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即便事先安排的再妥當,到時候也難免亂哄哄的。淑慧坐上了第一輛馬車,宋家和添妝的親友也紛紛出來坐車。


    淑媛有自己的馬車,並不著急。她就看到宋老太太穩穩當當地在炕上坐著。


    “奶,我扶你下來,就跟我坐一輛車。”淑媛上前說。


    “我不去。”宋老太太淡淡地說。


    淑媛吃了一驚。


    宋老太太當她沒聽見,就又說了一句,她不去。


    大老劉和李大妮又進來,就跟淑媛說了。宋老太太提前幾天就說了,她不去坐席。


    宋老太太幾乎從來不出門坐席。


    但今天是送淑慧出嫁,不是坐席的事好吧。


    “我奶咋能不去呢。”淑媛就說,“到時候我小慧姐看不這我奶,那不得著急啊。”


    “我都跟你姐說了。我不去。”宋老太太的情緒並沒有什麽波動,“我都挺大歲數的了,去了給人家添麻煩。再者說,都是隔輩兒的人了。你爹你娘去就行了。”


    說這些話到時候,宋老太太甚至有些冷淡。


    不僅宋老太太不去,宋老爺子也不去,說的也是隔輩人了。宋家去的人已經不少,他們就不去了。


    “不去就不去吧。”大老李見淑媛站著不動,就勸她,“咱們趕緊走。我看你姐那車都動了,一會咱該追不上了。”


    “你們趕緊走吧。”宋老太太也催促淑媛。


    淑媛出門,坐上自己的車。淑雲、淑嫻、陳倩倩、李大妮和她坐一起。大老劉往前麵去了。她算是大姑,而且為人潑辣,往前麵去,那是要幫著張羅事兒的。


    幾輛馬車排了一隊,鞭炮聲中,就離開興隆莊。


    興隆莊和柳樹坎兒是相鄰的兩個村子,隔著並不遠,所以馬車也沒走多久,就到了李家。


    淑媛的車在最後,被堵著,就落後了一大截。她到了李家門口的時候,淑慧已經被迎進上房拜堂了。淑媛到了,就被迎到了上房屋子裏。


    李家三間正房,格局和宋家的有些不同。 進門一間堂屋,往西去兩間才是住的屋子。


    李家也有一間偏房,卻是年久失修,也不住人,不過放些雜物。冬天很冷的時候,還要把家裏的毛驢放進去過冬。


    今天這樣的日子,李家自然清掃過,也披紅掛彩。 不過淑媛隨著人群往裏走, 心裏還是越來越涼。


    這日子,可是比著原來的宋家遠遠不如了。


    淑慧竟被聘到這樣的人家來了!


    進來上房屋子裏,作為新親,淑媛就被讓到炕上坐了。 李家娶親,炕席還是舊的,四壁糊的紙也都有些發黃了。


    淑媛今天沒帶服侍的人,劉三娘卻帶了劉媽媽和兩個小丫頭來幫著打雜。 李家的炕席都有些破爛了,淑雲就從劉媽媽手裏接了坐褥,在炕上鋪了,給淑媛和囡囡坐。


    囡囡今天也跟來了,劉三娘看見淑媛,就讓她跟著淑媛。


    淑慧也在炕上坐著,蓋頭是早已經掀開了的。她就那麽端端正正地坐著,臉上紅紅的。不斷就有人進來說話,然後大咧咧地看淑慧,還誇淑慧長的好看,都說李家娶了個好媳婦。


    坐了一會,就有個小丫頭和小小子過來,一人手裏端了盤花生,一人手裏端了盤瓜子,就擱在淑媛麵前了。


    淑嫻就悄悄地告訴淑媛,這就是淑慧的小姑子和小叔子。


    淑媛也第一次看見了淑慧的公公和婆婆。


    淑慧的公公聽說是正經的莊稼人,頭上卻梳了個道士髻。淑媛的婆婆中等身材,麵容白皙,說話很和氣,言談舉止不是粗魯的莊稼人,卻多少有些奇怪。


    她還特意過來跟淑媛說話:“家裏沒啥,怠慢了。”


    淑媛就覺得她說話走路,都有些有氣無力,臉色也是那種不健康的白。


    夏氏也坐到炕上來。可能劉三娘讓人說了什麽,李家的那些人就退出去一些,也沒有人再唿啦啦地往屋子裏進了。


    “這院子坐不下,都上那院子去了。”夏氏告訴淑媛。


    隔壁是李家的本家,李家地方笑,擱不下這麽多人,說好了他們那院也幫忙招待。


    屋子裏,就安靜了很多,而且可以說都是宋家的人了。


    “娘,就這個條件。你和我爹咋點的頭呢。”淑媛就低聲跟夏氏說。


    夏氏沒迴答,先是問淑慧冷不冷。


    淑慧說不冷。


    夏氏這才迴頭跟淑媛說話,卻先給淑媛使眼色,意思是讓淑媛說話注意一點。


    淑媛卻覺得,她已經相當的委婉客氣了。


    如果淑慧換做淑雲,她進門的時候就拉著淑雲走了。


    這不是做親,這是打算扶貧吧。


    “小點聲,別說了,讓你姐聽見,心裏該不好受了。”夏氏這麽跟淑媛說。


    淑媛就看了看淑慧。


    淑慧卻依舊是一臉嬌羞的樣子,似乎是根本沒注意到李家貧寒的樣子。


    “……祖上留下來的宅子,一直沒動過。當時相看的時候說了,再過兩年就翻蓋,蓋幾間屋子。他們家還有一個兒子,肯定得翻蓋房子,不能總這樣。你爺說了,這家人品好,本分人家,知根知底。這窮富的,不能看窮富做親。”


    然後,夏氏還跟淑媛說:“我當時也尋思了。就圖個人吧,親家知根知底。往後……咱多少能幫著你姐,不能讓她吃苦。”


    這就是從定親的時候,就已經決定要扶貧了。


    “都拜了堂了,說這些幹啥,沒用了。讓人家老李家聽見不好。”夏氏還勸淑媛。


    “我姐這成了親,就住到慶豐來吧。”淑媛就說,“娘,你都看見了。 他們就這一個屋子,我姐往後咋過啊?”


    就這麽兩間屋子,淑慧陪嫁的家具都擺在炕梢這頭了,這屋子裏也沒有個隔斷,到了晚上,這一家幾口人老老少少的,就都要這這一鋪大炕上頭。


    隻那麽想想,淑媛就替淑慧難受。


    難為淑慧竟是不想這些,或者是竟是心甘情願接受這些的嗎。


    “家家戶戶像這樣的也多了。”對於淑媛說的這件事,夏氏是這麽說的。


    這就是代溝?不,好像不能叫做代溝,應該叫做思想和風俗的差異吧。


    入地隨俗,淑媛這麽開導自己,但最後還是不行。


    “讓我姐住到慶豐來。”淑媛就說,她也這麽跟淑慧說了。


    夏氏點了點頭,淑慧也點了頭。


    還好,淑慧終究還是能分的清好歹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農家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弱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弱顏並收藏重生農家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