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說, 人追丟了?”燭光明明滅滅, 方世澤麵色不明, 半張臉隱在了陰影之中, 顯得有些詭譎, “這麽多人, 追捕一個受傷的逃犯, 竟然還把人給追丟了?我要你們有何用?”
關鍵時刻指望這些廢物點心, 果然是會壞事,看來少不得要動用涼州城那邊的內線了, 這一次,一定要把人阻在涼州城外,不然自己的性命恐怕難保。
底下跪著的兩人滿臉惶恐, 連連請罪,“屬下辦事不力, 請大人降罪。”
方世澤全身上下都透著不愉的氣息,他不耐煩的揮手說道,“此刻降罪與你們又有何意義?從今而後一個月內臨平府全城戒嚴,再派人去大小藥鋪守著, 一旦有形跡可疑的受傷之人出現務必要立刻緝拿, 另可錯抓八千也不可放過一個!下去吧。”
“是!下官告退。”二人領命退了出來, 隨即相互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中的無奈, 若是上官當場斥責降罪, 他們還能稍稍心安, 可如今隻輕拿輕放,看來上官對他倆是失望透頂了,估計以後也不會再委以重任,他們的前程算是斷了。
唉,誰能想到,學政大人身邊的心腹竟會想不開的行刺殺之事呢?他們明明跟著血跡一路追查,卻偏偏把人給追丟了,就算那刺客有飛天遁地的本事,也不該逃出他們布下的天羅地網,究竟是怎麽不見的呢?難不成一個大活人還會憑空消失不成?
方世澤以手握拳輕叩額頭,眉間緊皺的八字形久久不曾舒展,“沒想到我方世澤終日打雁,今日卻被雁啄傷了眼。”
“大人不必介懷,”一旁的心腹善解人意的為方世澤分憂,他寬慰道,“寧殊的命是您當初親自救下來的,見他聰慧機靈,起了愛才之心讓他讀書識字,還請鏢師教他習武,恩情如同再生父母,誰曾想到他竟然會是涼王安排在您身邊的探子呢?”
方世澤想起寧殊心中頗為遺憾,“我待寧殊如同半子,他如今選擇背叛無異於在我心上插了一把刀子,可為了太子殿下的大業,不管我多麽於心不忍,寧殊此人必須得除去,不然一旦讓他逃迴涼王身邊,後果不堪設想。”
心腹遲疑道,“涼王明明對大人信任有佳,怎麽還會在您身邊安插眼線,難道是知道大人您的身份了?”
方世澤輕撫手上的玉戒,思索片刻,“不,以涼王的心性,若是知道我是太子的人,應該早就動手剪除我了,而不是任由我逍遙至今。”
心腹憂心忡忡,“可寧殊確係為涼王安排的探子,大人應該早做準備才是……”
方世澤心中一片清明,“周氏皇族,掌握天下至尊權利,可卻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多疑,涼王此人聰穎絕倫,胸有溝壑,老謀深算,但他也有周氏皇族多疑的通病,也不知當初我對寧殊的救命之恩是否就是涼王布下的局,亦或者寧殊是中途被涼王收買,唉,涼王此人,不可小覷。”
“大人對涼王評價如此之高,”心腹意有所指,“可太子卻是大慶的正統。”
“我知道,不用你提醒我!”方世澤沒好氣的看了心腹一眼,“若不是為了太子的大業,本官何必冒著被滅族的風險為太子探聽涼王的消息?隻是,涼王擅於隱忍偽裝,我多次去信提醒太子殿下小心涼王,殿下卻始終不以為然,此次好不容易拿到了涼王陷害長樂王的證據,卻被寧殊偷了去,真是功虧一簣。”
“大人原本是想將證據交與太子殿下,讓殿下看清涼王的真麵目?”
“不僅如此,”方世澤搖頭說道,“光帝向來不喜歡涼王,若是得知他看重的長樂王是因為遭到涼王構陷才會自縊,肯定會龍顏大怒降罪涼王,就算涼王不為此喪命,至少會被貶為庶民,太子殿下也就少了一個威脅。”
心腹歎服,“此計甚妙,大人英明!”
“如今說什麽都遲了,”方世澤有些沮喪,眼中透出一股惋惜之意,“東西已被寧殊盜走,一旦寧殊成功脫逃,別說是扳倒涼王,就連我的項上人頭都難保。”
心腹垂下眼簾思考一會兒,心中有了一個主意,“不如,大人去信給太子,說明此事原委,以後如果發生什麽變故,可求太子殿下出手相幫。”
方世澤搖頭不語,麵對心腹疑惑不解的目光生不出一絲解釋的欲望,這事不僅不能向太子求助,還要死死的把事情給壓下去,一旦太子得知他有暴露身份的危險,第一個念頭不是把他摘出去,而是會想法設法將他除去,為的就是不讓涼王拿捏住把柄,更甚至為了以防泄密,連他的一家老小都不會放過。
幸好他是機緣巧合之下得到的證據,知道此事的人隻有他和心腹以及寧殊三人,因著太子對涼王輕慢的態度,使得汴京那邊並不大重視涼州這邊的消息,當初為了秘密行事,他千防萬防就是怕事情未成之前走漏消息,不曾想他都如此謹慎了,竟然還是出了紕漏。
本打算這一次可以用手中的證據扳倒涼王,他就不用整日裏過著膽戰心驚的生活,說不定還能因為此功受到太子的提攜,如今寧殊背叛,證據被盜,一切努力付之東流。
現在隻能中途劫殺寧殊,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寧殊進入涼州城,若事情真的到了無法彌補的地步,他未阻攔住寧殊而使自己身份暴露,涼王為了逮住太子的小辮子肯定不會立刻將他殺死,到時他隻求用自己的一條命以及手裏掌握的秘密換得家人的平安。
“唉,千防萬防家賊難防,怪我處事不周全,怨不得他人,接下來城內的戒嚴與抓捕寧殊,還需要你多照看著些,指望其他幾個廢物抓人,估計人家寧殊早就在涼州城內逍遙了。”
心腹拱手行禮,語氣堅定的迴道,“是,小人必定竭盡全力抓捕寧殊。”
“原來,這人叫寧殊?”
自出了兵卒搜檢一事,蘇錦樓就用精神力死死監控著方世澤,直到深夜才聽到了他與心腹的對話,也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蘇錦樓看著地上的屍體沉默不語,屍體已經僵硬,額頭處有一圓形彈孔,周圍血漬凝固,彈孔下麵是一雙死不瞑目的雙眼,眼中似乎還殘留著幾絲詫異,此人,正是當初從背後襲擊蘇錦樓的年輕人,也是方世澤遍尋不到的寧殊。
當時,兵官正與客棧掌櫃說話,寧殊聽到樓下動靜心中著急慌亂,手上的動作也越發兇猛,顯然是打著要拿蘇錦樓為人質的主意。
蘇錦樓怎麽可能束手就擒,他一不是皇室子弟,二沒有為官做宰,一個小小的秀才,連個當官的資格都沒有,在真正的大人物眼裏,他的分量輕若鴻毛,人家怎麽可能因為他這個不起眼的小人物而放刺客離去,最終的結果不是他成為刺客手中的亡魂,就是他成為兩方人爭鬥中的炮灰,怎麽看都隻有死路一條。
就算他安然無恙,可刺客是從他的房間裏出來的,他受牽連的幾率高達百分之百,吃官糧的人隻顧能夠完美交差,誰管他這個小人物的清白與死活,所以寧可錯抓不可放過,他八成還是要去大牢裏走一遭。
刑不上大夫?人家學政大人還在那裏看著呢,與藩台打個招唿,給他扣個夥同他人刺殺朝廷命官的帽子,剛到手還沒捂熱的秀才功名轉瞬間就能沒了。
與學政大人的交易?事關學政自己的人身安全,誰管你有沒有獻出稻田養魚的良方?再說,人家已經幫你運作讓你得了秀才功名,交易就算是了了,二者兩不相欠,如今事關朝廷命官的生命安全,一碼事歸一碼,不管你蘇錦樓是否清白,都得獲罪。
所以,蘇錦樓不僅不能落在刺客手中,還不能讓人發現他的房中藏有刺客,於是,他悄無聲息的拿出一把消音槍,一顆子彈把刺客送上了西天,手腳麻利的把屍體藏在了精神空間裏,隨後打翻麵盆,將血跡與水漬糊成一團,引來了兵官的查看。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若是不把人殺了,死的就是自己,二者選其一,當然是讓對方嗝屁,來到這個世界,蘇錦樓第一次殺人,然而他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頭腦異常清醒,冷靜的不似正常人。
原以為在蘇家人的關心之下,他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社會,與上一世那個成天活在廝殺中的男人徹底沒了關係,可這次發生的變故,卻讓他意識到,原來他的骨子裏仍然是那個血腥冷血的男人,隻不過平日裏有老蘇家的人用溫情緊緊的鎖住了他體內的暴戾因子,讓他得以安心的享受安穩的生活。
蘇錦樓拆開從刺客身上拿到的信,信內是涼王府內的管家吩咐長樂王府內的探子暗地運作,在長史蔡文洪的麵前故意露出破綻,讓其拿到偽造的造反書信,並且還言明會好好照顧探子的家人,話中之意明顯是為了取信於蔡文洪讓探子光榮犧牲。
看來這就是方世澤所說的證據了,蘇錦樓看見書信上還蓋著涼王的私人印鑒,思緒就有些飄遠,話說這古代有沒有類似於防偽標簽的東西?別人是怎麽判定私人印鑒的真假的?如果別人偽造書信印鑒豈不是很冤?
就像那個倒黴的長樂王,被構陷造反的書信上八成也有私人印鑒,那個蔡文洪憑什麽認定書信就是出自長樂王之手呢?
想不通就暫時擱置一旁,蘇錦樓將書信和屍體一起收到了空間裏,得出府城之後才能找個合適的地方把屍體給處理了,現在隻能先放在空間裏。
今天所獲得的信息量實在太大,方世澤明為涼王親信,實則是太子的眼線,涼王早早便在方世澤身邊留下了探子,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長樂王自縊一事竟是涼王一手操縱的,這皇家之事還真夠亂的。
天塌下來自有高個子撐住,與他這個小小的秀才一點幹係都沒有,為了安穩的日子和蘇氏一族的人身安全,他還是當作不知道這件事吧。
關鍵時刻指望這些廢物點心, 果然是會壞事,看來少不得要動用涼州城那邊的內線了, 這一次,一定要把人阻在涼州城外,不然自己的性命恐怕難保。
底下跪著的兩人滿臉惶恐, 連連請罪,“屬下辦事不力, 請大人降罪。”
方世澤全身上下都透著不愉的氣息,他不耐煩的揮手說道,“此刻降罪與你們又有何意義?從今而後一個月內臨平府全城戒嚴,再派人去大小藥鋪守著, 一旦有形跡可疑的受傷之人出現務必要立刻緝拿, 另可錯抓八千也不可放過一個!下去吧。”
“是!下官告退。”二人領命退了出來, 隨即相互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中的無奈, 若是上官當場斥責降罪, 他們還能稍稍心安, 可如今隻輕拿輕放,看來上官對他倆是失望透頂了,估計以後也不會再委以重任,他們的前程算是斷了。
唉,誰能想到,學政大人身邊的心腹竟會想不開的行刺殺之事呢?他們明明跟著血跡一路追查,卻偏偏把人給追丟了,就算那刺客有飛天遁地的本事,也不該逃出他們布下的天羅地網,究竟是怎麽不見的呢?難不成一個大活人還會憑空消失不成?
方世澤以手握拳輕叩額頭,眉間緊皺的八字形久久不曾舒展,“沒想到我方世澤終日打雁,今日卻被雁啄傷了眼。”
“大人不必介懷,”一旁的心腹善解人意的為方世澤分憂,他寬慰道,“寧殊的命是您當初親自救下來的,見他聰慧機靈,起了愛才之心讓他讀書識字,還請鏢師教他習武,恩情如同再生父母,誰曾想到他竟然會是涼王安排在您身邊的探子呢?”
方世澤想起寧殊心中頗為遺憾,“我待寧殊如同半子,他如今選擇背叛無異於在我心上插了一把刀子,可為了太子殿下的大業,不管我多麽於心不忍,寧殊此人必須得除去,不然一旦讓他逃迴涼王身邊,後果不堪設想。”
心腹遲疑道,“涼王明明對大人信任有佳,怎麽還會在您身邊安插眼線,難道是知道大人您的身份了?”
方世澤輕撫手上的玉戒,思索片刻,“不,以涼王的心性,若是知道我是太子的人,應該早就動手剪除我了,而不是任由我逍遙至今。”
心腹憂心忡忡,“可寧殊確係為涼王安排的探子,大人應該早做準備才是……”
方世澤心中一片清明,“周氏皇族,掌握天下至尊權利,可卻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多疑,涼王此人聰穎絕倫,胸有溝壑,老謀深算,但他也有周氏皇族多疑的通病,也不知當初我對寧殊的救命之恩是否就是涼王布下的局,亦或者寧殊是中途被涼王收買,唉,涼王此人,不可小覷。”
“大人對涼王評價如此之高,”心腹意有所指,“可太子卻是大慶的正統。”
“我知道,不用你提醒我!”方世澤沒好氣的看了心腹一眼,“若不是為了太子的大業,本官何必冒著被滅族的風險為太子探聽涼王的消息?隻是,涼王擅於隱忍偽裝,我多次去信提醒太子殿下小心涼王,殿下卻始終不以為然,此次好不容易拿到了涼王陷害長樂王的證據,卻被寧殊偷了去,真是功虧一簣。”
“大人原本是想將證據交與太子殿下,讓殿下看清涼王的真麵目?”
“不僅如此,”方世澤搖頭說道,“光帝向來不喜歡涼王,若是得知他看重的長樂王是因為遭到涼王構陷才會自縊,肯定會龍顏大怒降罪涼王,就算涼王不為此喪命,至少會被貶為庶民,太子殿下也就少了一個威脅。”
心腹歎服,“此計甚妙,大人英明!”
“如今說什麽都遲了,”方世澤有些沮喪,眼中透出一股惋惜之意,“東西已被寧殊盜走,一旦寧殊成功脫逃,別說是扳倒涼王,就連我的項上人頭都難保。”
心腹垂下眼簾思考一會兒,心中有了一個主意,“不如,大人去信給太子,說明此事原委,以後如果發生什麽變故,可求太子殿下出手相幫。”
方世澤搖頭不語,麵對心腹疑惑不解的目光生不出一絲解釋的欲望,這事不僅不能向太子求助,還要死死的把事情給壓下去,一旦太子得知他有暴露身份的危險,第一個念頭不是把他摘出去,而是會想法設法將他除去,為的就是不讓涼王拿捏住把柄,更甚至為了以防泄密,連他的一家老小都不會放過。
幸好他是機緣巧合之下得到的證據,知道此事的人隻有他和心腹以及寧殊三人,因著太子對涼王輕慢的態度,使得汴京那邊並不大重視涼州這邊的消息,當初為了秘密行事,他千防萬防就是怕事情未成之前走漏消息,不曾想他都如此謹慎了,竟然還是出了紕漏。
本打算這一次可以用手中的證據扳倒涼王,他就不用整日裏過著膽戰心驚的生活,說不定還能因為此功受到太子的提攜,如今寧殊背叛,證據被盜,一切努力付之東流。
現在隻能中途劫殺寧殊,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寧殊進入涼州城,若事情真的到了無法彌補的地步,他未阻攔住寧殊而使自己身份暴露,涼王為了逮住太子的小辮子肯定不會立刻將他殺死,到時他隻求用自己的一條命以及手裏掌握的秘密換得家人的平安。
“唉,千防萬防家賊難防,怪我處事不周全,怨不得他人,接下來城內的戒嚴與抓捕寧殊,還需要你多照看著些,指望其他幾個廢物抓人,估計人家寧殊早就在涼州城內逍遙了。”
心腹拱手行禮,語氣堅定的迴道,“是,小人必定竭盡全力抓捕寧殊。”
“原來,這人叫寧殊?”
自出了兵卒搜檢一事,蘇錦樓就用精神力死死監控著方世澤,直到深夜才聽到了他與心腹的對話,也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蘇錦樓看著地上的屍體沉默不語,屍體已經僵硬,額頭處有一圓形彈孔,周圍血漬凝固,彈孔下麵是一雙死不瞑目的雙眼,眼中似乎還殘留著幾絲詫異,此人,正是當初從背後襲擊蘇錦樓的年輕人,也是方世澤遍尋不到的寧殊。
當時,兵官正與客棧掌櫃說話,寧殊聽到樓下動靜心中著急慌亂,手上的動作也越發兇猛,顯然是打著要拿蘇錦樓為人質的主意。
蘇錦樓怎麽可能束手就擒,他一不是皇室子弟,二沒有為官做宰,一個小小的秀才,連個當官的資格都沒有,在真正的大人物眼裏,他的分量輕若鴻毛,人家怎麽可能因為他這個不起眼的小人物而放刺客離去,最終的結果不是他成為刺客手中的亡魂,就是他成為兩方人爭鬥中的炮灰,怎麽看都隻有死路一條。
就算他安然無恙,可刺客是從他的房間裏出來的,他受牽連的幾率高達百分之百,吃官糧的人隻顧能夠完美交差,誰管他這個小人物的清白與死活,所以寧可錯抓不可放過,他八成還是要去大牢裏走一遭。
刑不上大夫?人家學政大人還在那裏看著呢,與藩台打個招唿,給他扣個夥同他人刺殺朝廷命官的帽子,剛到手還沒捂熱的秀才功名轉瞬間就能沒了。
與學政大人的交易?事關學政自己的人身安全,誰管你有沒有獻出稻田養魚的良方?再說,人家已經幫你運作讓你得了秀才功名,交易就算是了了,二者兩不相欠,如今事關朝廷命官的生命安全,一碼事歸一碼,不管你蘇錦樓是否清白,都得獲罪。
所以,蘇錦樓不僅不能落在刺客手中,還不能讓人發現他的房中藏有刺客,於是,他悄無聲息的拿出一把消音槍,一顆子彈把刺客送上了西天,手腳麻利的把屍體藏在了精神空間裏,隨後打翻麵盆,將血跡與水漬糊成一團,引來了兵官的查看。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若是不把人殺了,死的就是自己,二者選其一,當然是讓對方嗝屁,來到這個世界,蘇錦樓第一次殺人,然而他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頭腦異常清醒,冷靜的不似正常人。
原以為在蘇家人的關心之下,他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社會,與上一世那個成天活在廝殺中的男人徹底沒了關係,可這次發生的變故,卻讓他意識到,原來他的骨子裏仍然是那個血腥冷血的男人,隻不過平日裏有老蘇家的人用溫情緊緊的鎖住了他體內的暴戾因子,讓他得以安心的享受安穩的生活。
蘇錦樓拆開從刺客身上拿到的信,信內是涼王府內的管家吩咐長樂王府內的探子暗地運作,在長史蔡文洪的麵前故意露出破綻,讓其拿到偽造的造反書信,並且還言明會好好照顧探子的家人,話中之意明顯是為了取信於蔡文洪讓探子光榮犧牲。
看來這就是方世澤所說的證據了,蘇錦樓看見書信上還蓋著涼王的私人印鑒,思緒就有些飄遠,話說這古代有沒有類似於防偽標簽的東西?別人是怎麽判定私人印鑒的真假的?如果別人偽造書信印鑒豈不是很冤?
就像那個倒黴的長樂王,被構陷造反的書信上八成也有私人印鑒,那個蔡文洪憑什麽認定書信就是出自長樂王之手呢?
想不通就暫時擱置一旁,蘇錦樓將書信和屍體一起收到了空間裏,得出府城之後才能找個合適的地方把屍體給處理了,現在隻能先放在空間裏。
今天所獲得的信息量實在太大,方世澤明為涼王親信,實則是太子的眼線,涼王早早便在方世澤身邊留下了探子,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長樂王自縊一事竟是涼王一手操縱的,這皇家之事還真夠亂的。
天塌下來自有高個子撐住,與他這個小小的秀才一點幹係都沒有,為了安穩的日子和蘇氏一族的人身安全,他還是當作不知道這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