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宋老爺子的首肯,淑媛立刻就行動了起來。
這個時節,田地裏的活少, 宋家人大都比較閑。宋逸山、夏氏就借了車,搬了四袋麥子,往磨坊去磨麵。
出門的時候,淑媛看見宋存禮在門口坐著,就把他也給喊上了。
宋存禮話不多,但是幹活實在。淑媛都不用搬出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來,她讓宋存禮幹點什麽活,宋存禮都聽她的,從來沒有為難過。
宋逸山和夏氏也挺喜歡宋存禮,覺得這是個老實厚道,還挺能幹的好孩子。
幾個人磨麵迴來,淑媛雖然沒有張揚,但是宋家其他人還是知道了這件事。
“四丫頭,你蒸了饅頭,告訴我一聲。我替你嚐嚐。”龐氏先就說了。
“我謝謝你了二娘。這活累人,就不勞煩你了。”淑媛麵無表情地拒絕了。
龐氏如今還真有點兒懼著淑媛,但她那樣的性情有些記吃不記打, 就圍著淑媛轉,總想找點兒便宜。
吃飯的時候,宋春山在飯桌上問到了這件事。
“挺好。”他樂嗬嗬的,看樣子很支持,“家裏都閑著。讓她大嫂、二嫂都幫著一塊幹。”
宋老爺子就很高興。
淑媛不置可否。
宋春山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淑媛很清楚這一點。在宋家,她領頭幹這件事,幹不好了,宋春山這房頭的人肯定會在宋老爺子那兒給她上眼藥。要是幹的好了,這房頭的人也肯定要分一杯羹。
這樣的一大家子,這種事卻是難免的。
淑媛心裏早有準備。
和麵、揉麵、發麵,潘巧兒和趙小玲都上了前。她們對著淑媛還都挺熱情,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第一次趕集,淑媛隻蒸了六十斤麥子麵的饅頭,裝了滿滿的六個大簍子。宋逸山早就跟村裏的人商量好,有進城買東西的車,把淑媛給捎過去。
宋逸山、夏氏、淑雲和小存孝都跟淑媛一塊坐車, 進城幫淑媛賣饅頭。
到了集市上,淑媛就將饅頭簍子放在自己早就相看好的地盤上,並立起了招牌。這招牌也簡單,不過是本色白布上寫了幾個字,宋家發麵饅頭,非常樸實無華。
裝饅頭的簍子都蓋著布,這是為了給饅頭保溫。他們早上出發前蒸的饅頭,來到縣城,那饅頭還都是熱著。
隔著蓋著的布,都能聞見屬於新麥子麵的那種清香,除此之外,還有發麵饅頭質樸卻誘人的香味。
做發麵饅頭說起來好像簡單,但是真要做好了,其實也沒那麽容易。這裏麵是有竅門的,要放多少麵起子,發麵的時間和溫度。做的好了,那饅頭蒸出來雪白、宣軟,香氣撲鼻。如果做的不好,那饅頭就會發黃,發澀,也發不起來,還是小小的一個就很難看。
淑媛蒸的這些饅頭的,個個雪白宣軟,看樣子,聞氣味,就知道肯定好吃。
在饅頭出鍋的時候,就驚豔了宋家所有的人。
她們沒有想到,淑媛還有這一手絕活。
“落子,你再招唿幾聲。” 淑媛一麵說,一麵幫著宋逸山把一張桌案擺好了 ,又在上麵放了幾個饅頭。然後淑媛還拿出一個饅頭來撕成小塊,這是給客人品嚐的。
不過,淑媛這先進的促銷準備卻落空了。 因為她這攤子很快就開了張。
他們來的早,趕集賣東西的人都來的早。
就有很早來趕集,沒來得及在家裏吃飯的人,這些人都是要在集上買東西吃的。
來買饅頭的人,根本就不去嚐,他們聞著香味,再看看那些饅頭的樣子,就都痛快地掏錢了。
有個中年漢子,買了饅頭當場就開吃。她還說淑媛做生意太實誠,誰買幾個饅頭還要嚐啊。
賣饅頭這生意簡單,做了頭幾個人的生意,淑媛就把收錢的差事交給了淑雲。她拿出一個布包來,包了幾個饅頭,打算給宋德山送去。
宋德山卻先到了。
原來他聽人說淑媛他們來集上賣饅頭,所以就忙趕了過來。
宋德山不跟淑媛客氣的,淑媛給他饅頭,他就吃。
“好吃。”宋德山就誇,“比你奶蒸的饅頭還好吃。媛兒,你是越來越能幹了。”
淑媛就笑:“老叔,你愛吃就多吃幾個。我還多給你留幾個,待會餓了再吃。”然後淑媛還拿出個小包袱來交給宋德山。
那是宋老太太給宋德山做的鞋。上次淑媛來城裏的時候,這鞋還沒做好,宋老太太這次特意趕工做完了的。
“你爺你奶都不來?”宋德山收了鞋子,就問。
“他們不來。”宋老太太極少出門的。宋老爺子這次也沒來。
但是宋家其他人來的不少。
宋春山就在攤子前麵來迴過了兩趟,頗為關心這些饅頭到底賣的怎麽樣。然後潘巧兒和趙小玲先後到了,搶著幫夏氏賣饅頭。
都是年輕的媳婦,打扮的伶俐,嘴又會說,這饅頭賣的就更快了。
趙小玲還想幫著收錢,這卻被淑媛給攔下了。
“都是小雲姐收錢,換個人不好算賬。二嫂,你在這我不攆你。要不,你去趕集溜達溜達,我這不缺人手。”
趙小玲沒走,也再沒提幫著收錢的事。
六百個饅頭,還沒到晌午,就都賣光了。還有之前買了幾個,迴去吃了覺得好,又帶人來買,結果沒買到的。
“下個集我們還來,還在這。”淑媛笑著告訴他們。
饅頭賣光了,宋逸山和夏氏就開始收拾攤子。淑媛、淑雲和小存孝湊在一處數錢。
淑雲也和淑媛學了算數,賣饅頭這些數目的賬她也能算的差不離。
這天的饅頭,整整賣了一千八百文錢。 如果按照市價折合成銀子,那就是將近二兩銀子。
宋逸山和夏氏都沒有想到,這買賣會這麽順利,真的像淑媛保證的那樣,能賺錢。
淑媛把賬目理清楚了,就留下宋逸山和夏氏繼續收拾,她領著淑雲和小存孝往集上去買東西。
逛了一圈,淑媛買了一爿排骨,又買了一葉豬肝, 另外,她還買了一小壇的燒酒。
除了吃食,她又在布店扯了十尺本色細布,各色線買了二斤。
再買了一些零碎的東西, 零零總總就花了四百多文錢。
淑媛也沒忘記淑慧的衣裳。一身細布的衣裳料子,又花了將近四百文錢。
這個時節,田地裏的活少, 宋家人大都比較閑。宋逸山、夏氏就借了車,搬了四袋麥子,往磨坊去磨麵。
出門的時候,淑媛看見宋存禮在門口坐著,就把他也給喊上了。
宋存禮話不多,但是幹活實在。淑媛都不用搬出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來,她讓宋存禮幹點什麽活,宋存禮都聽她的,從來沒有為難過。
宋逸山和夏氏也挺喜歡宋存禮,覺得這是個老實厚道,還挺能幹的好孩子。
幾個人磨麵迴來,淑媛雖然沒有張揚,但是宋家其他人還是知道了這件事。
“四丫頭,你蒸了饅頭,告訴我一聲。我替你嚐嚐。”龐氏先就說了。
“我謝謝你了二娘。這活累人,就不勞煩你了。”淑媛麵無表情地拒絕了。
龐氏如今還真有點兒懼著淑媛,但她那樣的性情有些記吃不記打, 就圍著淑媛轉,總想找點兒便宜。
吃飯的時候,宋春山在飯桌上問到了這件事。
“挺好。”他樂嗬嗬的,看樣子很支持,“家裏都閑著。讓她大嫂、二嫂都幫著一塊幹。”
宋老爺子就很高興。
淑媛不置可否。
宋春山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淑媛很清楚這一點。在宋家,她領頭幹這件事,幹不好了,宋春山這房頭的人肯定會在宋老爺子那兒給她上眼藥。要是幹的好了,這房頭的人也肯定要分一杯羹。
這樣的一大家子,這種事卻是難免的。
淑媛心裏早有準備。
和麵、揉麵、發麵,潘巧兒和趙小玲都上了前。她們對著淑媛還都挺熱情,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第一次趕集,淑媛隻蒸了六十斤麥子麵的饅頭,裝了滿滿的六個大簍子。宋逸山早就跟村裏的人商量好,有進城買東西的車,把淑媛給捎過去。
宋逸山、夏氏、淑雲和小存孝都跟淑媛一塊坐車, 進城幫淑媛賣饅頭。
到了集市上,淑媛就將饅頭簍子放在自己早就相看好的地盤上,並立起了招牌。這招牌也簡單,不過是本色白布上寫了幾個字,宋家發麵饅頭,非常樸實無華。
裝饅頭的簍子都蓋著布,這是為了給饅頭保溫。他們早上出發前蒸的饅頭,來到縣城,那饅頭還都是熱著。
隔著蓋著的布,都能聞見屬於新麥子麵的那種清香,除此之外,還有發麵饅頭質樸卻誘人的香味。
做發麵饅頭說起來好像簡單,但是真要做好了,其實也沒那麽容易。這裏麵是有竅門的,要放多少麵起子,發麵的時間和溫度。做的好了,那饅頭蒸出來雪白、宣軟,香氣撲鼻。如果做的不好,那饅頭就會發黃,發澀,也發不起來,還是小小的一個就很難看。
淑媛蒸的這些饅頭的,個個雪白宣軟,看樣子,聞氣味,就知道肯定好吃。
在饅頭出鍋的時候,就驚豔了宋家所有的人。
她們沒有想到,淑媛還有這一手絕活。
“落子,你再招唿幾聲。” 淑媛一麵說,一麵幫著宋逸山把一張桌案擺好了 ,又在上麵放了幾個饅頭。然後淑媛還拿出一個饅頭來撕成小塊,這是給客人品嚐的。
不過,淑媛這先進的促銷準備卻落空了。 因為她這攤子很快就開了張。
他們來的早,趕集賣東西的人都來的早。
就有很早來趕集,沒來得及在家裏吃飯的人,這些人都是要在集上買東西吃的。
來買饅頭的人,根本就不去嚐,他們聞著香味,再看看那些饅頭的樣子,就都痛快地掏錢了。
有個中年漢子,買了饅頭當場就開吃。她還說淑媛做生意太實誠,誰買幾個饅頭還要嚐啊。
賣饅頭這生意簡單,做了頭幾個人的生意,淑媛就把收錢的差事交給了淑雲。她拿出一個布包來,包了幾個饅頭,打算給宋德山送去。
宋德山卻先到了。
原來他聽人說淑媛他們來集上賣饅頭,所以就忙趕了過來。
宋德山不跟淑媛客氣的,淑媛給他饅頭,他就吃。
“好吃。”宋德山就誇,“比你奶蒸的饅頭還好吃。媛兒,你是越來越能幹了。”
淑媛就笑:“老叔,你愛吃就多吃幾個。我還多給你留幾個,待會餓了再吃。”然後淑媛還拿出個小包袱來交給宋德山。
那是宋老太太給宋德山做的鞋。上次淑媛來城裏的時候,這鞋還沒做好,宋老太太這次特意趕工做完了的。
“你爺你奶都不來?”宋德山收了鞋子,就問。
“他們不來。”宋老太太極少出門的。宋老爺子這次也沒來。
但是宋家其他人來的不少。
宋春山就在攤子前麵來迴過了兩趟,頗為關心這些饅頭到底賣的怎麽樣。然後潘巧兒和趙小玲先後到了,搶著幫夏氏賣饅頭。
都是年輕的媳婦,打扮的伶俐,嘴又會說,這饅頭賣的就更快了。
趙小玲還想幫著收錢,這卻被淑媛給攔下了。
“都是小雲姐收錢,換個人不好算賬。二嫂,你在這我不攆你。要不,你去趕集溜達溜達,我這不缺人手。”
趙小玲沒走,也再沒提幫著收錢的事。
六百個饅頭,還沒到晌午,就都賣光了。還有之前買了幾個,迴去吃了覺得好,又帶人來買,結果沒買到的。
“下個集我們還來,還在這。”淑媛笑著告訴他們。
饅頭賣光了,宋逸山和夏氏就開始收拾攤子。淑媛、淑雲和小存孝湊在一處數錢。
淑雲也和淑媛學了算數,賣饅頭這些數目的賬她也能算的差不離。
這天的饅頭,整整賣了一千八百文錢。 如果按照市價折合成銀子,那就是將近二兩銀子。
宋逸山和夏氏都沒有想到,這買賣會這麽順利,真的像淑媛保證的那樣,能賺錢。
淑媛把賬目理清楚了,就留下宋逸山和夏氏繼續收拾,她領著淑雲和小存孝往集上去買東西。
逛了一圈,淑媛買了一爿排骨,又買了一葉豬肝, 另外,她還買了一小壇的燒酒。
除了吃食,她又在布店扯了十尺本色細布,各色線買了二斤。
再買了一些零碎的東西, 零零總總就花了四百多文錢。
淑媛也沒忘記淑慧的衣裳。一身細布的衣裳料子,又花了將近四百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