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的交流從來都不在於他們之間說過多少話,討論過多少問題。


    他們的交流方式很特別,有的時候隻是靜靜地喝口茶,有的時候隻是平平淡淡的一個表情,便可以完成他們之間所需要的交流。


    秦昊跟趙良嗣無疑都是這樣的智者,他們的交流方式同樣不是在用言語交流,而是用心在交流,他們雖然說的話很少,但卻彼此都明白對方想要說什麽。


    當趙良嗣意識到大宋沒實力這個現實後,他的心便一直在緊縮,對秦昊的遠見卓識也越來越佩服,要知道聯金抗遼的弊端,秦昊早在蓬萊閣便一針見血地指出。


    怪也隻能怪自己被功名衝昏頭腦,沒有細細去品量其中的利害得失,錯非如此,以他的聰明才智豈能看不出其中的關鍵?


    看著心事重重的趙良嗣,秦昊輕輕地歎口氣道:“趙大人也不必沮喪,官家之所動搖,無非是內亂不休,既然如此,咱們不妨把精力收迴來,幫助朝廷盡快平息內亂。”


    “如此說來,莫非你的心中早有良策?”趙良嗣忽地兩眼一亮,秦昊的本事他是知道的,他們能兵不血刃地拿下中京,在軍事上必有自己的一套。


    秦昊搖搖頭,很誠懇地道:“車到山前必有路,水到灘頭必有溝,辦法總是人想的,事情總是人做的,隻要咱們認認真真地去做了,想來辦法是有的。”


    趙良嗣點點頭,“你剛到汴梁時,老夫曾給你許諾,要在軍中為你謀個職務,隻是前番高太尉也在向官家舉薦,老夫深知他對你心懷不逮,便為你擋下來了。”


    難怪事隔多日都無動靜,原來如此。


    秦昊聽他到這樣說,若非看在他是為自己著想的份上,真想衝上去狠狠地踹他兩腳,槍杆子裏麵出政權,在軍中謀職,一直以來是他的目標。


    卻沒想到這個趙良嗣真是好心辦壞事,深深地吸口氣,緩緩地說道:“趙大人,與其把希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不如咱們自己行動,自己來完成自己的夢想!”


    “你的意思?”趙良嗣怔怔地看著秦昊,“你真想在軍中謀職?你真不怕高太尉對你挾私報複?”


    “士為知己者死,我秦昊承蒙趙大人看重,惟有嘔心瀝血來完成大人收複幽州,複我漢地的大業,以此來報大人的知遇之恩,生死不足為懼!”


    秦昊臉不紅心不跳地說完這句話,連他自己都覺得奇怪,自己啥時候說謊話說得如此理直氣壯?自己想在軍中謀職,與其說是實現趙良嗣的夢想,還不如說成是自己的夢想。


    趙良嗣見秦昊心意已決,自然是極基高興的,自己來到大宋朝,雖然承蒙官家跟童大人看重,卻沒有自己的根基,如今秦昊願意帶著他的那幫兄弟投靠自己,自是求之不得。


    當即點點頭,以示讚許地道:“你既然有此雄心,那老夫就成全於你,明日早朝時,定會為你求情,加上高太尉之前的舉薦,想必為你謀個一官半職不是難事。”


    宋朝自太祖以業,就有揚文抑武的傳統,讓文人領兵似乎成為大宋有史以業的慣例,所以,無論是高俅還是趙良嗣並沒有因為秦昊手無縛雞之力便不能在軍中任職。


    趙良嗣在說完這句話後,複又語重心長地道:“秦昊,這高太尉的眼裏容不得半粒沙子,你在清風居的時候如此對待高衙內,想來也有些不妥,如果你願意陪禮,老夫倒是可以做個和事佬,不知意下如何?”


    趙良嗣是童貫一手提拔的,跟童貫的關係是相當的微妙,如果有他做和事佬,高俅縱算不看他趙良嗣的麵子,也會給童貫的麵子。


    這也是趙良嗣看重秦昊,想解除他在軍中的後顧之憂,畢竟高俅是掌管禁軍的,秦昊在軍中從事,高俅要找他的麻煩還真是易如反掌。


    遠的不說,就說那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被高俅設計引入白虎堂,結果便落得充軍滄州的下場。


    對趙良嗣的關愛,秦昊也隻是心領,在他的心裏,壓根就不怕得罪高俅,他高俅好歹也是官麵上的人,他要給自己穿小鞋,總得拿到自己的把柄。


    他可不像林衝那麽忠厚老實,說設計就設計,說陷害就陷害,自己在軍中任職又如何?如今戰事正緊,自己跑到前線去,可謂天高皇帝遠,在自己的地盤,自然是自己說了算。


    更何況在他的心裏,或者在他未來的設計中,必須要有一定的實力做後盾,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為這個目標,得罪高俅已是必然。


    趙良嗣見秦昊不吭聲,也隻是微微歎口氣,也沒再說什麽,因為他知道秦昊的脾氣,凡是他決定的事,要想更改那是不可能的,隻是暗暗地希望秦昊不要做出太出格的事來。


    否則,以他的能力根本就保不住,目注秦昊,微微地歎口氣道,“你既然不願意跟高太尉和解,老夫亦是沒有辦法,惟有明天在麵見官家時,盡量在官家麵前說你好話,官家或許會念你在使金時的功勞,召見於你,這也是老夫惟一能為你做的。”


    趙良嗣這話說得雖然隱晦,但秦昊卻聽得十分明白,同時對他的苦心亦是非常感動,因為他這話是明確地告訴秦昊,如果他跟高俅真衝突起來,他隻能袖手旁觀。


    他現在惟一能做的,就是將秦昊引薦給官家,或許高俅能看在官家的麵上,不敢對秦昊胡作非為,至少能有所收全斂,這便是趙良嗣的用心良苦。


    秦昊從趙府出來,總體來說心情是愉悅的,因為在去金國之前他就知道,收複幽州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方臘起義亦在他的意料之中,並不會因他的到來而所有改變。


    當然他更知道,方臘起義也隻是一陣風,風吹過後,除滿地的枯枝落葉外,大樹還是在那兒立著。


    畢竟中國的老百姓是天底下最好的老百姓,凡是有口飯吃,便會老老實實做順民。


    大宋的經濟發達,花石綱所影響的也隻是局部地區的局部百姓,並不是整個大宋,所以,這便注定方臘隻能反朱緬,而不能反皇上,也注定方臘的起義必然以失敗告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色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道江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道江湖並收藏血色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