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玖三鬧黑風寨,一把火燒了山賊的老巢,心情無比的暢快,一路蹦蹦跳跳的,宛若林中鳥、水中魚,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不一日,來到一小村邊,隻見許多村民扛著鋤頭、鋼叉等向村邊的一條小河邊跑去。他心生好奇,攔住一個村民問道:“大伯,出了你們匆匆忙忙的去作什麽?”

    那村民道:“河東村的人來搶我們村的菩薩,咱們去和他們拚了。”說著憤憤而去。李玖也跟在村民們後麵,待要看個究竟。還未來到河邊,便遠遠地聽見吵鬧聲、硬物撞擊聲不絕於耳,遠遠望去,隻見上百村民在河灘上打成一片,四麵還有村民不斷聚來加入打鬥之中。李玖甚感奇怪:“什麽‘菩薩’如此重要?竟讓兩個村莊為了它而大打出手。再說,這世上哪裏有什麽菩薩?即使有,又怎能容忍村民為了它而拚個你死我活。”他加快步伐,三步並作兩步,來到河邊,喊道:“大家別打了!”村民們卻全不理會,繼續拚鬥,其“兵器”也是五花八門,無所不有,有用柴刀的、有用燒火棍的、有用鋤頭的,還有用鋼叉的……

    他見村民毫無停止的跡象,反倒愈打愈激烈,加入激鬥的村民也愈來愈多,便大喝一聲:“住手!”

    眾村民激鬥正酣,忽聽有人大叫“住手”,一時竟都愣在那兒,全都轉過身來向他投過詫異的目光。片刻,村民們又重新進入酣鬥,想是見他隻是個陌生少年,全沒當一迴事。不多時,雙方已互有死傷,有人頭破血流,有人皮開肉綻,有人血流如注,還有人倒地呻吟。

    見此慘狀,李玖心想:“不行,這樣下去非得出人命不可!”索性衝入人群也加入紛鬥之中,左劈右砍,橫掃豎推,手握寶刀左右開弓,見人就打。一時間,兩村村民皆被一個不相幹的外人攻擊,均感莫名,未及細想已紛紛被打翻在地。他們爬起來繼續打鬥,仿若連性命都可以不要,也要分出個勝負。李玖無奈,隻得左點右戳,霎時已將眾多村民點中穴道,動彈不得。

    忽然,一個老者拄著拐杖慢慢走了過來,似有氣無力的問李玖道:“敢問公子尊姓大名?來到辟村所為何事啊?”

    李玖見他一副老態龍鍾,想必是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便施禮道:“我是個過路人,見他們在此打鬥便過來勸架。請問老人家,你們兩村為何事如此這般大打出手?”

    老者歎道:“公子有所不知,這事都是因一座觀音石像而起啊!”

    “什麽樣的觀音像值得你們以性命相拚?難道人命還比不上什麽破石像麽?”李玖道。

    “可不敢褻瀆了神靈!”突然,兩個蒼老的聲音同時道:“觀音菩薩是咱村的守護神,別說幾條人命,就是陪上百十條性命也要保全了菩薩!”

    李玖迴頭看,身後站著另一老者。他對著二位老者道:“你們兩村各拜各的便是,卻又為何鬥的兩敗俱傷呢?”

    一老者哀歎道:“說來話長,這條河對岸是河東村,這邊是河西村,河岸的陡涯上原先矗立著一尊觀音石像。”說著,手指向上遊不遠處的一個斷崖,但崖上已是空空如也。

    “也不知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何人雕鑿,又為何將她立在那兒,隻聽先輩們講石像在那兒已有幾百年了!”另一老者接道。

    “本來觀音像立在那裏風吹日曬,偶有村民去膜拜,我們兩村也相安無事!”那老者道:“直到十五年前,我們兩村都出現了一種怪病,無人能治,無藥可醫,奪走了許多人的性命!在萬般無奈和絕望之下,許多村民紛紛到觀音石像前跪拜,乞求能免災降福,乞求菩薩保佑!”

    “這時,怪事發生了。自從村民們到觀音像前跪拜後,果然沒有一人再得怪病,也沒有一人再因怪病而死!”另一老者接著道:“自此,河東、河西村民紛紛競相供奉觀音像,她可是我們的守護神啊!”

    “這石像本就立於斷崖之上,既不屬於河西村也不屬於河東村,但天長日久兩村都想占為己有,獨自供奉。”

    “於是矛盾愈來愈深,直至轉為仇恨大打出手。”

    李玖心想:“就為一個觀音像,也不知到底有沒有真的保佑過你們,便這般大打出手,甚至枉送了性命,真是不值當的很。”他心裏雖這麽想,但嘴上卻不這麽說,道:“原來你們十五年前便打過一次了,那後來怎樣了?”

    那老者接道:“當年,我們兩村相鬥直至雙方互有死傷方罷!最後,兩村坐下來平心靜氣的經過一番爭論後商定,河西、河東兩村共同供奉觀音像,觀音像屬兩村共有,是兩村共同的守護神!”

    聽到此,李玖欣然道:“這不是很好麽!那現在這觀音像哪裏去了?你們兩村為何又再度打鬥起來?”

    “少俠有所不知!”那老者嗟歎道:“本來兩村相安無事已一十五年了,但前不久一場大雨過後,觀音像倒入河中不知所蹤,雖多次打撈卻仍不見其蹤影。”

    李玖愈感疑惑不解,另一老者解釋道:“直到昨日,河西村一個村民說他在河底見到觀音石像後,河西村便偷偷派人打撈。”

    河西村老者接道:“於是河東村的人也來要打撈觀音像。是我河西村發現的觀音像,又怎能讓他河東村打撈?”

    “這樣便又打了起來,是不是?”李玖接道:“你們兩村合力打撈 ,共同供奉,豈不是好?”

    二老者無語。

    李玖想了想問道:“不知您二位能否作得了主?”

    河西村老者答道:“老朽是河西村族長,這位是河東村的族長,少俠若有何事但說無妨!”

    “我看你們這樣爭鬥下去也不是辦法。”李玖略微點頭,正色道:“如若繼續下去,定要讓十五年前的悲劇重演!”

    河西村族長道:“不知少俠有何良策能,夠為我河西河東兩村平息這場紛爭?”

    李玖問道:“這石像現在什麽位置,有多重?”

    河東村族長道:“雖傳有人曾看見她在河底,但具體位置嗎……不好說。不過,石像少說也有七八千斤重!”

    李玖聽罷頗覺好笑:“石像還不知在哪,卻已拚的魚死網破了,難道這觀音石像對他們真的如此重要?她有什麽魔力可以讓人寧願舍棄性命不顧?”他深覺村民如此愚昧抑或是虔誠、執著。他繼續說道:“既然還未找到石像,那麽依我看你們兩村來一次比賽,如何?”

    “比賽?怎麽講?”二老者同時詫異道。

    “就是河西、河東各挑選一名最識水性者,讓他們在河中找出石像,哪個村子先找到就算獲勝,獲勝方便有打撈石像的權力,石像打撈上來後也歸此村所有,怎樣?”

    “也隻有如此了!”二老者各與本村族人商量一番點頭應允。

    李玖一一解開村民穴道,兩村各挑選一名水性最佳的壯漢,準備比賽,兩村族長一致請求李玖主持比賽。李玖一聲令下,兩名壯漢幾乎同時“撲通”紮入河中。河岸上兩村村民焦急的等待,都希望自己村子能夠獲勝。片刻,一壯漢浮出水麵換了口氣便又重新潛入水中,顯然沒有找到石像。兩壯漢如此這般你上我下,過了一個時辰仍未找到石像,已是精疲力竭。他倆上的岸來,氣喘籲籲道:“ 河水太急、太渾濁,難以找到石像!”

    河東村族長道:“要麽雙方再重新派人去找。”

    河西村族長道:“他倆尚未找得,其他人又豈能尋得見?”

    李玖接道:“說的是,再派別人下去也不不見得會有什麽結果!”

    一村民急道:“她可是我們村的守護神啊!”

    李玖道:“看來還是我下去一趟,看能否找得到!”

    河西村族長見他年少,婉言道:“不可,不可,萬萬使不得!少俠的好意我河西村心領了,這河水湍急異常,若少俠有個好歹……豈不是罪過?”

    其他村民也都勸阻,均以為連河東河西兩村最精通水性的人都尚未找到石像,且都精疲力竭而迴,區區一個懵懂少年又怎能找得到。

    李玖微微一笑,道:“諸位不用擔心,我自有分寸。”說罷,脫了衣服,“撲通”一聲一頭紮進湍急的河水之中。

    他自小便整日的在河中嬉戲,高山小河雖小卻冰冷刺骨且十分湍急,此時入得河中,正是如魚得水。他在水中運動極為矯捷,河水雖急卻絲毫不能阻礙他在水底暢遊。眾人在河岸上靜靜的等待著,在心底默默為他祈禱,但願觀音菩薩保佑他平安無事。時間分分秒秒的過去,卻仍不見李玖浮出水麵,眾村民開始焦急起來,替他擔心,怕他在水底出了事。

    李玖水性極好,在水裏待上半柱香的時間對他而言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他在水底四處遊弋、尋找,良久,仍不見石像的蹤影,心想:“那村民是否真的看見過石像,會不會隻是誤傳?”正自忖,忽然朦朧之中看見河底淤泥中露出一隻似手狀的東西。他遊近細看,果然是個蘭花石手。他伸手探入淤泥,裏麵是塊光滑的巨石,依稀觸摸到瓶狀硬物,想必是觀音手中的楊柳淨瓶了。他稍微拂了拂淤泥,漸漸顯露出了觀音的麵部等,這才真正確定這便是觀音石像了。

    眾村民見他入水如此之久而未浮出水麵,皆以為他已遭不測。正準備派人下水打撈,忽見下遊五十步遠處河水“嘩”的一聲,一個人鑽出水麵,眾人皆欣喜萬分向下遊奔去。眾村民皆為他捏了一把汗,見他安然無恙,頗感欣慰,愁容頓展,問長問短,皆讚他好水性,真是英雄出少年哪!

    李玖上得岸來,還未及開口,河西村族長,慰道:“上來就好,上來了就好!”

    李玖笑道:“找到了!”

    眾村民甚感驚訝,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求證道:“找到了?真的找到了?”村民們個個激動不已,甚而有村民因此而熱淚滾滾落下。

    他重複道:“真的找到了,就在河底的泥沙中!”

    村民皆歡唿雀躍,欣喜若狂。一村民急道:“那咱們趕緊把菩薩請上來吧!”

    “對對對!把菩薩請上來吧!”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

    河東村族長道:“觀音石像少說也有七八千斤,要把她請上來談何容易?再者說,找到石像的既非你河西村又非我河東村,而是這位少俠,該由哪個村子來請?”

    有村民喊道:“應由我們河西村來請!”

    又有村民爭道:“不行,該由我們河東村來請才是!”

    “河西村!”

    “河東村!”

    兩村村民爭吵的不可開交,互不相讓。

    河西村族長想了想,喊道:“大家不要吵了,都聽我說!剛才少俠所言,哪個村子先找到菩薩就歸哪個村子來請!現在找到石像的既不是河西村又不是河東村,而是這位少俠,那麽我們就全憑少俠決定,如何?”

    河東村族長接道:“對,就由少俠決定!”

    兩村村民都讚同道:“好,全憑少俠做主!”

    李玖見時機已到,便說道:“既然如此,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不知各位可否聽我一言?”

    兩村族長均道:“少俠但言無妨,我們兩村全憑少俠吩咐!”

    李玖謙道:“不敢,不敢!依在下之見,你們兩村僅一河之隔,可謂是一衣帶水,本應和睦的鄰居,何苦為了石像而結下了仇怨。不若趁此機會,雙方共同想法打撈,從此以後河東、河西兩村共同供奉這尊菩薩,你們兩村互泯恩仇,新仇舊恨一筆勾銷,豈不美哉!”

    兩位族長喜道:“如此甚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嶺狼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止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止戈並收藏西嶺狼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