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快雪堂,宋逸山竟然也迴來了。宋逸山還奇怪,怎麽就淑媛和淑雲迴來了。
“你娘咋沒迴來?”宋逸山就問。
“小慧姐又鬧起來了。”淑媛可沒瞞著宋逸山,就將事情的經過說了。
“這都要做媳婦了,咋還這樣。”宋逸山也很煩惱。
淑媛並不同情他,她還給他心上捅刀子。“從小就這麽慣著,到現在也沒人扳她這個脾氣,能因為要做媳婦,突然就改了?”
“小時候不懂事,長大的,自然就懂事了,她不能總那樣。”宋逸山就說。
淑媛就愣了一下。
這樣的話,不僅宋逸山說過,其他人也說過。可能有些人確實是這樣,但是淑慧顯然不是的。
這種聽天由命、順其自然的教育方式,可能也不能稱作是一種教育方式。這根本就是沒有教育。
“都是我奶給慣的。”淑媛就說,“你和我娘也有責任。”
說完,她就去找布料了。布料很快就找到了,淑媛出來,就看見宋逸山蔫頭耷腦地在那兒坐著,一麵還唉聲歎氣的。
“不是我們願意慣著你姐。”宋逸山跟淑媛解釋,“你姐小時候身體就不大好。她還愛哭,不哄著她,順著她,她能哭抽過去。 ”
“你們不該讓我奶那麽慣著她。”淑媛卻說,“她那樣,打兩迴就好了。”
大寶和小寶有時候犯錯了,淑媛雖然心疼,但是該打的時候她可不曾手軟。當然了,該講的道理還是要講的。
可是淑慧的成長,宋老太太何曾教過她什麽道理,容納後還不許人打她。
“再過兩年就好了。”宋逸山還是說,依舊是那套等長大了,懂事了,就好了的理論。
淑媛暗自搖頭,依舊坐上馬車去送布料。
到了宋家老宅,把布料放在炕上,淑慧拿起來看了,就沒說什麽,而且直接去拿了花繃子和針線,重新開始繡了起來。
淑媛到的時候,淑慧已經不哭了,現在又開始專心做活。宋老太太就鬆了一口氣,說好了。
夏氏依舊不放心,但是淑慧不肯讓人幫忙,她也沒辦法。
“娘,該迴去了。”淑媛就說。她此刻甚至有種荒唐的想法,夏氏在這,其實是人質。她拿不來布料,夏氏就不能離開。
劉三娘送她們出來,還讓淑媛不要擔心。
“等過一兩天,二妹心情好點,她做不過來,我們幫她做,總不能耽誤了。”
夏氏就對劉三娘十分感激。
迴到快雪堂,夏氏就和宋逸山相對歎氣。
“這要是到婆家還這樣,可咋整。”
“到了婆家,看人家對她啥樣吧。 可能,她就不敢這樣了。”淑媛就說。
夏氏和宋逸山就都不說話了。
……
興隆莊
宋俊山在大街上溜達,迎麵就碰見了裏正武興展。兩人碰麵,站住了說話。見左右無人,武興展就問宋俊山,怎麽淑媛一天往這跑了兩迴,是不是有什麽事。
“沒啥事。”宋俊山就說,“我們老太太把淑慧那丫頭慣的不成樣,一家子都圍著她轉,說啥是啥。”
武興展就笑:“你們那位四姑娘,也得圍著淑慧轉?”
“她算啥,老太太發火,她爹娘再一哭喪臉,她也得讓幹啥就幹啥。”
武興展就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來。
宋俊山前後左右看看,忙就湊到武興展的耳邊,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就這些天忙著淑慧出門子的事,正好下手。”而且淑慧這一鬧騰,快雪堂那邊肯定分心。
武興展點頭,表示知道:“你就聽信兒吧。也就是這兩天了。”
見街頭那有人走過來,兩人就不再說話,各自走開,仿佛並不相熟一般。
轉眼,就到了臘月初二。
夏氏提前一天就迴到興隆莊,準備淑慧出嫁的事。這些天,淑媛幾乎也每天在興隆莊和慶豐之間往返,事情都不大,就是比較繁瑣。
夏氏和宋逸山的意思, 淑慧是親姐姐,很多事情,最好還是他們親自來做,畢竟以後就不一樣了。
閨女出了門子,從此以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
這是這個他們根深蒂固的想法。在夏氏和宋逸山,不是他們就不疼愛淑慧了。而是淑慧成了李家的媳婦,他們很多事就不好管,想疼愛淑慧,也疼愛不到了。
那畢竟是另外一家人的事了。
尤其是夏氏,因為淑慧自小就被宋老太太帶著,她還覺得沒有盡到做母親的義務,挺對不住淑慧的。
臘月初二一早天還沒亮,宋逸山就帶著梁子和柱子往興隆莊去了。
淑媛、淑雲和小存孝落後一步,吃過了早飯,才收拾了要往興隆莊去。
今天要去柳樹坎兒李家坐席,淑媛對那裏不熟, 想著聽到的關於李家的情況,就不打算帶大寶和小寶過去。
倒不是僅僅擔心大寶和小寶委屈,是怕給李家添太多的麻煩。
陳倩倩和陳家老娘今天也要去坐席,不能幫忙照顧大寶和小寶。
“周家少爺來了。” 張媽媽進來稟報,隨後,小丫頭打起簾子,迎了周恕進來。
“周恕哥,怎麽來的這麽早。”淑媛讓人上茶,一麵笑著說道。
“我還怕來晚了。”周恕笑著說,“你們今天盡管放心去。祖母要留大寶和小寶待一整天。”還說也是周家老夫人早早地打發了他來。
不是不想耽誤淑媛出門,而是想早早地接大寶和小寶過去玩。
周家老夫人不大愛出門,淑媛卻時常帶了大寶和小寶過去請安。大寶和小寶跟周家老夫人很熟了,周家老夫人也很喜歡這兩個寶貝。
“勞煩周恕哥了。”不是不能把大寶和小寶送到沈園,但那裏也沒個女主人,管事的也都是大老爺們,淑媛還是有些不放心的。
張媽媽連同小紅和小翠,兩個抱了孩子, 一個抱了包袱,就跟著周恕往周家去了。
淑媛、淑雲和小存孝都已經準備妥當,宋德山和陳倩倩一到,他們就上了馬車徑直出城到了興隆莊。
宋家老宅上房已經坐滿了賓客,大家都喜氣洋洋地圍著淑慧。
淑慧一身大紅的嫁衣,蓋頭還沒蓋上, 一張臉比平時更加秀麗了幾分。淑媛從慶豐請的梳妝的娘子,一早特意過來給淑慧梳妝打扮過。
大家夥就都誇淑慧漂亮。
“老李家迎親的來了。”外麵就有人喊。
這邊有人迎了出去,劉三娘將蓋頭給淑慧蓋上。
那一瞬間,淑媛看見,淑慧的眼圈紅了。
“你娘咋沒迴來?”宋逸山就問。
“小慧姐又鬧起來了。”淑媛可沒瞞著宋逸山,就將事情的經過說了。
“這都要做媳婦了,咋還這樣。”宋逸山也很煩惱。
淑媛並不同情他,她還給他心上捅刀子。“從小就這麽慣著,到現在也沒人扳她這個脾氣,能因為要做媳婦,突然就改了?”
“小時候不懂事,長大的,自然就懂事了,她不能總那樣。”宋逸山就說。
淑媛就愣了一下。
這樣的話,不僅宋逸山說過,其他人也說過。可能有些人確實是這樣,但是淑慧顯然不是的。
這種聽天由命、順其自然的教育方式,可能也不能稱作是一種教育方式。這根本就是沒有教育。
“都是我奶給慣的。”淑媛就說,“你和我娘也有責任。”
說完,她就去找布料了。布料很快就找到了,淑媛出來,就看見宋逸山蔫頭耷腦地在那兒坐著,一麵還唉聲歎氣的。
“不是我們願意慣著你姐。”宋逸山跟淑媛解釋,“你姐小時候身體就不大好。她還愛哭,不哄著她,順著她,她能哭抽過去。 ”
“你們不該讓我奶那麽慣著她。”淑媛卻說,“她那樣,打兩迴就好了。”
大寶和小寶有時候犯錯了,淑媛雖然心疼,但是該打的時候她可不曾手軟。當然了,該講的道理還是要講的。
可是淑慧的成長,宋老太太何曾教過她什麽道理,容納後還不許人打她。
“再過兩年就好了。”宋逸山還是說,依舊是那套等長大了,懂事了,就好了的理論。
淑媛暗自搖頭,依舊坐上馬車去送布料。
到了宋家老宅,把布料放在炕上,淑慧拿起來看了,就沒說什麽,而且直接去拿了花繃子和針線,重新開始繡了起來。
淑媛到的時候,淑慧已經不哭了,現在又開始專心做活。宋老太太就鬆了一口氣,說好了。
夏氏依舊不放心,但是淑慧不肯讓人幫忙,她也沒辦法。
“娘,該迴去了。”淑媛就說。她此刻甚至有種荒唐的想法,夏氏在這,其實是人質。她拿不來布料,夏氏就不能離開。
劉三娘送她們出來,還讓淑媛不要擔心。
“等過一兩天,二妹心情好點,她做不過來,我們幫她做,總不能耽誤了。”
夏氏就對劉三娘十分感激。
迴到快雪堂,夏氏就和宋逸山相對歎氣。
“這要是到婆家還這樣,可咋整。”
“到了婆家,看人家對她啥樣吧。 可能,她就不敢這樣了。”淑媛就說。
夏氏和宋逸山就都不說話了。
……
興隆莊
宋俊山在大街上溜達,迎麵就碰見了裏正武興展。兩人碰麵,站住了說話。見左右無人,武興展就問宋俊山,怎麽淑媛一天往這跑了兩迴,是不是有什麽事。
“沒啥事。”宋俊山就說,“我們老太太把淑慧那丫頭慣的不成樣,一家子都圍著她轉,說啥是啥。”
武興展就笑:“你們那位四姑娘,也得圍著淑慧轉?”
“她算啥,老太太發火,她爹娘再一哭喪臉,她也得讓幹啥就幹啥。”
武興展就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來。
宋俊山前後左右看看,忙就湊到武興展的耳邊,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就這些天忙著淑慧出門子的事,正好下手。”而且淑慧這一鬧騰,快雪堂那邊肯定分心。
武興展點頭,表示知道:“你就聽信兒吧。也就是這兩天了。”
見街頭那有人走過來,兩人就不再說話,各自走開,仿佛並不相熟一般。
轉眼,就到了臘月初二。
夏氏提前一天就迴到興隆莊,準備淑慧出嫁的事。這些天,淑媛幾乎也每天在興隆莊和慶豐之間往返,事情都不大,就是比較繁瑣。
夏氏和宋逸山的意思, 淑慧是親姐姐,很多事情,最好還是他們親自來做,畢竟以後就不一樣了。
閨女出了門子,從此以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
這是這個他們根深蒂固的想法。在夏氏和宋逸山,不是他們就不疼愛淑慧了。而是淑慧成了李家的媳婦,他們很多事就不好管,想疼愛淑慧,也疼愛不到了。
那畢竟是另外一家人的事了。
尤其是夏氏,因為淑慧自小就被宋老太太帶著,她還覺得沒有盡到做母親的義務,挺對不住淑慧的。
臘月初二一早天還沒亮,宋逸山就帶著梁子和柱子往興隆莊去了。
淑媛、淑雲和小存孝落後一步,吃過了早飯,才收拾了要往興隆莊去。
今天要去柳樹坎兒李家坐席,淑媛對那裏不熟, 想著聽到的關於李家的情況,就不打算帶大寶和小寶過去。
倒不是僅僅擔心大寶和小寶委屈,是怕給李家添太多的麻煩。
陳倩倩和陳家老娘今天也要去坐席,不能幫忙照顧大寶和小寶。
“周家少爺來了。” 張媽媽進來稟報,隨後,小丫頭打起簾子,迎了周恕進來。
“周恕哥,怎麽來的這麽早。”淑媛讓人上茶,一麵笑著說道。
“我還怕來晚了。”周恕笑著說,“你們今天盡管放心去。祖母要留大寶和小寶待一整天。”還說也是周家老夫人早早地打發了他來。
不是不想耽誤淑媛出門,而是想早早地接大寶和小寶過去玩。
周家老夫人不大愛出門,淑媛卻時常帶了大寶和小寶過去請安。大寶和小寶跟周家老夫人很熟了,周家老夫人也很喜歡這兩個寶貝。
“勞煩周恕哥了。”不是不能把大寶和小寶送到沈園,但那裏也沒個女主人,管事的也都是大老爺們,淑媛還是有些不放心的。
張媽媽連同小紅和小翠,兩個抱了孩子, 一個抱了包袱,就跟著周恕往周家去了。
淑媛、淑雲和小存孝都已經準備妥當,宋德山和陳倩倩一到,他們就上了馬車徑直出城到了興隆莊。
宋家老宅上房已經坐滿了賓客,大家都喜氣洋洋地圍著淑慧。
淑慧一身大紅的嫁衣,蓋頭還沒蓋上, 一張臉比平時更加秀麗了幾分。淑媛從慶豐請的梳妝的娘子,一早特意過來給淑慧梳妝打扮過。
大家夥就都誇淑慧漂亮。
“老李家迎親的來了。”外麵就有人喊。
這邊有人迎了出去,劉三娘將蓋頭給淑慧蓋上。
那一瞬間,淑媛看見,淑慧的眼圈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