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明1米75的個頭,五十年代中期出生,成熟勻稱的男性體魄,四方臉,鼻子圓圓的鼻梁挺直。青年時有個高人曾經給他看過相,說他鼻若懸膽將來不得了,不是大福大貴就是大災大難。當時他聽後覺得好玩,兩個極端不是好就是壞,反正看相的人就是這樣給你說得範圍很大,好是說對了,不好也說對了,都是看相人的英明。他頭發背梳著,一雙大眼透過鏡片閃著困惑的目光,有人說他像影視巨星“發仔”。
張自明出生於陽西省一個山區小村,那是個隻有10多戶人家的自然村,一座規模不大的土樓,建在半山腰,全村人口都住在這直徑約40米的高三層圓型建築物裏。村民守著近百畝梯田,幾千畝山林,過著近乎刀耕火種的貧困日子。他爺爺是遊擊隊員,在紅軍開辟陽西根據地時曾經當過交通員,紅軍長征北上爺爺跟著去,在進入瑞金前的鬆毛嶺與國民黨軍隊打了一場惡戰,爺爺受傷留下來,迴到家鄉治病,從此還原農民角色,與世無爭過著清貧的日子。
據國家有關部門考察,在這小村落的大山背後,是一片華南地區僅存的熱帶雨林。在陽西一帶山區,建有許多用生土幹打壘砌起來的三層圓樓,四方型的也有些,但還是圓型的比較多。70年代美國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發現,中國南方一些山區有近似原子彈反應堆或者是導彈發射井的建築物,美國情報部門因為自己長著大鼻子藍眼睛不方便到中國來核實這些危險的戰略武器,便出資要求台灣情報部門派人潛入偵察,可是這些特務根本就到不了土樓的山區,在沿海一登陸便被當地邊防軍和民兵逐一俘獲。後來基辛格博士從巴基斯坦稱病神秘失蹤,悄悄飛到中國為中美建交打前站時,拿出衛星照片指著上麵的圓形建築物,向周恩來總理請教這些奇怪的東西是什麽。當時周總理也不清楚這些圓型建築物是何物,便指示駐軍迅速調查迴複。當然村民不知道這件事,也從來沒想到他們這個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小村,幾年後會出一個讓美國十分緊張的人物。
張自明的童年與山區的孩子一樣,每天清晨天蒙蒙亮就與幾個同齡孩子赤腳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踩著晶瑩剔透帶有草香的露水往山下走去。他們要步行幾公裏,到山腳下較大村裏的那間管著十幾個自然村的學校上學。他與當時的孩子一樣,在這個年代,又是邊遠山區的中學,根本沒有學到多少知識。但是,幸運的是他與從省城師範學院剛畢業,就隨一批知識青年下放到這個學校教語文的大學生王閩交上了好朋友。王閩給他講故事,講中國古典文學和外國經典名著故事。他對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的《西遊記》特別好奇,直到一年春節過後,王閩帶迴一本《西遊記》,讓他著實開心了好久。從此,他每天抱著這本書,反反複複看了也不知道多少遍,將那孫悟空取經路上遭遇的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與妖魔鬼怪作戰史背個滾瓜爛熟。他經常在晚飯後坐在山村自家庭院的木板凳,看著滿天星鬥發呆,猜想那遙遠深邃的天際裏,哪顆星星是哪個神仙。那一閃而過劃出一道弧光的流星,是否是一位神仙騰雲駕霧趕往天庭或者下循東海見誰去了。他想如果能夠借助神力,飛到天上,看看仙境像什麽樣子,有沒有竹林有沒有梯田,與各路神仙聊天,看看他們吃什麽,穿什麽,使用的兵器是何模樣,那是一件多麽開心的事情啊。
如果沒有上山下鄉運動,王閩就不會來到這個偏遠山區小村,也不會認識這個普通的農家子弟,張自明也就與10億中國農民一樣,默默無聞地在家鄉修理地球一輩子,頂多在20世紀末隨民工潮到珠江三角地區做工,掙點錢娶個農村媳婦平平安安過日子。那麽我們的故事也就不會發生了。
有人說,中國教育方式和美國不同。中國是灌輸式的,將所有知識一股腦地塞進你的腦殼裏,先不管你消化得了還是消化不了。最典型的就是許多父母從小要求孩子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認為先背下來不管理解不理解詩詞的意境,等到長大了就能明白獲益無窮。而人家美國孩子從小快樂玩遊戲長大,在娛樂中發現和理解世界,因此他們的創造性就強,往往許多兒時幻想成就了他們長大的事業。你看現在世界上許多高新技術大都是美國研發的,然後技術輸出獲取大量外匯,從我們這些國家低價收購農產品,我們的什麽人均gdp當然比他們少了又少了。
六十年代末,席卷中國的上山下鄉浪潮也拍打到這山區小村。沿海城市分配了5個知識青年到這個土樓,要接受這些土樓農民的再教育。5個知青3男2女。那兩女是姐妹,一式的娃娃童發,留海快遮住眉毛了。姐姐和妹妹的區別隻能從神態上區分,姐姐媛媛文靜,妹妹蓁蓁活潑。張自明從這姐妹身上看到了什麽是魅力、美麗,什麽是天仙、嫦娥。他想這城裏人怎麽這麽白,皮膚怎麽這麽細,那姐妹的小腿線條這麽流暢,好似仙女降人間,嫦娥出廣寒,真好看。
在當時知青政策規定中,作為一個家庭兩個孩子隻要一個上山下鄉就行了,姐妹是不需要同時下鄉的,但是這姐妹倆從小形影不離,有什麽事情都是一起商量一起處理。讓姐姐一人走,妹妹不同意,讓妹妹一人下鄉,姐姐和父母都不放心。姐妹的家庭在當時可不是個紅色家庭,父親是解放前地下黨的重要領導成員,解放後一直受到懷疑排擠。“文革”前任某局副局長,“文革”初期理所當然受到最殘酷的打擊,“走資派,叛徒、特務”的帽子少不了。那時遊街盛行將紙糊的高帽子寫上什麽反動分子然後戴在頭上,胸前掛著大牌子自然是具體的壞分子名字再打上紅叉叉。
母親是華僑的女兒,也不知道她的家族在菲律賓和新加坡幹什麽,三年困難時期經常收到來自菲律賓和新加坡的食品包裹。這些都是讓革命群眾懷疑的原因。有海外關係的家庭在這個沿海城市不少,改革開放初期雖然讓不少人羨慕,但在文革年代卻是個陰影,許多子女與家庭劃清界限。多年後妹妹大學畢業分配到僑辦工作,許多人認為是沾了華僑成份的光。
70年的一個倒春寒的早晨,姐妹倆挑著被褥生活用具在父母陪同下來到中山公園,這裏舉行上山下鄉知青出發儀式,數十部解放牌汽車整齊地排在公園裏及周邊街道上,紅旗海洋與那個年代人們身穿的藍色綠色服裝交織一起,工人宣傳隊和學校的宣傳隊鑼鼓敲得震耳欲聾,掩蓋了許多母親的哭聲。姐妹父母找到她們乘座的汽車,一個男生在車上接住行李往上拉,將行李安排好車上位置並將姐妹兩也拉上來。母親的眼睛充滿淚水,對她們再三叮囑到了鄉下要先寫信迴來報個平安。父親一直默默地注視著姐妹兩,姐妹發現父親的眼眶也悄悄地紅了。她們從來沒有離開自己的家,從來沒有獨立生活的經驗,不知道才十五歲的姐妹今後在農村的日子怎樣過。
公園的喇叭響起了“我們走在大路上”的歌曲,汽車一部接一部緩緩地開動,鑼鼓聲與哭聲混雜在一起,許多家長一邊抹眼淚一邊跟著汽車小跑。看到母親奪眶而出的眼淚姐妹倆也跟著哭了起來,妹妹哭出聲來將手緊緊握著姐姐的手,姐姐掏出手帕一邊擦一邊向父母揮著。
感到農村的那段日子姐妹除了想念父母,對陌生的農活和清貧的生活還是能夠迅速適應的。
畢竟是有文化的城裏人,連上山幹活都帶樂器。姐妹經常帶口琴到田地,幹活休息時拿出來吹,一股似小澗流水的奇妙旋律從姐姐口中緩緩流淌。張自明知道了不少優美的曲子:“綠島小夜曲”、“蘆笙戀歌”、“三套車”、“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北京的金山上”。
姐妹兩人的歌曲經常變換,他漸漸聽出兩人的曲子風格不同,姐姐比較含蓄委婉,妹妹的張揚激奮。
秋收的一天,姐妹隨張自明從山田挑稻穀下山。一抹晚霞塗抹在西邊山峰上方的雲堆,桔紅色的霞光傾瀉在濃密的山林中,秋風掃蕩著路邊竹林沙沙唰唰聲一波又一波。空氣中飄蕩著山腳下土樓農婦做晚飯燒茅草的氣味,那種氣息至今張自明還是非常熟悉。張自明的忠實伴侶“賽虎”一直跑在前麵,這隻當地品種的小土狗一身黑毛膨鬆,尾巴粗大向上卷著。他從電影“林海雪原”故事中那隻狗的名字“賽虎”取來為自己小黑狗冠名。
張自明覺得小腿有些酸,他估計下山時將姐妹的稻穀多勻些到自己的筐裏超重了,所以感到有些累。他將扁擔架在兩個籮筐上,坐下休息,也叫姐妹歇一會兒。妹妹已經腿發軟了,巴不得休息。姐姐猶豫了一下,覺得還是堅持走,她擔心休息會使自己所剩不多的氣力馬上泄去,她徑直往山下走去。
趴在張自明腳邊的“賽虎”忽然站起來,脖子上的毛豎起來,鼻子嗤嗤發出聲音,唿的一下竄出去往姐姐方向跑去,但是晚了,姐姐一聲尖叫跌坐在地上。張自明正在看著姐姐俊美的身段用雙手托著扁擔搖搖晃晃地一步往山下走,他急速跑過去,“怎麽了?怎麽了?”姐姐蒼白的臉色驚慌的眼睛看著腳腕。張自明蹲下去看,姐姐小腿靠近腳腕處有幾個小紅點。蛇!張自明心裏一縮,馬上把頭上戴的鬥笠拿下來,將鬥笠繩子解下,迅速在姐姐小腿上部紮上繩子。他將雙手緊緊箍住傷口上部,然後往下擠壓。但是這樣擠壓效果並不理想,他伏下身子,將口對著傷口,使勁地吸了一口,然後吐出一口血水,再低頭吸。他忽然感覺她的小腿非常細膩光滑,由於害怕而微微顫抖的冰涼的肌膚透出淡淡的汗香,就象水煮雞蛋剝去殼那樣富有彈性和質感。姐姐緊咬牙齒,從牙縫吸著冷氣,臉上鼻尖額頭沁出細細的汗珠,眼睛噙著眼淚,纖細的雙手顫抖著。她緊張急了,唿吸急促起來,看著他由於用力吸出血水而漲紅的曬得黝黑的臉。
她問:“是毒蛇嗎?”
他專注地察看傷口安慰她說:“好像不是,但還是保險些將血水吸出。”
他不斷將雙手箍著傷口上方往下擠壓,再次伏下身子使勁吸出一口血水。他抬頭換了口氣,看了姐姐一眼,然後又低頭吸血水。在低頭的過程中,他看到姐姐由於低著頭看腳而領露酥胸,那地方白光一晃。這光線透過眼底直衝腦海,激活了一塊神經區域,好像驅動了心髒迅速泵出大量的血湧遍周身。他忽然感到姐姐和妹妹將他當作救命恩人對待,四隻眼睛流露出感激之情,柔和的目光看著他,使他不自在起來。他鬆開雙手,有些局促地說,我們趕快下山找些藥敷上。他站起來,對姐姐說,你能站起來嗎,我背你。姐姐有些不好意思,紅著臉讓妹妹扶起她,然後趴在他的背上。
張自明對妹妹說:“這些稻穀先放在這吧,我先送你們下山,再迴來挑。”
他背起姐姐往山下一步一步走去,姐姐在他背上就像一個軟綿綿的大被子,他感到姐姐的唿吸平穩了,那溫暖的氣息細細地撩著他的脖子耳根,有些癢癢的感覺。他覺得姐姐的胸脯那兩團結實的,像未成熟的還是青色的山梨或者蜜桃似的奶子緊緊地壓著他的背,心中忽然一股熱流湧到頭部,他心跳猛然急速起來。他對自己有些不滿意,怎麽這樣了,他除了與彩娥有一些接觸,從來沒有與其它姑娘這麽緊密地貼在一起。他心頭像鹿撞了一樣,說不出的一種美妙感覺。他覺得這種感覺像過電,好像前幾年他組裝收音機時,大號電池接觸短路碰到皮膚,一種麻麻的感覺在穿透著體內。他停下腳步,兩手各自勾著姐姐兩條大腿,將她往上托了一下。他又感到姐姐的腿彈性很好,既柔軟又結實,而且豐滿。
姐姐問他:“累嗎?我下來走吧。”
他微微喘著氣說:“不行,你走路會使血流得快,如果是毒蛇那毒液會很快往心髒流動。”
他希望一直這樣走下去,能多感受這種美妙的感覺。
迴到土樓,他對著門裏大喊爸爸,很快跑出個老農,伏下身子察看傷口。爸爸說,不要緊了,再給她上一些蛇藥。
張自明叫上一個男知青,重新返迴山路將那些稻穀挑下來。等到洗澡吃飯完,夜已深了。他悄悄走到三樓姐妹住的房間,對著小小的窗口問:“好些了嗎?吃飯了沒有?還需要什麽嗎?”
妹妹打開門讓進他,請他坐在一張條凳上。他打量一下屋子,兩張竹床架在兩個竹凳上。那種隻有城裏人才買得到的剛剛問世的新產品雪白“的確良”蚊帳掛在牆上。屋裏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上海藥皂和最普通的那種香水的味道。姐姐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地看著他,流露出感激的眼光,她微弱的聲音說:“謝謝你,害你又跑一趟山上挑穀子。”妹妹倒了一杯白開水放在他的桌邊,然後坐到姐姐床邊。
這種安靜的目光交流讓姐妹似乎感到張自明目光中,有一種農民的純樸關切和窺視姐妹閨房的好奇心的混合體。她們感到張自明的唿吸深了點慢了點,好像在作什麽氣功,吸進去的時間比唿出來的長。
張自明出生於陽西省一個山區小村,那是個隻有10多戶人家的自然村,一座規模不大的土樓,建在半山腰,全村人口都住在這直徑約40米的高三層圓型建築物裏。村民守著近百畝梯田,幾千畝山林,過著近乎刀耕火種的貧困日子。他爺爺是遊擊隊員,在紅軍開辟陽西根據地時曾經當過交通員,紅軍長征北上爺爺跟著去,在進入瑞金前的鬆毛嶺與國民黨軍隊打了一場惡戰,爺爺受傷留下來,迴到家鄉治病,從此還原農民角色,與世無爭過著清貧的日子。
據國家有關部門考察,在這小村落的大山背後,是一片華南地區僅存的熱帶雨林。在陽西一帶山區,建有許多用生土幹打壘砌起來的三層圓樓,四方型的也有些,但還是圓型的比較多。70年代美國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發現,中國南方一些山區有近似原子彈反應堆或者是導彈發射井的建築物,美國情報部門因為自己長著大鼻子藍眼睛不方便到中國來核實這些危險的戰略武器,便出資要求台灣情報部門派人潛入偵察,可是這些特務根本就到不了土樓的山區,在沿海一登陸便被當地邊防軍和民兵逐一俘獲。後來基辛格博士從巴基斯坦稱病神秘失蹤,悄悄飛到中國為中美建交打前站時,拿出衛星照片指著上麵的圓形建築物,向周恩來總理請教這些奇怪的東西是什麽。當時周總理也不清楚這些圓型建築物是何物,便指示駐軍迅速調查迴複。當然村民不知道這件事,也從來沒想到他們這個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小村,幾年後會出一個讓美國十分緊張的人物。
張自明的童年與山區的孩子一樣,每天清晨天蒙蒙亮就與幾個同齡孩子赤腳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踩著晶瑩剔透帶有草香的露水往山下走去。他們要步行幾公裏,到山腳下較大村裏的那間管著十幾個自然村的學校上學。他與當時的孩子一樣,在這個年代,又是邊遠山區的中學,根本沒有學到多少知識。但是,幸運的是他與從省城師範學院剛畢業,就隨一批知識青年下放到這個學校教語文的大學生王閩交上了好朋友。王閩給他講故事,講中國古典文學和外國經典名著故事。他對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的《西遊記》特別好奇,直到一年春節過後,王閩帶迴一本《西遊記》,讓他著實開心了好久。從此,他每天抱著這本書,反反複複看了也不知道多少遍,將那孫悟空取經路上遭遇的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與妖魔鬼怪作戰史背個滾瓜爛熟。他經常在晚飯後坐在山村自家庭院的木板凳,看著滿天星鬥發呆,猜想那遙遠深邃的天際裏,哪顆星星是哪個神仙。那一閃而過劃出一道弧光的流星,是否是一位神仙騰雲駕霧趕往天庭或者下循東海見誰去了。他想如果能夠借助神力,飛到天上,看看仙境像什麽樣子,有沒有竹林有沒有梯田,與各路神仙聊天,看看他們吃什麽,穿什麽,使用的兵器是何模樣,那是一件多麽開心的事情啊。
如果沒有上山下鄉運動,王閩就不會來到這個偏遠山區小村,也不會認識這個普通的農家子弟,張自明也就與10億中國農民一樣,默默無聞地在家鄉修理地球一輩子,頂多在20世紀末隨民工潮到珠江三角地區做工,掙點錢娶個農村媳婦平平安安過日子。那麽我們的故事也就不會發生了。
有人說,中國教育方式和美國不同。中國是灌輸式的,將所有知識一股腦地塞進你的腦殼裏,先不管你消化得了還是消化不了。最典型的就是許多父母從小要求孩子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認為先背下來不管理解不理解詩詞的意境,等到長大了就能明白獲益無窮。而人家美國孩子從小快樂玩遊戲長大,在娛樂中發現和理解世界,因此他們的創造性就強,往往許多兒時幻想成就了他們長大的事業。你看現在世界上許多高新技術大都是美國研發的,然後技術輸出獲取大量外匯,從我們這些國家低價收購農產品,我們的什麽人均gdp當然比他們少了又少了。
六十年代末,席卷中國的上山下鄉浪潮也拍打到這山區小村。沿海城市分配了5個知識青年到這個土樓,要接受這些土樓農民的再教育。5個知青3男2女。那兩女是姐妹,一式的娃娃童發,留海快遮住眉毛了。姐姐和妹妹的區別隻能從神態上區分,姐姐媛媛文靜,妹妹蓁蓁活潑。張自明從這姐妹身上看到了什麽是魅力、美麗,什麽是天仙、嫦娥。他想這城裏人怎麽這麽白,皮膚怎麽這麽細,那姐妹的小腿線條這麽流暢,好似仙女降人間,嫦娥出廣寒,真好看。
在當時知青政策規定中,作為一個家庭兩個孩子隻要一個上山下鄉就行了,姐妹是不需要同時下鄉的,但是這姐妹倆從小形影不離,有什麽事情都是一起商量一起處理。讓姐姐一人走,妹妹不同意,讓妹妹一人下鄉,姐姐和父母都不放心。姐妹的家庭在當時可不是個紅色家庭,父親是解放前地下黨的重要領導成員,解放後一直受到懷疑排擠。“文革”前任某局副局長,“文革”初期理所當然受到最殘酷的打擊,“走資派,叛徒、特務”的帽子少不了。那時遊街盛行將紙糊的高帽子寫上什麽反動分子然後戴在頭上,胸前掛著大牌子自然是具體的壞分子名字再打上紅叉叉。
母親是華僑的女兒,也不知道她的家族在菲律賓和新加坡幹什麽,三年困難時期經常收到來自菲律賓和新加坡的食品包裹。這些都是讓革命群眾懷疑的原因。有海外關係的家庭在這個沿海城市不少,改革開放初期雖然讓不少人羨慕,但在文革年代卻是個陰影,許多子女與家庭劃清界限。多年後妹妹大學畢業分配到僑辦工作,許多人認為是沾了華僑成份的光。
70年的一個倒春寒的早晨,姐妹倆挑著被褥生活用具在父母陪同下來到中山公園,這裏舉行上山下鄉知青出發儀式,數十部解放牌汽車整齊地排在公園裏及周邊街道上,紅旗海洋與那個年代人們身穿的藍色綠色服裝交織一起,工人宣傳隊和學校的宣傳隊鑼鼓敲得震耳欲聾,掩蓋了許多母親的哭聲。姐妹父母找到她們乘座的汽車,一個男生在車上接住行李往上拉,將行李安排好車上位置並將姐妹兩也拉上來。母親的眼睛充滿淚水,對她們再三叮囑到了鄉下要先寫信迴來報個平安。父親一直默默地注視著姐妹兩,姐妹發現父親的眼眶也悄悄地紅了。她們從來沒有離開自己的家,從來沒有獨立生活的經驗,不知道才十五歲的姐妹今後在農村的日子怎樣過。
公園的喇叭響起了“我們走在大路上”的歌曲,汽車一部接一部緩緩地開動,鑼鼓聲與哭聲混雜在一起,許多家長一邊抹眼淚一邊跟著汽車小跑。看到母親奪眶而出的眼淚姐妹倆也跟著哭了起來,妹妹哭出聲來將手緊緊握著姐姐的手,姐姐掏出手帕一邊擦一邊向父母揮著。
感到農村的那段日子姐妹除了想念父母,對陌生的農活和清貧的生活還是能夠迅速適應的。
畢竟是有文化的城裏人,連上山幹活都帶樂器。姐妹經常帶口琴到田地,幹活休息時拿出來吹,一股似小澗流水的奇妙旋律從姐姐口中緩緩流淌。張自明知道了不少優美的曲子:“綠島小夜曲”、“蘆笙戀歌”、“三套車”、“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北京的金山上”。
姐妹兩人的歌曲經常變換,他漸漸聽出兩人的曲子風格不同,姐姐比較含蓄委婉,妹妹的張揚激奮。
秋收的一天,姐妹隨張自明從山田挑稻穀下山。一抹晚霞塗抹在西邊山峰上方的雲堆,桔紅色的霞光傾瀉在濃密的山林中,秋風掃蕩著路邊竹林沙沙唰唰聲一波又一波。空氣中飄蕩著山腳下土樓農婦做晚飯燒茅草的氣味,那種氣息至今張自明還是非常熟悉。張自明的忠實伴侶“賽虎”一直跑在前麵,這隻當地品種的小土狗一身黑毛膨鬆,尾巴粗大向上卷著。他從電影“林海雪原”故事中那隻狗的名字“賽虎”取來為自己小黑狗冠名。
張自明覺得小腿有些酸,他估計下山時將姐妹的稻穀多勻些到自己的筐裏超重了,所以感到有些累。他將扁擔架在兩個籮筐上,坐下休息,也叫姐妹歇一會兒。妹妹已經腿發軟了,巴不得休息。姐姐猶豫了一下,覺得還是堅持走,她擔心休息會使自己所剩不多的氣力馬上泄去,她徑直往山下走去。
趴在張自明腳邊的“賽虎”忽然站起來,脖子上的毛豎起來,鼻子嗤嗤發出聲音,唿的一下竄出去往姐姐方向跑去,但是晚了,姐姐一聲尖叫跌坐在地上。張自明正在看著姐姐俊美的身段用雙手托著扁擔搖搖晃晃地一步往山下走,他急速跑過去,“怎麽了?怎麽了?”姐姐蒼白的臉色驚慌的眼睛看著腳腕。張自明蹲下去看,姐姐小腿靠近腳腕處有幾個小紅點。蛇!張自明心裏一縮,馬上把頭上戴的鬥笠拿下來,將鬥笠繩子解下,迅速在姐姐小腿上部紮上繩子。他將雙手緊緊箍住傷口上部,然後往下擠壓。但是這樣擠壓效果並不理想,他伏下身子,將口對著傷口,使勁地吸了一口,然後吐出一口血水,再低頭吸。他忽然感覺她的小腿非常細膩光滑,由於害怕而微微顫抖的冰涼的肌膚透出淡淡的汗香,就象水煮雞蛋剝去殼那樣富有彈性和質感。姐姐緊咬牙齒,從牙縫吸著冷氣,臉上鼻尖額頭沁出細細的汗珠,眼睛噙著眼淚,纖細的雙手顫抖著。她緊張急了,唿吸急促起來,看著他由於用力吸出血水而漲紅的曬得黝黑的臉。
她問:“是毒蛇嗎?”
他專注地察看傷口安慰她說:“好像不是,但還是保險些將血水吸出。”
他不斷將雙手箍著傷口上方往下擠壓,再次伏下身子使勁吸出一口血水。他抬頭換了口氣,看了姐姐一眼,然後又低頭吸血水。在低頭的過程中,他看到姐姐由於低著頭看腳而領露酥胸,那地方白光一晃。這光線透過眼底直衝腦海,激活了一塊神經區域,好像驅動了心髒迅速泵出大量的血湧遍周身。他忽然感到姐姐和妹妹將他當作救命恩人對待,四隻眼睛流露出感激之情,柔和的目光看著他,使他不自在起來。他鬆開雙手,有些局促地說,我們趕快下山找些藥敷上。他站起來,對姐姐說,你能站起來嗎,我背你。姐姐有些不好意思,紅著臉讓妹妹扶起她,然後趴在他的背上。
張自明對妹妹說:“這些稻穀先放在這吧,我先送你們下山,再迴來挑。”
他背起姐姐往山下一步一步走去,姐姐在他背上就像一個軟綿綿的大被子,他感到姐姐的唿吸平穩了,那溫暖的氣息細細地撩著他的脖子耳根,有些癢癢的感覺。他覺得姐姐的胸脯那兩團結實的,像未成熟的還是青色的山梨或者蜜桃似的奶子緊緊地壓著他的背,心中忽然一股熱流湧到頭部,他心跳猛然急速起來。他對自己有些不滿意,怎麽這樣了,他除了與彩娥有一些接觸,從來沒有與其它姑娘這麽緊密地貼在一起。他心頭像鹿撞了一樣,說不出的一種美妙感覺。他覺得這種感覺像過電,好像前幾年他組裝收音機時,大號電池接觸短路碰到皮膚,一種麻麻的感覺在穿透著體內。他停下腳步,兩手各自勾著姐姐兩條大腿,將她往上托了一下。他又感到姐姐的腿彈性很好,既柔軟又結實,而且豐滿。
姐姐問他:“累嗎?我下來走吧。”
他微微喘著氣說:“不行,你走路會使血流得快,如果是毒蛇那毒液會很快往心髒流動。”
他希望一直這樣走下去,能多感受這種美妙的感覺。
迴到土樓,他對著門裏大喊爸爸,很快跑出個老農,伏下身子察看傷口。爸爸說,不要緊了,再給她上一些蛇藥。
張自明叫上一個男知青,重新返迴山路將那些稻穀挑下來。等到洗澡吃飯完,夜已深了。他悄悄走到三樓姐妹住的房間,對著小小的窗口問:“好些了嗎?吃飯了沒有?還需要什麽嗎?”
妹妹打開門讓進他,請他坐在一張條凳上。他打量一下屋子,兩張竹床架在兩個竹凳上。那種隻有城裏人才買得到的剛剛問世的新產品雪白“的確良”蚊帳掛在牆上。屋裏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上海藥皂和最普通的那種香水的味道。姐姐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地看著他,流露出感激的眼光,她微弱的聲音說:“謝謝你,害你又跑一趟山上挑穀子。”妹妹倒了一杯白開水放在他的桌邊,然後坐到姐姐床邊。
這種安靜的目光交流讓姐妹似乎感到張自明目光中,有一種農民的純樸關切和窺視姐妹閨房的好奇心的混合體。她們感到張自明的唿吸深了點慢了點,好像在作什麽氣功,吸進去的時間比唿出來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