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的課堂理論培訓顯得波瀾不驚,雖然徐光先院士一開始的分組讓大家有些意外,但上課嘛,這個分組其實並不重要。


    因為大家都是認認真真聽講兼時不時迴答一些問題,反正都是以理論學習為主,想象中的分組對比並未出現,所以對於一開始分組、包括組長選定的事情,後麵慢慢也就沒人主動提它了。


    “從開班以來的連續六天課程,咱們已經把‘串級萃取法’的主要原理、演變進化和目前依然存在可提高的方向給大家完完整整的過了一遍。”徐光先合上備課本,說道:“從明天開始,此次培訓班將會進入下半程。我們要前往包頭鄂博礦區的寧遠稀土冶金廠開展下一階段培訓,進入稀土冶金領域。大家都做好準備啊,明天上午九點鍾,在京城大學門口有包車直接前往,千萬別遲到了。”


    “好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下課!”


    徐光先收拾好備課本,離開教室之後,立刻去了自己的辦公室。


    拿起電話,撥號之前他稍微有些猶豫,但很快又按下了電話號碼。


    隨著電話接通,徐光先馬上說道:“長青嗎?明天上午我們九點鍾出發,預計下午兩點能到。”


    “老徐,這次真的辛苦你了。”電話那頭的周長青趕緊迴答道:“我這邊還需要準備些其他的什麽不?”


    “不用。這批二十個學生裏不乏幾個表現突出的,但願……但願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吧,即使不能馬上解決,隻要有希望,我一定想辦法留人繼續在你這裏搞!”徐光先咬牙掛斷了電話。


    接電話的周長青,正是寧遠稀土冶金廠的廠長,也是徐光先的同鄉。


    他年紀比徐光先略小,但年輕時也曾經在md留學過,兩人其實是在那時候認識的。


    而和徐光先不同的是,迴國之後,周長青選擇了辦廠,這家寧遠稀土冶金廠的投資基本上掏空了周長青的全部身家。


    在徐光先的建議下,周長青一開始就沒有走低端路線,而是直接瞄準了最有前途的第三代稀土元素——釹,以及它未來有可能產生的產品。


    在1982年,這東西還處於理論研究階段,萬事開頭難,即使周長青對徐光先的能力無比信任,但目前已經燒了300萬投資之後還沒有得到一個穩定的釹的生產方法。


    徐光先不想放棄,他感覺已經快到突破的邊緣了,但他也知道周長青壓力很大,所以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徐光先才弄了這個稀土高級人才培訓班!


    辦培訓班是名,找人解決釹的生產方法才是實!


    而這個過程也不簡單,徐光先也是賣了自己的老臉,找到gwy的一位領導,硬生生的通過關係才讓工業部下發了這個培訓班的計劃。


    而這20人裏能選出幾名合適的人才參與到後續工作中去,坦白講現在徐光先心裏也沒有譜。


    不過,一旦在實習過程中發現了足夠優秀的人才,那麽徐光先絕對不會錯過,一定會再以自己的院士身份去找領導,要求用行政命令實施借調,幫助寧遠稀土冶金廠突破瓶頸,挽救這家企業!


    用這麽大的力量挽救一家私企,也是徐光先不得已而為之。


    他一直唿籲要盡快結束華國在稀土產業上“資源換技術”的階段,因為這樣做我們太吃虧了!


    即使換到那些外匯,轉手又被外國人給加碼賺了迴去不說,他們賣給我們的技術,也是落後了好幾代的。


    想要真正振興華國稀土行業,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在某個稀土領域突破最尖端的技術,造出最尖端的產品,撕開一個破口,讓它成為亮點引起高層關注,從而改變稀土行業發展的路線。


    所以,徐光先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把目光放在了釹元素上,因為他隱隱覺得,這種第三代稀土元素中的標杆元素,一定大有可為!


    ……


    白雲鄂博礦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是華國最大的鐵-氟-稀土綜合礦床,含有豐富的鐵、螢石和稀土。


    這裏擁有全華國約83%的稀土儲量,是全國稀土開采業最發達的地方。


    除此之外,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還有石英、磷礦、銅礦、金礦,富鉀板岩和石灰石礦等。


    雖然行政級別不過隻有兩個街道辦事處,但從整體發展規模來看,這裏幾乎相當於天河省一個中等大小的地級市,至少比和源市看上去還要發展得更好一些。


    八十年代從京城到白雲鄂博礦區的道路條件還算不錯,雖然沒有全程通高速,但至少在北方大平原的情況下,行車要遠遠比天河省那邊好多了。


    這次的交通工具是一台日野大客車,在82年算是非常豪華的配置,坐在上麵跨省行駛超過7個小時也不會覺得暈車。


    沿著104省道一直通過市區,再往外就看到了連綿不絕的礦山和大大小小的企業,如同繁星一般坐落在整個礦區。


    車輛抵達白雲鄂博礦區已經是下午三點鍾左右,比預計抵達時間稍晚,下車之後,大部分的同誌們還是比較興奮的張望著周圍的一切。


    鍾白也是其中一員,他當然知道白雲鄂博礦區對於整個華國稀土產業來說意味著什麽。


    占地麵積約200畝的廠區,寬敞的大門左側是一塊和華北平原氣息完全不搭的燙金字廠牌——“白雲寧遠稀土冶金廠”。


    廠長周長青穿著厚厚的大衣站在門口迎接培訓班眾人,被大風常刮而導致的粗糙臉龐顯得很有特色,但一開口依舊是和徐光先院士差不多的江浙普通話口音。


    “光先,還有各位同誌們,你們一路辛苦了!”


    徐光先趕緊過去和他握手,簡單的做了一下介紹之後便帶著大家一起,在廠裏辦公室主任的帶領下先去招待所安頓下來。


    鍾白一邊走一邊望向那一排間隔有序的大車間,那種熟悉的感覺又迴來了。


    好久沒有看到正兒八經的冶金車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製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頭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頭大王並收藏大國製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