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我了。”嚴誌勤有點迫不及待,“二廠比以前強多了,飲料市場拓展開,向省外擴散,因為跟最佳女聲這個節目有長期合作,名氣已經打響,後來居上,在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不過想要跟飲料巨頭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包括統一,康師傅這些相比,還需要時間。”
“這個沒事,我們有時間,也有實力。二廠能夠在兩三年的時間內做到這個規模,從幾乎要瀕臨破產的境地上升到飲料行業第三梯隊,甚至靠近第二梯隊,已經相當不容易了。”蘇醒說,“慢慢來,等資金稍微充裕的時候,加大廣告投入量,再擠占一下其它飲料廠商的市場占比,跟他們掰掰手腕。”
最佳女聲火了好幾年,但就像許多流行音樂一樣,剛開始出現的一兩年非常火,人人傳唱,時間一長,新鮮度過去了,加上其它節目的衝擊,效果大不如以前。
想要讓產品品牌得到認同,其實最好的打廣告方式是在央視頻道,新聞聯播時段打廣告,如奧運會這樣的體育盛事也行。
一口吃不成胖子,二廠能有現在的規模,已經是進步了。
“的確要慢慢來,根據二廠前幾年的銷售數據來看,我們廠的飲料還是相當有競爭力的,每一年市場份額都在往上漲。”嚴誌勤說,“依托有家酒樓,玉錦龍大酒店,還有其他的一些銷售渠道,飲料和啤酒都賣的不錯。但最近有一個啤酒外來戶進了江城市場,對我們的啤酒產生衝擊,而且看他的架勢,來者不善,我得跟你提醒一聲。”
蘇醒看著嚴誌勤,等他熱情接下來的話。
每一個行業都會有競爭,這是不可避免的,國人的山寨能力非常強,有一個產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接下來類似的產品就會跟風出現,如同小說,某一個類型的小說出來之後,接下來就會出現幾十本,甚至上百本類似作品。
別看後麵出現的這些都是高仿,微創新的作品,但是很有可能會將原創幹下去,要小心應對,產品也是同樣如此,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被競爭者擠占市場份額,最終成為曆史。
旭日升,健力寶等等,都是前車之鑒。
“是雪花啤酒。”嚴誌勤說,“對這個產品我稍微了解了一下,原本是東北那邊的產業,有十來年曆史,最開始的時候隻是區域性的酒廠,沒有擴張的意圖。這幾年才四處擴張,在東北形成布局之後又往南邊滲透,現在已經進入江城市場。”
雪花!
蘇醒一下就警惕了,雪花,青島,燕京,這三個是國內不能小覷的啤酒品牌,往後會成長為國內啤酒品牌前三強,占據整個啤酒市場40%以上的市場份額。
雪花成立的時間不算長,94年成立,到現在剛好10年,這10年裏雪花一騎絕塵,剛開始的時候經營策略隻是區域性,但是華潤加入之後,經營策略立刻放眼全國。
到了後麵,甚至能夠跟百年啤酒品牌青島啤酒一教高下,究其原因,主要是雪花采用了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
有資本的注入,雪花利用蘑菇戰略,收購經營不善的啤酒廠,作為當地的生產基地,用來生產雪花,就近進入該區域市場,然後打價格戰,因為它的價格比其他同類產品的價格要低,雪花在消費者心中慢慢種植下雪花啤酒最便宜的印象,銷量一下就起來。
啤酒行業總體的銷量在那,變化不是很大,雪花的銷量起來,其它啤酒產品的銷量自然就下滑。
於是雪花一路攻城奪寨,將其它小的啤酒品牌徹底擠走。
其擴張模式,真如癌症。
雪花的薄利多銷策略其實非常陰險,憑借龐大的資金作為後盾,利用這個策略將其它啤酒品牌擠走或者兼並,導致有些時候到一家店裏去,商家很可能隻有雪花提供,顧客想要嚐試別的口味啤酒,發現這種口味的啤酒早就不生產了。
雪花兼並了這些啤酒廠之後,利用這些原有的啤酒廠銷售渠道銷售他自家啤酒,進一步蠶食旁的啤酒品牌生存空間。
行吟閣,藍劍,金威就是這麽被雪花搞殘。
這麽做雪花真的成功了嗎?
要說他成功的確是成功,因為它的市場份額相當大,可哪怕它的市場份額非常大,卻因為薄利多銷,價格低,實際的利潤並不高。
最終的結果其實是雪花占有高市場份額,卻不能帶來高的市場利潤。
他又不敢輕易提價,隻能陸續推出不同價位的啤酒。
殺敵1000,自損800。
可顧客習慣的底價格的啤酒,對於高價格的啤酒,不是很買賬。
蘇醒不是很認同雪花的這種銷售策略,將競爭對手驅逐出去了,他自己得到了好處其實也並不多,對於顧客而言這樣的產品競爭也不能夠為他們提供多大好處,選擇的多樣性變少了,最後幾乎達到壟斷的地步,顧客陷入被動。
“你注意的很對,這個產品來者不善。”蘇醒點頭,“要特別留心,他們的策略就是薄利多銷,打價格戰,通過這樣的方式擠走其它的同類產品,然後獨自占有整個市場。”
“就是這個樣子。”嚴誌勤點頭,“我們一瓶啤酒一塊五,他們一瓶啤酒一塊錢1塊3,甚至一塊錢,他們生產出來的好像不是啤酒,是水,哪有這樣搞的?這麽搞下去,遲早將啤酒市場攪亂。:”
“他們就是想要將我們踢出局。”蘇醒說,“你有跟他們在這邊的負責人聯係沒,這方麵的問題要先盡量協商,公平競爭,還才是正常的商業發展模式。”
“聯係了,最開始發現他們這個策略的時候,我就找到他們江城這邊負責人的聯係電話,打電話過去。”嚴誌勤提到這個更氣憤,“但他們鳥都不鳥我,他說如果我怕了,就將二廠賣給他們,他們會出一個好價錢。還說如果我們不同意,他們就收購別的啤酒廠,跟我們競爭。”
“這個沒事,我們有時間,也有實力。二廠能夠在兩三年的時間內做到這個規模,從幾乎要瀕臨破產的境地上升到飲料行業第三梯隊,甚至靠近第二梯隊,已經相當不容易了。”蘇醒說,“慢慢來,等資金稍微充裕的時候,加大廣告投入量,再擠占一下其它飲料廠商的市場占比,跟他們掰掰手腕。”
最佳女聲火了好幾年,但就像許多流行音樂一樣,剛開始出現的一兩年非常火,人人傳唱,時間一長,新鮮度過去了,加上其它節目的衝擊,效果大不如以前。
想要讓產品品牌得到認同,其實最好的打廣告方式是在央視頻道,新聞聯播時段打廣告,如奧運會這樣的體育盛事也行。
一口吃不成胖子,二廠能有現在的規模,已經是進步了。
“的確要慢慢來,根據二廠前幾年的銷售數據來看,我們廠的飲料還是相當有競爭力的,每一年市場份額都在往上漲。”嚴誌勤說,“依托有家酒樓,玉錦龍大酒店,還有其他的一些銷售渠道,飲料和啤酒都賣的不錯。但最近有一個啤酒外來戶進了江城市場,對我們的啤酒產生衝擊,而且看他的架勢,來者不善,我得跟你提醒一聲。”
蘇醒看著嚴誌勤,等他熱情接下來的話。
每一個行業都會有競爭,這是不可避免的,國人的山寨能力非常強,有一個產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接下來類似的產品就會跟風出現,如同小說,某一個類型的小說出來之後,接下來就會出現幾十本,甚至上百本類似作品。
別看後麵出現的這些都是高仿,微創新的作品,但是很有可能會將原創幹下去,要小心應對,產品也是同樣如此,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被競爭者擠占市場份額,最終成為曆史。
旭日升,健力寶等等,都是前車之鑒。
“是雪花啤酒。”嚴誌勤說,“對這個產品我稍微了解了一下,原本是東北那邊的產業,有十來年曆史,最開始的時候隻是區域性的酒廠,沒有擴張的意圖。這幾年才四處擴張,在東北形成布局之後又往南邊滲透,現在已經進入江城市場。”
雪花!
蘇醒一下就警惕了,雪花,青島,燕京,這三個是國內不能小覷的啤酒品牌,往後會成長為國內啤酒品牌前三強,占據整個啤酒市場40%以上的市場份額。
雪花成立的時間不算長,94年成立,到現在剛好10年,這10年裏雪花一騎絕塵,剛開始的時候經營策略隻是區域性,但是華潤加入之後,經營策略立刻放眼全國。
到了後麵,甚至能夠跟百年啤酒品牌青島啤酒一教高下,究其原因,主要是雪花采用了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
有資本的注入,雪花利用蘑菇戰略,收購經營不善的啤酒廠,作為當地的生產基地,用來生產雪花,就近進入該區域市場,然後打價格戰,因為它的價格比其他同類產品的價格要低,雪花在消費者心中慢慢種植下雪花啤酒最便宜的印象,銷量一下就起來。
啤酒行業總體的銷量在那,變化不是很大,雪花的銷量起來,其它啤酒產品的銷量自然就下滑。
於是雪花一路攻城奪寨,將其它小的啤酒品牌徹底擠走。
其擴張模式,真如癌症。
雪花的薄利多銷策略其實非常陰險,憑借龐大的資金作為後盾,利用這個策略將其它啤酒品牌擠走或者兼並,導致有些時候到一家店裏去,商家很可能隻有雪花提供,顧客想要嚐試別的口味啤酒,發現這種口味的啤酒早就不生產了。
雪花兼並了這些啤酒廠之後,利用這些原有的啤酒廠銷售渠道銷售他自家啤酒,進一步蠶食旁的啤酒品牌生存空間。
行吟閣,藍劍,金威就是這麽被雪花搞殘。
這麽做雪花真的成功了嗎?
要說他成功的確是成功,因為它的市場份額相當大,可哪怕它的市場份額非常大,卻因為薄利多銷,價格低,實際的利潤並不高。
最終的結果其實是雪花占有高市場份額,卻不能帶來高的市場利潤。
他又不敢輕易提價,隻能陸續推出不同價位的啤酒。
殺敵1000,自損800。
可顧客習慣的底價格的啤酒,對於高價格的啤酒,不是很買賬。
蘇醒不是很認同雪花的這種銷售策略,將競爭對手驅逐出去了,他自己得到了好處其實也並不多,對於顧客而言這樣的產品競爭也不能夠為他們提供多大好處,選擇的多樣性變少了,最後幾乎達到壟斷的地步,顧客陷入被動。
“你注意的很對,這個產品來者不善。”蘇醒點頭,“要特別留心,他們的策略就是薄利多銷,打價格戰,通過這樣的方式擠走其它的同類產品,然後獨自占有整個市場。”
“就是這個樣子。”嚴誌勤點頭,“我們一瓶啤酒一塊五,他們一瓶啤酒一塊錢1塊3,甚至一塊錢,他們生產出來的好像不是啤酒,是水,哪有這樣搞的?這麽搞下去,遲早將啤酒市場攪亂。:”
“他們就是想要將我們踢出局。”蘇醒說,“你有跟他們在這邊的負責人聯係沒,這方麵的問題要先盡量協商,公平競爭,還才是正常的商業發展模式。”
“聯係了,最開始發現他們這個策略的時候,我就找到他們江城這邊負責人的聯係電話,打電話過去。”嚴誌勤提到這個更氣憤,“但他們鳥都不鳥我,他說如果我怕了,就將二廠賣給他們,他們會出一個好價錢。還說如果我們不同意,他們就收購別的啤酒廠,跟我們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