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楊澤大吃一驚,自己這個徒弟,除了占便宜,胡亂混日子之外,竟然還這份本事呢?怎麽能看出來,吳有仁另有靠山,而且還和永安公主不對付?
付丙榮很不服氣,他向來不服譚正文,當然譚正文也不服他,他搶著道:“胡說八道,你又懂什麽了,怎麽看出來這些,難不成你去過京城,認識那個什麽公主?”
譚正文嘿了聲,道:“難道非要去京城,才能知道這些麽。剛才吳大人不是說了麽,皇家,也是家,家裏的人多了,麻煩自然就多了。你們從自己家裏想想,要是家裏人不多,那就從家族裏想想。”
楊澤眯起眼睛,稍一思索,便即明白,確實是這麽迴事。他剛才沒想到,是因為在現代他的家族不大,沒有紛爭,穿越以後,又沒兄弟姐妹,父母之愛全都給了他一個人,所以他更加沒有這方麵的感受,這才沒有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可經譚正文一說,他便即明白了。
如果一個家裏子女眾多,又是有權有勢,孩子們便會開始爭奪好處了。當然,不是每個家族都是這樣的,但皇室家族一定會這樣,那些王爺和公主們不打得頭破血流,已經是很和睦相處了,基本上互相狠整,最後鬧到出人命,那才是常態。
吳有仁在鳳閣裏當官,做的是舍人這種秘書工作,那麽女皇有什麽想法,他定會第一時間知道,王爺和公主們為了爭寵,當然要從他這裏打探消息,而吳有仁隻會把消息告訴給最親近的人,也就是他的靠山,而不會給別的關係一般的人,這麽一來,別的王爺和公主見拉攏不到他。那當然要找麻煩了,別看吳有仁說隻聽女皇一個人的話,那是純屬場麵上的話,女皇年紀那麽大了,吳有仁又有當宰相的理想,他要是不找個年輕的靠山,那才有鬼呢!
楊澤點了點頭,道:“不錯,可不正是如此,老二。你還是有些頭腦的,說出來的話,不全是隔夜飯。”
譚正文得了誇獎,大為得意,道:“那是那是,徒兒向來不是隔夜飯,某人才是,隻是他自己不知道罷了。”
付丙榮大怒,隔夜飯指的不就是餿的麽。他口舌上的功夫不如譚正文,想不出什麽話來反擊,便道:“天氣冷時,隔夜飯也不會餿的!”
譚正文大樂。道:“你承認就好。”
“我承認什麽了?”
“你就是隔夜飯啊!”
木根在旁吃了好幾碗粥,咂咂嘴,道:“大師兄很餿嗎?多洗澡就好了!”
楊澤不理他們師兄弟之間的鬥口,他也站起身。去輔助吳有仁,今天還要趕路,又是忙碌的一天。
此後數日趕路。再無特殊事情發生,大隊兵馬走出了寧北道,進入了山甘北道。山甘北道比寧北道可繁華了許多,不但道路寬闊,而且大城極多,人口超過十萬的大城市就有六七座之多,行商無數,到處都是良田,土地的利用率比寧北道要好的多。
這日午後,楊澤帶隊來到了一座大城之前,這座大城是山甘北道最大的城市,也是州府的所在地,名為甘州,人口足足有三十餘萬,乃是北方排得上數的大城市。
待甘州五裏遠時,楊澤迴馬,到了吳有仁的車前,問道:“吳大人,咱們的隊伍要不要進城?可是要小將先派人進城,去通知一下甘州的刺史?”
這段時間,每到一座城市,吳有仁都不讓軍隊入城,一來不想騷擾地方,二來城內人多,住宿不便,萬一再有人打鐵花離的主意,處理起來會很麻煩,所以一直都是在城外駐營。
可眼前的甘州不同別的城市,乃是山甘北道的首府,過境之時,按照道理,還是應該知會一下刺史的,所以楊澤才過來詢問。
吳有仁想了想,沒馬上迴答,他從車上下來,眼望四周,道:“甘州向來繁華,城邊都是田地,沒有合適的地方讓咱們紮營,看來隻能進城了。”
楊澤道:“那小將便派人進城去,要不然,小將親自去?”
“那也好,你辦事我放心,你進城後,見了刺史把事兒說明,然後再去看看城裏的驛館,有沒有地方安排咱們,甘州驛館不小,住幾百人是沒啥問題的,關鍵是得把閑雜人等清理出去,盡量少讓人知道俘虜的事。”
楊澤心想:“這事兒哪瞞得住,好幾百人進駐驛館,估計不用天黑,就得傳遍全城。”雖覺得吳有仁是多此一舉,但一切小心為上,他自然答應,叫過付丙榮等三人,親自進城去了。
吳有仁則帶著大隊,先在城外等候,借這個時候吃飯,等著楊澤迴來,好再進城。
楊澤帶著三個徒弟,進入了甘州城。
甘州城相當地大,由於不是地處邊疆,所以城牆也就並不是正正方方的那種,而是依著地勢建造,從外表上看,有點類似於橢圓形,麵積要比林州大上很多,還有一條大河從東至西貫穿全城,把城市分成兩邊,岸邊商鋪林立,路上的行人,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人擠人了。
楊澤向城中百姓問明了刺史府的所在地,是在南城,他從北城門進來的,要走過大半個城市,才能到達刺史府。他帶著付丙榮三人,一路走去,一直來到了河邊。
看著河邊那無數的行人,楊澤心想:“好麽,這要是放到現代,必是個堵車嚴重的大街。”
木根驚訝地叫道:“天哪,怎麽會有這麽多的人,這條街上,怕不是得有上萬人吧,光這一條街,就快趕上咱們保安縣了!”
楊澤道:“有點兒出息,別大驚小怪的,哪有上萬,不過是人多點兒的一條街,就能讓你亂叫,那等你到了京城,見了真正的繁華大街,那該怎麽辦?”
譚正文從馬上探過身子。拍了拍木根的肩膀,道:“聽師父的話,留著點兒力氣,等到了京城再亂叫!”
比眼前這條大街的人還要多……那是個什麽樣的概念,已經超出了木根的想像力,他的腦袋反應不過來了,隻是兩眼發直地看著前麵,不知該說什麽才好。
大河上麵,有十幾座高高的大橋,河麵上更有無數的大船。楊澤從最近的橋上麵通過,看著河上的大船,他忽然感到意氣風發,甘州還不算是中原腹地的大城呢,就已經繁華成了這種樣子,那麽象京城那樣人口超過百萬的巨城,又該是什麽樣子呢?好期待啊!
付丙榮和譚正文也相當地興奮,他們也是頭一迴來到這種大地方,隻感覺這才是大城市。看看甘州,再想想林州,林州幾乎就是個鄉下地方嘛,太老土了!
下了大橋。四人一路向南,順著另一條大街,又走了一刻,這才到了甘州刺史府。
在門前下馬。經過通報,楊澤進了刺史府。接待他的是甘州的長史,長史蔣高明告訴楊澤。本州刺史西門修去了西城,不在府內,但今晚必迴,到時會去拜訪吳有仁的。
至於說到軍隊進城駐紮的事,這個好辦,甘州的驛館大得很,別說幾百人,就算是一千幾百人,也有地方住,驛館就在刺史府的後麵,隔著兩條街就是。
楊澤問道:“蔣大人,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希望這就進城,進驛館就能住,另外,我們住的地方,希望沒有閑雜人等,畢竟我們帶著俘虜呢,要帶進京裏的,所以麻煩越少越好。”
蔣高明道:“好說,我這就親自去驛館安排,保證把驛館裏的閑雜人等都清理出去。”頓了一下,又道:“其實驛館裏也沒什麽閑雜人等。”
楊澤這才告辭,帶著三個徒弟出城,找到了吳有仁。
吳有仁聽了楊澤的描述,道:“看來從城裏直接穿過去,會很堵,那我們便從城外繞過去吧,從南門進城,那樣直接就能到驛館。你先吃點兒東西,隨後咱們就進城。”
楊澤答應一聲,帶著徒弟去吃飯了,飯後,軍隊再次開動,順著城牆繞彎,一直繞到了南城門,進城之後,直奔驛館。
甘州長史蔣高明辦事還是很給力的,待楊澤帶著人迴來時,已經把驛館給收拾出來了,整整東大院都給軍隊住,地方大得很,幾百人入住之後,還空出不少的房間,讓吳有仁很滿意。
蔣高明知道吳有仁的身份,自然著意巴結,各種用具還有食物,都是按著超標準供給的,嚴重超標,別說招待一個中樞舍人了,就算是招待尚書這樣的官員,也足夠了。
林州兵將把俘虜安排好後,不少兵將便成群結隊地出去逛街,大吃大玩。
蔣高明陪著吳有仁和楊澤,一直聊天,講些甘州的趣事。他講起了西門修今天為什麽沒在刺史府裏的事。
蔣高明道:“要說這事,也還真是好笑,同時也可悲。”
楊澤奇道:“什麽事能讓人又好笑,又可悲的?這兩種情況,似乎不能同時出現吧!”
蔣高明笑道:“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這讓又好笑又好氣的事,還真就發生了。我們甘州有個大財主,家裏特別的有錢,而且這大財主特別喜歡行善樂施,稱得上是我們甘州城裏最受人尊重的宿老,他有兒有女,兒女加上子孫,足足有三十來人。”
楊澤啊了聲,道:“好大的一家子,多子多福,看來這位大財主很有福氣啊。”
蔣高明搖了搖頭,歎氣道:“以前大家都是這麽覺得的,可現在卻不這麽認為了。他前幾天中風了,估計人是不行了,可他人還沒斷氣呢,家裏就打起來了,兒孫多,可不見得是多福啊!”
吳有仁嘿然道:“原來如此,倒也沒什麽稀奇的!”
楊澤則心想:“這位大財主的家裏事,豈不是和皇家類似,也難怪吳有仁會嘿嘿了!”(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楊澤大吃一驚,自己這個徒弟,除了占便宜,胡亂混日子之外,竟然還這份本事呢?怎麽能看出來,吳有仁另有靠山,而且還和永安公主不對付?
付丙榮很不服氣,他向來不服譚正文,當然譚正文也不服他,他搶著道:“胡說八道,你又懂什麽了,怎麽看出來這些,難不成你去過京城,認識那個什麽公主?”
譚正文嘿了聲,道:“難道非要去京城,才能知道這些麽。剛才吳大人不是說了麽,皇家,也是家,家裏的人多了,麻煩自然就多了。你們從自己家裏想想,要是家裏人不多,那就從家族裏想想。”
楊澤眯起眼睛,稍一思索,便即明白,確實是這麽迴事。他剛才沒想到,是因為在現代他的家族不大,沒有紛爭,穿越以後,又沒兄弟姐妹,父母之愛全都給了他一個人,所以他更加沒有這方麵的感受,這才沒有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可經譚正文一說,他便即明白了。
如果一個家裏子女眾多,又是有權有勢,孩子們便會開始爭奪好處了。當然,不是每個家族都是這樣的,但皇室家族一定會這樣,那些王爺和公主們不打得頭破血流,已經是很和睦相處了,基本上互相狠整,最後鬧到出人命,那才是常態。
吳有仁在鳳閣裏當官,做的是舍人這種秘書工作,那麽女皇有什麽想法,他定會第一時間知道,王爺和公主們為了爭寵,當然要從他這裏打探消息,而吳有仁隻會把消息告訴給最親近的人,也就是他的靠山,而不會給別的關係一般的人,這麽一來,別的王爺和公主見拉攏不到他。那當然要找麻煩了,別看吳有仁說隻聽女皇一個人的話,那是純屬場麵上的話,女皇年紀那麽大了,吳有仁又有當宰相的理想,他要是不找個年輕的靠山,那才有鬼呢!
楊澤點了點頭,道:“不錯,可不正是如此,老二。你還是有些頭腦的,說出來的話,不全是隔夜飯。”
譚正文得了誇獎,大為得意,道:“那是那是,徒兒向來不是隔夜飯,某人才是,隻是他自己不知道罷了。”
付丙榮大怒,隔夜飯指的不就是餿的麽。他口舌上的功夫不如譚正文,想不出什麽話來反擊,便道:“天氣冷時,隔夜飯也不會餿的!”
譚正文大樂。道:“你承認就好。”
“我承認什麽了?”
“你就是隔夜飯啊!”
木根在旁吃了好幾碗粥,咂咂嘴,道:“大師兄很餿嗎?多洗澡就好了!”
楊澤不理他們師兄弟之間的鬥口,他也站起身。去輔助吳有仁,今天還要趕路,又是忙碌的一天。
此後數日趕路。再無特殊事情發生,大隊兵馬走出了寧北道,進入了山甘北道。山甘北道比寧北道可繁華了許多,不但道路寬闊,而且大城極多,人口超過十萬的大城市就有六七座之多,行商無數,到處都是良田,土地的利用率比寧北道要好的多。
這日午後,楊澤帶隊來到了一座大城之前,這座大城是山甘北道最大的城市,也是州府的所在地,名為甘州,人口足足有三十餘萬,乃是北方排得上數的大城市。
待甘州五裏遠時,楊澤迴馬,到了吳有仁的車前,問道:“吳大人,咱們的隊伍要不要進城?可是要小將先派人進城,去通知一下甘州的刺史?”
這段時間,每到一座城市,吳有仁都不讓軍隊入城,一來不想騷擾地方,二來城內人多,住宿不便,萬一再有人打鐵花離的主意,處理起來會很麻煩,所以一直都是在城外駐營。
可眼前的甘州不同別的城市,乃是山甘北道的首府,過境之時,按照道理,還是應該知會一下刺史的,所以楊澤才過來詢問。
吳有仁想了想,沒馬上迴答,他從車上下來,眼望四周,道:“甘州向來繁華,城邊都是田地,沒有合適的地方讓咱們紮營,看來隻能進城了。”
楊澤道:“那小將便派人進城去,要不然,小將親自去?”
“那也好,你辦事我放心,你進城後,見了刺史把事兒說明,然後再去看看城裏的驛館,有沒有地方安排咱們,甘州驛館不小,住幾百人是沒啥問題的,關鍵是得把閑雜人等清理出去,盡量少讓人知道俘虜的事。”
楊澤心想:“這事兒哪瞞得住,好幾百人進駐驛館,估計不用天黑,就得傳遍全城。”雖覺得吳有仁是多此一舉,但一切小心為上,他自然答應,叫過付丙榮等三人,親自進城去了。
吳有仁則帶著大隊,先在城外等候,借這個時候吃飯,等著楊澤迴來,好再進城。
楊澤帶著三個徒弟,進入了甘州城。
甘州城相當地大,由於不是地處邊疆,所以城牆也就並不是正正方方的那種,而是依著地勢建造,從外表上看,有點類似於橢圓形,麵積要比林州大上很多,還有一條大河從東至西貫穿全城,把城市分成兩邊,岸邊商鋪林立,路上的行人,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人擠人了。
楊澤向城中百姓問明了刺史府的所在地,是在南城,他從北城門進來的,要走過大半個城市,才能到達刺史府。他帶著付丙榮三人,一路走去,一直來到了河邊。
看著河邊那無數的行人,楊澤心想:“好麽,這要是放到現代,必是個堵車嚴重的大街。”
木根驚訝地叫道:“天哪,怎麽會有這麽多的人,這條街上,怕不是得有上萬人吧,光這一條街,就快趕上咱們保安縣了!”
楊澤道:“有點兒出息,別大驚小怪的,哪有上萬,不過是人多點兒的一條街,就能讓你亂叫,那等你到了京城,見了真正的繁華大街,那該怎麽辦?”
譚正文從馬上探過身子。拍了拍木根的肩膀,道:“聽師父的話,留著點兒力氣,等到了京城再亂叫!”
比眼前這條大街的人還要多……那是個什麽樣的概念,已經超出了木根的想像力,他的腦袋反應不過來了,隻是兩眼發直地看著前麵,不知該說什麽才好。
大河上麵,有十幾座高高的大橋,河麵上更有無數的大船。楊澤從最近的橋上麵通過,看著河上的大船,他忽然感到意氣風發,甘州還不算是中原腹地的大城呢,就已經繁華成了這種樣子,那麽象京城那樣人口超過百萬的巨城,又該是什麽樣子呢?好期待啊!
付丙榮和譚正文也相當地興奮,他們也是頭一迴來到這種大地方,隻感覺這才是大城市。看看甘州,再想想林州,林州幾乎就是個鄉下地方嘛,太老土了!
下了大橋。四人一路向南,順著另一條大街,又走了一刻,這才到了甘州刺史府。
在門前下馬。經過通報,楊澤進了刺史府。接待他的是甘州的長史,長史蔣高明告訴楊澤。本州刺史西門修去了西城,不在府內,但今晚必迴,到時會去拜訪吳有仁的。
至於說到軍隊進城駐紮的事,這個好辦,甘州的驛館大得很,別說幾百人,就算是一千幾百人,也有地方住,驛館就在刺史府的後麵,隔著兩條街就是。
楊澤問道:“蔣大人,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希望這就進城,進驛館就能住,另外,我們住的地方,希望沒有閑雜人等,畢竟我們帶著俘虜呢,要帶進京裏的,所以麻煩越少越好。”
蔣高明道:“好說,我這就親自去驛館安排,保證把驛館裏的閑雜人等都清理出去。”頓了一下,又道:“其實驛館裏也沒什麽閑雜人等。”
楊澤這才告辭,帶著三個徒弟出城,找到了吳有仁。
吳有仁聽了楊澤的描述,道:“看來從城裏直接穿過去,會很堵,那我們便從城外繞過去吧,從南門進城,那樣直接就能到驛館。你先吃點兒東西,隨後咱們就進城。”
楊澤答應一聲,帶著徒弟去吃飯了,飯後,軍隊再次開動,順著城牆繞彎,一直繞到了南城門,進城之後,直奔驛館。
甘州長史蔣高明辦事還是很給力的,待楊澤帶著人迴來時,已經把驛館給收拾出來了,整整東大院都給軍隊住,地方大得很,幾百人入住之後,還空出不少的房間,讓吳有仁很滿意。
蔣高明知道吳有仁的身份,自然著意巴結,各種用具還有食物,都是按著超標準供給的,嚴重超標,別說招待一個中樞舍人了,就算是招待尚書這樣的官員,也足夠了。
林州兵將把俘虜安排好後,不少兵將便成群結隊地出去逛街,大吃大玩。
蔣高明陪著吳有仁和楊澤,一直聊天,講些甘州的趣事。他講起了西門修今天為什麽沒在刺史府裏的事。
蔣高明道:“要說這事,也還真是好笑,同時也可悲。”
楊澤奇道:“什麽事能讓人又好笑,又可悲的?這兩種情況,似乎不能同時出現吧!”
蔣高明笑道:“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這讓又好笑又好氣的事,還真就發生了。我們甘州有個大財主,家裏特別的有錢,而且這大財主特別喜歡行善樂施,稱得上是我們甘州城裏最受人尊重的宿老,他有兒有女,兒女加上子孫,足足有三十來人。”
楊澤啊了聲,道:“好大的一家子,多子多福,看來這位大財主很有福氣啊。”
蔣高明搖了搖頭,歎氣道:“以前大家都是這麽覺得的,可現在卻不這麽認為了。他前幾天中風了,估計人是不行了,可他人還沒斷氣呢,家裏就打起來了,兒孫多,可不見得是多福啊!”
吳有仁嘿然道:“原來如此,倒也沒什麽稀奇的!”
楊澤則心想:“這位大財主的家裏事,豈不是和皇家類似,也難怪吳有仁會嘿嘿了!”(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