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裏頭從來就沒有什麽秘密。


    這句話當然有它的出處,那怕就是在乾聖朝,有些朝廷大事,這邊剛定下來,那邊很快就會傳出來。


    就像很多時候很多小道消息和所謂的謠言流傳一樣。總歸是有它的出處的,有時候一些謠言,其實還真不一定是謠言。


    就像張煌言將於湖廣試行“丁畝合一”的消息,這邊還不等他上任,那邊消息就在南京傳開了。


    丁畝合一!


    對於這個詞,南京的士宦們並不陌生,畢竟,這件事都已經談論幾年了,其實攤丁入畝,取消人頭稅和徭役,官紳一體納糧,並不是滿清弄出的“新政”,而從明朝就開始實行了。明朝之所以沒有完成,因為任何一項政策,它的發起到完成都是需要時間的。


    在曆史上,大明沒有去做,並不是說大明的士紳們阻止,也不是因為阻力太大。而是因為時間,因為環境,在東虜入寇,遼東局勢緊張時,沒有任何人敢在稅賦上大動幹戈,為啥?


    那個時候穩定第一。


    要是大動幹戈了。或者一通操作猛如虎,指不定國家就亡了,就像20世紀北方的那個鄰居一樣。那家夥可不就是一通操作猛如虎,結果呢?


    不過隻是短短幾年的功夫。堂堂世界第二強國就成了昨日黃花。自我改革變成了自我解體。


    越是麵對危機,就越需要改革,越需要改革,就越需要謹慎。“治大國如烹小鮮”,古人的話自然有它的道理。


    這些年,大明朝的朝政日益安穩,有關“攤丁入畝”之類的改革議題自然一再被官員提及,現在於湖廣試行,倒也不出乎人們的意料。雖然不出乎意料,但卻仍然在南京引起了一陣轟動,畢竟,這件事牽涉到不少人的身家。


    “咱們這位爺啊……”


    又一次,李化熙不禁又是一陣感慨。


    曆史的變化難免會改變一些人的命運,就像李化熙,他現在並沒有機會名列《貳臣傳》,究其原因不是說他有多忠。


    而是因為,他沒有機會。遠走漠北的多爾袞當然沒有像曆史上一樣於甲申攻入京城,然後橫掃大江南北。自然的,李化熙也就沒有了投降的機會,當然也就不會名列《貳臣傳》了。


    作為大明的“忠臣”,他甚至一路從地方做到中樞要員。不過,骨子裏他對陛下的一些施政方略,還是有諸多不滿的。


    “哎,這可真是視鄉紳士宦如芻狗啊!”


    坐不像坐躺不像躺的的李化熙,躺在窗邊一邊看著報,一邊念叨著。甚至就連朋友進來時,他連頭都沒抬一下。


    “視鄉紳士宦如芻狗?又豈是今年才有的事情,這些年,不也是以馴化我等為樂,咱們這位爺啊……”


    “咱們這位爺眼裏頭,可沒有咱。”


    李化熙瞧著剛進屋的友人,坐起身來的時候,便聽他又繼續說話了:


    “可不就是沒有咱們,你說說,這些年辦的事都是什麽啊!甚至就連子侄們穿個衣裳,都能當成理由殺幾個人,他這那裏是殺頭啊,分明就是變著法的收拾咱們,過去,都是與士大夫共天下,你瞧現在?現在到好,你說還有一點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意思嗎?”


    “共治天下?”


    來人冷笑道。


    “都奴隸鄉紳如此了,還共治天下,這簡直就是笑話……”


    “咳,你啊,你啊,說話也不看看地方。這些話,又豈是咱們能說的。有些事,隻能咱們心照不宣,是不能明說的……”


    李化熙的話,讓來人長歎一聲道:


    “唉,心照不宣,不能明說的,你說,咱們大明朝,什麽時候,成了這副模樣了。”


    一聲長歎後,他們兩人都沒有說話。


    隻是到最後,那人突然說道。


    “其實,成這副模樣,總歸還是我們忍得,我們隻以為今上不同於大明曆代君王,性能似二祖,便想著退一步,可眼下來看,卻是步步退縮啊!”


    “步步退縮?”


    李化熙反問道。


    “要是不退的話,那可是會掉腦袋的!”


    “就是因為大家都這麽覺得,所以今上行事才會肆無忌憚啊!可大家就沒有看出來,今上也是在一步步的試探著嗎?”


    “試探?賢弟啊,今上的試探和世宗他們不一樣,他們是打屁股,可今上……真得會殺人啊!”


    真的會殺人!


    這就是乾聖皇爺和別人的不同,從景泰起,朝臣們就已經試探出了皇帝的底線,因勸諫皇帝而遭受廷杖,或者被貶官,便是被貶到數千裏外,那也是可以邀名買直的,就是被當場打死還能留下清名——可這畢竟隻是極少數,那些個太監也不敢下死手。


    可今上不同,他是真的會殺人!


    人死了!


    一切都沒啦!


    幻想著能留下清名?


    清名頂個屁用!


    這可是不知多少人用腦袋試出來的,還想去試今上?


    誰願意拿腦袋試啊!


    “可是這樣步步退縮,總不是長久之計,現如今奴隸鄉紳如此,我等要是再不有所反應,隻恐怕將來……”


    一聲歎息後,他又說道。


    “將來,就再沒有將來之事了!”


    “那你想怎麽辦?”


    “不是我想,而是有些事情總是要做的……要是不試上一試,搏上一搏,隻恐怕將來會後悔的!”


    他沉吟片刻又說道。


    “眼下就有一個機會,這次毆擊著“服妖”的士子,不知多少士子身受其害,要是能加以鼓動的話,那些年青人性情衝動,總能辦一些事情。”


    看著友人走出去的的背影,李化熙自言自語道:


    “哎,總還是有人不怕死啊……”


    其實他倒也不是一個怕死,他隻是不想參與到這些破事兒之中。難道他們就看不出來這個陛下和曆代大明皇帝的不同嗎。


    他們現在這麽幹不是自尋死路嗎?


    可是,他的心裏又冒出了另外一個念頭,這未嚐不是一個機會呀。


    也許,可以再去試探一下皇帝的底線,也許現在咱們那位皇帝的性情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了嗎?


    畢竟天下已經承平這麽多年了,人總是會變的呀。


    就這樣,在沒有人注意到的角落裏,一場陰謀正在那裏醞釀著,在這個帝國的陰影之中,毒蛇是永遠存在的,它正吐著信子,在角落裏虎視眈眈的注視著,等待著,等待著機會的到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太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這個大明太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