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恕己當然不知道,明崇儼用了一個封印之咒,把阿倍廣目的異能給封在體內,讓他暫時無法動用。
不然的話,就算把人困在監牢之中,也難以保證他會不會暗中用法術做些什麽別的。
---
明崇儼邁步往外,初chun的風裏本有一抹脈脈地暖意,但他卻滿身心的寒徹。
原本對阿倍廣目心存憐惜,不料他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徑,跟這個相比,如果他殺了人或者做了其他壞事,而不是涉及大唐氣運這般緊要且關乎萬千生靈的大事,明崇儼未必會如現在一樣憤怒,心火難消。
“行事如此卑劣狠毒,不擇手段,果然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虧我先前還當他是個知己,現在想來……”
乘轎往迴,明崇儼正暗自出神,耳畔鬼使低語道:“周國公在外間,跟女官說話。”
明崇儼一怔,忙撩起簾子,往外看時,果然看那本來該飛奔進宮的武承嗣,此刻正在路邊上,眉飛色舞地不知在跟阿弦說些什麽。
那鬼使卻似明白他的心意,頃刻又迴來說道:“周國公在痛罵阿倍廣目,兼誇自己如何厲害。”
明崇儼啼笑皆非,一搖頭正要放下簾子,就見阿弦轉頭看了過來,她的目光在鬼使身上一掃,才跟明崇儼四目相對。
原來方才鬼使探聽兩人說話的時候阿弦就已經看見了,隻是一時沒想到這隻鬼是明崇儼的“跟班”,還以為是哪裏來的好奇之鬼在旁邊探頭探腦呢。
明崇儼望著她明澈純粹的眼神,滿心愁悶正無處發泄,忽然心血來cháo,便對那鬼使道:“你去告訴女官……我在前頭的醉香樓等她。”
鬼使領命而去,閃到了阿弦跟武承嗣之間,悄悄地把明崇儼的話傳達。
當著武承嗣的麵,阿弦不便答應,隻裝作不經意的模樣,一手撫著後頸,一邊飛快地向著鬼使一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武承嗣本一心迴宮,誰知半路見了阿弦,頓時像是聞見花香的蜜蜂,毫不意外地就跑偏了。
阿弦正猜疑遣唐使驛館出了何事,略一打聽,武承嗣就嘴快地告訴了。
阿弦反有些後悔竟跟他在街頭上說這種機密大事,幸而武承嗣聲音低,周圍也無人偷聽,倒也罷了。
隻是沒想到明崇儼也打這裏經過,阿弦見鬼使去了,就瞅了個空子對武承嗣道:“殿下,你不是要進宮嗎?不要耽誤了時辰。”
武承嗣看看天色,突發奇想:“不如你跟我一塊兒去,橫豎你有令牌,能自由出入宮中。”
阿弦笑道:“就算如此,難道皇宮就成了我的後花園了不成,隨意進進出出,是會被言官彈劾的。”
武承嗣見她不應,另尋他法:“那也罷了,隻是過兩日就是三月三了,我請你出城踏chun如何?”
阿弦急著要走,怕不答應他又糾纏,便道:“我未必得閑,到時候再看一看。”
武承嗣道:“隻要你願意,誰還敢攔阻不成?你若不好開口,我去跟許老頭說。”
阿弦哭笑不得,生恐他真的去打擾許圉師,忙道:“好好,不必勞煩殿下了,我會去的。”
“那好,一言為定,到時候我派人接你。”武承嗣這才歡天喜地而去。
阿弦鬆了口氣,忙趕往醉香樓,才進門,就見明崇儼的鬼使在上麵招唿引路,她一撩袍擺,拾級而上。
第324章 yin陽
早在先前阿弦跟狄仁傑迴來, 當著高宗的麵兒稟奏過雍州之事後, 是日, 狄仁傑私下裏卻又同武後將那些無法在高宗麵前提起的內詳盡數稟明。
比如惑心之鬼, 以及雍州的龍脈。
武後聽罷,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當即傳明崇儼入宮, 告訴此事。
別的還罷了,明崇儼聽見“龍脈”一說, 頓時想起了紫薇垣中那沖向紫微星的不明客星,這段日子來他始終不棄觀察, 卻覺著那客星若隱若現,時明時暗,行蹤詭異。
次日後, 明崇儼離開長安,親自往雍州走了一趟。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給他發現了直接而關鍵的證據。
明崇儼道:“你知道我跟他素來有些jiāoqing, 一則是因為同為術士的惺惺相惜, 二來, 也是知道他的身世, 他畢竟不同於徹頭徹尾的倭人,是有一般血脈屬於中華的。”
阿弦卻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
“他的母親,是大唐的女子, 之前隨著上一代的遣唐使去了倭國的。”
“大唐女子去倭國?”阿弦覺著不可思議。
“是啊, ”明崇儼嘆了聲, “因為這個原因,我才對他另眼相看,誰知道卻是看錯了人。”
阿弦道:“你又是如何知道,雍州的事qing是他所為?”
明崇儼道:“知己知彼,雖然不能說百戰不殆,但是至少也懂得對方的手法,路數,我親自前往雍州,查看地理脈絡,雖然這施法之人已經盡量抹去自己獨有的痕跡,但我仍能感覺到一絲熟悉,終於,我在那胡家原本要修的宗祠地下,以及王家所選的埋屍地點,都找到了此物。”
明崇儼探手入袖,掣出一物放在桌上。
阿弦看時,有些驚心,竟是兩個有頭有四肢的紙人,這種類似東西她並不覺著陌生,當初曾親眼見阿倍廣目用這種紙樣的蝴蝶幻化如真,迷惑眾生。
明崇儼點了點桌麵,道:“當時胡家跟王家選址,也並不是隨意而為,背後都有人暗中指點。倭國的法術雖跟我大唐的不同,但他們所行的yin陽道,本源卻起自我中國,戰國時齊人鄒衍等yin陽家所創,此道傳入倭國後,被他們發揚光大,雖然跟起先的yin陽道有了差別,但萬變不離其宗,總是要以yin陽五行為基礎,細究之下,終有跡可循。”
阿弦這是頭一次聽說yin陽師的起源理論,不由連連點頭:“原來他們的法師也是跟我中華所學。”
明崇儼道:“所以我在雍州發現了那法術之道,又看見這兩個聚魂式神,就明白一定跟阿倍廣目有關,先前我當麵質問他,誰知他居然並不反駁,卻坦然承認了。”
明崇儼說完了這些,惱恨jiāo加,嘆息道:“我原本惜才,不料卻是養虎為患,我隻憐愛他身上有一半唐人的血統,卻忘了,他畢竟也是倭人的後代!”
明崇儼向來雲淡風輕的,這一次卻難得有了怒容,連他的鬼使都有些懼怕,不由後退出去。
阿弦安慰道:“先生別為了這些事氣傷了身子。如果此事當真是yin陽師所為,那麽大唐一定會將他法辦。何況誰能自保一生都眼明心亮從不會看錯人呢?總會有一兩個看走眼的。”
明崇儼一怔,笑道:“你倒是會安慰人,怎麽,你看走眼了誰?”
阿弦笑道:“那可多了,數都數不過來。”
明崇儼道:“有時候,我倒是羨慕你這個xing子,雖身為女子,真真的灑脫自在,qiáng勝天底下一大半的男子。”
明崇儼心結暫時解放大半,因對阿弦道:“那個惑心之鬼,我原本從鬼使的口中得知,還以為是個厲害的妖物罷了,並沒有就別的方麵去想,我因此還去尋過天官,希望他能想法保你周全呢。”
</br>
不然的話,就算把人困在監牢之中,也難以保證他會不會暗中用法術做些什麽別的。
---
明崇儼邁步往外,初chun的風裏本有一抹脈脈地暖意,但他卻滿身心的寒徹。
原本對阿倍廣目心存憐惜,不料他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徑,跟這個相比,如果他殺了人或者做了其他壞事,而不是涉及大唐氣運這般緊要且關乎萬千生靈的大事,明崇儼未必會如現在一樣憤怒,心火難消。
“行事如此卑劣狠毒,不擇手段,果然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虧我先前還當他是個知己,現在想來……”
乘轎往迴,明崇儼正暗自出神,耳畔鬼使低語道:“周國公在外間,跟女官說話。”
明崇儼一怔,忙撩起簾子,往外看時,果然看那本來該飛奔進宮的武承嗣,此刻正在路邊上,眉飛色舞地不知在跟阿弦說些什麽。
那鬼使卻似明白他的心意,頃刻又迴來說道:“周國公在痛罵阿倍廣目,兼誇自己如何厲害。”
明崇儼啼笑皆非,一搖頭正要放下簾子,就見阿弦轉頭看了過來,她的目光在鬼使身上一掃,才跟明崇儼四目相對。
原來方才鬼使探聽兩人說話的時候阿弦就已經看見了,隻是一時沒想到這隻鬼是明崇儼的“跟班”,還以為是哪裏來的好奇之鬼在旁邊探頭探腦呢。
明崇儼望著她明澈純粹的眼神,滿心愁悶正無處發泄,忽然心血來cháo,便對那鬼使道:“你去告訴女官……我在前頭的醉香樓等她。”
鬼使領命而去,閃到了阿弦跟武承嗣之間,悄悄地把明崇儼的話傳達。
當著武承嗣的麵,阿弦不便答應,隻裝作不經意的模樣,一手撫著後頸,一邊飛快地向著鬼使一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武承嗣本一心迴宮,誰知半路見了阿弦,頓時像是聞見花香的蜜蜂,毫不意外地就跑偏了。
阿弦正猜疑遣唐使驛館出了何事,略一打聽,武承嗣就嘴快地告訴了。
阿弦反有些後悔竟跟他在街頭上說這種機密大事,幸而武承嗣聲音低,周圍也無人偷聽,倒也罷了。
隻是沒想到明崇儼也打這裏經過,阿弦見鬼使去了,就瞅了個空子對武承嗣道:“殿下,你不是要進宮嗎?不要耽誤了時辰。”
武承嗣看看天色,突發奇想:“不如你跟我一塊兒去,橫豎你有令牌,能自由出入宮中。”
阿弦笑道:“就算如此,難道皇宮就成了我的後花園了不成,隨意進進出出,是會被言官彈劾的。”
武承嗣見她不應,另尋他法:“那也罷了,隻是過兩日就是三月三了,我請你出城踏chun如何?”
阿弦急著要走,怕不答應他又糾纏,便道:“我未必得閑,到時候再看一看。”
武承嗣道:“隻要你願意,誰還敢攔阻不成?你若不好開口,我去跟許老頭說。”
阿弦哭笑不得,生恐他真的去打擾許圉師,忙道:“好好,不必勞煩殿下了,我會去的。”
“那好,一言為定,到時候我派人接你。”武承嗣這才歡天喜地而去。
阿弦鬆了口氣,忙趕往醉香樓,才進門,就見明崇儼的鬼使在上麵招唿引路,她一撩袍擺,拾級而上。
第324章 yin陽
早在先前阿弦跟狄仁傑迴來, 當著高宗的麵兒稟奏過雍州之事後, 是日, 狄仁傑私下裏卻又同武後將那些無法在高宗麵前提起的內詳盡數稟明。
比如惑心之鬼, 以及雍州的龍脈。
武後聽罷,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當即傳明崇儼入宮, 告訴此事。
別的還罷了,明崇儼聽見“龍脈”一說, 頓時想起了紫薇垣中那沖向紫微星的不明客星,這段日子來他始終不棄觀察, 卻覺著那客星若隱若現,時明時暗,行蹤詭異。
次日後, 明崇儼離開長安,親自往雍州走了一趟。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給他發現了直接而關鍵的證據。
明崇儼道:“你知道我跟他素來有些jiāoqing, 一則是因為同為術士的惺惺相惜, 二來, 也是知道他的身世, 他畢竟不同於徹頭徹尾的倭人,是有一般血脈屬於中華的。”
阿弦卻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
“他的母親,是大唐的女子, 之前隨著上一代的遣唐使去了倭國的。”
“大唐女子去倭國?”阿弦覺著不可思議。
“是啊, ”明崇儼嘆了聲, “因為這個原因,我才對他另眼相看,誰知道卻是看錯了人。”
阿弦道:“你又是如何知道,雍州的事qing是他所為?”
明崇儼道:“知己知彼,雖然不能說百戰不殆,但是至少也懂得對方的手法,路數,我親自前往雍州,查看地理脈絡,雖然這施法之人已經盡量抹去自己獨有的痕跡,但我仍能感覺到一絲熟悉,終於,我在那胡家原本要修的宗祠地下,以及王家所選的埋屍地點,都找到了此物。”
明崇儼探手入袖,掣出一物放在桌上。
阿弦看時,有些驚心,竟是兩個有頭有四肢的紙人,這種類似東西她並不覺著陌生,當初曾親眼見阿倍廣目用這種紙樣的蝴蝶幻化如真,迷惑眾生。
明崇儼點了點桌麵,道:“當時胡家跟王家選址,也並不是隨意而為,背後都有人暗中指點。倭國的法術雖跟我大唐的不同,但他們所行的yin陽道,本源卻起自我中國,戰國時齊人鄒衍等yin陽家所創,此道傳入倭國後,被他們發揚光大,雖然跟起先的yin陽道有了差別,但萬變不離其宗,總是要以yin陽五行為基礎,細究之下,終有跡可循。”
阿弦這是頭一次聽說yin陽師的起源理論,不由連連點頭:“原來他們的法師也是跟我中華所學。”
明崇儼道:“所以我在雍州發現了那法術之道,又看見這兩個聚魂式神,就明白一定跟阿倍廣目有關,先前我當麵質問他,誰知他居然並不反駁,卻坦然承認了。”
明崇儼說完了這些,惱恨jiāo加,嘆息道:“我原本惜才,不料卻是養虎為患,我隻憐愛他身上有一半唐人的血統,卻忘了,他畢竟也是倭人的後代!”
明崇儼向來雲淡風輕的,這一次卻難得有了怒容,連他的鬼使都有些懼怕,不由後退出去。
阿弦安慰道:“先生別為了這些事氣傷了身子。如果此事當真是yin陽師所為,那麽大唐一定會將他法辦。何況誰能自保一生都眼明心亮從不會看錯人呢?總會有一兩個看走眼的。”
明崇儼一怔,笑道:“你倒是會安慰人,怎麽,你看走眼了誰?”
阿弦笑道:“那可多了,數都數不過來。”
明崇儼道:“有時候,我倒是羨慕你這個xing子,雖身為女子,真真的灑脫自在,qiáng勝天底下一大半的男子。”
明崇儼心結暫時解放大半,因對阿弦道:“那個惑心之鬼,我原本從鬼使的口中得知,還以為是個厲害的妖物罷了,並沒有就別的方麵去想,我因此還去尋過天官,希望他能想法保你周全呢。”
</br>