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manghuangji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正隆夫妻兩個商量好了怎麽試忠心的辦法,便開始想著怎麽具體施實了,不管怎麽樣,這是個大事,不能找外人商量,隻好他們兩口子自己琢磨了。。。


    與此同時,長公主府裏也是如此,長公主得到了消息,她的女兒和女婿不見了,不知怎麽就消失了,還有一眾的隨從仆人也都消失了,就象是人間蒸發了一般!


    長公主心裏的火上得大了,隻感頭暈眼花,躺在了床上起不來,她本來想讓英幗公主和獨孤寶橋慢點兒走,或者停留在半路上,她好再去想想辦法,不讓他倆去南方了,其實南方還是不錯的,氣候溫暖,水果還多,可關鍵是他倆去的地方也太往南了些,怕是去了就迴不來了,她這個當母親的,怎麽舍得呢!


    可女兒女婿突然不見了,偏偏她還不能聲張,要不然別人不就都知道獨孤寶橋他們兩口子沒有趕去南邊麽,這可是犯了欺君之罪,這罪名誰也承擔不起。


    侍衛首領心中著急,畢竟長公主年紀也不小了,也是小老太太一枚,要是出點兒什麽事,那豈不糟糕,他跑來見長公主,跪在床前,道:“殿下,小公主和駙馬怕是被人抓走了,要不然以他倆的性格,是不會突然消失,不和殿下您打聲招唿的。”


    長公主歎氣道:“這誰都知道,可問題是誰把他倆給抓走的呢?他們帶的隨從也不少了,要想抓走他們,必是京中的大勢力無疑呀,可卻是誰家呢?那李正隆雖然膽子不小,卻也沒到這種地步。”


    “也許,是土匪?”侍衛首領猶豫地說了一句,可他也感覺不太靠譜兒,京畿地區哪有大股的土匪。更別提有敢綁架公主駙馬的土匪了,那得是多大股的土匪啊,起碼到了能占山為王的地步了,京畿地區豈有這種土匪容身的地方。


    長公主搖了搖頭,不可能是土匪的,隻能是京中的敵對勢力。


    侍衛首領想了半晌,這才吞吞吐吐地道:“殿下,駙馬和小公主的事可是大事,不能輕忽,屬下腦子不夠靈活。想不出原因來,所以想懇請殿下,還是招來大臣,一起研究下吧!”


    英幗公主和獨孤寶橋又迴京的事,是絕對保密的,除了府裏的人外,沒有別的大臣知道,就算是府裏的人,也隻有侍衛首領這樣的人才能得知。就象他說的一樣,這可是大事,哪可能讓外人知道。


    長公主閉上眼睛,想了片刻。她覺得這種大事,如果招來小官,或者中層官員,怕是根本研究不出什麽。隻能是朝中重臣才有資格參與研究,但最近一段時間,朝中重臣變化太大。不少重臣都被清洗掉了,而新上位的,她又沒有拉攏好,所以找誰商量,也是挺犯愁的。


    睜開眼睛,她道:“似乎隻有尚書令鄭瑞琦對咱們比較友善,可這種事找他來研究,他敢來麽?”


    大方帝國中,中央機構有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獨孤女皇又在三省之上,加了個鳳閣,不過鳳閣裏的官員隻相當於秘書,工作的類別相當於中書省,消減了中書省的權力,中書省已然有名無實了。


    中書省負責策劃,也就是出主意,門下省負責審核,也就是研究計劃的可行性,而尚書省負責執行,這三個機構都很重要,但因為中書省和門下省位處宮中,所以相比較而言,至少在大方帝國而言,比尚書省更重要些,所以宰相的稱謂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長公主還拉攏不到中書省和鳳閣的人,門下省也沒拉攏到,重臣當中,隻有尚書省的尚書令鄭瑞琦算是和她關係比較好,起碼沒有明麵兒地反對她。


    侍衛首領道:“不如試探一下,同時也能以此為理由,看看鄭瑞琦的態度。”


    畢竟把這麽重要的事和鄭瑞琦說了,就等於是推心置腹了,鄭瑞琦要是識相,肯定不會說出去的,而同時也能感到長公主對他的“善意”,要是能拉攏過來,靠這次的事,基本上就能拉攏過來了,尚書令啊,絕對的朝中重臣。(.好看的小說)


    長公主想了好半天,感覺鄭瑞琦的嘴巴還是挺嚴的,應該不會去向獨孤女皇去告密,而且也沒聽說鄭瑞琦站誰的隊,那麽借此為由,試探一下他也是可以的。


    長長地歎了口氣,長公主道:“那便請他過府來一趟吧,孤和他麵談。唉,最近也不知怎麽了,諸事不順,真是不知英幗那孩子……”她說不下去了,擺手讓侍衛首領退下,去找鄭瑞琦了。


    侍衛首領也是心事重重,他是具體負責辦事的人,所以對於近來的變化感觸最深,他發現以前什麽事都很順利,李正隆雖然拚命折騰,卻也翻不出什麽浪花來,可自從楊澤再次進京,一切就都變了,這個家夥盡管隻是個小縣令,可卻是一條楊小狗啊,長公主一點兒都沒有叫錯他,什麽事兒隻要一到楊澤的手裏,好事立馬兒變壞事兒,壞事兒就隻能變得更壞!


    侍衛首領忽然想到,其實現在最應該拉攏的人是楊澤,就算楊澤要求太高,拉攏不到,那也應該成為盟友,而不是敵人,象李正隆就做得很好,和楊澤稱兄道弟的,結果楊澤就幫他的忙了,看看李正隆現在混得可有多好,連兵權都到手了。


    侍衛首領心中唏噓,可卻不敢去勸長公主,隻能去尚書省,去找鄭瑞琦了。


    尚書省就在皇宮的邊上,實際上管的就是六部,吏、戶、禮、兵、刑、工這六個部門,都歸尚書省管,尚書省本來權力不小,可獨孤女皇對這個機鬆管得太嚴,所以權力日落,宮裏要是有什麽事,都是直接找六部的堂官,而不是找尚書令了,六部尚書有取代尚書令的趨勢了。


    此時,鄭瑞琦坐在花廳裏,正在看一道手令,這道手令是由鳳閣發出來的,命令很簡單。隻是讓萬年縣的縣令楊澤去國子監讀書,當然本職工作是不能耽誤的,所以無需住在國子監裏,算是走讀而已。


    鄭瑞琦今年剛過六十,這年紀要放在普通百姓家中,那可算是老人了,可在重臣當中,他可就算是年富力強了,雖然坐到了尚書令,估計升官是比較困難了。但他還想著封個爵位呢,不封國公,弄個侯爵也成啊!


    他拿著手令看了好幾遍,心想:“楊澤,這個人我見過啊,上次在宮裏,皇上找他問事,我可就在旁邊呢!他不是和承乾公主很好麽,看年紀也差不多。沒準以後能當駙馬吧!嗯,要是當了駙馬,他也就完蛋了,隻能象頭豬似的被養在駙馬府裏了。什麽政事也不能參與,但也不一定,那個獨孤寶橋不就是當上了禮部侍郎麽……”


    鄭瑞琦滿腦子的胡思亂想,想著要不要賣楊澤個人情。手令下到了他這裏,他要是親自送楊澤進國子監,那這麽個人情。楊澤總不會不承吧,可楊澤又是鎮西大王爺的人,站隊站得很堅決,自己要是和他關係弄得比較近,會不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啊?


    想了半天,他又想到為什麽宮裏把這道手令發到自己這裏了,象一個官員去國子監讀書混文憑這小事,直接發給國子監不就得了,幹嘛要發給他,他可是尚書令,這種小事豈能讓他來管,大事一堆,他都管不過來呢!


    鄭瑞琦並不知道,獨孤女皇決定讓楊澤去國子監讀書,是想讓楊澤去了和那些國子監裏的學生打嘴架,那些學生不是討人厭麽,我就找個更討人厭的人來,讓你們互相厭惡,使勁兒對罵。


    當獨孤女皇把這事告訴了菜菜,菜菜便認為很重要,這關係到楊澤以後能不能當宰相啊,所以她便去吩咐梁大忠,特地囑咐了一番,梁大忠聽了之後,就更覺得重要了,找來小宦官說了一通,小宦官那就感覺更重要了,甚至認為這是大總管對他的考驗,如果這種小事都辦不好,那自己還有什麽用?於是乎,直接就把手令送到鄭瑞琦這裏來了。


    鄭瑞琦隻能胡思亂想了,手令發到自己手裏,這是什麽暗示嗎,可有什麽不能說出口的深意?


    外麵有人來報,說長公主派過來了,說要請尚書令大人過府,有事相商。


    一聽到長公主派人來了,鄭瑞琦又開始猜測起來了,長公主找他有什麽事?現在是白天,派人來請自己,那說明就不怕別人看見,那就應該是正經事,而不是私底下相交什麽的,自己還不想站隊,那麽去一趟應該沒什麽問題,不會有後患的!


    他先從花廳裏出來,在正堂見了侍衛道領,這樣做是讓衙門裏的人都看到,他可是光明正大的,沒有私下和長公主的人談什麽,然後問侍衛首領長公主找他有什麽事,侍衛當然不會說實話,隻說長公主身體不適,聽說尚書令大人精通醫術,所以想請鄭瑞琦過府,幫忙看看病。


    鄭瑞琦又開始猜測起來,他猜來猜去的也不嫌累,他認為自己的醫術很不怎麽樣,肯定比太醫要差得多,為什麽長公主不找太醫,卻找自己?這個就有點兒太難猜了。


    不是公事,而是私事,這個就太難辦了!如果長公主用別的理由,那他完全可以不理會,他堂堂正二品的尚書令,說不去就不去,長公主還能把他怎麽著呢,可說是去看病,這要是不去,就未免不近人情了!


    鄭瑞琦隻好硬著頭皮,他的副手,也就是左右仆射一起叫了進來,很鄭重地安排了下工作,也就是在向別人證明,自己去見長公主是完全公開的,你們不要多想啊,不要象我這樣亂猜測。


    左右仆射可都是從二品的大官,他倆大感莫名其妙,心中同時想:“你去就去唄,幹嘛要這麽鄭重地安排工作,難不成你要一去不複返了?”


    鄭瑞琦把公開的都公開了,這才跟著侍衛首領,一起趕往長公主府,一路上他還不停地猜測,可卻什麽也猜不出來,隻感頭疼得厲害,心思太多了也不行啊,太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贗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平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平安並收藏贗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