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媛來到上房,就看見淑慧還在宋老太太跟前抹眼淚。宋老太太掃了淑媛一眼,麵上露出些不滿來,不過卻沒有說淑媛。


    這還是因為宋德山,要不然,宋老太太就得和過去一樣,把淑媛給罵一頓。


    家裏無論是誰,隻要和淑慧起了爭執,宋老太太都會維護淑慧,把那個人給罵的狗血淋頭。如果那個人是淑媛,宋老太太罵的更兇。


    宋老爺子在炕上坐著,一口一口地抽旱煙。他應該是知道,淑慧往廂房去哭鬧了,所以就對淑媛說不用搭理淑慧。


    “挺好的孩子,都讓給你慣壞了。”宋老爺子還說。


    淑媛卻知道,宋老爺子心裏也疼淑慧。


    這老兩口一輩子生育了這麽些兒子,就是沒有閨女。不管出發點如何,淑慧在兩人跟前長大,就比別人的感情要深一些。淑慧也特別聽他們的,親爹娘都要往後靠。


    “四丫頭,上炕坐一會,跟爺說說,今天你往沈先生那兒,都學了些啥。”宋老爺子招唿淑媛。


    淑媛就上炕坐了。


    “……今天開始讀千字文了……”她告訴宋老爺子。“我讓我爹打了把椅子送過去了。咱們也沒有什麽,多少算份心意。”


    宋老爺子連連點頭。


    “人家底細咱們是不清楚。不過看著,就是啥也不缺的。人家不缺是人家的事,咱受了人家的恩惠,這心意一定要表示到。過兩天,等麥子再幹幹,咱磨點麥子麵給人家送去。”


    當年的新麥子麵,就很好吃。


    淑媛點頭:“還是我爺想的周到。我們都不行,也不知道往後能跟我爺學多少。”


    對於淑媛的這份奉承,宋老爺子心裏很受用。


    淑慧還在抹眼淚。她就是有這樣一個特點,眼淚說來就來, 能不帶停地哭上一個時辰。


    淑媛無奈:“爺,咱也給我姐做身新衣裳吧。”不等宋老爺子說話,她又接著說,“就是給我姐做了,那小雲姐,淑嫻起碼都得有。”


    她這身衣裳,可是有緣故的。而要平白地給淑慧做衣裳,為了一碗水端平, 就得給淑雲和淑嫻也都做一身。


    宋老爺子並沒有這份預算。


    他們家這些女孩子,最多就是過年添件新衣裳。


    “爺,那天咱去趕集,我就想。咱現在地裏的活也不忙了,不如也做點小買賣,多少掙點兒錢,也好家裏花銷。 我爹那差事沒了, 家裏都沒啥活動錢兒了。”


    宋老爺子心裏並不怎麽讚同做小生意,但是淑媛最後一句話不僅打動了宋老太太,也打動了他。


    “王家木器廠不是讓你爹迴去嗎?”宋老太太就說。


    “奶,那活計我爹不能再去幹了。”


    這會工夫,宋逸山和夏氏也跟了過來。宋逸山就說了不能再去王家木器廠的緣由。


    “那銀錢可是好銀錢。你在家,上哪兒弄那些錢去。別的不說,家裏幾個孩子念書,每個月都是筆錢。”宋老太太就說。


    “那王家不去就不去了。”宋老爺子卻說。


    “爹,娘,我看去縣城做個小生意,也挺好。”宋逸山趁機就說。他和夏氏答應了,要來支持淑媛。


    宋老太太不懂這些,宋老爺子也沒言語。


    半晌,宋老爺子才說:“做生意,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我爺說的有道理。”淑媛立刻說,“不過咱也不做啥大生意。我都看了,咱就做點兒吃食,也不兌鋪麵,就趕集的時候去。本錢不大,賺的卻不算少。咱就吃一口辛苦飯。”


    淑媛說的很實在,宋老爺子心裏就沒那麽反對了,但是他也並不讚成、支持。


    就算是小生意,嘴上說起來容易,真做起來,方方麵麵的要準備的事情可多了。要做吃食賣,首先那吃食就得好吃,能留住客。


    “我想,咱們就先做最簡單的……饅頭。”淑媛就將她趕集的時候搜集來信息都說了,“一斤麥子麵十五文錢,能蒸出十個饅頭來,每個饅頭三文錢,再刨去柴火這些亂七八糟的費用,一斤麥子麵,最少能掙十文錢。咱們趕個集不多賣,就算賣五十斤麵的饅頭,也能掙五百文錢。”


    五串錢可能說著並不多,但在莊戶人家,卻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關鍵還能積少成多。


    慶豐縣城處於交通要道,來往人流量極大,尤其是到了集市的時候更是如此。淑媛對那裏的購買力很有信心。


    她跟宋老爺子說的這些,還都是很保守的計算。


    做饅頭因為用料和工序都很簡單,所以掙的也少。要是再做起各種餡料的包子,再起油鍋賣炸食,利潤將會翻番。


    淑媛前世孤兒出身,很小的時候在孤兒院就跟著食堂的大師傅學做飯了。後來她上學,也一直有勤工儉學,在各種小飯店、大酒店都曾經打過工。她學到的多,實踐的也多, 現在可以說是一身的廚藝,隻是還沒有,也還沒想施展出來。


    對比趕集的時候看到、品嚐到的那些吃食,淑媛完全有信心,她要做的吃食拿出去,肯定能賣的好。


    宋老爺子還是沒說什麽。


    “爺,你就讓我試試吧。就算我辦砸了,那也費不了多少錢。”淑媛就說,“爺,我保證,要是虧了錢,我自己給補上,不能讓家裏吃虧。我去趕集賣點東西,還能總見著我老叔。”


    雖然興隆莊離著縣城挺近,但是莊稼人沒事也不會總進城趕集,尤其是在宋家這樣有挺多規矩的人家。


    宋老太太沒想那麽多,就覺得淑媛在家蒸幾個饅頭往縣城去賣,每次都能看見宋德山,她有什麽東西,有什麽話,都能讓淑媛給捎過去。


    這就很好。


    現在,宋老太太自己見不著宋德山,跟宋德山有關的事,她就信淑媛一個。


    而在從前,她最會托付的人是潘巧兒。


    “爺,沒有我爹每月拿錢迴家。咱落子他們要念書,咱家手頭就緊了。落子他們要是往上再念,咱不打算賣地,就得想點兒別的出路。”


    “要是咱家地再多點兒,就好了。”宋老太太就說。


    “那,那四丫頭就試試吧。”宋老爺子終於發話,“家裏現成的麥子,別的東西也都是現成的。蒸饅頭賣不了,大不了咱家自己吃了。”


    “好咧,爺。我肯定給你賺到錢。”淑媛快樂地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農家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弱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弱顏並收藏重生農家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