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一聲令下,整個燕軍大營立即就行動了起來,雖然兵將們對於為什麽天還沒有亮就出兵,都大感不解,可是既然這時候出兵,那就代表肯定出事了,這點兵將們倒是都明白的,所以就算是被從帳篷裏叫出來,倒也沒有誰會傻乎乎的抱怨,都是上司讓幹什麽,他們就幹什麽。[]


    還沒等到天亮,第一隊的燕兵便出發了,後續的兵將也都列隊,開始一隊又一隊的開出大營,往太原進發。


    不過,燕軍的大隊卻是不可能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奔到太原城下的,就算是再怎麽狂奔也不行,大隊行進,和單個信使奔馳,還是有區別的,但從時間上估計,當天晚上一定能到,隻不過那個時候,軍隊還有沒有戰鬥力,那就另當別論了。


    楊澤在讓親兵收拾好了大帳中的必需之物後,也隨軍出發,他坐在馬背上就不停地想著,自己的計劃還有沒有漏洞,會不會失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一旦出了意外之後,那麽補救的方法是什麽,這些都要想清楚,如果不想清楚,那麽後果可是不敢想像了。


    楊澤帶著大軍行進,暫且不提,且說太原城。


    天光大亮,李重九穿上了一身趕製出來的龍袍,龍袍實在簡陋了些,因為繡工們來不及把龍紋繡完全了,隻好用筆在龍袍上把龍畫完全了,彩色的顏料雖然也很好看,但上麵的龍總是不及繡出來的那麽好看,總麽看怎麽別扭。


    李重九看著龍袍,心想:“怎麽感覺象是把年畫給穿在身上似的,我這龍袍也太差了,要不然我不穿了吧!”


    吳有仁也換上了一身新的官服,他的官服倒是好找,畢竟太原城裏有不少的大小皇族,他穿的是正二品的官服,這個品階的文官官服。城裏倒是真的有好幾件,隨便拿出一件,他穿著都挺合身的。


    吳有仁看到了李重九臉上的不滿情緒,心中暗道:“都什麽時候了。還管衣服好不好看,又不是女子,這麽在意衣服幹嘛?嗯,他可能心思比較細膩吧……唉,要不然也不會出這麽多的事!”


    吳有仁說道:“皇上。這龍袍雖然粗糙了些,但遠看無妨,沒人能分得出來是繡的還是畫的,皇上倒是不必為此著惱,等咱們迴了長安,那麽多做幾件龍袍便是!”


    想了想,他又道:“到時皇上可以自行設計出龍袍的樣子,讓裁縫去做,便如先女皇那般,自己設計龍袍。自己穿,與所有皇帝的都不同!”


    獨孤女皇因為是第一個女皇,當然沒有她能穿的龍袍,她也隻能自己設計,其實仍舊是大同小異,隻是把男式的龍袍,改成了女式的而已。


    可李重九聽了這話,卻是大感高興,他道:“不錯,這個卻真是不著急的事。等迴了長安,那就什麽都好說了!”


    吳有仁見他不再糾結龍袍的事,便道:“皇上,現在咱們便去前麵吧。在留守府的大堂裏,皇上接受了文臣武將的歡唿之後,便即把登基詔書公布天下,這事兒便就算成了,隻要名位已定,那麽咱們再起兵迴長安。<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事情便會順利很多。”


    事際上,真正的登基,還有擁兵迴長安,都不可能這麽簡單的,象唐朝的李世民進行玄武門之變,宋太祖趙匡胤進行的陳橋兵變,那都是有特殊的曆史條件的,都是事先要篡位的人鋪墊了好久,最後就才踢的那臨門一腳,哪可能說登基就登基,說帶著大兵去京師,就真的能成功啦?


    當然,這裏是大方帝國,不是唐朝,也不是宋朝,吳有仁並不曉得太多的篡位之術,而且,更重要的是楊澤給他樹立了一個很不好的榜樣,那就是簡化登基大典,而且還是立了一個隻當了兩天時間的女皇菜菜,而楊澤主要依靠的就是武力,所以這樣就造成了一種錯覺,讓吳有仁以為隻要控製住了軍隊,那想扶誰登基就扶誰登基,沒人敢反對的!


    吳有仁堅信,隻要金烏軍控製了太原的軍隊,那麽李重九登基,誰還敢反對?就算是長安那邊派兵來鎮壓,那麽也得是好幾天之後,甚至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而且吳有仁還認為,如果長安得知了楊澤已死,這個消息足可以把皇宮裏的皇帝和皇後,還有萬歲公主菜菜,給直接嚇得六神無主,派兵來太原那就會更慢,而他護著李重九先行帶兵殺向長安,說不定打一個措手不及,還真能攻下長安呢!


    跟著李重九往大堂那邊走,吳有仁忽然輕輕歎了口氣,心想:“如果萬歲公主得知了楊澤的死詢,她要是能自殺殉夫,那就實在是太好了,那就什麽事都不用費了,皇帝和皇後也隻能當太上皇和皇太後了,誰讓他們隻有李重九這一個兒子呢!”


    吳有仁看了眼前麵走著的李重九,還是獨生子好啊,就這麽一個兒子,皇位不給他也不行啊!


    到了留守府的大堂之後,就見大堂裏麵早就站滿了人,而且院子裏麵也都是人,幾乎太原城裏所有能上得了台麵的人都來了,尤其是大小皇族成員,一個不落,都來了,就連李秣封這個倒黴蛋兒,也來了,而且他還拚命地擠到了大堂裏麵,雖然隻是站在門口,後麵就是門坎兒了,可終究也是在大堂裏啊,比站在院子裏麵要強。


    李重九一到,就聽太原的官員們一起叫道:“皇上萬歲!”


    說著話,他們全都跪了下來,滿滿登登的跪得遍地都是,他們又一起叫了起來:“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重九走到大椅之前,坐了下來,吳有仁取出他寫好的登基詔書,大聲宣讀,詔書並沒有什麽新花樣兒,還是陳詞濫調一番,基本上每個皇帝登基,都是這麽一套說辭。


    等宣讀完了詔書,吳有仁說道:“今日大典,本應大赦天下,並封賞各位有功之臣,但皇上有旨。封賞之爵位,以及日後朝中之官位,要看各位在擊敗燕軍之戰中的表現了。”


    李重九點了點頭,說道:“各位的擁立之功。每人都爵位升一級,至於能不能升到更高的爵位,獲得更好的官位,那就要看各位愛卿的表現了。”


    事實上,對於登基大典來講。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封有功之臣,哪怕是正常即位的皇帝,那種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直接登基的大典,再怎麽沒有有功之臣,可新皇帝也要給大臣們一點好處,打個比方說給三朝元老一個榮譽稱號,諸如此類的,這樣做屬於慣例了,主要是能讓大臣們盡快地歸心。團結在新皇帝的跟前,好好地效力而已。


    如果是非正常即位的,比如象菜菜還有李晏,還有現在的李重九,都屬於不是正常帝位交接的,那麽就更要大封“有功之臣”了,雖然在場的大小爵爺,還有太原的一眾官員都沒啥功勞,可也得意思意思,這樣才能讓大家在即將到來的燕軍前。好好地“戰鬥”一番嘛!


    可現在變成了,大家要好好立功,隻有立了功,新皇帝才會封賞大家。要是麵對一群有的少青中年,那沒準這招挺好使,比方說對李秣封說這種話,那李秣封肯定要努力地去立功,可惜李秣封剛剛被嚴重打擊過。


    但現在李重九麵對的是一群隻想占便宜,隻需要立個從龍之功的大小爵爺和底層官僚。他們對於立功並不感興趣,那麽這招就不怎麽太好使了。


    大堂裏和院子裏滿滿登登的人都是大感失望,他們可都聽說過,楊澤在萬歲公主登基的那時候,那可是大封群臣,不管有功沒功,隻要能跑到太極殿,能搶到個落腳的地方,楊澤就非常大方地給個賞賜,這還不算,就連那些武將的兒孫也能得個爵位,甚至就連宮裏的老太監,都能混個侯爵當當!


    可到了他們這裏,卻是先要讓大家去立個功,然後再迴來受賞,大小爵爺們豈有不失望之理,要是他們有本事立功啥的,他們能窩窩囊囊地活這麽多年麽!


    不過,雖然大小爵爺們失望,可他們的兒孫,有一小部份卻都挺興奮的,他們和李秣封一樣,都渴望著能立些功勞,然後給自己以後的仕途增加點光采和本錢。


    可大堂的邊上,李秣封卻撇了撇嘴,又想要騙人了,自己立的功勞還小嗎?可得到了什麽呢?什麽都沒有得到啊,如果說有功勞才能受封賞,那麽自己先前立了功勞,既然如此,現在就應該給自己封賞啊,為什麽還沒有?


    所以,對於李重九和吳有仁的話,李秣封全當他們放屁,呸一下就好了,他可不打算再給李重九賣命了,相反,如果燕軍那邊要占了上風,他甚至還想投過去,萬歲公主對大臣們,還算是很大方的吧!


    吳有仁對著大小爵爺和官員們道:“過不了幾天,燕軍就會到達太原城外,咱們沒有幾天可以準備的了,不過,皇上卻有辦法,讓燕軍陣前大亂,等燕軍崩潰,兵將逃散之際,各位便隨皇上出太原,擁大軍去往長安!”


    他用非常激昂的語調說完了這番話,可下麵的大小爵爺和官員們卻誰都不吱聲,答應之聲更是寥寥,一個站得比較近的爵爺甚至小聲問道:“是在燕軍崩潰,兵將逃散之際?”


    吳有仁看了他一眼,心想:“我說的有什麽不對嗎?”可隨即他哦了一聲,這才明白過來,心中大罵這幫家夥膽小,真不知要這些東西有什麽用,他隻好改口道:“你聽錯了,本官是說等燕軍崩潰,兵將逃散之後,不是之際!”


    其實,他剛才說的就是之際,而不是之後,隻有之際,太原大軍出城,那時才可能對燕軍潰兵進行追殺,借此大勝以便提升士氣,一鼓作氣殺迴長安,奪取皇位。


    可現在卻變成了之後,那就不可能提升士氣了,甚至會讓太原兵將們有種,隻有敵人完全逃走了,我們才能出去,要不然會被打敗,我們是連潰兵都打不過的呀,兵將們會有這種想法。


    聽吳有仁被迫改了說詞,這個爵爺才鬆了口氣,而大堂內的大小爵爺們也都跟著鬆了口氣,甚至院子裏的大小官員們也都鬆了口氣。


    麵對這些貪生怕死,卻總是想著占便宜的大臣,李重九當真是無可奈何,如果不是再也找不到支持者了,他才不想要這幫家夥呢!


    吳有仁也是心中歎氣,他道:“各位同僚,現在就請各位同僚去城中,向百姓們宣布吾皇登基之事。另,多派人手,保護百姓的安全,以免百姓聽到吾皇登基之事,過於激動,再引發前些時候發生的受傷之事!”


    他說的受傷之事,指的百姓們爭搶金錢那事,今天也要來一場大撒金錢的盛事,以便得到百姓們的支持,畢竟太原就等於是李重九的根據地了,這一方百姓們的支持,那就變得無比重要了,以後的兵源,還有財政收入,這裏都是對李重九的重要支持,誰知去長安奪權能不能很快成功呢,要是拖上一兩個月,錢財流水般的花出,那太原這塊根據就至關重要了。


    大小爵爺和官員們立即答應,又山唿了一遍萬萬歲,便都出了留守府,該幹嘛幹嘛去了。


    李重九坐在椅子上,他也感覺有點失落,這場登基大典,未免太過草率,雖然是因為事發倉促,但實在是太過簡單了,什麽氣勢都沒有,甚至連奏樂都省了,這幾乎都稱不上是一場登基大典,隻能說是宣布一下,他李重九自立為帝了。


    李重九想了想,對吳有仁說道:“吳愛卿,你看祭祖的事,是放在打敗燕軍之後,還是今天呢?”


    對於皇帝登基這種大事,如果不舉行祭祀祖先的儀式,不向祖宗說一聲,那就算是不合法,所以李重九對這個還是很在意的。


    吳有仁微微一皺眉頭,祭祀這種大事是絕對不能避開的,好在太原是大方帝國龍興之地,李家祖廟就在太原,祭祀是沒什麽問題的,甚至要比長安都方便舉行。


    對於皇帝的合法性,這個萬萬馬虎不得,吳有仁咬了咬牙,道:“等大臣們向百姓宣告皇上登基之後,便由皇上帶著文臣武將,還有一眾城中宿老,咱們便去祖廟祭祀祖先吧,隻要行動快一些,應該不會有什麽危險的,燕軍沒法這麽快就到!”


    李重九微笑著點了點頭,他也是這麽想的,雖然祖廟是在城外,可是如果行動得快一些,趁著燕軍還沒到,就把祭祀的事情給辦好了,那還應該是沒什麽危險的。


    一刻不祭祖,一刻心裏就不踏實啊!(未完待續。)xh211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贗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平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平安並收藏贗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