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大明朝的宗室問題?


    這是朱國強自從登極後,一直在著力解決的問題。


    與大明的曆代皇帝所麵臨的藩王問題要麽是擔心他們造反,要麽是愁怎麽養活這群人吃飯不同的是,朱國強想的是如何最大效果的發揮出藩王們的作用。


    在沒有迴到明朝之前,朱國強還真以為,藩王製度最大的麻煩是人太多。


    甚至還真的一度相信大明的宗室有上百萬之多。可實際上,宗室人口頂峰時也就二十萬左右。


    按《明神宗實錄》中記載,萬曆二十三年時,宗室總人口15.7萬,就這還包含女性。以《五雜俎》記載,萬曆末年,宗室人口有二十餘萬。因為曆史上崇禎年間的玉蝶,也就是皇族族譜被滿清和其它的明朝檔案一起一把火燒沒了,所以也就給了明黑們黑明的“依據”。


    那些網上宣揚明朝宗室百萬,幾百萬的,甚至宗祿多到拖垮國家的,這完全就是胡說八道,根本就是別有用心!


    按照萬曆年間大明的財政報表,皇室消費占了全國財政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官員俸祿占了百分之二十,軍費支出占了百分之五十。


    其中皇室支出包括藩王宗室的待遇、皇宮的維建、宮廷聚會、賞賜大臣以及京城武官俸祿等等,並非單指皇家個人的消費。在明朝非但皇帝出行、賞賜嬪妃、內官開支等事要自己掏錢,甚至就連京城武官的俸祿,那也是皇帝從內庫掏銀子,沒辦法,這是定製。


    藩王宗室的俸祿看似不少,可實際發放到宗室手裏的隻有兩成左右,底層的宗室因為常年沒領到俸祿饑寒而死的也是屢見不鮮。


    有明一代,自永樂後,在皇家的支持下,文官對藩王宗室極盡打壓,文官當道,宗人府又被禮部代替了,大明宗室下層過得苦逼,就連上層同樣也是苦逼如此。


    按照規矩,凡是宗室從請名到婚娶再到承襲爵位,都要經過禮部批示,禮部官員非但乘機設關卡要挾索賄,積壓奏文。很多宗室到死都沒有“請名”,沒有名字,自然就沒有宗祿,有的人滿頭白發了還是未婚,要是私納妻妾,得,他兒子、孫子,從此之後就是“無名宗人”,從此之後世代無名無祿。


    別以為這針對的是下層宗室,以外藩入統的嘉靖皇帝地位夠高了吧——憲宗朱見深之孫、孝宗朱祐樘之侄、武宗朱厚照的堂弟。興獻王朱祐杬也就隻有這一個兒子。


    可那怕就是這樣的未出三服的皇家血親,名字也被卡到八九歲禮部才把折子遞給皇帝,皇帝才賜了名。朱厚照問為什麽遞的這麽晚,人家禮部堂堂正正的答道。


    “國家用度緊張,晚賜名一日,便可少發一日宗祿”。


    皇帝都無話可說,人家可是一心為公啊!


    自從嘉靖朝的削藩以後,帶來了一係列的惡果,藩王後代們請爵,封賜,都要禮部拍板,而且隨著明朝財政日益拮據,禮部對此卡的也越發嚴。得不到名分的宗室,既沒有國家養,更無法入民籍,自食其力的工作,別說幹不了,朝廷也不許幹,就此沒了活路。


    到了崇禎年間,好些宗室因為得不到名分,又不許出去工作,竟然活活餓死。這些製度夠扯淡吧!


    大明的宗室日子過到這份上,甚至就連滿清都看不下去,在滿清修的《明史》中清楚的記載了他們過得是什麽日子:“故自郡王以上,猶得厚享,將軍以下,多不能自存,饑寒困辱,勢所必至,常號唿道路,聚詬有司,守土之臣,每懼生變......”


    可即便是如此,地方官員克扣宗祿也是常有的事,甚至萬曆年間秦王府有宗人百人,圍堵陝西巡撫,索要嘉靖年以來拖欠的宗祿——足足拖了幾十年!拖了幾代皇帝!


    到最後,鬧事的宗人被貶為庶人,關進中都高牆。麵對萬曆皇帝質詢為何拖欠那麽長時間的宗祿,戶部怎麽迴答的——百姓拖欠糧賦,官府無糧可發。


    大明的糧賦是什麽?


    百姓拖朝廷的,朝廷拖武官兵丁的,拖宗室的,但唯獨不拖文官的。


    就是這群看似被當成豬養,可實則被打壓、被圈禁的王爺宗室們,在麵對天下淪喪時,他們又是如何表現的呢?曆史上南明時期,很多宗室王爺起兵抗清,有的兵敗被殺,有的自殺,有的絕食,有的跳河自殺,多達數百人。


    甚至到最後,在台灣鄭氏降清後,一直隨鄭氏居住台灣的寧靖王朱術桂,麵對鄭克塽降清,朱術桂毅然與五位妃子自殺殉國.......


    曆朝曆代,朱家宗室可以說是被黑的最慘的,被當豬一樣圈養了那麽多年,一下子麵臨國破家亡的局麵,想出力卻沒那能力。這群人平常習個武,愛好個兵器,都能被文官彈劾稱“有謀逆之心”,然後被關到中都高牆,至於當賢王更是一種罪過。想活命的話隻能研究個琴棋書畫的人,麵對那樣的局麵,能做什麽?


    唯一能做的就是骨子留著老朱家的一點血性!


    可就這還落下了後世的罵名。


    不過,現在他們的日子過得倒也不差,畢竟朱國強出身於外藩,當初可是打出了“恢複太祖祖製”旗號為自己正名的,對待宗室當然要不同於過往。


    非但廢除了藩禁,而且還準其恢複府衛。甚至還足額發放了宗祿。這倒不是因為現在大明的財政寬鬆,不在乎那點銀子,現在朝廷能養得起這些皇家宗室,但是將來呢?


    幾代皇帝之後,經濟發展不發展,總歸是要麵對兩個問題。


    一個是藩王是否會造反,一個是是否養得起他們。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兩個問題,其實老朱家的宗室有這麽多有血性的漢子,又何必拿他們當豬圈養起來?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禍水西引”——把這些藩王都封到印度去。


    把他們全都放出來,用大明的宗室去造福印度人民去,去造福世界人民去。


    而且這些年,朱國強一直在推行著這個政策。


    分封藩王為諸侯。


    變藩王為諸侯,這件事是好事啊!


    那怕就是諸侯國的王,那也是一國之王,真正的王,而不像在大明,隻是王府裏的王。頂多也就是水池子裏的“王霸”。


    隻不過,那怕就是這樣的好事,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畢竟,那是要遠去海外的!那怕就是到了乾聖十四年,也不是所有的藩王宗室都願意去,他們中確實有不少人寧可在大明安享太平,也不想在海外開拓疆土,為一國之王。


    不得不說,太平日子確實人人愛,有些人,確實是貪圖安逸,不愛權力啊!


    海外再好,那比得上大明。


    國君再好,可也得勞心勞力,那比得上大明這邊,拿著宗祿,聽著曲兒,看著大唱哥劇,研究著琴棋書畫,陶冶一下情操。


    他們願意過這樣的安逸日子,可朱國強不樂意啊!


    他在乎的可不是每年的宗祿開支,而是他的“世界帝國”,為了大明的世界,自然不能讓他們再繼續讓什麽太平王爺了!


    可是他不能讓人說他“苛待宗室”,畢竟,咱乾聖皇爺可是靠著“恢複祖製”得來了皇位。


    得讓他們自己願意出海。


    你們不願意?那總得想想辦法吧!


    要殺雞給猴看,要告訴他們,你們必須得出去,再不出去,小心乾聖皇爺要發火了。


    可是這刀要砍在誰身上?


    咱是誰?


    乾聖皇爺,對別人狠,對自己那是更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