李家小妹是一點好感都沒有,她也沒有宋老爺子那麽重的道德包袱。“不是個好東西,你沒看見她咋給我們淑慧氣受。”
宋老太太還說老李家慣孩子,把孩子養大了,就等著給人家做大老爺少奶奶的。
“咱都是莊戶人家,誰受的了這個。”
就是勸鍾家老娘把李家小妹給休了。
“你們要做親。我們也不好打破楔兒。”這是說之前的事。
“後悔的腸子都青了。”鍾家老娘一直在抱怨,一直說後悔,就是不搭休了李家小妹這個話茬。
到後來,宋老太太就問了兩句。
鍾家老娘的臉上幾乎能擠出苦水來。
“孩子跟著魔似的。不樂意休。成天受她的氣,他還是樂意跟她一塊過。孩子也是懂事,說定個媳婦,花了不少銀錢,再休了,這些錢就都打水漂了。”
話說下來,竟是鍾家大郎對李家小妹還有感情,另外一方麵,就是心疼銀錢。
鍾家老娘絮叨了一陣,似乎是心情寬鬆了一些,這才告辭走了。
“老鍾家人都摳搜。應該是怕拋費銀錢。”宋老太太壓低聲音告訴淑媛。
聘李家小妹的時候,鍾家沒花什麽錢,可那畢竟也是銀錢。如果休了李家小妹再娶一個,聘禮加上操辦事情,又得是筆不小的銀錢。
再有就是鍾家大郎,看來不是不能跟李家小妹過,他能受得了李家小妹。
“姻緣這事,沒法說。”宋老太太歎氣,似乎想到了什麽,就飛快地看了淑媛一眼。
“奶?”淑媛奇怪地問了一聲。
“我就是想到你姐。這要不是你,你姐這輩子,估計就得跟李大郎,受苦受罪,那她也沒有別的路可走。”
“就算沒有我,還有你老啊。你也不能看著我小慧姐受一輩子罪。”淑媛就笑著說。
宋老太太搖頭:“我老了。我心疼你姐。可真要是我,我也管不了她這個事兒。”
宋老太太沒能力養活淑慧。宋老太太也沒那個能力,沒有那個信心將來能再給淑慧找個好的。
所以,淑媛要是不管這件事,隻靠著宋老太太的疼愛,淑慧就是死路一條。
難得宋老太太這麽誠懇,淑媛就笑了笑,還告訴她,淑慧現在恢複的不錯。
“人也比過去開朗不少。”
“那就好,那就好。”宋老太太點頭,“過年讓她也一塊迴來。不用多住,跟你們一樣就行。你們那條件好,讓她跟著你們。”
然後,宋老太太就扭過頭去,跟宋德山說話,主要還是問小留柱。
“嘴可壯了。給啥吃啥。”宋德山驕傲地說,“現在抱著,都有點壓手。長的可快了。”
宋老太太就笑的合不攏嘴。“嘴壯就好。這一點隨你。我還擔心,要是隨你媳婦,到時候長的像個豆芽菜似的,那可多糟心。”
“隨我,娘,你就放心吧。要不,你老一會跟我們一塊迴去,自己看看。”
“家裏走不開。”宋老太太就說,還朝宋老爺子的方向看了一眼,“你爹這樣,我哪兒扔的下。”
宋老爺子接連遭受打擊,整個人的精氣神大不如前。
“上歲數了。”宋逸山過來,低聲地說。
眾人都有些唏噓。
生老病死,是誰都避免不了的。但是接近它的時候,人們還是一樣難以接受。
“這兩年的事,都沒斷過。”宋老太太就說。
“都會好起來的。”淑媛就說。
宋老太太就瞧了一眼淑媛,似乎是想問什麽,但是終究沒問。
“娘,隔壁老欒現在天天都幹啥?”宋德山問宋老太太。
“他……好像啥都幹。”宋老太太想了想。老欒除了在宋家窪子燒堿,平時還趕車給別人拉腳兒。“成天在家的時候少,哪兒都去。啥人都認識。我看不上他。”
“我奶看人可準了。”淑媛就說,然後問宋老太太,有沒有聽說,老欒跟宋春山那股人有來往。
“他們認識?”宋老太太吃驚,然後說,並沒有聽說。
“這事問你奶,肯定玩不出啥來。”宋德山就說。
宋老爺子剛在打盹,這個時候卻醒了。“老欒跟存仁、存義?”
“誰知道,這一迴來,她連裝都不裝了。興許就是迴門了,看著我們都認可了。她啥也不怕了。我們哪裏是娶了個兒媳婦,我們是請了一尊佛啊。”
說起李小妹的種種不是來,鍾家老娘絮絮不止。
“我是瞎了眼了。我就啥也不是。”說到後來,鍾家老娘甚至後悔地掉了眼淚。“當初看見她在宋家窪子煮堿,我還尋思著,年紀這麽小,肯幹這個活,那肯定是個好孩子,能吃苦耐勞,肯定也勤快啊。她那個時候就不愛說話,我也不嫌,還覺得是老實。”
現在李小妹做了媳婦,也還是不愛說話。
“是不跟我吵吵。可我說啥,人家也不聽。動不動就生氣,沉著一張臉,看著我心裏憋悶的慌,我心裏難受。”
這就跟李大郎有些相似了,看來李家兄妹都很擅長冷暴力。
“不樂意說話,可不一定就老實。你看她哥,跟我們淑慧就這樣。把我們淑慧整天嚇的跟小鼠兒似的,他說啥是啥。”宋老太太就說。
鍾家老娘更覺得是遇到了知己。她怨天怨地,最怨她自己,說是在宋家窪子的時候,識人不明,咋就覺得李家小妹是個好姑娘呢。
淑媛暗自搖頭。
李家小妹可能這輩子就勤快了那麽幾天,偏就命好,被鍾家老娘給看中了。
不怎麽說話,真的不代表這個人老實。
這都是血淚教訓啊。
“你沒去跟她爹說說?”宋老太太還問鍾家老娘。
“說了,咋沒說啊。那天趕集的時候碰見了,就說了兩句。她爹說,有空說說她。還說讓我們包涵,誰讓小妹年紀輕輕就沒了娘呢。”
“他說他閨女了嗎?”
“說了。”
“那他閨女沒改一點?”
“嘿。”鍾家老娘就苦笑,“他不說還好。他這一說啊。我們這媳婦迴來就跟我們擺了好幾天臉子。要說改,那是一點兒都沒改。我現在尋思起來,我都心慌。這是造了啥孽了。”
“過不好,就幹脆休了得了。”宋老太太就說,以為李家小妹對淑慧不好,她對李家小妹是一點好感都沒有,她也沒有宋老爺子那麽重的道德包袱。“不是個好東西,你沒看見她咋給我們淑慧氣受。”
宋老太太還說老李家慣孩子,把孩子養大了,就等著給人家做大老爺少奶奶的。
“咱都是莊戶人家,誰受的了這個。”
就是勸鍾家老娘把李家小妹給休了。
“你們要做親。我們也不好打破楔兒。”這是說之前的事。
“後悔的腸子都青了。”鍾家老娘一直在抱怨,一直說後悔,就是不搭休了李家小妹這個話茬。
到後來,宋老太太就問了兩句。
鍾家老娘的臉上幾乎能擠出苦水來。
“孩子跟著魔似的。不樂意休。成天受她的氣,他還是樂意跟她一塊過。孩子也是懂事,說定個媳婦,花了不少銀錢,再休了,這些錢就都打水漂了。”
話說下來,竟是鍾家大郎對李家小妹還有感情,另外一方麵,就是心疼銀錢。
鍾家老娘絮叨了一陣,似乎是心情寬鬆了一些,這才告辭走了。
“老鍾家人都摳搜。應該是怕拋費銀錢。”宋老太太壓低聲音告訴淑媛。
聘李家小妹的時候,鍾家沒花什麽錢,可那畢竟也是銀錢。如果休了李家小妹再娶一個,聘禮加上操辦事情,又得是筆不小的銀錢。
再有就是鍾家大郎,看來不是不能跟李家小妹過,他能受得了李家小妹。
“姻緣這事,沒法說。”宋老太太歎氣,似乎想到了什麽,就飛快地看了淑媛一眼。
“奶?”淑媛奇怪地問了一聲。
“我就是想到你姐。這要不是你,你姐這輩子,估計就得跟李大郎,受苦受罪,那她也沒有別的路可走。”
“就算沒有我,還有你老啊。你也不能看著我小慧姐受一輩子罪。”淑媛就笑著說。
宋老太太搖頭:“我老了。我心疼你姐。可真要是我,我也管不了她這個事兒。”
宋老太太沒能力養活淑慧。宋老太太也沒那個能力,沒有那個信心將來能再給淑慧找個好的。
所以,淑媛要是不管這件事,隻靠著宋老太太的疼愛,淑慧就是死路一條。
難得宋老太太這麽誠懇,淑媛就笑了笑,還告訴她,淑慧現在恢複的不錯。
“人也比過去開朗不少。”
“那就好,那就好。”宋老太太點頭,“過年讓她也一塊迴來。不用多住,跟你們一樣就行。你們那條件好,讓她跟著你們。”
然後,宋老太太就扭過頭去,跟宋德山說話,主要還是問小留柱。
“嘴可壯了。給啥吃啥。”宋德山驕傲地說,“現在抱著,都有點壓手。長的可快了。”
宋老太太就笑的合不攏嘴。“嘴壯就好。這一點隨你。我還擔心,要是隨你媳婦,到時候長的像個豆芽菜似的,那可多糟心。”
“隨我,娘,你就放心吧。要不,你老一會跟我們一塊迴去,自己看看。”
“家裏走不開。”宋老太太就說,還朝宋老爺子的方向看了一眼,“你爹這樣,我哪兒扔的下。”
宋老爺子接連遭受打擊,整個人的精氣神大不如前。
“上歲數了。”宋逸山過來,低聲地說。
眾人都有些唏噓。
生老病死,是誰都避免不了的。但是接近它的時候,人們還是一樣難以接受。
“這兩年的事,都沒斷過。”宋老太太就說。
“都會好起來的。”淑媛就說。
宋老太太就瞧了一眼淑媛,似乎是想問什麽,但是終究沒問。
“娘,隔壁老欒現在天天都幹啥?”宋德山問宋老太太。
“他……好像啥都幹。”宋老太太想了想。老欒除了在宋家窪子燒堿,平時還趕車給別人拉腳兒。“成天在家的時候少,哪兒都去。啥人都認識。我看不上他。”
“我奶看人可準了。”淑媛就說,然後問宋老太太,有沒有聽說,老欒跟宋春山那股人有來往。
“他們認識?”宋老太太吃驚,然後說,並沒有聽說。
“這事問你奶,肯定玩不出啥來。”宋德山就說。
宋老爺子剛在打盹,這個時候卻醒了。“老欒跟存仁、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