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媛不由得皺了皺眉。
說起來,有件事情還是比較有趣的。似乎不同的村落,有不同村落的特點。比如說興隆莊這個村子,就比較正統,村子裏大多數的人都比較勤快能幹。像宋存義兩口子那樣耍錢的也有,卻是極少數。
而柳樹坎兒這個村子,好像很多人就沒那麽勤快,另外就是打馬吊成風。
以前淑慧就曾經跟淑媛說過,李家的人都會打馬吊,她在李家的日子不多,卻還是跟著學了一點。淑慧說這些的時候,是帶了點驕傲的意味的。
宋家的人,都不會打馬吊。因為宋老爺子特別的古板,而宋老太太把兒子們都管的很嚴格。宋德山多愛玩,而且還那麽不聽話,但是他也不會打馬吊,更別說耍錢了。
宋春山啥時候學會的耍錢,宋老爺子都不知道。至於宋俊山,他還是這兩年自己學的。
淑媛他們這一股,幹脆就是一點都不會。
“那,李家小妹這也是要和離,還是被休?”淑媛就問宋老太太。
“要是能離能休,那就好了。”宋老太太就說,“老鍾家兩口子是特別不樂意。可也不知道咋迴事,老鍾家那小子就好像喝了迷魂藥似的,就非得這個媳婦。他爹娘說啥,他都不聽,就聽這個媳婦的。”
當初就是鍾大郎堅持了這門親事,現在鍾大郎還是堅持,就是要跟李小妹過下去。
說起來,李家兄妹長的都不算醜,但也僅僅是不醜,實在說不上漂亮好看。
淑媛就想到了淑慧跟李大郎。
顯然的,宋老太太也想到了。老太太就歎氣:“前世欠下的吧。不然,也不能這樣。”
遇到實在說不通,無法解釋的事,就都歸結為前世的夙願或者是命運。
這些八卦,淑媛也就是聽一聽。宋逸山和宋老爺子正在商量,怎麽給淑慧和李大郎和離。
宋老爺子的想法,就很溫婉,意思是要找個中間人,往李家去說,商量著把這件事給辦了。
淑媛聽見了,就說不用這麽麻煩。寫好了和離書,往李家一送就行了。
另外,還得開出一份清單來,就是李家花用了淑慧的陪嫁,得讓李家給包賠出來。
沒得宋家好好一個閨女嫁過去,讓李家人用光了嫁妝不說,還差點搭上性命,李家人卻隻得好處,一點都不用擔責。
宋老爺子就歎氣:“他們家,哪裏賠的出來。”
“那也不能吃這啞巴虧。”淑媛就過去說,“再說了,凡事不都得講道理嗎。這件事,咱就按著道理辦。他們家要真是還有良心,還要臉麵,不用咱們要,他們就得想法子包賠出來。”
淑媛還問宋老爺子,如果是同樣的事發生在宋家,是不是就得主動給人家賠銀子。
“那肯定。咱們也不能……”宋老爺子的話說了半截,就停住了。
他意識到淑媛在表達什麽了。
“爺,其實你心裏也明白。李家不僅僅是窮,他們做人做事就不地道,對吧。”淑媛就笑著問宋老爺子。
宋老爺子還是歎氣,也不說什麽了。
“你們自己操辦去吧。我也不管了。就是他們家實在窮,鄉裏鄉親,能退一步就退一步吧。”
“誰的銀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呀。”淑媛還是說。
宋老爺子就很不愛聽。
淑媛知道宋老爺子的想法,但她該說還是說。
這麽著,就商量定了,也不用找什麽中間人。本來,宋德山說要去,但是宋老爺子怕他脾氣暴,到時候再真傷了李家人或者屋子什麽的,最後,就說請陳家老爹去。
陳家老爹是積年穩重的人,生意場上這麽多年,說話做事都靠譜。而且,他是宋家實在親戚,也是慶豐的老人兒,跟柳樹坎兒那邊也有熟人。
這個人選,宋老爺子能接受。他覺得,陳家老爹去了,就能平和地解決這件事。
這麽說著話,外麵就來了客人。
宋家老宅大門開著,自然也沒有看門的。
老欒大著嗓門喊著,把人從外麵領進來了。
來的,赫然是鍾家老娘。
鍾家老娘穿的普通的細布棉衣,比上次淑媛見的時候,就顯得很沒精神,愁眉不展的。
“我看見在門口,來迴走好幾迴,就不進來。這有啥不好意思的,我給領進來了。”老欒進了屋子裏,依舊高聲大氣地說。
他似乎永遠精力充沛,吵吵嚷嚷,臉上帶著笑,眼睛了冒著光。
淑媛總覺得,老欒眼睛裏的光,分明帶著幸災樂禍。
宋老爺子就很客氣,讓鍾家老娘,也讓老欒坐。
鍾家老娘就飛快地瞅了老欒一眼,也沒就坐下。“就是路過,看見好幾輛大車,尋思著是家裏來人了……”鍾家老娘猶猶豫豫的。
這樣子,分明是有話說,卻似乎礙著老欒不好就說。
淑媛就給宋德山使了個眼色。
宋德山就過去,搭住老欒的肩膀,把人往外麵領。“走,咱倆說點事兒。”
鍾家老娘這才在炕沿上坐了,也不喝茶,也不吃點心。
“這老欒啊,是個好人,就是他們兩口子都一樣,嘴沒有把門的。啥事讓他們知道了,管保給你宣揚的誰都知道。”
這是她的開場白。
看來,老欒和他媳婦梁氏已經名聲在外。
這兩個人雖然來興隆莊不久,但是成日都不愛在家裏待著,就四處竄,也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哪家的大門他們都敢進。
就是特別不把自己當外人。
“今天咋有空都迴來了?”鍾家老娘還客氣地問淑媛。
“迴來有點事兒。我小慧姐現在恢複的不錯,我們迴來,是想把她和李家和離的事辦了。”淑媛就說了。
鍾家老娘似乎是預料到了,但還是啊啊了兩聲。
“還是要和離是吧?”
“沒辦法,實在是過不下去。我小慧姐太老實了,跟他家不合適。”淑媛就說,“那個李家大郎,也不成器,幹啥啥不行,在家裏也特別懶,成天讓我小慧姐把他當大老爺伺候。”
一句話,就正好說在了鍾家老娘的心坎上。
“他們家幾個孩子都這樣。你們是不知道,他那妹子更懶。這麽多年,我就沒看見過比她更懶的人。”
一下子,就把話匣子給打開了。
鍾家老娘到宋家老宅來,是為了訴苦的。
說起來,有件事情還是比較有趣的。似乎不同的村落,有不同村落的特點。比如說興隆莊這個村子,就比較正統,村子裏大多數的人都比較勤快能幹。像宋存義兩口子那樣耍錢的也有,卻是極少數。
而柳樹坎兒這個村子,好像很多人就沒那麽勤快,另外就是打馬吊成風。
以前淑慧就曾經跟淑媛說過,李家的人都會打馬吊,她在李家的日子不多,卻還是跟著學了一點。淑慧說這些的時候,是帶了點驕傲的意味的。
宋家的人,都不會打馬吊。因為宋老爺子特別的古板,而宋老太太把兒子們都管的很嚴格。宋德山多愛玩,而且還那麽不聽話,但是他也不會打馬吊,更別說耍錢了。
宋春山啥時候學會的耍錢,宋老爺子都不知道。至於宋俊山,他還是這兩年自己學的。
淑媛他們這一股,幹脆就是一點都不會。
“那,李家小妹這也是要和離,還是被休?”淑媛就問宋老太太。
“要是能離能休,那就好了。”宋老太太就說,“老鍾家兩口子是特別不樂意。可也不知道咋迴事,老鍾家那小子就好像喝了迷魂藥似的,就非得這個媳婦。他爹娘說啥,他都不聽,就聽這個媳婦的。”
當初就是鍾大郎堅持了這門親事,現在鍾大郎還是堅持,就是要跟李小妹過下去。
說起來,李家兄妹長的都不算醜,但也僅僅是不醜,實在說不上漂亮好看。
淑媛就想到了淑慧跟李大郎。
顯然的,宋老太太也想到了。老太太就歎氣:“前世欠下的吧。不然,也不能這樣。”
遇到實在說不通,無法解釋的事,就都歸結為前世的夙願或者是命運。
這些八卦,淑媛也就是聽一聽。宋逸山和宋老爺子正在商量,怎麽給淑慧和李大郎和離。
宋老爺子的想法,就很溫婉,意思是要找個中間人,往李家去說,商量著把這件事給辦了。
淑媛聽見了,就說不用這麽麻煩。寫好了和離書,往李家一送就行了。
另外,還得開出一份清單來,就是李家花用了淑慧的陪嫁,得讓李家給包賠出來。
沒得宋家好好一個閨女嫁過去,讓李家人用光了嫁妝不說,還差點搭上性命,李家人卻隻得好處,一點都不用擔責。
宋老爺子就歎氣:“他們家,哪裏賠的出來。”
“那也不能吃這啞巴虧。”淑媛就過去說,“再說了,凡事不都得講道理嗎。這件事,咱就按著道理辦。他們家要真是還有良心,還要臉麵,不用咱們要,他們就得想法子包賠出來。”
淑媛還問宋老爺子,如果是同樣的事發生在宋家,是不是就得主動給人家賠銀子。
“那肯定。咱們也不能……”宋老爺子的話說了半截,就停住了。
他意識到淑媛在表達什麽了。
“爺,其實你心裏也明白。李家不僅僅是窮,他們做人做事就不地道,對吧。”淑媛就笑著問宋老爺子。
宋老爺子還是歎氣,也不說什麽了。
“你們自己操辦去吧。我也不管了。就是他們家實在窮,鄉裏鄉親,能退一步就退一步吧。”
“誰的銀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呀。”淑媛還是說。
宋老爺子就很不愛聽。
淑媛知道宋老爺子的想法,但她該說還是說。
這麽著,就商量定了,也不用找什麽中間人。本來,宋德山說要去,但是宋老爺子怕他脾氣暴,到時候再真傷了李家人或者屋子什麽的,最後,就說請陳家老爹去。
陳家老爹是積年穩重的人,生意場上這麽多年,說話做事都靠譜。而且,他是宋家實在親戚,也是慶豐的老人兒,跟柳樹坎兒那邊也有熟人。
這個人選,宋老爺子能接受。他覺得,陳家老爹去了,就能平和地解決這件事。
這麽說著話,外麵就來了客人。
宋家老宅大門開著,自然也沒有看門的。
老欒大著嗓門喊著,把人從外麵領進來了。
來的,赫然是鍾家老娘。
鍾家老娘穿的普通的細布棉衣,比上次淑媛見的時候,就顯得很沒精神,愁眉不展的。
“我看見在門口,來迴走好幾迴,就不進來。這有啥不好意思的,我給領進來了。”老欒進了屋子裏,依舊高聲大氣地說。
他似乎永遠精力充沛,吵吵嚷嚷,臉上帶著笑,眼睛了冒著光。
淑媛總覺得,老欒眼睛裏的光,分明帶著幸災樂禍。
宋老爺子就很客氣,讓鍾家老娘,也讓老欒坐。
鍾家老娘就飛快地瞅了老欒一眼,也沒就坐下。“就是路過,看見好幾輛大車,尋思著是家裏來人了……”鍾家老娘猶猶豫豫的。
這樣子,分明是有話說,卻似乎礙著老欒不好就說。
淑媛就給宋德山使了個眼色。
宋德山就過去,搭住老欒的肩膀,把人往外麵領。“走,咱倆說點事兒。”
鍾家老娘這才在炕沿上坐了,也不喝茶,也不吃點心。
“這老欒啊,是個好人,就是他們兩口子都一樣,嘴沒有把門的。啥事讓他們知道了,管保給你宣揚的誰都知道。”
這是她的開場白。
看來,老欒和他媳婦梁氏已經名聲在外。
這兩個人雖然來興隆莊不久,但是成日都不愛在家裏待著,就四處竄,也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哪家的大門他們都敢進。
就是特別不把自己當外人。
“今天咋有空都迴來了?”鍾家老娘還客氣地問淑媛。
“迴來有點事兒。我小慧姐現在恢複的不錯,我們迴來,是想把她和李家和離的事辦了。”淑媛就說了。
鍾家老娘似乎是預料到了,但還是啊啊了兩聲。
“還是要和離是吧?”
“沒辦法,實在是過不下去。我小慧姐太老實了,跟他家不合適。”淑媛就說,“那個李家大郎,也不成器,幹啥啥不行,在家裏也特別懶,成天讓我小慧姐把他當大老爺伺候。”
一句話,就正好說在了鍾家老娘的心坎上。
“他們家幾個孩子都這樣。你們是不知道,他那妹子更懶。這麽多年,我就沒看見過比她更懶的人。”
一下子,就把話匣子給打開了。
鍾家老娘到宋家老宅來,是為了訴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