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杜大下巴這個建議,其實是屋裏所有人的想法,可卻隻有他一個人說出來了!當然,大家還是要裝出一副驚訝的表情,這樣才能顯示出時間倉促,萬一登基大典沒有想象中的隆重,那可不要怪他們啊,看李重九的樣子,是一個小心眼兒,別當時心裏不痛快,事後給人穿小鞋,那誰受得了啊!


    吳有仁早有這個想法,當他看到那道錦書時,就知道要想解決這個難題,也就唯有搶先登基了,要不然李重九被廢掉的消息一傳出去,別說太原的百姓不會再支持,軍隊估計立即就得翻臉,而太原的大小貴族,以他們牆頭草的性格,估計也得集體反水,沒準兒還得把李重九給抓起來,送去長安,以便向現在的萬歲公主,以後的皇太女,再以後的女皇二世邀功請賞!


    吳有仁咬了咬牙,他道:“要麽不做,要做就得趁早,不能等消息傳出去後再做,那樣就完蛋了!”


    李重九滿臉的驚訝,他有心想說要不要派人迴去向父皇和母後哭述一下,可他又不敢,因為父皇要廢掉他的理由,本來就是真實的,而且既然已經決定廢掉他了,那就是早已掌握了具體的證據,雖然不知證據是什麽,但他也知道辯解沒用的。[]


    吳有仁看向李重九,見李重九麵帶茫然,他道:“皇上,太上皇和皇太後想要廢掉皇上你,這已說明父子母子親情已盡,至少在太上皇和皇太後那裏是這樣的,但臣認為,皇上卻必不會斬斷親情,寧可父母無情,但做兒子的皇上你,卻仍然要孝順兩位老人家!”


    這話說的,簡直是明目張膽的挑撥離間了,要是放在平常時候,這種挑撥天家骨肉親情的話。一旦說出來,吳有仁就得被淩遲處死,然後滿門抄斬,可現在他說出來。屋裏的人都默不作聲,一個反對的聲音都沒有出現。


    甚至,誠親王和靖德郡王還認為這話說得太對了,本來就是這麽迴事嘛,別說反對了。還差點兒叫出好來。


    李重九嘴巴張了張,沒有說話,他心裏也是這麽想的,可他總不好說出來,那畢竟是太不孝了,雖然他是真的不怎麽孝順,但麵子上總得過得去吧,不能明說。


    吳有仁又道:“臣以為,如果讓萬歲公主得逞了,那麽必會害死太上皇和皇太後。所以皇上應當極早登基,如此才能擊敗萬歲公主的陰謀,救太上皇和皇太後於水火之中,要不然他們兩位老人家必會被萬歲公主害死!”


    說著,他跪了下來,道:“為了太上皇和皇太後,為了天下蒼生,臣懇請皇上極早登基!”


    誠親王和靖德郡王也一起跪下,都叫道:“臣懇請皇上極早登基!”


    杜大下巴更是幹脆,他不但大叫讓李重九極早登基。還補充道:“皇上,你難道真的忍心看著太上皇和皇太後被害嗎,真的忍心看著生靈塗……什麽的,還有老百姓都死了嗎?”


    他有心說句成語。可惜肚子裏麵的詞兒太少,沒說出來,但他表情最誇張,又是鼻涕,又是眼淚的,似乎李重九要是再不答應登基。(.棉、花‘糖’小‘說’)那天下就完蛋了,而他也要完蛋了。


    李重九心裏這才舒服了些,要是有這麽個大理由存在,那他就可以登基了,倉促就倉促些吧,反正如果一旦奪權成功,揮軍返迴長安,那麽再補辦一場登基大典,也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遠的不說,就說他父皇李晏登基,那不也是簡陋之極的大典麽,還不是把皇位坐得好好的,誰也不能說他父皇李晏因為登基時馬虎了些,就不能做天下之主了。


    李重九重重地一點頭,道:“就依各位愛卿所言,朕決定以太上皇和皇太後的安危為己任,為了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即刻登基。吳愛卿,就由你來撰寫登基詔書,宣告天下吧!”


    吳有仁立即答應,起身提筆,刷刷地就寫了份詔書,寫完之後,將詔書交給誠親王,說道:“便由老王爺你親自出馬,今晚便召集太原城裏所有的皇族,還有文官武將,向他們宣讀詔書,等天一亮,便貼出告示,向全城百姓公布皇上登基之事,當太陽升起之時,便敲響城中所有的鍾鼓,皇上在此處正堂,舉行登基大典!”


    誠親王連忙答應,他心裏其實也挺忐忑的,他剛剛把所有的兒孫都叫迴來,現在卻出現了這種事,本來以為穩穩當當扶著李重九登基的好事,卻出現了意外,萬一失敗,那豈不是他的家族成員,一個都跑不掉麽,他現在也隻能對著蒼天祈禱,一定要成功啊,李重九可千萬不要倒台!


    他捧著詔書出去了,對於召集城中的大小爵爺們開會,他還是很有辦法的,保證不出一個時辰,大家就全都會來,一起衝著李重九山唿萬歲。


    交待完了這些,吳有仁又對杜大下巴道:“杜將軍,便由你帶著金烏軍,現在去太原的駐軍當中,召集所有的將領開會,把皇上登基的事告之他們,如果有兵將反對,立即就地格殺,不管是誰都不能讓他活著,杜將軍你要把太原的軍隊完全控製在手裏!”


    他看向了靖德郡王,道:“老王爺,便由你協助杜將軍吧,一定要把這事辦好,軍隊是無論如何也要完全聽皇上旨意的,這個不容有失!”


    靖德郡王很清楚,能否完全控製住軍隊,是這次能不能成事的關鍵,他連忙答應,他都想好了,要把自己所有的兒孫都帶上,去軍隊搶權,以後等大事已成之時,那他家的勢力就在軍方了,文途武路,他家有了軍隊的支持,那誰還敢得罪他家,就連李重九本人,也會對他的家族另眼相看了。


    杜大下巴也是連聲答應,他則心想:“你讓誰去控製軍隊都好,偏偏讓我去控製,那看來你們就要不好了,掉入圈套還不自知,真替你們傷心啊!”


    杜大下巴和靖德郡王在李重九“非常器重”的目光中出了屋子,杜大下巴去召集金烏軍,而靖德郡王則派人去自己家。把所有的兒孫都叫來,去駐軍那裏匯合,現在可是奪權的時刻,半點兒都不能客氣。有多少的力氣,就得用多少啊!


    等事情都安排好了,吳有仁這才感覺到疲倦,他象是全身的力氣都被抽空了似的,重重地坐到了椅子上麵。對李重九說道:“皇上,事情都安排好了,咱們安心地等結果就行了。”


    李重九哦了聲,他也慢慢地坐到了椅子上,可片刻之後,他卻問道:“吳兄,你說,結果會是什麽?”他到現在還有種一切都在夢中的感覺,不相信自己會被廢掉,也不相信自己馬上就要登基稱帝了!


    吳有仁既象是迴答李重九。又象是說給自己聽,他道:“結果必定是皇上你成功登基,擁大軍迴返長安,太極殿上坐北朝南,臣位列大臣朝班中的第一位……”說到後麵,他的聲音漸低,尤其是說到第一位時,更是聲音細不可聞。


    李重九嗯了聲,他並不是非想要什麽樣的答複,隻是想聽一下肯定的話。然後自己發呆,他現在都不知自己該做什麽了,似乎他自己除了等待之外,什麽事情都做不了!


    且說杜大下巴出了留守府。他招手叫過一名金烏軍大俠,低聲說道:“李重九想要登基,時間提前了,明天早上就要舉辦登基大典,你去大營,向太尉報告此事……”


    他低聲吩咐了幾句。金烏軍大俠點頭道:“是,我這就出城,不過,我可能沒法明早就趕迴來,帶不迴來太尉的命令。”


    杜大下巴微微點了點頭,道:“我明白,反正你路上小心便是,我這頭會隨機應變的。”


    金烏軍大俠點頭答應,離開了大隊,找機會出城去了,現在的太原城進出很方便,城防形同虛設,基本上隻要不走城門附近,那麽不管白天還是黑夜,進出城對於大俠們來講,也就比跳別人家的後院要難度稍高那麽一點而已。


    太原城裏,一切行動都開始了,反正除了李重九在屋子裏麵發呆,吳有仁陪著他發呆之外,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為自己的前途而努力,象誠親王和靖德郡王這些知道真相的還好些,起碼知道風險的程度,而那些小貴族就不一樣了。


    太原的皇族成員們並不知道長安那邊要廢掉李重九,他們還以為李重九必勝楊澤呢,而隻要一勝了楊澤,那登基不就是順理成章了麽,他們根本就想不到皇帝李晏的那個層麵,讓他們怎麽去預料風險呢,所以大家都歡天喜地,就如同過年一樣地忙乎,幻想著以後過上有權有勢的好日子,不用再裝孫子了。


    那個報信的金烏軍大俠出了太原城,騎著戰馬向燕軍大營飛奔而去,他是不惜馬力的,就算是把馬累死也無所謂,反正他也沒打算再騎這匹馬迴來。


    一路狂奔之後,終於在後半夜奔進了燕軍的大營,直接就叫開了營門。為了方便太原的大俠傳遞消息,所以守營門的人當中是有長安大俠的,大家都是熟人,見到了之後,自然就會立即開營門,也沒人會多嘴地問他是誰。


    見到了楊澤,這大俠便把消息說了出來,楊澤早就等著這一刻呢,他長長舒了口氣,道:“李重九終於是忍不住了,很好,他想登基,那咱們就助他一臂之力吧!”


    他叫過譚正文,說道:“立即派一小隊人馬迴長安,向皇上稟報,說李重九想要自立為帝,問皇上可不可以,還有要怎麽應對。還有,就說本王要帶兵去太原,但不會進攻太原,一切等著皇上的聖旨到來,再做計較,本王隻想奉旨行事,不會擅自行動的!”


    譚正文道:“師父,是要讓徒兒親自迴去一趟嗎?”


    楊澤點了點頭,道:“對,別人我怕對皇上解釋不清,隻有你才行,因為皇上必會叫你進宮,親自詢問的。”


    譚正文想了下,道:“那皇上會有什麽樣的決定呢?師父,你不會真想著聽皇上的話吧?徒兒估計,皇上十有**隻是讓你把李重九抓迴去,然後斥責一頓,說不定還會原諒他,接著讓他當太子的,要是咱們把他在路上給弄死了,那咱們這些計劃豈不是都白做了,費了這麽大的力氣,師父你還會被皇上斥責成要造反的啊!”


    他說的也有道理,李晏再怎麽寵信楊澤,把楊澤當成是好女婿,可也不會把女婿的地位放在兒子之上的,就算是楊澤弄死了李重九,皇位沒有了男性繼承人,李晏隻能立菜菜,可李晏在受了喪子之痛之後,也不會再留著楊澤的,反正女婿死了,再找一個不就得了,有什麽了不起的,那楊澤到時候該怎麽樣,真的要起兵造反嗎?還沒有那麽強大的實力吧!


    楊澤微微一笑,道:“咱們做臣子的,當然一切都要聽皇上的了,擅自決定什麽,本王是絕對不會做的,而且,本王也絕對不會加害太子殿下,這點確定無疑!”


    譚正文和木根一起說道:“師父,光靠杜大下巴那些人,怕是不完全可靠啊,他們不見得能成事,也不見得真能弄死了李重九,就算他們能得手,可也怕吳有仁逃掉,還有那些大小爵爺,隻靠那些大俠,可真的不能完全成事啊!”


    楊澤搖了搖頭,揮手道:“就照本王說的辦吧,其餘之事,本王自有計較!”


    他心想:“你們實在是太小看叛徒的力量了,那些大小爵爺真的會和李重九一條心嗎?沒危險時也許會的,如果一旦有了危險,而這個危險又可能會讓他們滿門全滅,那麽那些大小爵爺會不當叛徒嗎?為了他們自己的安全,對李重九這個倒黴蛋,他們是什麽樣的事情都做得出來的,說不定就會把李重九給殺了,以求他們自己活命,那時我隻需要替太子殿下報仇,也就可以了!”


    譚正文不再多問,他出了大帳,帶了一隊渤海勇士,立即出發,往長安方向奔迴。


    楊澤又再看了下地圖,便下令道:“傳令下去,全軍立即出發,不用拔營了,所有輜重統統留下,派一隊士兵看管就行了,其餘士兵都隨本王出發,士兵隻帶三天幹糧即可!”


    木根大聲答應,跑出了大帳,卻聽楊澤在後麵又補了一句:“通知付丙榮,讓他也再迴太原城外吧,專堵各條出城小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贗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平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平安並收藏贗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